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超滤组件封胶的离心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3255发布日期:2019-01-13 17:17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超滤组件封胶的离心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滤组件端部封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超滤组件封胶的离心机。



背景技术:

超滤组件是一种高效过滤污水中杂质的设备,它内部含有多根膜片。膜片是一根中空的圆管,管壁上有很多微小的纳米微孔,起到分离相关介质的作用。

如图4所示,超滤组件9包括两端开口的外筒91和设置于外筒91内部的膜片92,膜片92的两端设置有封胶端921。外筒91的两端连接有拆卸式的盖子93,盖子93上开设有通水口931。外筒91的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通口911,通口911靠近膜片92的端部设置。

在制作超滤组件的过程中,需要先将膜片插入到外筒中,然后对膜片两端进行封胶并形成封胶端,现有的封胶技术通常由人工操作。操作人员先在外筒的两端封上封盖,然后从通口中将胶水注入,将封盖朝下待胶水凝固后拆除封盖即可。接着将部分封胶端进行切除,将膜片的管口露出,最后将盖子安装于外筒上即可。

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现有技术的蜂胶过程依靠胶水的流动性实现,胶水在自重作用下流动到底部进行膜片端部的封胶,由于膜片之间间隙小,胶水自身具有张力,导致胶水无法完全渗透膜片的端部,浇水凝固后出现孔洞等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超滤组件封胶的离心机,通过离心力使得胶水附着于膜片的两端,达到了提高膜片封胶质量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超滤组件封胶的离心机,包括机体和离心组件;所述离心组件包括支承台和驱动支承台转动的电机;支承台底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一端穿过机体的底壁并连接于电机上;支承台上增设有用于固定超滤组件的固定组件;固定组件上设置有注胶软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先将超滤组件固定于固定组件上,在超滤组件的两端盖上封盖。然后将注胶软管插入到超滤组件的通口内,使得注胶软管的外壁抵紧于通口的内壁上。接着通过注胶软管向超滤组件注入胶水,使得注胶软管内部留有一部分胶水。接着用夹子或者其他夹具将注胶软管远离超滤组件的一端固定于固定组件上,此时注胶软管的该端仍能够令空气进入。启动电机后,超滤组件两端的胶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朝着封盖运动,使得胶水内部无气泡地聚集在一起;同时注胶软管内的胶水在离心力作用下沿着注胶软管进入到超滤组件内部,并填充胶水在聚集之前内部气泡的位置,使得超滤组件两端的封胶效果更好,提高了超滤组件的生产质量。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注胶软管的一端连通有储胶腔室,所述储胶腔室固定于支承台上并与支承台同步转动;所述储胶腔室的顶部开设有注胶口。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通过注胶口将胶水储存在储胶腔室内,由于胶水具有一定的稠度和张力,在无外力作用下,胶水不会沿着注胶软管进入超滤组件或者很少进入超滤组件。当电机启动后,储胶腔室内的胶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沿着注胶软管进入到超滤组件内部;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人工注胶时胶水洒落的情况。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储胶腔室上设置注胶软管的一侧呈开口设置,所述注胶软管与所述储胶腔室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用于密封储胶腔室的开口的连接盖,所述注胶软管设置于连接盖上;所述连接盖通过卡箍固定于储胶腔室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注胶软管与储胶腔室之间的拆卸,方便对注胶软管进行更换和维修,延长离心机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注胶口位于所述储胶腔室上远离注胶软管的位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少在离心过程中胶水从注胶口洒出的情况。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呈匚形设置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固定螺栓固定于连接件的开口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先将超滤组件放置于连接件上,然后将固定板放置于连接件上并用固定螺栓进行固定,使得超滤组件固定于连接件和固定板形成的空间内部。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固定组件在支承台上对称设置有两个。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超滤组件依次穿过两个固定组件,提高超滤组件与固定组件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提高超滤组件的稳定性。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固定板上朝向连接件的一侧设置有橡胶垫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超滤组件的外壁,减少在离心过程中超滤组件外壁损伤的情况。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连接件的两侧增设有抵紧机构;所述抵紧机构包括穿设于连接件上的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与连接件螺纹配合;所述调节螺栓上位于连接件内部的一端设置有缓冲垫层,所述缓冲垫层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调节螺栓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节螺栓和固定螺栓能够改变固定板和连接件组合围成的空间,使得离心机能够配合不同截面大小的超滤组件进行封胶,扩大离心机的适用范围。同时,缓冲垫层抵紧于超滤组件的外壁上,能够减少超滤组件外壁的损伤。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固定螺栓的一端固定有用于带动固定螺栓转动的施力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工作人员操作,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储胶腔室的一侧设置有观察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观察储胶腔室内部胶水的含量,便于工作人员了解是否需要添加胶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离心组件,使得胶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更加紧密地与膜片连接固定,达到了提高超滤组件质量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储胶腔室的剖面图;

