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去除碱液浮油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48544发布日期:2019-05-11 01:16阅读:4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去除碱液浮油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去除碱液浮油的装置,具体涉及金属表面处理中使用的去除碱液浮油的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防止生锈,要求金属生产商在金属表面喷或涂上防锈油,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金属表面就不会生锈。金属在表面喷漆或喷粉加工过程中防锈油又严重影响油漆或树脂粉的附着力,因此,金属在表面喷漆或喷粉前需将防锈油去除。通常的去除方法是:用碱液进行喷淋,再用水对金属表面进行清洗。当碱液中的浮油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影响碱液对金属中防锈油的去除效果,必须更换碱液,不仅浪费资源,增加成本,而且产生的液碱液增多,不环保。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去除碱液浮油的装置,本实用新型提高碱液的循环利用次数,实现节能降耗,达到金属表面处理清洁生产的目的,且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方便实用,成本低,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为:本实用新型的去除碱液浮油的装置,包括有浮油吸附系统、浮油吸附控制装置、电机、浮油收集槽、碱液出口、浮油排出口、碱液箱,其中碱液箱设有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浮油收集槽,且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相通,第二通道与第三通道相通,浮油吸附系统装设在第二通道及第三通道的上部,浮油吸附控制装置的信号输出端与电机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浮油吸附控制装置控制电机启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浮油吸附系统的主动件连接,浮油吸附系统将浮油分离至浮油收集槽中,第三通道的底部设有碱液出口,浮油收集槽的底部设有浮油排出口。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浮油吸附控制装置根据浮油的厚度实现在线控制除油;

2)本实用新型在线进行碱液中浮油的分离、吸附、收集,提高碱液的循环利用次数,提高碱液的利用效率,实现节能降耗,达到金属表面处理清洁生产的目的;

3)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方便实用,成本低,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金属表面处理在线浮油去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定于以下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去除碱液浮油的装置,包括有浮油吸附系统4、浮油吸附控制装置7、电机8、浮油收集槽9、碱液出口10、浮油排出口11、碱液箱12,其中碱液箱12设有第一通道1、第二通道2、第三通道3、浮油收集槽9,且第一通道1与第二通道2相通,第二通道2与第三通道3相通,浮油吸附系统4装设在第二通道2及第三通道3的上部,浮油吸附控制装置7的信号输出端与电机8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浮油吸附控制装置7控制电机8启动,电机8的输出轴与浮油吸附系统4的主动件连接,浮油吸附系统4将浮油分离至浮油收集槽9中,第三通道3的底部设有碱液出口10,浮油收集槽9的底部设有浮油排出口11。

本实施例中,上述浮油吸附系统4包括有传动轴5、传动带13、吸油毡、浮油挤压装置6,其中电机8与传动轴5连接,电机8带动传动轴5转动,吸油毡粘附在传动带13上,吸附浮油的吸油毡通过传动带13输送至浮油挤压装置6处。浮油挤压装置6通过挤压,将浮油与吸油毡分离,浮油流入浮油收集槽9中。

本实施例中,上述浮油挤压装置6由2根挤压轴组成。当粘有浮油的吸油毡随传动带13运动至浮油挤压装置6时,2根挤压轴使粘有浮油的吸油毡受挤压,实现浮油与吸油毡分离。

本实施例中,上述传动带13由橡胶皮带制作,电机8旋转产生的动力,带动传动轴13进行传动,吸油毡由惰性化学物质聚丙烯经熔喷工艺制做而成,它能有效吸附液体并将之留住。吸油毡粘附在传动带13上,随传动带13的移动而移动。

本实施例中,上述浮油吸附控制装置7包括有红外测油仪和信号传输装置,红外测油仪检测浮油的厚度,并把信号通过信号传输装置传输至电机8。当红外测油仪检测浮油达到一定厚度时,由信号传输装置向电机8发出信号,电机8启动,带动传动带13转动。

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含浮油的碱液流入碱液箱中,经过第一通道1、第二通道2、第三通道3后的碱液浮油浮上液面,当浮油吸附控制装置7中的红外测油仪检测浮油达到一定厚度时,浮油吸附控制装置7中的信号传输装置向电机8发出信号,电机8启动,电机8带动传动带13转动,将吸附浮油的吸油毡通过传动带13输送至浮油挤压装置6处,通过2根挤压轴挤压,将浮油与吸油毡分离,浮油流入浮油收集槽9中。浮油定期通过浮油排出口11排出。

本实用新型在通过控制单元控制浮油的厚度实现在线除油,提高碱液的利用效率。

以某冰箱厂前处理生产线为例,该生产线以前每年用烧碱20吨作为冰箱钢板油污的去除,以前每月需更换一次碱液槽,安装此金属表面处理在线浮油去除装置后,碱液的更换周期变成了2个月一次,节约了一半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为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述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