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载玻片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91530发布日期:2019-06-22 00:50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载玻片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载玻片架。



背景技术:

载玻片是用显微镜观察东西时用来放东西的玻璃片或石英片,制作样本时,将细胞或组织切片放在载玻片上,将盖玻片放置其上,用于观察。一般用载玻片架来放置载玻片以进行批量的载玻片染色、固定及风干。

目前所用的载玻片架一般为方形,无上顶下底的框架,由前后左右四壁组成,其中长壁的内侧有数对对称竖直凹凸槽,用以横插载玻片,没有盖子,短壁上有一对突出的耳足。

以上载玻片架存在以下缺点:形状是固定的,当需要保存制作好的组织切片标本时,需要从载玻片架上一片片拿下来,然后装到组织切片盒内,比较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载玻片架,该载玻片架具有可开展、收合的特点,在其收合时,可用于载玻片的固定、染色和风干,而在其展开时,可连同载玻片放入切片盒内保存,一架双用,结构简单、易于操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载玻片架,所述载玻片架包括外板、内板和可伸缩连接杆,所述外板和所述内板平行放置,且所述外板内侧面的四个角与所述内板内侧面相对应的四个角通过所述可伸缩连接杆连接,所述外板的长度和所述内板的长度相等且所述外板的宽度大于所述内板的宽度;

所述外板的内侧面上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沿所述外板的厚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凹槽呈梯形体,所述梯形体的上底面与所述外板的内侧面连通,所述第一凹槽的一端设有固定立壁,另一端设有弹性卡扣,所述固定立壁和所述弹性卡扣之间的间距与载玻片的长度相匹配;所述内板的内侧面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相对应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底面和所述第二凹槽底面之间的间距与载玻片的宽度相匹配;

所述外板两宽边之间以及所述内板两宽边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外板两宽边之间以及所述内板两宽边之间均为拆卸状态时,所述载玻片架开展呈中空梯形体;在所述外板两宽边之间以及所述内板两宽边之间均为连接状态时,所述载玻片架收合呈同心圆柱体。

进一步的,所述内板和所述外板均由弹性塑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可伸缩连接杆上设有定位阀。

进一步的,所述载玻片架还包括定形条,所述定形条的长度与所述外板的长度相等,所述外板的外侧面设有与所述定形条相匹配的套孔,所述定型条穿过所述套孔与所述外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载玻片架还包括提手,所述提手与所述外板的长边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外板或所述内板的一宽边上设有插条,另一宽边上设有与所述插条相对应的卡槽,所述插条插入所述卡槽内进行连接。

由于使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载玻片架通过可伸缩连接杆将外板和内板进行架空叠放,且外板和内板之间设有用于固定载玻片的凹槽,同时通过外板两宽边之间以及内板两宽边之间的可拆卸连接结构以及连接杆的伸缩功能使得所述载玻片架具有可开展、收合的特点,收合时呈同心圆柱体,可用于载玻片的固定、染色和风干,开展时呈中空梯形体,可在载玻片风干后连同载玻片放入切片盒内保存,无需拆卸,一架双用,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实用性强。

