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水洗废气油脂净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42626发布日期:2019-03-19 21:52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臭氧水洗废气油脂净化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脂净化机,尤指一种臭氧水洗废气油脂净化机。



背景技术:

一般餐厅的厨房在烹煮食材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油烟,油烟必须藉由大型的抽油烟机排出厨房,排出厨房的油烟为了避免空气污染与影响人体健康,一般会将油烟先倒入一清水槽中,藉由清水与油烟混合,避免油烟直接排放置大气中。

然而,油水并不会相溶,因此,清水与油烟的混合过程中,会发现油污漂浮于清水的表面,进而导致现有的油烟废气处理效果不佳,且一般处理油污废水的方式,是将油污废水直接倒入水沟中,故现有的油污废水依然会造成水污染,因此,现有的油烟处理结构诚有改良的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油烟与清水混合后,油污会漂浮于清水表面,导致现有的油污处理效果不佳的缺失与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臭氧水洗废气油脂净化机,本实用新型通过循环的臭氧水,让油烟中的油脂乳化,进一步,通过本实用新型中的多个隔板设计,有效延长臭氧与油烟的接触时间,让臭氧水能够充分乳化油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先前技术问题所提出的臭氧水洗废气油脂净化机,其包括:

一箱体,该箱体的顶面间隔设置有一入口孔以及一出口孔;

一臭氧生成设备,该臭氧生成设备局部设置于该箱体的内底部;

一抽水马达,该抽水马达局部设置于该箱体的内底部;

多个喷头,该多个喷头与该抽水马达相通且固接于该箱体的内壁面。

前述的臭氧水洗废气油脂净化机,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主隔板,该至少一主隔板直立间隔设置于箱体内部,并将该箱体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一与该入口孔相通的乳化室及一与该出口孔相通的干燥室,该干燥室与该乳化室相通,该多个喷头分布于该乳化室以及干燥室中。

前述的臭氧水洗废气油脂净化机,其进一步包括多个副隔板,该多个隔板横向上下间隔设置于该乳化室以及该干燥室中,让该乳化室及该干燥室分别形成一S状的空间。

前述的臭氧水洗废气油脂净化机,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蜂巢式水帘,该至少一主隔板将该箱体于该乳化室与该干燥室之间分隔形成有至少一过滤室,该干燥室通过该至少一过滤室与该乳化室相通,该至少一蜂巢式水帘设置于该至少一过滤室中。

前述的臭氧水洗废气油脂净化机,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拉西环单元,该至少一拉西环单元设置于该至少一过滤室中。

前述的臭氧水洗废气油脂净化机,其进一步包括一滤油网,该滤油网设至于该箱体的入口孔下方。

前述的臭氧水洗废气油脂净化机,其进一步包括一液量计以及一排水管,该液量计设置于该箱体的外底部,且该液量计局部伸入该箱体内底部,该排水管穿设于该箱体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可获得的有益功效包括:

本实用新型通过臭氧水的循环,能够让油烟进行乳化,而达到油烟净化的效果,有效减少空气污染以及水污染,且因臭氧水为易取得的产物,让本实用新型的造价成本低,进一步,臭氧水重复循环利用,让本实用新型达到自主清洁效果佳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多个主隔板与该多个副隔板的设计能将该乳化室内分隔为一S形的空间,有效延长油烟与臭氧水的接触时间,让油烟中的油脂乳化更为彻底。

本实用新型的多个主隔板与该多个副隔板的设计能将该干燥室内分隔为一S形的空间,有效延长该多个副隔板与油烟中水分的接触时间,能够减少排出气体的含水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剖面前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安装于一抽油烟机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操作剖面前视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 箱体 11 入口孔

12 出口孔 13 乳化室

14 过滤室 15 干燥室

20 主隔板 21 第一主隔板

22 第二主隔板 23 第三主隔板

H1 第一间隙 H2 第二间隙

H3 第三间隙 H4 第四间隙

30 副隔板 40 滤油网

50 活性碳滤网 60 臭氧生成设备

70 抽水马达 80 喷头

90 蜂巢式水帘 100 拉西环单元

110 液量计 120 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图式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臭氧水洗废气油脂净化机的较佳实施例如图1所示,该臭氧水洗废气油脂净化机包括一箱体10、多个主隔板20、多个副隔板30、一滤油网40、一活性碳净化网50、一臭氧生成设备60、一抽水马达70、多个喷头80、两蜂巢式水帘90、两拉西环单元100、一液量计110以及一排水管120,其中:

