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不同密度粉料混合的混料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56242发布日期:2019-01-18 19:54阅读:88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不同密度粉料混合的混料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不同密度粉料混合的混料罐,属于混料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粉末的混合是材料合成的基础,对于不同密度或者密度相差很大的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粉末混合均匀性一直是困扰材料领域的难题之一,尤其是对于金属与非金属粉末的混合,比如密度相差很大的金属粉末与非金属(如炭黑、硼粉等)粉末之间的混合,或者是微米级颗粒与纳米及微纳米级颗粒或者与石墨烯的混合,由于密度及颗粒度的不同,而带来混合均匀性的难度,这是材料制备领域随时遇到并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现有粉末混合的方式有球磨机、研磨机、二维三维混合机等,这些混料机对于解决密度相差很大的粉末材料仍然面临混合不均匀的实际问题,有的采用湿混的方式进行,但湿混又很难实现快速大批量混合,而且湿混需要时间长,耗能耗时等问题,况且对于密度相差很大的非金属比如炭黑等湿混更面临漂浮在液体中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的粉末材料混合设备难以将不同密度或不同粒度的粉料混合均匀的问题,进而提供了一种用于不同密度粉料混合的混料罐。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不同密度粉料混合的混料罐,它包括罐体、盖体及若干楔形金属带,所述罐体呈圆桶状,罐体的外壁固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楔形金属带,且每个楔形金属带均沿罐体圆周方向设置,罐体内壁沿其圆周方向均布有若干棱柱,且每个棱柱均沿罐体轴向设置,所述盖体呈圆盘状,盖体的外壁沿其圆周方向固接有一个楔形金属带,盖体与罐体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且盖体与罐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圈,盖体上的楔形金属带与罐体上靠近盖体的一个楔形金属带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盖体上远离罐体的一端面还固接有宝塔接头,所述宝塔接头与罐体贯通,宝塔接头上还固设有真空阀门。

进一步地,盖体与罐体的外径尺寸相同,楔形金属带的内弧弧长小于混料罐的二分之一周长。

进一步地,楔形金属带的内弧弧长与混料罐的三分之一周长相等。

进一步地,楔形金属带与罐体之间以及楔形金属带与盖体之间均为焊接。

进一步地,罐体上的多个楔形金属带沿罐体轴向平行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楔形金属带为楔形钢带。

进一步地,棱柱的横截面呈扇形,棱柱的弧面与罐体内壁焊接。

进一步地,棱柱的数量为三个。

进一步地,宝塔接头的数量为两个。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圈为O型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

本实用新型更适用于不同密度或者不同粒度粉体材料的混合,混料罐内的棱柱防止粉料贴壁旋转,同时楔形金属带在混料旋转过程中,每圈都有一个震动,避免粉体粘壁,达到了球磨、震动、旋转的“立体全方位”的混合方式,实现了不同密度或者不同粒度粉料混合的均匀性。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适用、合理、经济节能、能耗低、安全可靠,能够达到理想效果。粉料混合更均匀,混合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图1为罐体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主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盖体的主视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俯视示意图;

图6为具体实施方式一中混料机的主视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左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5说明本实施方式,一种用于不同密度粉料混合的混料罐,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罐体1、盖体2及若干楔形金属带3,所述罐体1呈圆桶状,罐体1的外壁固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楔形金属带3,且每个楔形金属带3均沿罐体1圆周方向设置,罐体1内壁沿其圆周方向均布有若干棱柱4,且每个棱柱4均沿罐体1轴向设置,所述盖体2呈圆盘状,盖体2的外壁沿其圆周方向固接有一个楔形金属带3,盖体2与罐体1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且盖体2与罐体1之间设置有密封圈5,盖体2上的楔形金属带3与罐体1上靠近盖体2的一个楔形金属带3之间通过螺栓6连接,盖体2上远离罐体1的一端面还固接有宝塔接头7,所述宝塔接头7与罐体1贯通,宝塔接头7上还固设有真空阀门8。

