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分散清洗的智能马桶喷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12096发布日期:2018-12-25 20:52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现分散清洗的智能马桶喷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卫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现分散清洗的智能马桶喷嘴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马桶人体分散式清洗的方式有:(1)多孔喷射,即在喷头上开3-5个喷水孔,喷射出多股水珠来实现人体局部分散清洗,但开设多个喷水孔需要较大的水流量,且喷水孔孔径若过小,清洗水中存在的杂质会造成堵塞;(2)轴心回旋力喷射,该方式是只有一个喷水孔,然后在喷头内部设置涡流室,清洗水在涡流室内产生轴心回旋力,然后在回旋力的作用下从喷水口分散喷出,该方式中,涡流室需要较大的空间,使得喷头结构无法简小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使得喷头结构简小化进而节省空间。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实现分散清洗的智能马桶喷嘴结构,包括导流室,所述导流室的顶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处设有分散件,所述分散件与通孔壁间隔一定距离形成环形的分散喷水口,清洗水从该分散喷水口处环形分散喷出;分散件通过连接件与导流室内壁连接。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实现分散清洗的智能马桶喷嘴结构,所述分散件的上端面不低于导流室顶壁的下端面。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实现分散清洗的智能马桶喷嘴结构,所述连接件为一柱状体,其上端与分散件下端面连接、下端与导流室内底壁连接。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实现分散清洗的智能马桶喷嘴结构,所述导流室的轴线与供水管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分散件、连接件及导流室同轴设置。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实现分散清洗的智能马桶喷嘴结构,所述分散件为自上而下渐扩的圆台状,且其下端面不高于导流室顶壁的下端面。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实现分散清洗的智能马桶喷嘴结构,所述分散件的上端面与导流室顶壁下端面齐平。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实现分散清洗的智能马桶喷嘴结构,所述连接件的上端面与分散件的下端面形状、尺寸相同。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实现分散清洗的智能马桶喷嘴结构,所述导流室上端面上还设有环绕分散喷水口的分散室。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实现分散清洗的智能马桶喷嘴结构,所述分散室包括下分散室和上分散室,所述下分散室的纵截面为梯形,所述通孔为自下而上渐扩的锥形孔,通孔壁向外延伸形成下分散室的内壁;所述上分散室的纵截面为矩形。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实现分散清洗的智能马桶喷嘴结构,所述导流室、通孔、分散件的横截面均为圆形或椭圆形。

本实用新型技术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清洗水在一定水压下,通过分散件将清洗水分散,然后从分散喷水口喷出,形成环状分散水柱,以实现人体分散清洗,只开设一个喷水孔即可实现清洗水分散的功能,无需增大水流量,使得喷头结构简小化;且利用分散件分散清洗水,无需设置涡流室,进一步节省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实现分散清洗的智能马桶喷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现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阅图1,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实现分散清洗的智能马桶喷嘴结构,包括导流室2、分散件3及连接件4。

一般地,所述导流室2与一供水管1连通,且导流室2的轴线与供水管1的轴线垂直设置。

导流室2的顶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分散件3与通孔同轴设置,分散件3的上端面不低于导流室2顶壁的下端面,且其侧壁与通孔壁间隔一定距离形成环形的分散喷水口5,分散件3通过连接件4与导流室2内壁连接。

清洗水进入到导流室2后向上流动,并均匀分散在分散件3周围,经试验,当清洗水的水压达到一定值,清洗水就可以从分散喷水口5处分散喷出,形成环形分散水柱,实现对人体的分散式清洗。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室2的轴线与供水管1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所述连接件4为一柱状体,其上端与分散件3下端面连接、下端与导流室2内底壁连接,且分散件3、连接件4与导流室2同轴设置,当清洗水从供水管1流入导流室2中,清洗水撞击柱状连接件4并被均匀分散到连接件4四周后,继续向上流动,最后喷射形成均匀的环形分散水柱。

所述连接件4的上端面与分散件3的下端面形状、尺寸相同,这样在导流室2内被分散的清洗水直接沿连接件4的壁向上流动。

所述分散件3为自上而下渐扩的圆台状,且其下端面不高于导流室2顶壁下端面。优选地,所述分散件3的上端面与导流室2顶壁下端面齐平,当清洗水从分散喷水孔5喷出时,部分清洗水沿分散件3的侧壁流动后倾斜喷出,在空中交叉后再分散。

为限制分散水柱的喷射角度,所述导流室2上端面上还设有环绕分散喷水口5的分散室6,具体地,分散室6包括下分散室61和上分散室62,所述下分散室61的纵截面为梯形,所述通孔为自下而上渐扩的锥形孔,通孔壁向外延伸形成下分散室61的内壁;所述上分散室62的纵截面为矩形。

所述导流室2、通孔、分散件3的横截面均为圆形、椭圆形,或其他形状,具体根据实际需要选择。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在上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改进,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