图3是固定组件的主视图;

图4是超滤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体;2、离心组件;21、支承台;211、转轴;22、电机;3、固定组件;31、连接件;311、弹性垫层;32、固定板;321、橡胶垫层;33、固定螺栓;331、施力端;4、注胶软管;5、储胶腔室;51、注胶口;52、观察窗;6、支架;7、连接组件;71、连接盖;72、卡箍;8、抵紧机构;81、调节螺栓;82、缓冲垫层;9、超滤组件;91、外筒;911、通口;92、膜片;921、封胶端;93、盖子;931、通水口;10、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用于超滤组件封胶的离心机,如图1所示,包括呈圆筒形设置的机体1,机体1的顶部呈开口设置。机体1底壁的中心设置有离心组件2,离心组件2上设置有固定组件3和注胶软管4。使用时,未安装盖子93的超滤组件9(见图4)固定于固定组件3上,在超滤组件9的两端盖上封盖;然后通过注胶软管4对超滤组件9上的通口进行注胶,通过离心组件2使得胶水在离心力作用下对膜片进行封胶。

如图1所示,离心组件2包括呈圆形设置的支承台21和驱动支承台21转动的电机22。支承台21底部的中心固定有转轴211,转轴211上远离支承台21的一端穿过机体1的底壁并连接于电机22上。

结合图1和图2,注胶软管4上连通有储胶腔室5,储胶腔室5呈圆筒形设置。储胶腔室5的顶部开设有注胶口51,注胶口51的位置远离注胶软管4设置。储胶腔室5上远离注胶软管4的一端设置有观察窗52,方便工作人员观察储胶腔室5内部胶水的含量。

如图2所示,储胶腔室5通过一支架6(见图1)固定于支承板上,且储胶腔室5与超滤组件9平行设置。储胶腔室5上连接有注胶软管4的一端呈开口设置,且该端设置有连接组件7。连接组件7包括连接盖71和卡箍72。连接盖71与注胶软管4固定设置,连接盖71具有一定的弹性,且连接盖71通过卡箍72固定于储胶腔室5上。

结合图1和图3,其中,固定组件3在支承台21上对称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固定组件3处于支承台21的同一条直径上。固定组件3包括呈匚形设置的连接件31和固定于连接件31开口处的固定板32,固定板32上朝向连接件31的一侧固定有橡胶垫层321。连接件31的开口朝上设置,且连接件31的两侧顶部螺纹连接有两根固定螺栓33,固定螺栓33的一端穿过固定板32并设置有施力端331。

如图3所示,为了使得离心机能够加工不同直径的超滤组件9,同时达到增强超滤组件9与固定组件3之间连接强度的效果,连接件31的底壁上固定有弹性垫层311,连接件31的两侧设有抵紧机构8。抵紧机构8包括调节螺栓81和缓冲垫层82,缓冲垫层82上靠近超滤组件9的一侧具有一定弹性,而与其相对一侧具有较大的刚度。调节螺栓81穿设于连接件31上并与其螺纹配合,且调节螺栓81上远离连接件31的一端通过一轴承与缓冲垫层82转动配合。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