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空纤维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3299发布日期:2019-01-13 17:17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空纤维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体是一种中空纤维膜。



背景技术:

中空纤维膜(hollow fiber membrane)外形像纤维状,具有自支撑作用的膜。它是非对称膜的一种,其致密层可位于纤维的外表面/如反渗透膜,也可位于纤维的内表面(如微滤膜和超滤膜)。对气体分离膜来说,致密层位于内表面或外表面均可。

但是目前的纤维膜无法满足在电镀过程中的污水处理,原因归结于结构的强度不够并且内孔表面的容易破裂,而且耐用程度不高,虽然一切企业从厚度以及层数入手但是效果仍然治标不治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中空纤维膜,包括外膜与内膜,所述的外膜内壁表面设有凹槽一,所述的内膜外表面凹槽二,所述的凹槽一与凹槽二形状相互匹配,所述的凹槽一与凹槽二中间设有细旦丝。

作为改进,所述的外膜的外径为40MM~45MM,所述的外膜的内径为31MM~37MM。

作为改进,所述的内膜的外径为30MM~36MM,所述的内膜的内径为22MM~25MM。

作为改进,所述的外膜内径与内膜外径只差小于1.5MM。

作为改进,所述的细旦丝为圆柱体,所述的细旦丝直径在2MM~3MM。

作为改进,所述的凹槽一与凹槽二相互匹配形成一个椭圆,所述的椭圆的长轴与细旦丝的直径相互匹配,所述的椭圆的短轴大于椭圆的半长轴。

作为改进,所述的细旦丝的数量与凹槽一、凹槽二的数量相互匹配,所述的所述的细旦丝、凹槽一以及凹槽二的数量不为一。

本实用提供的技术优点为:通过自身的塑形来挤压细旦丝,不仅结构紧凑而且有效增强整个结构能够有效防止造成断丝现象,区别于其他中空纤维工艺复杂而且加强效果不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一种中空纤维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一种中空纤维膜的内膜外膜的截面视图;

如图所示:1、外膜,1.1、凹槽一,2、内膜,2.1、凹槽二,3、细旦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附图一种中空纤维膜,包括外膜1与内膜2,所述的外膜1内壁表面设有凹槽一1.1,所述的内膜2外表面凹槽二2.1,所述的凹槽一1.1与凹槽二2.1形状相互匹配,所述的凹槽一1.1与凹槽二2.1中间设有细旦丝3。

所述的外膜1的外径为40MM~45MM,所述的外膜1的内径为31MM~37MM。

所述的内膜2的外径为30MM~36MM,所述的内膜2的内径为22MM~25MM。

所述的外膜1内径与内膜2外径只差小于1.5MM。

所述的细旦丝3为圆柱体,所述的细旦丝3直径在2MM~3MM。

所述的凹槽一1.1与凹槽二2.1相互匹配形成一个椭圆,所述的椭圆的长轴与细旦丝3的直径相互匹配,所述的椭圆的短轴大于椭圆的半长轴。

所述的细旦丝3的数量与凹槽一1.1、凹槽二2.1的数量相互匹配,所述的所述的细旦丝3、凹槽一1.1以及凹槽二2.1的数量不为一。

通过细旦丝3来加强整个结构的中空纤维的强度,外膜1与内膜2自身带有塑形能够有效挤压细旦丝33在椭圆内,并且内膜2的与外膜1不同在于,内膜2与外膜1同种工艺但是结果不同,内膜2的密度大于外膜1的密度,所以内膜2的张力与外膜1的收缩力不同造成整个中空纤维自然状态会呈椭圆型。整个中空纤维在细旦丝3的增强下有效减弱断丝现象。

以上对本实用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