盖体2底端同轴加工有外螺纹段2-1,罐体1上部内壁加工有与外螺纹段2-1配合的内螺纹。盖体2与罐体1之间通过螺纹旋紧固定,并且二者之间通过密封圈5密封。盖体2上的楔形金属带3与罐体1上靠近盖体2的一个楔形金属带3上各开设有一个内螺纹孔3-1,两个楔形金属带3通过螺栓6及螺母旋紧连接。

在罐体1内壁固接若干棱柱4,使不同密度粉料的混合更加均匀。

通过宝塔接头7与外接管紧密连接,为方便罐体1真空以及充入气体,在宝塔接头7下方安装一个真空阀门8。

盖体2与罐体1的外径尺寸相同,楔形金属带3的内弧弧长L小于混料罐的二分之一周长。优选为楔形金属带3的内弧弧长L与混料罐的三分之一周长相等。如此设计,楔形金属带3的内弧弧长L若大于混料罐的二分之一周长,那么在滚桶12旋转过程中,楔形金属带3的外弧面与滚桶12之间的接触面积将大幅增大,滚桶12转动过程中,罐体1所承受的震动力就越小,如此便会导致罐体1内粉料的混合不均匀。因此本实施方式能够保证滚桶12旋转过程中罐体1所受的震动,防止因楔形金属带3的内弧弧长L过长而导致的罐体1内粉料混合不均匀。罐体1转动过程中,楔形金属带3与滚桶12内壁之间的接触面积越小,罐体1所受的震动越大,但如果楔形金属带3与滚桶12内壁之间的接触面积过小,则会因为滚桶12的高速旋转,极易导致滚桶12桶体12-2的损坏。本实施方式中楔形金属带3的内弧弧长L与混料罐的三分之一周长相等,能够在加大罐体1震动的同时,保证滚桶12的使用寿命。

楔形金属带3与罐体1之间以及楔形金属带3与盖体2之间均为焊接。

罐体1上的多个楔形金属带3沿罐体1轴向平行布置。

所述楔形金属带3为楔形钢带。

棱柱4的数量为三个。保证罐体1内粉料不贴壁旋转的同时,减少罐体1的重量,节约生产成本。棱柱4的横截面呈扇形,棱柱4的弧面与罐体1内壁焊接。采用弧面与弧面焊接的方式,使棱柱4与罐体1之间的连接更稳固。棱柱4为等边等角棱柱4,进一步地使不同密度的粉料混合更加均匀。

宝塔接头7的数量为两个。

所述密封圈5为O型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6、7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混料罐用于混料机上,所述混料机包括机箱9、固定座10、若干传动轴11及若干滚桶12,传动轴11的数量与滚桶12的数量一致,所述滚桶12包括桶盖12-1及桶体12-2,桶盖12-1及桶体12-2螺纹旋紧连接并通过卡扣12-3进一步固接,机箱9垂直固接在固定座10的中间位置上方,机箱9内设置有若干电机,电机的数量与传动轴11的数量一致,每个电机的输出端对应固接一个传动轴11,传动轴11上远离电机的一端与滚桶12的桶底固接,且若干桶体12-2均水平设置且对称分布在机箱9的两侧。滚桶12的数量优选为四个,电机可调节转速,盖体2通过螺纹及卡扣12-3对桶体12-2进行封闭,混料罐放在滚桶12内随着滚桶12的旋转而达到混料的目的。将本实用新型的混料罐横向放入滚桶12中,关闭桶盖12-1,用卡扣12-3固定,接通电源,此时由电机驱动传动轴11带动滚桶12以及滚桶12内部的混料罐做横滚运动,通过调节速度达到混合均匀的目的。其中混料罐中可以适当加入少量的圆球,混料罐内的棱柱4防止粉料贴壁旋转,同时楔形金属带3在混料旋转过程中,每圈都有一个震动,避免粉体粘壁,使混料更均匀,更适用于粉料密度相差很大的粉体混合。

滚桶12旋转过程中带动罐体1旋转,楔形金属带3用于旋转混料时,增加对罐体1的震动。

罐体1外壁固接的楔形金属带3数量至少为两个,能够保证在混料过程中混料罐的罐体1与混料机上用于装载混料罐的圆筒体之间的受力均匀。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