一种中医内科中药药渣分离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72154发布日期:2019-01-29 18:25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医内科中药药渣分离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医内科中药药渣分离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中药,是指在汉族传统医术指导下应用的药物。中药的制药过程主要是利用陶器或者瓷器加水后熬制而成,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中药会产生很多的渣滓,如果没有过滤或者过滤不充分的话,药汤内也会充斥较多的杂质,这种熬制后的中药如果被病人直接服用的话,不仅口感不好,更会给病人的肠胃带来较大的负担,而且过滤出药液后,药渣直接作为垃圾倒掉,浪费了药物资源。

经过检索,申请号为201720653022的一种中医内科中药过滤装置,包括筒体和透明容纳瓶,所述筒体的底端和底板螺纹连接,底板的上表面设有通孔,筒体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支撑板和压板,支撑板位于压板的上方,支撑板中间位置的通孔中固定有螺母,筒体的侧面上端对称开设有固定孔,固定孔为L形,支撑板的侧面对称固定有定位块,定位块和固定孔滑动连接,压板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固定有平面轴承,平面轴承的上端和螺杆的下端固定连接,螺杆和螺母螺纹连接,螺杆的上端延伸至支撑板的上方与固定柱固定连接,所述透明容纳瓶的上端设有固定环。上述装置在使用中存在以下不足:1)只经过一层过滤,对中药药液和药渣的分离过滤不充分,2)只有底板上设有通孔,药渣过多时容易覆盖通孔,如果底板上的通孔被药渣堵塞,旋转螺杆压板向下运动,挤压药渣通过通孔进入透明容纳瓶,过滤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足,提供一种中医内科中药药渣分离过滤装置,既能挤压出药渣里残留的药液,又能对药液药渣分离过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中医内科中药药渣分离过滤装置,包括透明瓶体、上盖、推杆、套管、压板Ⅰ、压板Ⅱ、过滤桶Ⅰ、过滤桶Ⅱ,所述透明瓶体上侧设有安装槽,所述透明瓶体顶部设有上盖,所述上盖与透明瓶体螺纹连接,所述透明瓶体内设有过滤桶Ⅱ,所述过滤桶Ⅱ上侧设有安装柄Ⅱ,所述安装柄Ⅱ搭接在安装槽内,所述过滤桶Ⅱ底部设有若干细孔,所述过滤桶Ⅱ内设有过滤桶Ⅰ,所述过滤桶Ⅰ上侧设有安装柄Ⅰ,所述安装柄Ⅰ搭接在安装槽内,所述过滤桶Ⅰ侧壁和底部均设有若干过滤孔,所述过滤孔的孔径大于滤桶Ⅱ底部细孔的孔径,所述过滤桶Ⅰ内设有压板Ⅰ,所述压板Ⅰ上设有若干通孔,当过滤桶Ⅰ底部的过滤孔被药渣覆盖阻塞时,药渣内的药液可以从通孔流出,所述压板Ⅰ上侧设有推杆,所述推杆穿过上盖,所述推杆顶部设有手柄Ⅰ;所述压板Ⅰ上侧设有压板Ⅱ,所述压板Ⅱ顶部设有若干与通孔对应的凸台,所述凸台外径小于通孔内径,所述压板Ⅱ上侧设有套管,所述套管套接在推杆外侧,所述套管顶部设有手柄Ⅱ,当通孔被药渣阻塞时,按压手柄Ⅱ,压板Ⅱ底部的凸台可以将通孔内的药渣挤出。

优选的,所述压板Ⅰ外侧设有橡胶圈,将附着在过滤桶Ⅰ侧壁过滤孔上的药渣刮下,防止阻塞过滤桶Ⅰ侧壁上的过滤孔。

优选的,所述透明瓶体外侧设有刻度,便于量取药液的药量。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益效果表现在:

1)压板Ⅰ外侧设有橡胶圈,将附着在过滤桶Ⅰ侧壁过滤孔上的药渣刮下,防止阻塞过滤桶Ⅰ侧壁上的过滤孔;

2)压板Ⅰ上设有若干通孔,当过滤桶Ⅰ底部的过滤孔被药渣覆盖阻塞时,向下挤压压板Ⅰ药渣内的药液可以从通孔流出,减少药渣被挤出;

