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源地引水口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48930发布日期:2019-05-11 01:19阅读:7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源地引水口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水技术领域,具体说,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供水水源地过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地表水源有江、河、湖、海和水库等,地下水源有潜流水、承压水、泉水、岩溶水等。矿山矿坑水、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冷却排水等也可以利用,但需经过处理或冷却后用于矿山生产,一般地下水取水,工程费用少,水质好,净化设施简单,便于分期建设,水质不易受外部污染,应优先选用。但当地下水源不足,含矿物质很高,影响生产使用时,就要利用地表水。

目前,大的城市饮用水大多是来自江河,在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上主要通过设置水源保护区和法制及应急预案建设两种方法,设置水源保护区主要是通过限制取水口保护区内排污等行为来保障饮用水取水口安全,法制及应急预案建设主要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应急措施来保障饮用水取水口安全。

但是不管如何制定保护政策,河流中都会存在腐草树枝和泥沙,如果将这些杂质都通过引水渠或者输水管道引向自来水公司进行处理,自来水公司处理压力急剧增大,而且泥沙和腐草树枝等容易造成输水管堵塞或者因为变质造成水质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缺少合适的水源地引水口过滤装置,自来水公司处理压力大,泥沙和腐草树枝等容易造成输水管堵塞,腐草树枝变质造成水质下降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源地引水口过滤装置,利用不同大小的鹅卵石和纱网进行过滤,使得水源地取水源头得到良好的治理,有效地过滤了腐草树枝的等杂质,也能够排除泥沙,通过在收集区的漏斗中设置铁皮或者不锈钢使得泥沙不在取水口沉积,减少了取水管堵塞的风险,在取水领域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源地引水口过滤装置,包括过滤区和收集区,过滤区和收集区之间设有墙体;过滤区除过墙体的另外三边设有网箱,网箱内设有围堵鹅卵石,过滤区顶部设有三层鹅卵石,三层鹅卵石上面设有纱布层,过滤区内部设有涵管,涵管通过连接管与相邻的水泥涵管连通,连接管的一端伸入收集区;收集区呈漏斗形,收集区内部设有支撑柱。

本实用新型中,三层鹅卵石最上部为小鹅卵石层,中部为中鹅卵石层,下部靠近连接管为大鹅卵石层。

本实用新型中,网箱为铁丝网,过滤区连接管底部设有基础层。

本实用新型中,收集区漏斗形底部设有引水管。

本实用新型中,收集区顶部设有三层鹅卵石,三层鹅卵石最上部为小鹅卵石层,中部为中鹅卵石层,下部靠近连接管为大鹅卵石层,支撑柱上部设有钢筋和宾格网和/或钢丝网,宾格网和/或钢丝网上层为大鹅卵石层。

本实用新型中,过滤区底部的基础层是混凝土层。

本实用新型中,收集区底部为水泥层,水泥层内部铺有铁皮层,收集区除过墙体外三面设有网箱,网箱内设有围堵鹅卵石。

本实用新型中,收集区内部铺有不锈钢板,所述的墙体两边为钢丝网,钢丝网中间为鹅卵石。

本实用新型中,涵管上部设有钢筋和宾格网和/或钢丝网,宾格网和/或钢丝网上层为大鹅卵石层。

本实用新型中,大鹅卵石粒径为6cm-15cm,中鹅卵石粒径为2cm-5cm,小鹅卵石粒径为5mm-15mm,围堵鹅卵石粒径为1cm-7cm。收集区的支撑柱有四根或者四根以上。

本实用新型中,连接管设置在距涵管底部30cm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源地引水口过滤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能够很方便的利用鹅卵石和纱布过滤水质,而且减少了沉积物和泥沙在过滤装置和收集区的滞留,有效地提高了水质,排除了泥沙,在河流引水、雨水收集、大型水利工程上都能很好的适用,在引水领域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沿AA′线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沿BB′线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4中,1-收集区、2-过滤区、3-围堵鹅卵石、4-水泥层、5-铁皮层、6- 支撑柱、7-连接管、8-涵管、9-网箱、10-大鹅卵石、11-中鹅卵石、12-小鹅卵石、 13-纱布层、14-基础层、15-引水管、16-钢丝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4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中用到的围堵鹅卵石3、铁皮层5、网箱9、大鹅卵石10、中鹅卵石11、小鹅卵石12、纱布层13、基础层14、引水管15、宾格网或钢丝网16 都可通过市场途径采购或者定制获得。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源地引水口过滤装置,包括过滤区2和收集区1,过滤区2和收集区1之间设有墙体;过滤区2除过墙体的另外三边设有网箱9,网箱9内设有围堵鹅卵石3,过滤区2顶部设有三层鹅卵石,三层鹅卵石上面设有纱布层13,过滤区2内部设有涵管8,涵管8通过连接管7与相邻的涵管8 连通,连接管7的一端伸入收集1区;收集区1呈漏斗形,收集区1内部设有支撑柱6。

本实用新型中,三层鹅卵石最上部为小鹅卵石12层,中部为中鹅卵石11 层,下部靠近连接管为大鹅卵石10层。

本实用新型中,网箱9为铁丝网,过滤区2连接管7底部设有基础层14。

本实用新型中,收集区1漏斗形底部设有引水管15。

本实用新型中,收集区1顶部设有三层鹅卵石,三层鹅卵石最上部为小鹅卵石12层,中部为中鹅卵石11层,下部靠近连接管7为大鹅卵石10层,支撑柱6上部设有钢筋和宾格网和/或钢丝网19,宾格网和/或钢丝网19上层为大鹅卵石层10。

本实用新型中,过滤区底部的基础层14是混凝土层。

本实用新型中,收集区1底部为水泥层4,水泥层4内部铺有铁皮层5,收集区1除过墙体外三面设有网箱9,网箱9内设有围堵鹅卵石3。

本实用新型中,收集区1内部铺有不锈钢板,防止泥沙淤积,墙体两边为钢丝网,钢丝网中间为围堵鹅卵石3。

本实用新型中,涵管8上部设有钢筋和宾格网和/或钢丝网16,宾格网和/ 或钢丝网16上层为大鹅卵石10层。

本实用新型中,大鹅卵石10粒径为6cm-15cm,中鹅卵石11粒径为2cm-5cm,小鹅卵石12粒径为5mm-15mm,围堵鹅卵石3粒径为1cm-7cm。收集区1的支撑柱6有四根或者四根以上。

本实用新型中,连接管7设置在距涵管8底部30cm处,可以有效防止水平方向的连接管7堵塞。

本实用新型中,涵管8是水泥涵管。

在适用本实用新型水源地引水口过滤装置时,将过滤区2设置在水源地取水口,纱布层13低于取水水平面,在过滤区2旁边紧靠过滤区2设置收集区1,收集区1的漏斗形漏斗口和连接管7底部相平,过滤区2竖立涵管8,涵管8上面设置三层鹅卵石,连接管7将水泥涵管81/3处与前后左右的水泥涵管8相互连接通,鹅卵石依次从上到下有小到大,鹅卵石上面设置纱布层13,河水流到过滤区2经过鹅卵石和纱布过滤后进入收集区1,通过引水管15流入自来水公司处理车间。

本实用新型的水源地引水口过滤装置,取材方便,过滤高效方便,排沙彻底,能有效防止泥沙淤积,减少了收集区的泥沙等杂质沉积,可以很好的解决雨水、污水和河流引水排水时管道堵塞的问题,尤其在水源地取水领域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如上所述,即可较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