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体储存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3361发布日期:2019-01-13 17:18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一种粉体储存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原料储存容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粉体储存罐。



背景技术:

粉体在进入储存容器后,由于存在落差,在沉降过程中沉降速度不同,会产生偏析现象(偏析是指粉体在流动时,因其颗粒的密度、粒度、形状、表面性质及成分的差别产生的不均匀现象),最终导致粉体料面在容器容器内上升不一致。

解决上述问题一般采用以下办法:

1)减小容器直径:改变了粉体流动的距离,采用高而细的容器;2)采用回转法下料:实际也是改变流动距离;3)中央孔法:在中间设置多孔的管子,在进料点不变情况下,采用不同的孔下料,等。

上述方法1)和2)容器的高度不能任意增加,3)进料的速度将会变慢。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具有新的进料方式的粉体储存罐以解决上述偏析现象产生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粉体储存罐,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进料方式对偏析现象引起的容器内料面上升不一致问题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粉体储存罐,包括罐体和安装在罐体顶部的进料斗,进料斗包括进口和延伸到罐体内的出口,罐体底部中心设置有输出轴竖直向上的电机,电机转轴连接一转动轴,横跨进料斗进口安装有一横梁,转动轴穿过罐体向进料斗内延伸,转动轴延伸到进料斗内的端部转动安装在横梁上;

转动轴从下至上依次固定安装有可随转动轴转动的转动孔板和下料板,转动孔板和下料板上均设置有若干下料孔,其中,下料板为伞状结构;

转动孔板和下料板位于罐体上半部分,且更靠近罐体顶部。

本技术方案中,粉体从进料斗进入罐体后,首先落到下料板上,由于下料板为伞状结构,中间高,四周低,粉体从中间向四周扩散,在扩散过程中,通过下料板上的下料孔落到其下的转动孔板上,同时下料板跟随电机而转动,粉体在下料板上的扩散有呈螺旋状的趋势,达到如背景技术中所述的2)中回转下料的效果;特别地,下料板板面的倾斜度不宜设置太大或太小,在30°~60°不会影响粉体下移,同时也不会导致下移过快,其中所述倾斜度为下料板板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粉体下到转动孔板上后通过设置在其上的下料孔进入到罐体底部;特别地,转动孔板跟随电机转动,能使下料的速度加快。

进一步地,罐体内壁上安装有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其中第一横杆位于下料板和转动孔板之间,第二横杆位于下料板之上;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两端均与罐体内壁固定连接,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中心均设置有供转动轴穿过且不影响转动轴转动的转动环;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底部均安装有毛刷,毛刷向下延伸并穿过下料孔;特别地,随电机的转动,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上的毛刷能从已经插入的下料孔中抽出,随后重新插入新的下料孔内,这样能防止下料孔堵塞,能够提升下料速度。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提供了一种新的下料方式,通过伞状的下料板与转动孔板结合,使得粉体在经过下料板的作用均匀下到转动孔板上,从而通过其进入罐体下段;

2)通过伞状结构的下料板,在电机转动的辅助下达到了如背景技术中2)所述的回转下料的效果,且罐体直径越大,下料板上粉体流动的距离越长;因此,为了进一步减小偏析现象,本实用新型只需通过增加罐体直径的方式即可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俯视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罐体1、进料斗2、电机3、转动轴4、横梁5、转动孔板6、下料板7、第一横杆8、第二横杆9、转动环10、毛刷11。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粉体储存罐,包括罐体1和安装在罐体1顶部的进料斗2,进料斗2包括进口和延伸到罐体1内的出口,罐体1底部中心设置有输出轴竖直向上的电机3,电机3转轴连接一转动轴4,横跨进料斗2进口安装有一横梁5,转动轴4穿过罐体1向进料斗2内延伸,转动轴4延伸到进料斗2内的端部转动安装在横梁5上;

转动轴4从下至上依次固定安装有可随转动轴4转动的转动孔板6和下料板7,转动孔板6和下料板7上均设置有若干下料孔(未示出),其中,下料板7为伞状结构;特别地,罐体1内壁上设置有供转动孔板6和下料板7实现转动的凹槽(未示出),使得它们能更好的随转动轴4转动;

转动孔板6和下料板7位于罐体1上半部分,且更靠近罐体1顶部。

上述实施例中,粉体从进料斗2进入罐体1后,首先落到下料板7上,由于下料板7为伞状结构,中间高,四周低,粉体从中间向四周扩散,在扩散过程中,通过下料板7上的下料孔落到其下的转动孔板6上,同时下料板7跟随电机3而转动,粉体在下料板7上的扩散有呈螺旋状的趋势,达到如背景技术中所述的2)中回转下料的效果,特别地,粉体流动的距离更长;特别地,下料板7板面的倾斜度不宜设置太大或太小,在30°~60°不会影响粉体下移,同时也不会导致下移过快,其中所述倾斜度为下料板7板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粉体下到转动孔板6上后通过设置在其上的下料孔进入到罐体1底部;特别地,转动孔板6跟随电机3转动,能使下料的速度加快;特别地,电机3上设置有防尘罩(未示出),防尘罩不会影响电机3散热(电机3底部散热),防止粉体对电机3转动造成影响。

优选地,罐体1内壁上安装有第一横杆8和第二横杆9,其中第一横杆8位于下料板7和转动孔板6之间,第二横杆9位于下料板7之上;第一横杆8和第二横杆9两端均与罐体1内壁固定连接,第一横杆8和第二横杆9中心均设置有供转动轴4穿过且不影响转动轴4转动的转动环10;第一横杆8和第二横杆9底部均安装有毛刷11,毛刷11向下延伸并穿过下料孔;特别地,随电机3的转动,第一横杆8和第二横杆9上的毛刷11能从已经插入的下料孔中抽出,随后重新插入新的下料孔内,这样能防止下料孔堵塞,能够提升下料速度;特别地,电机3转速越大,下料板7上的粉体受到的离心力会越大,同时将有更多的粉体通过进料斗2落到下料板7上并呈螺旋状下移,在下移的过程中不断有粉体进入下料板7上的下料孔,此时第二横杆上9的毛刷11能更快的清理下料孔以及将下料孔中的粉体下推到转动孔板6上;下落到转动孔板6上的粉体进而再次经过转动孔板6上的下料孔进入罐体1。

优选地,第一横杆8和第二横杆9错位安装在转动轴4上,俯视状态下,第一横杆8和第二横杆9之间的夹角为30°~60°;特别地,粉体从进料斗2下落到下料板7上,进入下料孔后被第二横杆9上的毛刷11推到转动孔板6上,进入下料孔后被紧随第二横杆9后的第一横杆8上的毛刷11推到罐体1内,粉体下落的同时,下料孔被清理干净以容纳新的粉体,图2中箭头所示为电机3转动方向。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首先打开电机3,粉体从进料斗2进口进入进料斗2,从出口进入罐体1内部,首先下到旋转的下料板7上,在下料板7上扩散的同时,通过其上的下料孔下到转动孔板6上,然后在经过转动孔板6落下至罐体1底部;电机3转动的同时,第一横杆8和第二横杆9上的毛刷11能起到清洁下料孔的作用,同时加快下料速度。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