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净饮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57741发布日期:2019-02-22 22:32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嵌入式净饮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用电器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嵌入式净饮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嵌入式净饮机由于能够完全嵌入橱柜或墙体内并与整体厨房形成为一个协调的整体,越来越得到消费者的青睐,越来越普及。其中,来自外部的原水直接通入净饮机中,而后通过净饮机内的滤芯过滤掉原水中的污染物进而得到可供用户直饮的纯水,制得的纯水从净饮机的出水口流入用户的盛液杯体中。

目前为便于更换滤芯,通常在整机外壳的顶面板上设置滤芯更换开口,滤芯穿过该滤芯更换开口竖直摆置于整机外壳中,如此,待更换滤芯时,就需先将整机从橱柜或墙体内抽出,而后通过滤芯更换开口更换滤芯,最后还需将整机装入橱柜或墙体中,此种更换方式不便于用户操作,给用户带去不好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或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嵌入式净饮机,该嵌入式净饮机更换滤芯时,不需将整机从橱柜或墙体中抽出,操作简单便捷,能够极大地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嵌入式净饮机,该嵌入式净饮机包括机壳和位于机腔中的滤芯组件,所述滤芯组件包括用于固定滤芯并能够从所述机壳的前侧向抽出的滤芯安装座,所述滤芯竖直摆置并能够移出所述滤芯安装座以整体更换。

优选地,所述滤芯安装座为箱形结构,所述滤芯安装座的箱形顶壁开设有滤芯抽出口,和/或,所述滤芯安装座的箱形侧壁上开设有滤芯平移出口。

优选地,所述滤芯安装座的箱形侧壁上设有检修口。

优选地,在所述滤芯安装座的箱形底部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抽拉导轨,所述滤芯安装座的箱形前侧壁上设有便于用户抽拉的扣手槽。

优选地,所述嵌入式净饮机设有位于所述滤芯安装座后部的复位弹性件和位于所述滤芯安装座前部的按压式锁止件,所述按压式锁止件处于被按压状态时,所述复位弹性件的复位弹性力能够将所述滤芯安装座向前弹出。

优选地,所述滤芯安装座连接有原水进水管、纯水输出管和废水输出管。

优选地,所述嵌入式净饮机的前侧底部设有接水盒容腔,所述接水盒容腔内置有接水盒,所述机壳的前面板包括用于封盖所述接水盒容腔并能够枢转打开的底条装饰面板,所述滤芯安装座的底部设置在所述接水盒的正后方。

优选地,所述滤芯包括滤壳和位于所述滤壳内的滤芯部,所述滤芯部至少包括PAC滤芯层、反渗透滤芯层以及活性炭滤芯层。

优选地,所述滤芯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反渗透滤芯层的进水口上游的滤水增压泵,所述滤水增压泵容置于所述滤芯安装座内且位于所述滤芯的正后方。

优选地,所述滤芯组件至少包括沿过滤流体的流向依次布置的PAC滤芯、反渗透滤芯以及后置活性炭滤芯;或者,所述滤芯组件至少包括沿过滤流体的流向依次布置的PAC滤芯、前置活性炭滤芯、反渗透滤芯以及后置活性炭滤芯;或者,所述滤芯组件至少包括沿过滤流体的流向依次布置的复合滤芯和反渗透滤芯,其中,复合滤芯内至少设有PAC滤芯层和活性炭滤芯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本实用新型中,用于固定滤芯的滤芯安装座容置于机壳内,且滤芯安装座能够从机壳的前侧向抽出,竖直摆置于滤芯安装座内的滤芯还能够从滤芯安装座中移出以进行整体更换,此种滤芯更换方式,操作简单便捷,能够极大地降低滤芯更换的繁琐程度,有利于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嵌入式净饮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嵌入式净饮机的滤芯安装座从机壳的前侧向抽出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端部锁盖处于枢转锁合位置;

图3为图2中的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滤芯容置于滤芯筒内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端部锁盖处于枢转打开位置;

图5为水路板脱离滤芯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水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整体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 机壳 400 接水盒

