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叶滤机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7091发布日期:2019-01-04 23:56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叶滤机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氧化铝生产精滤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叶滤机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在氧化铝生产过程中,矿石中的氧化铝经由磨矿、溶出之后得到溶出液,溶出液经稀释后,通过沉降分离,得到粗液,粗液经过滤机过滤,除去其中的赤泥微粒等悬浮物之后,得到合格精液进入后续工段。过滤粗液所用到的叶滤机是氧化铝生产中精滤操作流程的关键过滤设备。

现有的叶滤机中的过滤装置大多是由许多不同宽度的长方形滤叶组装而成,滤叶内部具有空间,外罩有滤布,粗液是用泵被送到机壳中,粗液穿过滤布进入滤叶内部成为精液,然后汇集至总管排出,滤叶外部的滤渣由滤渣口排出。首先,滤叶上使用的滤布均为丙纶单丝布,这种滤布在高温下易变形,后期产能较低,滤布使用周期短,更换次数比较频繁;同时,叶滤机中的滤叶数量较多,更换滤布所需要花费的时间较长,劳动强度大且生产效率较低;其次,还有一些叶滤机沿其周壁设置的是滤叶分管,分管上设置有滤孔,但是由于其自身孔径的大小限制导致滤孔也比较小,从而使精滤的效率降低;再则,在排渣的过程中,在叶滤机中设置有排滤渣用的刮板,而刮板排渣的效率却比较低,同时由于滤叶处于静止的状态,滤饼滤渣有一部分还会附着在滤布上,这就需要排渣过后对滤布外表面和机体内部进行冲洗,延长了待机排渣的时间,增加了企业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叶滤机的过滤装置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过滤性能好、使用寿命长且生产效率较高的一种新型叶滤机过滤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叶滤机过滤装置,包括滤布,滤布采用丙纶单丝和不锈钢丝复合交织而成,所述滤布包裹于滤球的外部,所述滤球的球面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滤孔,所述滤孔之间设置有排渣棒,所述滤球的顶部设置有冲击凸面,所述滤球的左侧设置有用来连接电机的实心轴,所述滤球的右侧设置有出液管。

作为优选,所述滤球的3/4球面上有滤孔且没有滤孔的1/4球面位于滤球的底部。

作为优选,所述出液管的一端延伸至滤球的底部,所述出液管的另一端至滤球之间呈水平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每四个滤孔所在区域内设置一个排渣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叶滤机过滤装置,利用带有滤孔的滤球进行过滤,增加了滤孔的工作面积以提高生产效率;其次,丙纶单丝和不锈钢丝复合交织而成的滤布耐高温、耐折弯、不变形、不易收缩,使用寿命大大延长;同时,排渣时旋转滤球可以通过排渣棒将滤饼刮下来,提高了排渣的效率;再者,滤球上的冲击凸面提高滤球对粗液的耐冲性;另外,出液管不仅可以用来输出液体,还可以在排渣过程中与实心轴一起充当转轴并对滤球构成稳定的支撑。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可靠,适合大规模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叶滤机过滤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提供的滤球的轴测图;

以上各图中,1、滤布;2、滤球;3、滤孔;4、排渣棒;5、冲击凸面;6、实心轴;7、出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叶滤机过滤装置,包括滤布1,为了提高滤布1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滤布1采用丙纶单丝和不锈钢丝复合交织而成,相比现有的滤布单独使用丙纶单丝或者是不锈钢丝,复合交织成的滤布兼具两者的优点,即耐高温、耐折弯、不变形、不易收缩,从而使得滤布的使用寿命大大延长。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滤布1包裹于滤球2的外部,所述滤球2的球面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滤孔3,利用带有滤孔3的滤球进行过滤,滤孔3的工作面积得以增加;同时,更换滤布1也十分方便,大大提高了提高生产效率。为了保证滤球2过滤后的精液可以汇集在滤球2的底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滤球的3/4球面上有滤孔且没有滤孔的1/4球面位于滤球的底部,粗液经过滤布1后汇集在滤球的底部,而且所述滤球2的右侧设置有出液管7,所述出液管7的一端延伸至滤球2的底部,这样的话,精液可以通过出液管7在泵的作用下流出,从而保证过滤工作的顺利完成。

为了提高排渣效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滤孔3之间设置有排渣棒4,所述滤球2的左侧设置有用来连接电机的实心轴6,所述出液管7的另一端至滤球2之间呈水平设置,出液管7和实心轴6同轴设置在叶滤机上。这样的话,实心轴6转动可以带动滤球2转动,出液管7与实心轴6一起充当转轴并对滤球2构成稳定的支撑,滤球2转动的过程中,排渣棒4不断地碰撞滤饼从而使滤饼能够迅速落下至排渣口,大大提高了排渣效率。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每四个滤孔3所在区域内设置一个排渣棒4。一方面,这样设置可以使滤孔3和排渣棒4各自汇集滤渣的概率不相同,滤球在静止的过程中滤渣会首先聚集在排渣棒周围,然后再逐渐盖过滤孔,降低了滤孔3堵塞的概率,大大提高了过滤的效率;另一方面,排渣棒4随滤球2转动的过程中会首先将自身上的滤饼分裂,同时使滤孔周围的滤饼呈溃散式的脱落,大大提高了排渣效率。

为了缓冲由上而下的粗液的冲击力对滤球的影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滤球2的顶部设置有冲击凸面5,冲击凸面5提高了滤球2顶部的结构强度,粗液落到滤球2顶部时的作用力很自然地会被冲击凸面呈各向异性式分散,有效提高了滤球对粗液的耐冲性,进而延长了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