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气缸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03557阅读:492来源:国知局
发动机气缸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燃机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气缸盖。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内燃机行业中的柴油机按照冷却方式不同分为水冷发动机和风冷发动机。风冷发动机是利用流动于气缸体与气缸盖外表面散热片之间的空气作为冷却介质进行冷却的。水冷发动机是利用在气缸体和气缸盖冷却水腔中进行循环的水流作为冷却介质进行冷却的,水冷发动机因冷却均匀,工作可靠,冷却效果好,被广泛地应用于现代车用发动机。
[0003]目前,柴油机的强化程度提高,普遍采用增压中冷技术,柴油机的热负荷越来越大,特别是国家对柴油机排放指标要求越来越高,环保压力越来越大。现有的水冷式气缸盖的冷却结构通常采用设置在气缸盖体内的一个冷却水腔,采用共轨、电控、电控单体栗等措施后,这种采用一个冷却水腔的结构已不能满足冷却要求,尤其是气缸盖上靠近喷油器安装孔的鼻梁区(即气缸盖上相邻两个气门座孔之间的狭小区域),是机械负荷和热负荷相对较高的地方,也是运行过程中的高温部位,现有的气缸盖未针对鼻梁区专设冷却结构对其强化冷却,极易导致鼻梁区产生疲劳裂纹,影响气缸盖乃至整个柴油机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发动机气缸盖,对气缸盖的鼻梁区强化冷却,提高气缸盖的结构强度及使用可靠性。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发动机气缸盖,包括:气缸盖体,所述气缸盖体上设有喷油器安装孔,所述气缸盖体内设有冷却水腔,所述冷却水腔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冷却水腔分隔为上水腔和下水腔;所述隔板上对应于所述喷油器安装孔的位置设有隔板通孔,所述上水腔与所述下水腔通过所述隔板通孔相连通。
[0006]以下为对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气缸盖的多项进一步优化设计:
[0007]其中,所述发动机气缸盖为整体式气缸盖,所述喷油器安装孔设有多个,所述隔板通孔的数量及位置与所述喷油器安装孔的数量及位置一一对应。
[0008]其中,位置相对应的所述隔板通孔与所述喷油器安装孔同心设置。
[0009]其中,所述隔板通孔的直径为Φ 35± 10mm。
[0010]其中,所述隔板在所述冷却水腔高度的中间位置±10_。
[0011]其中,相邻两个所述喷油器安装孔的中心距为127土 1mm。
[0012]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气缸盖,由于在其冷却水腔内设有隔板,在隔板上对应于喷油器安装孔的位置设有隔板通孔,通过隔板及隔板通孔将冷却水腔分隔为相连通的上水腔和下水腔;将喷油器的喷油嘴安装在喷油器安装孔上,喷油器穿过隔板通孔,本实用新型的气缸盖应用到发动机上后,发动机运行过程中,从缸盖底板进入的冷却水先进入下水腔,隔板通孔与喷油器之间的环状间隙迫使冷却水流速变高,然后流经气门之间的鼻梁区,从喷油器周围流入上水腔,最后流出气缸盖,几乎所有的冷却水都流经气缸盖的鼻梁区即高温区,从而有效地冷却了关键部位。
[001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改善了柴油机的气缸盖冷却条件,加强了气缸盖的冷却力度,在大幅度提高柴油机的动力指标后,可保证气缸盖的结构强度及使用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剖视示意图(即图2中的U-U剖);
[0015]图2是图1中的俯视剖视示意图(即图1中的Z-Z剖);
[0016]图3是图2中第四缸处的放大示意图;
[0017]图中:1-气缸盖体;1-缸盖底板;11-喷油器安装孔;12-排气门座孔;13-进气门座孔;14-鼻梁区;15-进水孔;2-隔板;21-隔板通孔;3-下水腔;4-上水腔;D-隔板通孔直径;L-相邻两个喷油器安装孔的中心距。
【具体实施方式】
[0018]本实用新型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气缸盖,在其冷却水腔内设置隔板,并在隔板上对应于喷油器安装孔的位置设置隔板通孔,通过隔板及隔板通孔将冷却水腔分隔为相连通的上水腔和下水腔;冷却水先进入下水腔,隔板通孔与喷油器之间的环状间隙迫使冷却水流速变高,然后流经气门之间的鼻梁区,从喷油器周围流入上水腔,最后流出气缸盖,几乎所有的冷却水都流经气缸盖的鼻梁区即高温区,从而有效地冷却气缸盖的关键部位。
[001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0]如图1、图2和图3共同所示,以四气门多缸发动机为例,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气缸盖为多缸整体式气缸盖,包括:气缸盖体I,在气缸盖体I的缸盖底板I上设有多个喷油器安装孔11,在每个喷油器安装孔11的周围设有两个排气门座孔12和两个进气门座孔13,相邻两个气门座孔之间的狭小区域即鼻梁区14,每个喷油器安装孔11的周围有四个鼻梁区14,四个鼻梁区14是机械负荷和热负荷相对较高的地方,是发动机运行过程中的高温区;在气缸盖体I内设有冷却水腔,在冷却水腔内设有水平的隔板2,隔板2将冷却水腔分隔为上水腔4和下水腔3;在隔板2上对应于喷油器安装孔11的位置设有隔板通孔21,隔板通孔21的数量及位置与喷油器安装孔11的数量及位置一一对应,位置相对应的隔板通孔21与喷油器安装孔11的最佳位置关系为同心设置,上水腔4与下水腔3通过隔板通孔21相连通。