10 滤芯 20 滤芯安装座

30 水路板 60 端部锁盖

1 滤壳

11 内接口管 12 外接口管部

25 检修口挡板 26 抽拉导轨

27 扣手槽 28 滤芯筒

31 原水输入口 33 水路板插接口部

105 底条装饰面板 121 原水外接口管

122 纯水外接口管 123 废水外接口管

124 粗滤水外接口管 321 纯水输出口

322 废水输出口 323 滤水输出口

331 原水外接口槽 332 纯水外接口槽

333 废水外接口槽 334 粗滤水外接口槽

341 原水管路 342 纯水管路

343 废水管路 344 粗滤水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各部件相互位置关系描述用词。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嵌入式净饮机,参照图1至图3,该嵌入式净饮机包括机壳100和位于机腔中的滤芯组件,滤芯组件包括用于固定滤芯10并能够从机壳100的前侧向抽出的滤芯安装座20,滤芯10竖直摆置并能够移出滤芯安装座20以整体更换。其中,为使嵌入式净饮机能够向用户供应沸水乃至温水,可在整机内设置制热模块;为使嵌入式净饮机能够制作出苏打水以供用户饮用,也可在整机内增设制苏打模块;为使嵌入式净饮机能够向用户供应低温冷水,还可在整机内设置制冷模块等,当然也不限于此。

在本技术方案中,用于固定滤芯10的滤芯安装座20位于机腔内且能够从机壳100的前侧向抽出,并且竖直摆置的滤芯10能够从滤芯安装座20内移出,如此,待需更换滤芯10时,便只需先将滤芯安装座20从机壳100的前侧向抽出,而后从滤芯安装座20中移出旧的滤芯10并装入新的滤芯10,最后将滤芯安装座20重新推入机腔内即可,此种滤芯10更换方式,不需将整机从橱柜或墙体中抽出,就可对滤芯10进行整体更换,操作简单便捷,能够极大地降低滤芯10更换的繁琐程度,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此外,相较于滤芯10水平地摆置于滤芯安装座20中,将滤芯10竖直地容置于滤芯安装座20内,结构紧凑,能够有效地减少滤芯10乃至滤芯组件所需占用的空间,进而使整机更为的小巧紧凑,有利于降低嵌入式净饮机的运输和存储成本。

具体地,竖直摆置的滤芯10从滤芯安装座20中移出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滤芯10从下往上从滤芯安装座20中提出,或者滤芯10水平地从滤芯安装座20中平移出等,只要滤芯10能够移出滤芯安装座20以实现滤芯10 的整体更换即可,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优选地,滤芯安装座20为箱形结构,滤芯安装座20的箱形顶壁开设有滤芯抽出口,参照图2和图3,从而使得滤芯10能够经滤芯抽出口竖直向上地从滤芯安装座20提出。此外,滤芯安装座20的箱形侧壁上开设有滤芯平移出口,如此,使得滤芯10能够通过设置于箱形侧壁上的滤芯平移出口移出。具体地,滤芯安装座20的箱形侧壁可以为滤芯安装座20的箱形前侧壁、左侧壁或右侧壁,在此不做特别的限制。

其中,优选地将滤芯安装座20设置为箱形结构,使得滤芯组件内的管路等内部部件能够容置于其内,这样,在更换滤芯10时,能够确保这些内部部件不会被用户看到,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当然,将滤芯安装座 20设置为箱形结构,在更换滤芯10时,还能够避免由于用户的误操作而出现对这些内部构件产生干涉(如碰伤管路)的情形,有利于提升滤芯组件乃至整机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另外,滤芯安装座20的箱形侧壁上设有检修口,参照图2,如此,不仅便于检修人员通过该检修口检查滤芯组件内设置的部件(例如水路板、滤水增压泵等)是否有异常的情况,而且也便于检修人员通过该检修口对滤芯组件内异常的部件进行维修,这样,相较于需拆解滤芯安装座20乃至整机才能对滤芯组件内的部件进行检修,在滤芯安装座20的箱形侧壁上设有检修口能够极大地降低检修成本。当然,在该检修口上应设有可拆卸的检修口挡板25或可枢转开合的检修口挡板25,这样,在更换滤芯10时,滤芯组件内的各内部部件就不会通过该检修口而被用户看到。