3)压板Ⅰ上侧设有压板Ⅱ,压板Ⅱ顶部设有若干与通孔对应的凸台,凸台外径小于通孔内径,压板Ⅱ上侧设有套管,套管套接在推杆外侧套管顶部设有手柄Ⅱ,当通孔被药渣阻塞时,按压手柄Ⅱ,压板Ⅱ底部的凸台可以将通孔内的药渣挤出;

4)过滤桶Ⅰ外侧设有过滤桶Ⅱ,过滤桶Ⅱ底部设有细孔,并且细孔的孔径小于过滤孔的孔径,可以对药液进一步过滤,使得药液内残渣更少。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中医内科中药药渣分离过滤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中医内科中药药渣分离过滤装置剖切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中医内科中药药渣分离过滤装置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中医内科中药药渣分离过滤装置上盖结构示意图;

图中:1-透明瓶体,2-上盖,3-手柄Ⅰ,4-推杆,5-压板Ⅰ,6-手柄Ⅱ,7-套管,8-压板Ⅱ,9-过滤桶Ⅰ,10-过滤桶Ⅱ,101-安装槽,501-橡胶圈,502-通孔,801-凸台,901-安装柄Ⅰ,902-过滤孔,1001-安装柄Ⅱ。

具体实施方式

为方便本技术领域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具体说明。

一种中医内科中药药渣分离过滤装置,包括透明瓶体1、上盖2、推杆4、套管7、压板Ⅰ5、压板Ⅱ8、过滤桶Ⅰ9、过滤桶Ⅱ10,所述透明瓶体1上侧设有安装槽101,所述透明瓶体1顶部设有上盖2,所述上盖2与透明瓶体1螺纹连接,所述透明瓶体1内设有过滤桶Ⅱ10,所述过滤桶Ⅱ10上侧设有安装柄Ⅱ1001,所述安装柄Ⅱ1001搭接在安装槽901内,所述过滤桶Ⅱ10底部设有若干细孔,所述过滤桶Ⅱ10内设有过滤桶Ⅰ9,所述过滤桶Ⅰ9上侧设有安装柄Ⅰ901,所述安装柄Ⅰ901搭接在安装槽101内,所述过滤桶Ⅰ9侧壁和底部均设有若干过滤孔902,所述过滤孔902的孔径大于过滤桶Ⅱ10底部细孔的孔径,所述过滤桶Ⅰ9内设有压板Ⅰ5,所述压板Ⅰ5上设有若干通孔502,当过滤桶Ⅰ9底部的过滤孔902被药渣覆盖阻塞时,药渣内的药液可以从通孔502流出,所述压板Ⅰ5上侧设有推杆4,所述推杆4穿过上盖2,所述推杆4顶部设有手柄Ⅰ3;所述压板Ⅰ5上侧设有压板Ⅱ8,所述压板Ⅱ8顶部设有若干与通孔502对应的凸台801,所述凸台801外径小于通孔502内径,所述压板Ⅱ8上侧设有套管7,所述套管7套接在推杆4外侧,所述套管7顶部设有手柄Ⅱ6,当通孔502被药渣阻塞时,按压手柄Ⅱ6,压板Ⅱ8底部的凸台801可以将通孔502内的药渣挤出。

所述压板Ⅰ5外侧设有橡胶圈501,将附着在过滤桶Ⅰ9侧壁过滤孔902上的药渣刮下,防止阻塞过滤桶Ⅰ9侧壁上的过滤孔902。

所述透明瓶体1外侧设有刻度,便于量取药液的药量。

一种中医内科中药药渣分离过滤装置,工作过程如下:

将中药倒入过滤桶Ⅰ,药液通过过滤孔进入过滤桶Ⅱ,倒完中药后将压板Ⅰ和压板Ⅱ插入过滤桶Ⅰ中,将上盖旋转连接在透明瓶体上,按压手柄Ⅰ,压板Ⅰ挤压药渣,药渣内的药液从过滤孔和通孔流出,通过透明瓶体观察,若压板Ⅰ上的通孔有药渣时,上拉压板Ⅰ,推动手柄Ⅱ,压板Ⅱ上的凸台可以将通孔内的药渣推出,然后按压手柄Ⅰ对药渣进行挤压,药液进入过滤桶Ⅱ经过底部的细孔再进行过滤,从而进入到透明瓶体内。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