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布袋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58129发布日期:2019-02-22 22:34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布袋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除尘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布袋除尘器。



背景技术:

布袋除尘器是一种干式滤尘装置,它适用于捕集细小、干燥、非纤维性粉尘。滤袋采用纺织的滤布或非纺织的毡制成,利用纤维织物的过滤作用对含尘气体进行过滤,当含尘气体进入布袋除尘器后,颗粒大、比重大的粉尘,由于重力的作用沉降下来,落入灰斗,含有较细小粉尘的气体在通过滤布时,粉尘被阻留,使气体得到净化。

现有的可参考申请号为201711436723.6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带有辅助震动结构的布袋除尘器,包括布袋除尘器本体,布袋除尘器本体包括除尘装置、震动装置以及粉尘收集仓,布袋除尘器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挡板,挡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挡板连接在布袋除尘器本体的内壁上,挡板的板面上设置有通风口,通风口外侧设置有固定孔,两个挡板之间设置有除尘装置,除尘装置与通风口相配合,除尘装置包括过滤板、支撑架、固定座、吊杆以及滤袋,过滤板连接在支撑架的顶端,在布袋除尘器本体上设置振动装置,相较于传统的布袋除尘器,震动装置在转轴的驱动下进行旋转,并通过击打块对两侧的除尘装置进行击打,使吸附在滤袋内壁的粉尘下落。

上述布袋除尘器能够通过震动结构将滤袋上的粉尘震落,提高了除尘效率。但是由于布袋除尘器一般体型较大、高度较高,当滤袋出现问题时,需要人工借助梯子等工具攀爬至布袋除尘器的顶端进行检查和更换,工作人员操作不便,且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布袋除尘器,达到便于更换滤袋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布袋除尘器,包括支架以及固定在支架上的除尘器本体,除尘器本体上开设有进料口和出尘口,除尘器本体内部设置有若干带滤孔的滤管,每个滤管上均套设有一个滤袋,滤管上连通设置有吸气风机和吹气风机,所述除尘器本体内设置有调节板,滤管穿过调节板,滤袋与调节板之间为可拆卸固定连接,调节板上连接有升降气缸,升降气缸的伸缩杆竖直设置并与调节板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滤袋与调节板可拆卸连接在一起后,令滤袋包覆在滤管的外部,在进行除尘工作时,吸气风机开始作业,从而将粉尘以及颗粒杂质自进料口吸进除尘器本体内部,一些质量较大的颗粒杂质直接从出尘口掉落,同时,由于滤袋的过滤作业,空气从滤管上的滤孔排出,而一些粉尘和细小颗粒则被滤袋隔离出来,吸附在滤袋的表面上;然后关闭吸气风机,打开吹气风气,吹气风机通过吹风,将滤袋表面上吸附的粉尘和细小颗粒吹落,并从出尘口排出。当滤袋长期使用或出现破损时,可以令升降气缸带动伸缩杆收缩下移,从而带动与伸缩杆固接的调节板下移,进而将与调节板可拆卸固定连接的滤袋降下来,便于工作人员取出修补或更换。

较佳的,所述调节板上开设有若干固定孔,固定孔的两侧设置有固定架,滤袋的开口处设置有固定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滤袋穿过固定孔套设在滤管上,并通过固定环固定在固定架上,进而提高了工作过程中滤袋不会自动脱落,提高了除尘的效果。

较佳的,相邻所述固定孔之间的固定架为T形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T形架的设置可将两侧的固定环均套在固定架上,既能起到稳定固定的效果,又能减小占用的空间。

较佳的,所述调节板的两端设置有滚轮,除尘器本体的内壁上开设有与滚轮相配合的轮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滚轮与滚槽的配合可以减小调节板与除尘器本体内的摩擦力,同时也能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当升降气缸损坏时,滚轮和滚槽的配合可以暂时性起到支撑作用,提高了除尘器本体的整体稳定性。

较佳的,所述吹气风机和吸气风机的底端连通有过渡管,过渡管与滤管连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吹气风机和吸气风机产生的流动气体均可以通过过渡管与滤管连通,使得产生的吸力和吹力能够顺畅地传达至滤布上,从而进行吸尘和除尘作业。

较佳的,所述除尘器本体上开设有隔离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滤布进行更换或修补时,升降气缸将滤布降下来,此时可以打开隔离门,便于从除尘器本体内取出滤布;同时,通过隔离门可以随时对除尘器本体内的情况进行实时检查,及早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减小机器的损坏程度。

较佳的,所述除尘器本体的底端连通设置有灰斗,灰斗的横截面面积从上至下逐渐减小,出尘口位于灰斗的底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收集的粉尘以及固体小颗粒会在灰斗的引导作用下从横截面积较小的出尘口较为集中地掉落,减小了粉尘掉落时产生的粉尘飞扬现象,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