(2)本实用新型的凹槽呈梯形体的设置利于载玻片在载玻片架开展或收合时具有一定的活动的空间以适应载玻片架的状态调整,灵活性高,有效避免了载玻片的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载玻片架收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载玻片架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载玻片架展开时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载玻片架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图中,100,101-载玻片架,1-外板,11-第一凹槽,12-套孔,13-弹性卡扣,14-固定立壁,2-内板,21-第二凹槽,3-可伸缩连接杆,31-定位阀,4-提手,5-载玻片,6-定形条,7-卡槽,8-插条。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载玻片架100或101,包括外板1、内板2和可伸缩连接杆3,所述外板1和所述内板2均由具有柔软性的高分子材料制成,例如EVA树脂,从而使得所述外板1和所述内板2具有一定的柔软性,可在外力作用下弯折并恢复,进而利于所述载玻片架100或101的形态变化;所述外板1内侧面的四个角与所述内板2内侧面相对应的四个角通过所述可伸缩连接杆3连接呈架空的叠放状态,所述外板1的长度和所述内板2的长度相等且所述外板1的宽度大于所述内板2的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可伸缩连接杆3上设有定位阀31,以便于在所述载玻片架100或101展开时对所述可伸缩连接杆3进行固定,以避免在将所述载玻架100或101进行移动或不小心碰到导致所述外板1和所述内板2间距过大而使载玻片5滑落的现象发生,提升了所述载玻片架100或101使用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外板1的内侧面上开设有第一凹槽11,所述第一凹槽11沿所述外板1的厚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凹槽11呈梯形体,所述梯形体的上底面与所述外板1的内侧面连通,所述第一凹槽11的一端设有固定立壁14,另一端设有弹性卡扣13,所述固定立壁14和所述弹性卡扣13之间的间距与载玻片5的长度相匹配;所述内板2的内侧面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11相对应的第二凹槽21,所述第一凹槽11底面和所述第二凹槽21底面之间的间距与载玻片5的宽度相匹配。所述第一凹槽11和所述第二凹槽21配合用于放置并固定载玻片5,且所述第一凹槽11呈梯形体的设置,利于载玻片5在所述载玻片架100或101开展或收合时具有一定的活动的空间以适应所述载玻片架100或101的状态调整,灵活性高,有效避免了载玻片5的损坏。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外板1两宽边之间以及所述内板2两宽边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结合所述可伸缩连接杆3,使得所述载玻片架100或101具有可开展和收合的特点,在所述外板1两宽边之间以及所述内板2两宽边之间均为拆卸状态时,所述载玻片架100开展呈中空梯形体101,可在载玻片5风干后连同载玻片架101放入切片盒内保存,无需拆卸;在所述外板1两宽边之间以及所述内板2两宽边之间均为连接状态时,所述载玻片架101收合呈同心圆柱体100,可用于载玻片5的固定、染色和风干。以上设置,使得所述载玻片架100或101通过形态改变即可满足载玻片5处理的整个过程,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实用性强。

进一步的,所述外板1和所述内板2的可拆卸连接可通过以下结构实现:所述外板1或所述内板2的一宽边上设有插条8,另一宽边上设有与所述插条8相对应的卡槽7,所述插条8插入所述卡槽7内进行连接时即可实现所述外板1两宽边之间和所述内板2两宽边之间的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载玻片架100或101还包括定形条6,所述定形条6的长度与所述外板1的长度相等,所述外板1的外侧面设有与所述定形条6相匹配的套孔12,所述套孔12沿着所述外板1外侧面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当所述载玻片架100展开时,通过将所述定型条6穿过所述套孔12与所述外板1连接,可使所述外板1呈平整的平面状态,更利于载玻片架101的放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载玻片架100还包括提手4,所述提手4与所述外板1的长边可拆卸连接,在所述载玻片架101收合时,可通过手提所述提手4将所述载玻片架100进行移动,进而利于进行载玻片5的固定、染色和风干。

在使用本实施方式的载玻片架100或101时,先通过所述外板1两宽边之间和所述内板2两宽边之间的连接使所述载玻片架100呈收合状态,即同心圆柱体的状态,然后打开所述凹槽11和21的弹性卡扣13将载玻片5放置于所述凹槽11和21之间,再闭合所述弹性卡扣13将载玻片5固定好,然后将所述载玻片架100整个进入染缸内进行载玻片5染色并风干后,断开所述外板1两宽边之间和所述内板2两宽边之间的连接,使所述载玻片架101呈梯形体的状态,并穿入所述定形条6进行固定,同时拆卸所述提手4,即可将所述载玻片架101放入切片盒内保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载玻片架100或101具有可开展、收合的特点,在其收合时,可用于载玻片5的固定、染色和风干,而在其展开时,可连同载玻片5放入切片盒内保存,一架双用,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实用性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