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液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3322发布日期:2019-01-13 17:18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液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气液混合技术领域,包括气体污染治理,烟气净化,废水曝气、给氧曝气、以及气液化学反应器等。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有很多场合,比如废气、废水治理等等,需要气体与液体的混合以达到传热传质的目的。目前常用的一种方式就是鼓泡法,也就是在液体内鼓入气体产生气泡。然而传统的鼓泡法由于产生的气泡尺寸大,传质效率低下。

传统的鼓泡技术,为了产生小气泡,是通过微小的起泡孔,如此以来增加了产生起泡所需的毛细压力以及流动阻力,从而必须配备高压气泵实现鼓泡。同时,微小的起泡孔也容易堵塞。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合装置,从液侧入手改进气泡形成的方式,能够形成大量体积微小的气泡,解决现有的鼓泡装置气泡大、效率低、运行压阻大、容易堵塞的问题。

一种气液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围腔体、起泡板、起泡孔和液体射流喷嘴;其中,所述外围腔体包括入口端和出口端,所述起泡板安装于所述外围腔体的内部,分隔气液两相,也即气体位于起泡板下方,液体位于起泡板上方;气体从入口端进入所述外围腔体,在起泡板下方通过起泡板上的起泡孔产生气泡进入液体,并在外围腔体内部与液体发生混合,之后从出口端逸出;所述液体射流喷嘴位于液体内部靠近起泡板。

所述液体射流喷嘴靠近起泡板,与起泡板距离为0到5厘米;喷射方向平行于起泡板,喷出液体射流,该液体射流紧贴起泡板,掠过起泡孔。

或者,所述液体射流喷嘴靠近起泡板,距离为0到10厘米;喷射方向与起泡板呈一定角度,喷出液体射流,该液体射流以一定角度冲向起泡板,掠过起泡孔。

所述液体射流喷嘴为圆形,所产生的射流为圆柱状。或者,所述液体射流喷嘴为扁缝,所产生的射流为片状。所述液体射流喷嘴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本发明在静置的液池内,靠近起泡板的液体射流喷嘴喷出液体射流,射流对液池整体流动影响较小,但射流掠过起泡孔对起泡产生极大影响。其一方面在起泡孔附近产生低压及扰动从而使得起泡更加容易;优选的,起泡孔应略微凸出于起泡板;优选的,起泡孔由疏水材料制成。另一方面,可产生微小气泡。再一方面,射流携带微小气泡使得气泡除了由于浮力的上升运动,还有平行于起泡板的横向运动,从而气泡在液池内有充分的经历。射流还可以清理起泡板及起泡孔内的沉积物以防止堵塞。

射流的方向可以是紧贴并平行于起泡板,以及与起泡板呈某一角度。关键在于射流需要紧贴掠过起泡孔。

前人有提出过将起泡孔放置于整体流动的流场内,利用流体流动剪切带走气泡。其流动属于整体流动,流体压强沿着流道方向逐渐变化;不如本发明,在静置的液池内,局部射流可在起泡孔附近产生强烈的低水压及扰动帮助起泡。

此外,即使就流体剪切携带气泡而言,前人发明中的剪切作用有限,因为起泡板的边界层效应使得起泡板附近的流速是最低的,而起泡孔处于低流速的边界层内。而本发明的局部射流可紧贴起泡孔实现高流速剪切。

最后,本发明中,由于射流放置于液池内,液池的体积可以很大。通过射流产生的气泡在液池内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停留,对传热传质有巨大好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例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曝气装置,以解决现有的装置效率低、运行压阻大、成本高的问题。

装置包括:外围腔体(1)、起泡板(2)、起泡孔(3)和液体射流喷嘴(4);其中,所述外围腔体(1)包括入口端(5)和出口端(6),所述起泡板(2)安装于所述外围腔体(1)的内部,分隔气液两相,也即气体位于起泡板(2)下方,液体位于起泡板(2)上方;气体从入口端(5)进入所述外围腔体(1),在起泡板(2)下方通过起泡板(2)上的起泡孔(3)产生气泡进入液体,并在外围腔体(1)内部与液体发生混合,之后从出口端(6)逸出;所述液体射流喷嘴(4)位于液体内部靠近起泡板(2)。所述液体射流喷嘴(4)靠近起泡板(2),所述液体射流喷嘴(4)与所述起泡板(2)之间的距离为0到10厘米;喷射方向与起泡板(2)交错,喷出液体射流,该液体射流以一定角度冲向起泡板(2),掠过起泡孔(3)。

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其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中表示位置关系的用语,如“上”“下”“前”“后”等,仅表示相对位置,并不对方位进行具体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