优选地,参照图2,滤芯安装座20从机壳100的前侧向抽出可以为在滤芯安装座20的箱形底部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抽拉导轨26,并且滤芯安装座20的箱形前侧壁上设有便于用户抽拉的扣手槽27。其中,从滤芯安装座20的箱形右侧壁至滤芯安装座20的箱形左侧壁即为上述的沿宽度方向,此外,抽拉导轨26可以成对设置并分别安装于滤芯安装座20的箱形左侧壁和箱形右侧壁上,当然,抽拉导轨26还可以设于滤芯安装座20的箱形底壁上,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滤芯安装座20从机壳100的前侧向抽出的方式还可以为在嵌入式净饮机上设有位于滤芯安装座20后部的复位弹性件和位于滤芯安装座20 前部的按压式锁止件,按压式锁止件处于被按压状态时,复位弹性件的复位弹性力能够将滤芯安装座20向前弹出,这样,当按压式锁止件处于被按压状态时,也即按压式锁止件处于松开状态时,滤芯安装座20在复位弹性件的复位弹性力作用下能够向前弹出;而当用户将滤芯安装座20推入机腔内后可使按压式锁止件处于锁紧状态,此时的复位弹性件则处于储能状态。

优选地,嵌入式净饮机的前侧底部设有接水盒容腔,接水盒容腔内置有接水盒400,机壳的前面板包括用于封盖接水盒容腔并能够枢转打开的底条装饰面板105,参照图2,滤芯安装座20的底部设置在接水盒400的正后方,这样,相对于将滤芯安装座20设置于接水盒400的上方,将滤芯安装座20 设置在接水盒400的正后方,能够有效减少滤芯安装座20的轴向高度对整机高度的影响,即有利于降低整机高度,促使整机结构更为小巧紧凑。进一步地,为遮盖接水盒400的装配缝隙,前面板还包括用于封盖接水盒容腔并能够枢转打开的底条装饰面板105。

具体地,滤芯组件内设置的用于净化原水(如外接的自来水)的滤芯10 可以为1根、2根、3根乃至多根。其中,当滤芯组件内仅设有1根滤芯10 时,该滤芯10优选为一体式复合滤芯,即滤芯10包括滤壳1和位于滤壳1 内的滤芯部,参照图3,且滤芯部设有不同材料的多重滤芯层,如此通过将多种滤芯10复合成一体式滤芯10,能够大幅减小机腔内容置滤芯组件所需的空间,从而使整机小巧紧凑,有利于降低整机的运输和存储成本,当然也可使整机更为小巧美观。此外,减少了滤芯组件中所需设置的滤芯10数量,还能够有效减少接头数量以及漏水风险。

优选地,滤芯部至少包括PAC滤芯层、反渗透滤芯层以及活性炭滤芯层。其中,PAC滤芯层主要由PP棉和活性炭复合构成,例如PAC滤芯层可以包括沿径向由外至内依次分布的PP无纺布卷绕层(PP无纺布卷绕层的精度可以设置为5μm)和活性炭纤维卷绕层,不仅可有效去除液体中的铁锈、泥沙等大颗粒物质,而且还可吸附液体中的异色、异味、余氯及部分有机物,如此,能够避免液体中的大颗粒物质等对反渗透滤芯层和活性炭滤芯层产生影响,有利于提高反渗透滤芯层和活性炭滤芯层的使用寿命。此外,反渗透滤芯层为主要由RO膜构成的滤芯层,能够有效去除重金属离子或细菌等杂质;而活性炭滤芯层主要为由活性炭棒构成的滤芯层,可以去除挥发性有机物、残余余氯,并可以保留必须的矿物质如微量钙、硅酸、碳酸根等,可以使口感甘甜、柔和。

进一步地,滤芯组件还包括设置在反渗透滤芯层的进水口上游的滤水增压泵。可以理解地,通入滤芯10内的原水普遍为外接自来水管中的自来水,且现今自来水管内的水压通常为0.3MPa左右,但液体压力需达到0.6MPa 左右才能通过反渗透滤芯层进行过滤,因此,为使液体能够经反渗透滤芯层进行过滤,就需增设滤水增压泵以对液体进行增压(如增压至0.6MPa左右)。此外,为便于用户更换容置于滤芯安装座20内的滤芯10,将滤水增压泵容置于滤芯安装座20内且位于滤芯10的正后方。

