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脉冲布袋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70881发布日期:2019-02-26 18:11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一种脉冲布袋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脉冲除尘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脉冲布袋除尘器。



背景技术:

脉冲布袋除尘器由灰斗、上箱体、下箱体等部分组成,上、下箱体为分室结构。工作时,含尘气体由进风道进入灰斗,粗尘粒直接落入灰斗底部,细尘粒随气流转折向上进入下箱体,粉尘积附在滤袋外表面,过滤后的气体进入上箱体至排风道,经排风机排至大气。 清灰过程是先切断该室的净气出口风道,使该室的布袋处于无气流通过的状态(分室停风清灰)。然后开启脉冲阀用压缩空气进行脉冲喷吹清灰,切断阀关闭时间足以保证在喷吹后从滤袋上剥离的粉尘沉降至灰斗,避免了粉尘在脱离滤袋表面后又随气流附集到相邻滤袋表面的现象,使滤袋清灰彻底,并由可编程序控制仪对排气阀、脉冲阀及卸灰阀等进行全自动控制。

传统的脉冲布袋除尘器的滤袋一旦发生破损,就会让未经过滤带有烟尘的气体进入上箱体从而从出风道排出,进而导致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脉冲布袋除尘器的滤袋一旦发生破损,就会让未经过滤带有烟尘的气体进入上箱体从而从出风道排出,进而导致污染环境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脉冲布袋除尘器,即使其当滤袋破损后也不会导致烟尘随着净化完成的气体排出。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脉冲布袋除尘器,其包括灰斗、下箱体、滤袋、花板、上箱体,所述下箱体连接有进风道,所述下箱体内位于所述进风道处还安装有导风板,所述上箱体内安装有清灰组件,所述上箱体连接有出风道,所述出风道与排风机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道与所述上箱体连接处设有滤层,所述出风道以及所述上箱体还安装有第一压差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差传感器与排风机以及报警器电控连接。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所述下箱体以及所述上箱体安装有第二压差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差传感器与所述清灰组件电控连接;

所述导风板包括竖直部分以及垂直安装于竖直部分上部的水平部分,所述水平部分上开有通风孔。

采用了这样的结构后,即使滤袋破损,烟尘也会被出风口处的滤层阻挡从而避免被排出,当滤层上的烟尘堆积到一定程度导致上箱体以及出风道之间的压差达到设定值时,第一压差传感器就会开启报警器报警并且关闭抽风机使除尘器停止工作,从而让操作人员及时更换破损滤袋以及清理上箱体内残留的烟尘;另外,气体经过滤袋以及滤层的两次过滤,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脉冲布袋除尘器,其包括灰斗1、下箱体2、滤袋3、花板4、上箱体5,灰斗1下部安装有卸料阀15,下箱体2连接有进风道6,下箱体2内位于进风道6处还安装有导风板,导风板包括竖直部分7以及垂直安装于竖直部分7上部的水平部分8,水平部分8上开有通风孔,上箱体5内安装有清灰组件9,上箱体5连接有出风道10,出风道10与排风机11连接,出风道10与上箱体5连接处设有滤层12,出风道10以及上箱体5还安装有第一压差传感器13,第一压差传感器13与排风机11以及报警器(图中未画出)电控连接,下箱体2以及上箱体5安装有第二压差传感器14,第二压差传感器14与清灰组件9电控连接。

带有烟尘的气体从进风道6进入下箱体2中,一部分烟尘由于重力作用以及导风板的竖直部分7阻挡落入下部灰斗1中,气体顺着导风板竖直部分7向上流动,由于带有通风孔的水平部分8的阻挡,又可以使一部分烟尘落入下部灰斗中,然后通过滤袋3的过滤,进入上箱体5,再通过滤层12进入出风道10排出除尘器。

而如果其中一个或多个滤袋3发生破损,一部分烟尘穿过滤袋3的破损处进入到上箱体5中,此时滤层12就可以阻挡下将要进入出风道10的烟尘,而滤层12的材料可以与滤袋3选用相同的材料。

当滤袋3由于积聚的烟尘过多导致下箱体2以及上箱体5内压差上升达到设定值时,第二压差传感器14控制清灰组件9启动对滤袋3进行清灰处理,自动化程度好;当滤层12上的烟尘积聚过多导致上箱体5以及出风道10的压差达到设定值时,第一压差传感器13开启报警器报警,并控制排风机11使其停止工作。

可以将多台本实用新型并联在同一进风道6上,如果其中一台停止工作,其它的仍能继续工作,从而不会影响到除尘过程的进行。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该技术的人在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