该箱体10为矩形状且其顶面间隔设置有一入口孔11以及一出口孔12,该多个主隔板20直立间隔设置于箱体10内部,该多个主隔板20分别为一第一主隔板21、一第二主隔板22以及一第三主隔板23,该第一主隔板21固接于该箱体10的内壁面以及内顶面,且该第一主隔板21的底端与该箱体10的内底面之间形成一第一间隙H1,该第二主隔板22固接于该箱体10的内壁面并与该第一主隔板21间隔设置,该第二主隔板22的顶端与该箱体10的内顶面之间形成有一第二间隙H2,该第二主隔板23的底端与该箱体10的内底面之间形成有一第三间隙H3,且该第三间隙H3的高度小于该第一间隙H1的高度,该第三主隔板23固接于该箱体10的内壁面以及内顶面并与该第二主隔板22间隔设置,且该第三主隔板23的底端与该箱体10的内底面之间形成一第四间隙H4,该第四间隙H4的高度大于该第三间隙H3的高度,该三主隔板21、22、、23将该箱体10的内部空间由左往右分隔为一乳化室13、两过滤室14以及一干燥室15,该乳化室13的顶部与该入口孔11相通,该左侧的过滤室14与该乳化室13相通,该左侧的过滤室14与该右侧的过滤室14相通,该干燥室15与该右侧的过滤室14与该出口孔12相通。

该多个副隔板30横向上下间隔设置于该乳化室13以及该干燥室15中,让该乳化室13及该干燥室15分别形成一S状的空间。

该滤油网40横向固接于该乳化室13中且位于该入口孔11的下方,该活性碳滤网50横向固接于该乳化室13中且位于该滤油网40的下方。

该臭氧生成设备60局部设置于该箱体10的内底部,使得该箱体10内底部形成有臭氧水,该抽水马达70局部设置于该箱体10的内底部,而可抽取该箱体10底部的臭氧水,该多个喷头80与该抽水马达70相通且固接于该箱体10的内壁面,较佳的是,该多个喷头80分布于该乳化室13、两过滤室14以及干燥室15中。

该两蜂巢式水帘90分别设置于该两过滤室14中,该两拉西环单元100分别设置于该过滤室14中,较佳的是,各拉西环单元100对应设置于各蜂巢式水帘90的上方。

该液量计110设置于该箱体10的外底部,且该液量计110局部伸入该箱体10内底部,该排水管120穿设于该箱体10的底部。

如图2与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操作使用时,先将些许的水倒入该箱体10中,倒入水的液面高度介于第一间隙H1、第四间隙H4及第三间隙H3之间,并将一抽油烟机A的排烟管B穿设于该箱体10的入口孔11,当该排烟管B内的油烟经过该滤油网40与该活性碳净化网50的初步过滤排入该箱体10时,将该臭氧生成设备60启动,让沉积于该箱体10底部的水转换为臭氧水,接下来启动该抽水马达70,使得该多个喷头80开始喷洒臭氧水,因该多个喷头80所喷出的臭氧水为雾状,而能包覆油烟,进而使得臭氧水乳化油烟中的油脂,乳化后的油脂为可分解,因此能够减少水污染。

进一步,该多个主隔板20与该多个副隔板30的设计能将该乳化室13与该干燥室15内分隔为一S形的空间,于该乳化室13的S形回路设计,能够增加该多个喷头80喷出的臭氧水与该油烟的接触的时间与接触量,接下来,该油烟经过该两过滤室14中,由该两蜂巢式水帘90与该两拉西环单元100进行再度过滤,该两蜂巢式水帘90与该两拉西环单元100为现有技术,容不再赘述,最后,臭氧水与油烟的混合物进入该干燥室15中,因该干燥室15内分隔为一S形的空间,而可延长混合气体与该多个副隔板30的接触时间,进而减少混合气体中的含水量,让该出口孔12排出的气体能够较为干燥。

进一步,该多个喷头80喷洒出的臭氧水沉积于该箱体10的底部,并通过该抽水马达70可重复的循环利用,而不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该液量计110可侦测该箱体10内部的臭氧水保持一定的液面高度以及该排水管120能在该臭氧水经过多次循环后,将沉积于该箱体10的底部的臭氧水排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