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RO膜连接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3244发布日期:2019-01-13 17:17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一种RO膜连接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RO膜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RO膜连接盖。



背景技术:

现在有大量的水受到污染,使得人们的生产生活收到很多影响,地球上有大部分的面积是,但是海水没有经过淡化不可以使用。然而水资源的缺乏以及污染使得水的再利用需要很长的时间,只有将水经过过滤与技术处理才可以使用,但是现有的技术使得处理后的水人们不敢放心的使用,而且被污染后的水里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危害人们的健康。同时,对于城市自来水的使用,虽然国家有明确的饮用水标准,但越来越多的人依然选择在自来水使用前进行过滤处理,以减少水污染对健康的损害。水循环应用也是节约用水的一项重要措施,而在水循环过程中也必须使用到过滤工艺。

因此,如何提供具有二级密封过滤、过滤效果好、杜绝串水、结构简单特点的一种RO膜连接盖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二级密封过滤、过滤效果好、杜绝串水、结构简单特点的一种RO膜连接盖。

一种RO膜连接盖,其特征在于,包括:RO膜连接盖本体,所述RO膜连接盖本体可划分为两个区域;其中,所述I区是与滤芯头部连接区域;所述II区是与RO膜相连接的区域;所述I区与滤芯头的进水口、出水口、浓缩水口相连通,进入各自的水道;所述II区与的出水口相连通。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RO膜连接盖中,所述RO膜连接盖本体内部穿插有滤芯,所述滤芯外部设置有螺纹卡槽。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RO膜连接盖中,所述滤芯内部设有进水通道。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RO膜连接盖中,RO膜连接盖本体的四周对称设置有4个凸起。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盖是将水从I区进入到II区经过RO膜过滤,最终得到理想的水质或是继续通往下一级过滤且,且每个连接口都设有二道密封位,杜绝了串水的可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二级密封过滤、过滤效果好、杜绝串水、结构简单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具有二级密封过滤、过滤效果好、杜绝串水、结构简单特点的一种RO膜连接盖。

请参阅附图1、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RO膜连接盖,具体包括:

RO膜连接盖本体,所述RO膜连接盖本体可划分为两个区域;其中,所述I区是与滤芯头部连接区域;所述II区是与RO膜相连接的区域;所述I区与滤芯头的进水口、出水口、浓缩水口相连通,进入各自的水道;所述II区与的出水口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RO膜连接盖,其特征在于,包括:RO膜连接盖本体,所述RO膜连接盖本体可划分为两个区域;其中,所述I区是与滤芯头部连接区域;所述II区是与RO膜相连接的区域;所述I区与滤芯头的进水口、出水口、浓缩水口相连通,进入各自的水道;所述II区与的出水口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盖是将水从I区进入到II区经过RO膜过滤,最终得到理想的水质或是继续通往下一级过滤且,且每个连接口都设有二道密封位,杜绝了串水的可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二级密封过滤、过滤效果好、杜绝串水、结构简单的特点。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RO膜连接盖本体1内部穿插有滤芯2,滤芯2外部设置有螺纹卡槽3。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滤芯2内部设有进水通道4。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RO膜连接盖本体1的四周对称设置有4个凸起5。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