较佳的,所述出尘口处设置有控制阀。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在进行除尘作业时,控制阀关闭,带粉尘的气体自进料口进入除尘器本体内进行除尘;当对除尘器本体内的粉尘进行清理时,打开控制阀,粉尘从出尘口处掉落。

较佳的,所述出尘口的底部放置有收集箱。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过滤分离出来的粉尘以及固体小颗粒通过出尘口排至收集箱中,便于后续统一处理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调节板和升降气缸从而将滤袋的更换工作便于开展;

2、通过设置滚轮和滚槽,使得调节板的升降阻力大大减小;

3、通过设置收集箱,使得粉尘的收集和处理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隐去除尘器本体以及相关组件后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除尘器本体;11、进料口;12、灰斗;121、出尘口;1211、控制阀;122、收集箱;13、轮槽;14、隔离门;2、过渡管;21、吹气管;22、吸气管;3、滤管;31、滤孔;4、调节板;41、固定孔;42、固定架;421、固定横杆;422、固定纵杆;43、滚轮;431、轮架;5、吹气风机;6、吸气风机;7、升降气缸;71、伸缩杆;8、支架;9、滤袋;91、固定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布袋除尘器,如图1所示,包括支架8以及架设在支架8上的除尘器本体1,除尘器本体1上的一侧为进料端,进料端包括进料口11,除尘器本体1的底端设置有灰斗12,灰斗12与除尘器本体1连通,灰斗12为倒棱台状,其横截面面积从上至下逐渐减小,灰斗12的底部开设有带控制阀1211的出尘口121,出尘口121的底部放置有收集箱122。

如图3所示,除尘器内部固定设置有过渡管2,过渡管2水平架设在除尘器内部,过渡管2上竖直连通设置有若干滤管3,滤管3上开设有滤孔31。结合图1,过渡管2的上端连通设置有吹气管21和吸气管22,吹气管21与吹气风机5连通,吸气管22与吸气风机6连通,吹气风机5和吸气风机6均固定在除尘器本体1的顶部。本实施例中采用两排相互平行的过渡管2,每排过渡管2上连通6个滤管3,吹气风机5和吸气风机6与两排过渡管2均连通。

如图3所示,过渡管2的下方设置有水平的调节板4,调节板4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升降气缸7(结合图1),升降气缸7与除尘器本体1的底部固接,升降气缸7的伸缩杆71竖直向上并与调节板4固接。调节板4上开设有若干固定孔41(结合图4),固定孔41的数量与滤管3的数量一致。

如图4所示,固定孔41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架42,固定架42包括竖直设置且与调节板4固接的固定纵杆422以及与固定纵杆422顶端固接的固定横杆421,固定横杆421水平,位于调节板4两侧的固定架42呈倒L形,相邻固定孔41之间的固定架42为T字形。滤管3穿过固定孔41,且滤管3上套设有滤袋9,滤袋9的袋口位置处设置有两个固定环91,滤袋9套在滤管3后从固定孔41向上穿出,并将固定环91套在固定架42上,由于相邻的固定孔41之间的固定架42为T字形,因此相邻固定孔41内的滤袋9上的固定环91可以重叠套在固定架42上。

如图2所示,调节板4的两端设置有滚轮43,除尘器本体1的内壁上开设有轮槽13,轮槽13开设位置与滚轮43滑动位置一直,滚轮43与调节板4之间设置有轮架431。滚轮43与轮槽13的配合,使得调节板4的升降所受阻力较小。

回看图1,除尘器本体1上开设有隔离门14,通过隔离门14可以随时对除尘器本体1内的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和更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当需要进行除尘时,首先吸气风机6开始工作,将除尘器本体1内的空气吸出,此时除尘器本体1内部气压低于外部正常大气压,粉尘以及固体小颗粒等从进料口11被压入除尘器本体1内,进入除尘器本体1内部后,一些质量较大的固体颗粒直接从出尘口121掉落至收集箱122中,一些质量较轻的粉尘等杂质,则在滤袋9的阻挡作用下依附在滤袋9表面上。当滤袋9表面上依附的粉尘过多时,则关闭吸气风机6,打开吹气风机5开始工作,吹气风机5通过过渡管2和滤管3向滤袋9进行吹气,依附在滤袋9表面的粉尘在强大的吹力作用下开始掉落,从出尘口121掉落至收集箱122中进行收集。当滤袋9需要更换或者修补时,则只需利用升降气缸7带动调节板4下降,从而带动与调节板4可拆卸固定连接的滤袋9下降,然后打开隔离门14,从调节板4上取下滤袋9进行处理和更换。调节板4与升降气缸7的设置使得滤袋9的更换更加方便。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