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生产中的除尘吸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12183发布日期:2019-01-22 22:53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医药生产中的除尘吸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药生产中的除尘吸料装置。



背景技术:

医药生产中有许多的粉尘,污染环境,长期吸入,会使操作人员的肺功能下降,医药生产车间的面积大,操作机器多,一般的除尘器不易将粉尘除净。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除尘效果好的医药生产中的除尘吸料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医药生产中的除尘吸料装置,包括本体,本体包括吸料装置、气管和除尘装置,吸料装置包括第一箱体、吸料口、气道和第一出气口,吸料口设置在第一箱体的左侧外壁上方,第一出气口设置在第一箱体底部右侧,气道设置在第一箱体内部,且其两端分别与吸料口和第一出气口相连,除尘装置包括第二箱体、进气口、隔板、过滤板、滑轨、清洗槽、第二出气口和出水口,隔板固定于第二箱体的顶壁上,滑轨的顶端固定于隔板的下部,底端固定于第二箱体的右壁下部,过滤板的左端通过铰链活动固定在第二箱体的左壁下部,右端通过滑轮与滑轨滑动连接,滑轮传动连接有滑动电机,滑动电机带动过滤板右端沿滑轨移动,清洗槽设置在第二箱体底部。

优选地,前述进气口设置在第二箱体左侧外壁上方,出水口设置在第二箱体底部右侧,第二出气口设置在第二箱体右壁上部。

再优选地,前述气管的左端和第一出气口相连通,右端和进气口相连通,以将吸料装置和除尘装置连接在一起。

更优选地,前述吸料装置为8-10个,吸料装置放置于机器上,能够更彻底得吸收粉尘,保证有效的除尘。

进一步优选地,前述气道为S形,可以更多的吸收粉尘,防止粉尘溢出。

具体地,前述隔板为弧形,且隔板的底部高于清洗槽的顶部,隔板与第二箱体形成隔断,保证粉尘进入后,通过过滤板过滤。

优选地,前述滑轨为弧形,滑轨的底端位于清洗槽中的液面以下,底端在液面下,可以使过滤板浸泡在清洗槽中,清洗过滤板,使过滤板处于湿润状态。

再优选地,前述过滤板与第二箱体左壁的接触处位于清洗槽中的液面以下。

更优选地,前述过滤板为两层,由上至下依次为石棉层和竹炭层,石棉可以将粉尘中的小颗粒附着在表面,竹炭进一步过滤粉尘,保证彻底除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吸料装置设置于机器上,有效彻底得吸收粉尘,除尘装置对粉尘进行两次过滤,去除小颗粒和杂质,提高除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本体,21、第一箱体,22、吸料口,23、气道,24、第一出气口,3、气管,41、第二箱体,42、进气口,43、隔板,44、过滤板,45、滑轨,46、清洗槽,47、第二出气口,48、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医药生产中的除尘吸料装置,包括本体1,本体1包括吸料装置2、气管3和除尘装置4,吸料装置2包括第一箱体21、吸料口22、气道23和第一出气口24,吸料口22设置在第一箱体21的左侧外壁上方,第一出气口24设置在第一箱体21底部右侧,气道23设置在第一箱体21内部,且其两端分别与吸料口22和第一出气口24相连,气道23为S形,可以更多的吸收粉尘,防止粉尘溢出,吸料装置2为8-10个,吸料装置2放置于机器上,能够更彻底得吸收粉尘,保证有效的除尘,除尘装置4包括第二箱体41、进气口42、隔板43、过滤板44、滑轨45、清洗槽46、第二出气口47和出水口48,进气口42设置在第二箱体41左侧外壁上方,出水口48设置在第二箱体41底部右侧,第二出气口47设置在第二箱体41右壁上部,隔板43固定于第二箱体41的顶壁上,隔板43为弧形,且隔板43的底部高于清洗槽46的顶部,隔板43与第二箱体41形成隔断,保证粉尘进入后,通过过滤板44过滤,滑轨45的顶端固定于隔板43的下部,底端固定于第二箱体41的右壁下部,滑轨45为弧形,滑轨45的底端位于清洗槽46中的液面以下,底端在液面下,可以使过滤板44浸泡在清洗槽46中,清洗过滤板44,使过滤板44处于湿润状态,过滤板44的左端通过铰链活动固定在第二箱体41的左壁下部,过滤板44与第二箱体41左壁的接触处位于清洗槽46中的液面以下,右端通过滑轮与滑轨45滑动连接,滑轮传动连接有滑动电机,滑动电机带动过滤板44右端沿滑轨45移动,过滤板44为两层,由上至下依次为石棉层和竹炭层,石棉可以将粉尘中的小颗粒附着在表面,竹炭进一步过滤粉尘,保证彻底除尘,清洗槽46设置在第二箱体41底部,气管3的左端和第一出气口24相连通,右端和进气口42相连通,以将吸料装置2和除尘装置4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吸料装置设置于机器上,有效彻底得吸收粉尘,除尘装置对粉尘进行两次过滤,去除小颗粒和杂质,提高除尘效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