优选地,滤芯安装座20内设有用于竖直摆置滤芯10的滤芯筒28,参照图3和图4,此外,滤壳1的内端伸出有内接口管11,滤壳1的外端径向向外地固定伸出有外接口管部12;以及滤芯筒28内设有用于线性插装滤芯10 的滤芯插槽,该滤芯插槽的內底壁设有内接口槽,滤芯筒28设有位于滤芯插槽的外槽口的外周沿的外接口槽部;其中,滤芯10向内线性插装于滤芯插槽内时,内接口管11插接于内接口槽中,外接口管部12插接于外接口槽部。如此设置,在更换滤芯10时,用户只需将滤芯10直接从滤芯插槽内竖直向上抽出,而后再在滤芯10插装入滤芯插槽的过程中将内接口管11和外接口管部12分别一一对应插装入内接口槽和外接口槽部中即可,这样,更便于用户更换滤芯10且可操作性也较强。其中,当滤芯10容置于滤芯安装座20内时,滤壳1的内端即为滤壳1的底端。

进一步地,滤芯筒28上固定安装有水路板30,参照图4至图7,水路板30包括水路板进水口、水路板出水口和水路板插接口部33,滤芯10向内线性插装于滤芯插槽内时,外接口管部12对接水路板插接口部33。可以理解地,传统的嵌入式净饮机多采用塑胶或硅胶水管连接各水路部件,这样,致使整机内具有管路多、管路接头多等缺点,从而提高水路漏水风险,此外,由于管路无集成,也会致使整机体积较大,致使整机显得较为臃肿笨重,也会影响整机美观。因此,通过在嵌入式净饮机中设置水路板30,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漏水风险,而且还能够使整机小巧紧凑,均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当然,管路以及管路接头少了,也即装配的繁琐程度降低了,还能够大幅提高整机的装配效率。

另外,参照图3,外接口管部12包括作为PAC滤芯层的进水口的原水外接口管121、连接反渗透滤芯层的第一出水口的纯水外接口管122以及连接反渗透滤芯层的第二出水口的废水外接口管123,内接口管11形成有与 PAC滤芯层的第一出水口连通的内接出水管以及与反渗透滤芯层的进水口相连的内接入水管,滤水增压泵设置在连接内接出水管与内接入水管的增压管路上。

具体地,通入或流出滤芯10的液体压力通常较高(如原水的水压约为 0.3MPa,来自滤水增压泵的水压约为0.6MPa等),如此,只要滤芯10的进水口或出水口中的至少一个管口为朝向滤壳1的内端伸出设置,一旦该朝向内端伸出的管口内有液体流通,就会给予滤芯10一个沿滤芯10的轴向向外的作用力,此时滤芯10就较容易在该作用力的作用下从滤芯插槽中飞脱出,会给用户带去极不好的使用体验。有鉴于此,优选地在滤芯筒的顶端设置端部锁盖60,参照图2和图4,如此,在端部锁盖60的枢转打开位置,滤芯 10能够插装于所述滤芯插槽内或从滤芯插槽中抽出,而在端部锁盖60的枢转锁合位置,端部锁盖60将插装于滤芯插槽内的滤芯10盖合锁定,这样,能够有效地避免在整机作业时出现滤芯10从滤芯插槽中飞脱的情形,从而可极大地提高滤芯组件乃至整机的可靠性。

优选地,外接口管部12还包括作为初级滤芯层的第二出水口的粗滤水外接口管124,参照图3。可以理解地,由于经初级滤芯层过滤后的初级过滤水能够满足用户淘米、洗菜、洗漱等生活用水的要求,因此,可将经初级滤芯层过滤后的初级过滤水通过粗滤水外接口管124引出至整机外部,以作为生活用水供用户使用,如此,能够使嵌入式净饮机的功能更为多样,进而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进一步地,参照图6和图7,水路板插接口部 33包括与粗滤水外接口管124对接的粗滤水外接口槽334,水路板出水口包括粗滤水输出口323,粗滤水外接口槽334与粗滤水输出口323之间形成有粗滤水管路344。

另外,内接口管11为同心管,参照图3,内接出水管和内接入水管中的一者为圆形管,另一者为环形管且环绕该圆形管设置,如此,能够使滤水增压泵仅采用单个连接件就可直接与同心布置的内接出水管和内接入水管进行套接,这样,能够减少整机内所需设置的管路和管路接头的数量,从而降低了装配的繁琐程度,进而提高了整机的装配效率。

