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萃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73967发布日期:2019-03-22 20:11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一种萃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萃取装置。



背景技术:

萃取(Extraction)指利用化合物在两种互不相溶(或微溶)的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系数的不同,使化合物从一种溶剂内转移到另外一种溶剂中。经过反复多次萃取,将绝大部分的化合物提取出来的方法。但是现有的工艺萃取步骤一般都是先用混合泵对重相和轻相进行混合传质,然后分层。当重相或者轻相的黏度过高时传质过程很难进行或者进行不完全,导致最后萃取的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有效对黏度较高的液态混合物进行萃取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萃取装置,包括混合反应泵、加压泵和分相设备,所述混合反应泵设有混合反应泵入口和混合反应泵出口,所述分相设备设有分相设备入口管道、轻相出口、重相出口;所述混合反应泵入口与重相入口及轻相入口连接;所述混合反应泵出口通过加压泵与设在分相设备顶部的分相设备入口管道连接,所述分相设备内部在分相设备入口管道正下方设有冲台。

进一步的,分相设备入口管道的出口装有喷头。

进一步的,冲台纵向截面为圆弧形。

进一步的,冲台通过固定装置安装在分相设备侧壁上。

进一步的,固定装置为焊接在冲头侧面的不锈钢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本实用新型在传统的混合澄清分相设备的基础上改进,增加了加压泵和冲台,通过加压泵对混合相加压,然后高速冲击在冲台上,在冲击的过程中进行第二次传质和雾化。增加重相和轻相的混合均匀度,以使萃取进行更加彻底,因此本实用新型对黏度比较高的液态进行萃取时效果更加的突出,可以避免单独使用混合反应泵时由于重相或轻相黏度过高混合传质效果差,导致最后萃取不彻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混合反应泵,11-重相入口,12-轻相入口,13-混合反应泵入口,14-混合反应泵出口,2-加压泵,3-分相设备,31-轻相出口,32-重相出口,33-分相设备入口管道,4-冲台,5-不锈钢管,6-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2所示:

一种萃取装置,包括混合反应泵1、加压泵2和分相设备3,所述混合反应泵1设有混合反应泵入口13和混合反应泵出口14,所述分相设备3设有分相设备入口管道33、轻相出口31、重相出口32;所述混合反应泵入口13与重相入口11及轻相入口12连接;所述混合反应泵出口14通过加压泵2与设在分相设备3顶部的分相设备入口管道33连接,所述分相设备3内部在分相设备入口管道33正下方设有冲台4。

具体的,为了进一步增加混合相的出口压力和流速,分相设备入口管道33的出口装有喷头6。

具体的,因为混合相的液柱冲击在冲台上时横截面积一定,为了增加与冲台的接触面积,冲台4纵向截面为圆弧形,而且圆弧形的冲台可以将混合相液柱在冲击时向不同的方向扩散,有效增加混合相中的重相和轻相液体的混合均匀度。

具体的,为了方便拆装,冲台4通过固定装置安装在分相设备3侧壁上,当然也可以是冲台一端焊接在侧壁上,由侧壁伸出。

具体的,固定装置为焊接在冲台4侧面的不锈钢管5。

本实用新型原理:

以CCl4萃取溴水中的溴为例:

从重相入口11加入CCl4,轻相入口12加入溴水,CCl4与溴水均通过混合反应泵入口13进入混合反应泵内,CCl4与溴水在混合反应泵内高速混合完成传质过程形成混合相,接着混合相经过高压泵进行加压,加压后的混合相由分相设备入口管道33进入分相设备内,经过加压泵加压后的混合相高速高压从分相设备入口管道33喷在冲台上,在冲台上进一步雾化和混合传质。待CCl4与溴水输入完毕后关闭混合反应泵和加压泵,使混合相在分相设备3中进行静置分层。分层后上层基本是无色的水,下层是橙红色Br2的CCl4溶液。分层后通过轻相出口先放出上层的轻相,然后通过重相出口再放出底层的重相。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