[0021]其中,如图2所示,隔板2上的隔板通孔直径D为Φ35± 10mm。该直径尺寸大于现有的喷油器径向尺寸,喷油器安装到缸盖底板I上的喷油器安装孔11上后,喷油器穿过隔板通孔21,并与隔板通孔21之间留有环状间隙。
[0022]其中,如图1所示,隔板2大致在整个冷却水腔高度的中间位置,可向上或向下偏离1mm左右。
[0023]其中,如图2所示,相邻两个喷油器安装孔的中心距L为127± 1mm。具有该中心距的整体式气缸盖,用于与具有相同中心距的多缸发动机机体配套。
[0024]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气缸盖,由于在其冷却水腔内设有隔板2,在隔板2上对应于喷油器安装孔11的位置设有隔板通孔21,通过隔板2及隔板通孔21将冷却水腔分隔为相连通的上水腔4和下水腔3;将喷油器的喷油嘴安装在喷油器安装孔11上,喷油器穿过隔板通孔21,本实用新型的气缸盖应用到发动机上后,发动机运行过程中,从缸盖底板I上的进水孔15进入的冷却水先进入下水腔3,隔板通孔21与喷油器之间的环状间隙迫使冷却水流速变高,然后流经气门之间的鼻梁区14,从喷油器周围流入上水腔4,最后流出气缸盖,几乎所有的冷却水都流经气缸盖的鼻梁区14即高温区,从而有效地冷却了关键部位。
[002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改善了柴油机的气缸盖冷却条件,加强了气缸盖的冷却力度,在大幅度提高柴油机的动力指标后,保证了气缸盖的结构强度及使用可靠性。
[0026]以上仅是以四气门四缸整体式气缸盖为最佳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气缸盖进行了详细描述,当然,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气缸盖不局限于四气门四缸,还可以是四气门六缸、四气门八缸或其他多缸数目;相邻两个喷油器安装孔的中心距也可以是其它数值,以匹配其它中心距的多缸发动机机体需要;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气缸盖也可以是四气门的单缸发动机气缸盖。
【主权项】
1.发动机气缸盖,包括:气缸盖体,所述气缸盖体上设有喷油器安装孔,所述气缸盖体内设有冷却水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腔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冷却水腔分隔为上水腔和下水腔;所述隔板上对应于所述喷油器安装孔的位置设有隔板通孔,所述上水腔与所述下水腔通过所述隔板通孔相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气缸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气缸盖为整体式气缸盖,所述喷油器安装孔设有多个,所述隔板通孔的数量及位置与所述喷油器安装孔的数量及位置--对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气缸盖,其特征在于,位置相对应的所述隔板通孔与所述喷油器安装孔同心设置。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发动机气缸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通孔的直径为Φ35±1mm0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气缸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在所述冷却水腔高度的中间位置± 1mm06.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发动机气缸盖,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喷油器安装孔的中心距为127 土 1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气缸盖,包括:气缸盖体,气缸盖体上设有喷油器安装孔,气缸盖体内设有冷却水腔,冷却水腔内设有隔板,隔板上对应于喷油器安装孔的位置设有隔板通孔,通过隔板及隔板通孔将冷却水腔分隔为相连通的上水腔和下水腔。发动机运行时,从缸盖底板进入的冷却水先进入下水腔,隔板通孔与喷油器之间的环状间隙迫使冷却水流速变高,然后流经气门之间的鼻梁区,从喷油器周围流入上水腔,最后流出气缸盖,几乎所有的冷却水都流经气缸盖的鼻梁区,从而有效地冷却了关键部位;本实用新型改善了柴油机的气缸盖冷却条件,加强了气缸盖的冷却力度,在大幅度提高柴油机的动力指标后,保证了气缸盖的结构强度及使用可靠性。
【IPC分类】F02F1/24, F02F1/40
【公开号】CN205315135
【申请号】CN201620055171
【发明人】赵瑞安, 高树征, 王景海, 李怀庆
【申请人】山东潍坊拖拉机厂集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15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