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废气吸附处理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26650发布日期:2019-04-29 12:59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机废气吸附处理塔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废气净化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有机废气吸附处理塔。



背景技术:

有机废气主要采用活性炭吸附、光分解、化学试剂处理等方式处理,其中活性炭吸附塔适合低浓度大风量或高浓度间歇排放废气的作业环境,主要应用领域包括:电子元件生产、电池(电瓶)生产、酸洗作业车间、实验室排风、冶金、化工厂、医药生产厂、涂装车间、 食品及酿造、家具生产等。有机废气在净化过程中,由于含有大量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经废气洗涤塔除去微小悬浮颗粒和有害气体后,进入吸附处理塔,经活性炭吸附后,能有效的除去甲苯、二甲苯、醇、酮等有机气体,符合排放标准的净化气体,经风机排到室外。

活性炭吸附塔通过利用高性能活性炭吸附剂固体本身的表面作用力,将有机废气分子之吸附质吸引附着再吸附剂表面,能有效地净化环境、消除污染、改善劳动操作条件,确保工人身体健康,并能回收有机溶剂,降低生产成本。

现有的有机废气吸附处理塔存在以下问题:1、活性炭吸附有机废气分子后,活性炭的吸附能力逐渐下降,需要对活性炭进行活化, 2、现有的活性炭吸附塔,内置的活性炭安装紧密后,废气的通过困难,处理时间长,降低工作效率,内置的活性炭安装松散,废气的有效吸附效果差,达不到吸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废气吸附处理塔,实现对有机废气的吸附处理,除去甲苯、二甲苯、醇、酮等有机气体,符合废气排放标准,处理后的废气经风机排到室外或进行后续处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有机废气吸附处理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一侧连接进气管,另一侧连接出气管;所述塔体内部由进气管至出气管方向依次设有初吸附板、进气板、内吸附筒、外吸附筒、出气板,所述初吸附板、进气板、出气板均固定连接塔体内壁;所述初吸附板为双层网格板,所述双层网格板内填充活性炭吸附剂;所述进气板与出气板之间设有内吸附筒、外吸附筒,所述内吸附筒的外圆周设有外吸附筒;所述内吸附筒与外吸附筒之间设有活性炭吸附剂;所述内吸附筒与外吸附筒的筒壁上均为通气孔;所述进气板上设有进气孔,所述内吸附筒的筒壁边缘与进气孔的边缘连接;所述出气板上设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为圆环孔,所述外吸附筒与的筒壁边缘与出气孔的内环边缘固定连接;所述塔体内设有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位于外吸附筒的上方,所述喷淋装置包括喷淋管、喷淋头,所述喷淋管上设有喷淋头;所述塔体的下方设有集液箱,所述集液箱连接排液管。

进一步的,所述双层网格板之间的塔体的上壁设有活性炭进口,所述双层网格板之间的塔体的下壁设有活性炭出口。初吸附板内填充的活性炭可通过活性炭进口、活性炭出口进行有效的更换活性炭,由于初吸附板对有机废气有一定的吸附效果,由于废气刚进入吸附塔,废气中的有机气体的含量高,因此初吸附板内活性炭吸附的有机气体的含量高,因此,活性炭的更换速度较快才能满足吸附要求,同时由于初吸附板上下设置的活性炭进口、活性炭出口十分方便活性炭的更换,在更换时,先打开活性炭出口,将旧活性炭倒出,再关闭活性炭出口,打开活性炭进口,倒入新的活性炭;然后关闭性炭进口,实现活性炭的更换。更换速度快,初吸附板的设置实现有效的对有机废气的初步吸附,这种初步吸附的设置有一下有益效果:先进入初步吸附的薄的活性炭层,不会影响有机废气的流通速度,同时对有机废气进行有效的吸附;由于活性炭吸附,需要定期对活性炭进行更换或者是活化,因此在废气刚进入吸附塔时就初步的吸附,减少了后续活性炭吸附的压力,初吸附板内的活性炭更换十分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塔体的上部设有上换炭口,所述塔体的下部设有下换炭口,所述外吸附筒的筒壁上部设有上开口;所述外吸附筒的筒壁下部设有下开口;所述上开口位于上换炭口的下方;所述下换炭口位于下开口的下方;所述上换炭口、下换炭口、上开口、下开口上均设有密封盖。虽然活性炭通过喷淋装置可实现喷淋洗涤,实现对活性炭的活化,但使用时间较长后,依旧需要更换活性炭,上换炭口、下换炭口、外吸附筒的筒壁上的开口的设置,实现有效的更换活性炭。更换方法为:打开下换炭口、下开口,将旧活性炭倒出;打开上换炭口、上开口,关闭下换炭口、下开口,倒入新活性炭。

进一步的,所述塔体上设有两个检修窗,其中一个检修窗的设置高度与上开口的高度一致,另一个检修窗的设置高度与下开口的高度一致。两个检修窗的设置,可实现通过检修窗打开上下开口,更换活性炭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塔体的底部设有底座,所述塔体的顶部设有检修平台,所述检修平台连接爬梯。底座可稳固塔体,检修平台和爬梯的设置方便对吸附塔的维修。