优选地,水路板插接口部33还包括与原水外接口管121、纯水外接口管 122和废水外接口管123一一对接的原水外接口槽331、纯水外接口槽332 和废水外接口槽333,参照图6和图7;此外,水路板进水口包括原水输入口31,水路板出水口包括纯水输出口321和废水输出口322,原水外接口槽 331与原水输入口31之间形成有原水管路341,纯水外接口槽332与纯水输出口321之间形成有纯水管路342,废水外接口槽333与废水输出口322之间形成有废水管路343。如此设置,当滤芯10向内线性插装于滤芯插槽内时,水路板30的原水输入口31与滤芯10的原水外接口槽331相连通,以使从外部接入的原水顺着原水管路341流入滤芯10;滤芯10的纯水外接口槽332 连通水路板30的纯水输出口321,这样经滤芯层层过滤制成的可供用户直接饮用的纯水就可经纯水管路342流出;滤芯10的废水外接口槽333和水路板30的废水输出口322相连通,这样,来自初级滤芯层的初级过滤水经反渗透滤芯层处理后得到的含有重金属离子或细菌等杂质的废水,就可通过该废水管路343从整机排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滤芯10包括滤壳1和位于滤壳1内的滤芯部,且滤壳1上设有内接出水管、内接入水管、原水外接口管121、纯水外接口管122、废水外接口管123以及粗滤水外接口管124,滤芯部包括 PAC滤芯层、反渗透滤芯层和活性炭滤芯层。其中,PAC滤芯层和反渗透滤芯层由外向内依次设置且相互间隔开,活性炭滤芯层与反渗透滤芯层相连且位于反渗透滤芯层的下游;原水外接口管121作为PAC滤芯层的进水口, PAC滤芯层的第一出水口连接内接出水管,第二出水口与粗滤水外接口管 124相连通;内接入水管与反渗透滤芯层的进水口相连通,反渗透滤芯层的第一出水口连接活性炭滤芯层的进水口,第二出水口与废水外接口管123相连;纯水外接口管122作为后置碳滤芯层的出水口。

另外,滤芯组件可以为至少包括沿过滤流体的流向依次布置的复合滤芯和反渗透滤芯,其中,复合滤芯内至少设有PAC滤芯层和活性炭滤芯层;滤芯组件还可以为至少包括沿过滤流体的流向依次布置的PAC滤芯、反渗透滤芯以及后置活性炭滤芯;滤芯组件也可以为至少包括沿过滤流体的流向依次布置的PAC滤芯、前置活性炭滤芯、反渗透滤芯以及后置活性炭滤芯。具体地,PAC滤芯内设有PAC滤芯层,反渗透滤芯内容置有反渗透滤芯层,而前置活性炭滤芯和后置活性炭滤芯内均设置有活性炭滤芯层。

其中,PAC滤芯层主要由PP棉和活性炭复合构成,例如PAC滤芯层可以包括沿径向由外至内依次分布的PP无纺布卷绕层(PP无纺布卷绕层的精度可以设置为5μm)和活性炭纤维卷绕层,不仅可有效去除液体中的铁锈、泥沙等大颗粒物质,而且还可吸附液体中的异色、异味、余氯及部分有机物,如此,能够避免液体中的大颗粒物质等对反渗透滤芯层和活性炭滤芯层产生影响,有利于提高反渗透滤芯层和活性炭滤芯层的使用寿命。此外,反渗透滤芯层为主要由RO膜构成的滤芯层,能够有效去除重金属离子或细菌等杂质;而活性炭滤芯层主要为由活性炭棒构成的滤芯层,可以去除挥发性有机物、残余余氯,并可以保留必须的矿物质如微量钙、硅酸、碳酸根等,可以使口感甘甜、柔和。

具体地,滤芯安装座20还连接有原水进水管、纯水输出管和废水输出管。可以理解地,来自外部的原水经原水进水管通入滤芯组件进而流入滤芯 10,原水经滤芯层层过滤后得到可供用户直饮的纯水并通过该纯水输出管向外输出,此外,原水在经滤芯10内的反渗透滤芯层处理后还会得到富含重金属离子或细菌等杂质的废水,而这部分废水就可经废水输出管从整机排出。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嵌入式净饮机的其它构成以及作用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为了减少冗余,此处不做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