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高压膜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3259发布日期:2019-01-13 17:17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高压膜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水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型高压膜柱。



背景技术:

膜柱是一种应用于液体脱盐及净化的新型膜分离组件,其耐高压、抗污染特点十分明显,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环保、海水淡化、家用净水以及军舰船舶等的各个领域。根据选用膜片的不同,其具体作用也不尽相同。在医药和化工方面,膜柱可以进行物料分离、提纯和浓缩应用;在海水淡化方面,可以进行大型的海水工厂淡化,同时也可以给各类军舰船舶提供饮用水以及冷却水;在环保方面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类水质的处理。

目前,需要膜柱进行处理的液体成分越来越复杂,并且处理要求越来越高,对膜柱的抗压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市场上的膜柱产品,在压力等级上最高耐压70公斤,运行压力则是在60公斤以下,在这种压力等级下,再很难对物料进行进一步浓缩提纯,所以,可用物料的回收率受到极大限制。而且,传统70公斤压力的膜柱其受力几乎完全集中于中心的拉杆上,导致拉杆容易疲劳而发生断裂,一旦拉杆断裂,压力瞬间释放的同时也会导致金属法兰或者塑料法兰及配套压板弹出,具有极大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高压膜柱,该膜柱将拉杆受力均匀地分散到膜壳上,从而缓解拉杆疲劳,延长使用寿命并提高使用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高压膜柱,其包括膜壳和拉杆,所述膜壳内设置有滤芯,所述膜壳沿其轴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上法兰和下法兰,所述拉杆设置于所述膜壳的中轴线上,并且贯穿所述上法兰和所述下法兰;所述上法兰和所述下法兰均设置于所述膜壳的内部,所述膜壳内部还设置有上挡环,所述上挡环连接至所述上法兰的上方,所述上挡环与所述膜壳之间螺纹连接,所述上挡环中部设置有通孔,所述拉杆贯穿所述通孔并向所述上挡环上方延伸。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上法兰、下法兰以及上挡环均设置与膜壳内部,分别连接至膜壳与中心栏杆,可以将中心拉杆的受力分散到膜壳上,膜壳分担中心拉杆所承受的压力,缓解拉杆疲劳。并且利用上挡环有效的增大受力面积,进一步缓解中心拉杆以及膜壳的疲劳。

本发明的一种新型高压膜柱,所述膜壳内部设置有下挡圈,所述下挡圈连接至所述下法兰的下方,所述下挡圈与所述膜壳之间螺纹连接,所述下挡圈中部设置有通孔,所述拉杆贯穿所述通孔并向所述下挡圈的下方延伸。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中心拉杆的受力可以由下挡圈分散到膜壳,保证中心拉杆受力的均匀分散,进一步缓解拉杆疲劳。

本发明的一种新型高压膜柱,所述上法兰与所述拉杆之间设置有上端小套,所述下法兰与所述拉杆之间设置有下端小套,所述上端小套呈带帽檐的中空圆柱形,帽檐端向下;所述上端小套与所述上法兰之间用唇形密封圈密封。

本发明的一种新型高压膜柱,所述拉杆的轴向两端设置有拉杆轴套,所述拉杆轴套包括上轴套和下轴套,所述上轴套设置于所述上挡环与所述拉杆之间并向所述上挡环的上方延伸,所述上轴套上方连接有固定螺母,固定螺母螺纹连接至拉杆;所述下轴套设置于所述下挡圈与所述拉杆之间并向所述下挡圈的下方延伸,所述下轴套下方连接有固定螺母,固定螺母螺纹连接至拉杆。

本发明的一种新型高压膜柱,所述滤芯包括依次间隔设置的多个导流盘和膜片,所述拉杆贯穿所述导流盘以及所述膜片的中部。

本发明的一种新型高压膜柱,所述下法兰与所述拉杆连接处设置有原水进口、浓缩液出口以及透过液出口。

本发明的一种新型高压膜柱,所述拉杆和所述膜壳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使用不锈钢材料代替了传统膜柱的玻璃钢材料,强度更高,能够承受的压力更大,更安全。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高压膜柱上法兰和下法兰均设置于膜壳的内部可以将中心拉杆的受力通上下法兰均匀分散到膜壳上,分担中心拉杆所承受的压力,缓解拉杆疲劳。并且在中心拉杆的轴向两端分别设置上挡环和下挡圈,进一步分散中心拉杆的受力,并且有利于中心拉杆的受力均匀分散到膜壳上。拉杆与法兰之间螺纹连接,并设置轴套和固定螺母,进一步分散栏杆的受力,同时更好地将拉杆固定,轴套和拉杆之间采用唇形密封圈密封,提高密封性能。即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提高了抗压性,密封性和安全性。传统膜柱能承受的在70bar左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高压膜柱能承受的压力达到160bar,并在140bar的条件下安全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高压膜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是膜壳,2是拉杆,3是滤芯,4是上法兰,41是上端小套,42是上挡环,43是上轴套,44是固定螺母,5是下法兰,51是下挡圈,52下轴套,53是固定螺母,6是原水进口,7是浓缩液出口,8是透过液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高压膜住,其包括膜壳1和拉杆2,膜壳1内设置有滤芯3,拉杆2设置于膜壳1内部的中轴线上,并向膜壳1的轴向两端延伸。

滤芯3包括依次间隔设置的多个导流盘和膜片(图未示)。导流盘和膜片分别连接至拉杆2,拉杆2贯穿导流盘以及膜片的中部。

膜壳1的轴向两端设置有上法兰4和下法兰5。上法兰4和下法兰5均设置与膜壳1的内部,拉杆2分别贯穿上法兰4和下法兰5。上法兰4与拉杆2之间设置上端小套41,上端小套41呈带帽檐的中空圆柱形,帽檐端位于下方,上端小套41与上法兰4之间用唇形密封圈密封。上法兰4上方连接有上挡环42,上挡环42设置于膜壳1的内部并与膜壳1之间螺纹连接,上挡环42中部设置有通孔,拉杆2贯穿该通孔。上挡环42与拉杆2之间设置有上轴套43,上轴套43延伸至膜壳1外,上轴套43上方连接有固定螺母44,固定螺母44螺纹连接至拉杆2。

下法兰5下方连接有下挡圈51,下挡圈51设置于膜壳1的内部并与膜壳1之间螺纹连接,下挡圈51中部设置有通孔,拉杆2贯穿该通孔。下挡圈51与拉杆2之间设置有下轴套52,下轴套52延伸至膜壳1外,下轴套52上方连接有固定螺母53,固定螺母53螺纹连接至拉杆2。

下法兰5与拉杆2的连接处设置有原水进口6、浓缩液出口7以及透过液出口8。本发明中,膜壳1,拉杆2,上法兰4,上挡环42,下法兰5以及下挡圈51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膜柱的工作过程为:物液由原水进口进入膜壳内,在压力作用下先向上流动,然后向下流动并同时经滤芯分离、过滤,分离、过滤之后的透过液和浓缩液分别沿各自的独立流道向下流动,最终分别经透过液出口、浓缩液出口排出。分别设置不同的物液进口、出口有效避免了经分离、过滤后的物液在排出时发生混合,保证了更好的分离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