进一步的,所述喷淋装置设置两组。由于塔体的上方设有上换炭口方便更换活性炭,因此,将喷淋装置设置两组,且对称设置,错开上换炭口,避免更换时,活性炭落入到喷淋管上,且两组喷淋装置,喷淋更均匀,喷淋效果更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活性炭吸附效率高,吸附能力强;活性炭吸附塔经济且有效的处理多种混合的有机废气,废气处理速度快;去除率可高达85%以上;2、本发明的结构新颖,设备占地面积小,占地面积小,更换活性炭方便,操作简单,且方便维护,运转成本低;3、活性炭水洗的过程中,不影响有机废气的处理,因此,无需停机进行更换活性炭,整个设置操作简单,处理速度快;4、水洗后的洗涤水中有机气体可实现回收利用;5、整个装置为全密封型,可用于室内或室外,操作简易、安全;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的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A-A截面图;

图4为进气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出气板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塔体100、进气管200、出气管300、初吸附板1、进气板2、内吸附筒3、外吸附筒4、出气板5、进气孔6、出气孔7、喷淋装置8、喷淋管81、喷淋头82、集液箱9、排液管10、活性炭进口11、活性炭出口12、上换炭口13、下换炭口14、上开口15、下开口16、检修窗17、底座18、检修平台19、爬梯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的一种有机废气吸附处理塔,包括塔体100,塔体一侧连接进气管200,另一侧连接出气管300;废气从进气管进入,经塔体吸附处理后,从出气管排出。

塔体内部由进气管至出气管方向依次设有初吸附板1、进气板2、内吸附筒3、外吸附筒4、出气板5,初吸附板、进气板、出气板均固定连接塔体内壁;废气的气流流动方向与初吸附板、进气板、出气板的设置方向垂直;初吸附板为双层网格板,双层网格板内填充活性炭吸附剂;进气板与出气板之间设有内吸附筒、外吸附筒,内吸附筒的外圆周设有外吸附筒;内吸附筒与外吸附筒之间设有活性炭吸附剂;内吸附筒与外吸附筒的筒壁上均为通气孔;进气板上设有进气孔6,内吸附筒的筒壁边缘与进气孔的边缘连接;出气板上设有出气孔7,出气孔为圆环孔,外吸附筒与的筒壁边缘与出气孔的内环边缘固定连接。废气进入塔体后,先经初吸附板内的活性炭吸附处理,然后从进气板上的进气孔进入到内吸附筒内,然后经内吸附筒与外吸附筒之间的活性炭吸附后,从出气板的出气孔流出;然后排出塔体。

塔体内设有喷淋装置8,喷淋装置位于外吸附筒的上方,喷淋装置包括喷淋管81、喷淋头82,喷淋管上设有喷淋头;塔体的下方设有集液箱9,集液箱连接排液管10。由喷淋装置实现对活性炭喷淋洗涤,洗涤后的洗涤水流入到集液箱内,从排液管排出,实现对活性炭的洗涤活化。

在本实施例中,双层网格板之间的塔体的上壁设有活性炭进口11,双层网格板之间的塔体的下壁设有活性炭出口12。初吸附板内填充的活性炭可通过活性炭进口、活性炭出口进行有效的更换活性炭,由于初吸附板对有机废气有一定的吸附效果,由于废气刚进入吸附塔,废气中的有机气体的含量高,因此初吸附板内活性炭吸附的有机气体的含量高,因此,活性炭的更换速度较快才能满足吸附要求,同时由于初吸附板上下设置的活性炭进口、活性炭出口十分方便活性炭的更换,在更换时,先打开活性炭出口,将旧活性炭倒出,再关闭活性炭出口,打开活性炭进口,倒入新的活性炭;然后关闭性炭进口,实现活性炭的更换。更换速度快,初吸附板的设置实现有效的对有机废气的初步吸附,这种初步吸附的设置有一下有益效果:先进入初步吸附的薄的活性炭层,不会影响有机废气的流通速度,同时对有机废气进行有效的吸附;由于活性炭吸附,需要定期对活性炭进行更换或者是活化,因此在废气刚进入吸附塔时就初步的吸附,减少了后续活性炭吸附的压力,初吸附板内的活性炭更换十分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塔体的上部设有上换炭口13,塔体的下部设有下换炭口14,外吸附筒的筒壁上部设有上开口15;外吸附筒的筒壁下部设有下开口16;上开口位于上换炭口的下方;下换炭口位于下开口的下方;上换炭口、下换炭口、上开口、下开口上均设有密封盖。虽然活性炭通过喷淋装置可实现喷淋洗涤,实现对活性炭的活化,但使用时间较长后,依旧需要更换活性炭,上换炭口、下换炭口、外吸附筒的筒壁上的开口的设置,实现有效的更换活性炭。更换方法为:打开下换炭口、下开口,将旧活性炭倒出;打开上换炭口、上开口,关闭下换炭口、下开口,倒入新活性炭。密封盖的设置保证塔体的整体密封性,同时避免活性炭的散出。

在本实施例中,塔体上设有两个检修窗17,其中一个检修窗的设置高度与上开口的高度一致,另一个检修窗的设置高度与下开口的高度一致。两个检修窗的设置,可实现通过检修窗打开上下开口,更换活性炭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塔体的底部设有底座18,塔体的顶部设有检修平台19,检修平台连接爬梯20。底座可稳固塔体,检修平台和爬梯的设置方便对吸附塔的维修。

在本实施例中,喷淋装置设置两组。由于塔体的上方设有上换炭口方便更换活性炭,因此,将喷淋装置设置两组,且对称设置,错开上换炭口,避免更换时,活性炭落入到喷淋管上,且两组喷淋装置,喷淋更均匀,喷淋效果更好。

显然,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的附图并非必然是按比例绘制的,表明了本发明的必要技术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做了简化。

如上,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发明,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发明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