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明胶污水处理刮泥机用撇渣浮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74943发布日期:2019-02-15 21:03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明胶污水处理刮泥机用撇渣浮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明胶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明胶污水处理刮泥机用撇渣浮筒。



背景技术:

明胶是一种明胶污水处理刮泥机用撇渣浮筒胶冻,它是由动物的骨、生皮、肌腱、膜及其他结缔组织的生胶质中提取出来的蛋白质,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及医药工业。明胶生产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胶质、氯离子、钙离子、动物油等污染物,明胶产生的废水严重污染环境,其污染主要变现在河流水质恶化、土壤质量下降等方面,由于污染物质的直接排放,饮用水水质已收到严重污染,生活用水水质较差,河里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水质的污染使人们生活收到影响,同时,水环境是影响也制约了地方经济发展,为保护生态环境,使用环境、经济、社会三方面效益协调可持续发展,明胶生产废水处理受到重视。

目前,明胶废水处理的主要方法有活性污泥法、自然生物处理系统、生物膜法、厌氧生物处理法、污水深度处理以及水解酸化+SBR法等,其中SBR是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的简称,是一种明胶污水处理刮泥机用撇渣浮筒按间歇曝气方式来运行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与传统污水处理工艺不同,SBR技术采用的是时间分割的操作方式替代空间分割的操作方式,非稳定生化反应替代稳定生化反应,静止理想沉淀替代传统的动态沉淀。SBR法可有效地克服普通好氧活性污泥法的缺点,它在一个反应池内完成进水、曝气、沉淀、排放等所有的反应操作过程,该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次沉淀等功能于一池,在不同时间里完成有机物氧化、硝化、脱氮、磷的吸收和释放等生化过程。在上述工艺过程中,涉及采用一种污泥刮泥机,它集刮泥撇渣功能于一体,能够实现刮泥和撇渣功能的同时作用,但实际使用中撇渣机构的撇渣效率不佳,浮渣的清理时效过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明胶污水处理刮泥机用撇渣浮筒,通过设计特有的撇渣浮筒,使得浮渣能够及时并且快速的被收集于浮渣收集筒内并排除沉淀池外,其结构简单,大大的提高了撇渣机构的工作效率以及浮渣的清理时效快,具有良好的使用价值和可操作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明胶污水处理刮泥机用撇渣浮筒,包括筒体、撇渣槽和推渣绞龙;所述筒体的一端与浮渣收集筒连接,筒体的另一端通过驱动滑动机构安装在沉淀池的池沿上并可沿沉淀池池沿滑动一定距离;所述筒体上设有撇渣槽,筒体与驱动装置连接,驱动装置驱动筒体自转使得撇渣槽能够将浮渣撇入筒体内;所述筒体内还设有推渣绞龙,所述推渣绞龙沿筒体的转动轴线安装并可相对筒体转动连接。

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撇渣浮筒在撇渣工作过程中能够通过筒体内部设置的推渣绞龙机构及时的将撇渣槽撇入的浮渣推送至筒体的下端最后排出筒体外,避免浮渣在筒体的翻转过程中,由于没有及时的被排除而再次进入沉淀池中出现多次重复撇渣的现象,导致撇渣效果以及效率不佳的问题发生,使得沉淀池中的浮渣清理时效大大提高,其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的明胶污水处理刮泥机用撇渣浮筒,所述撇渣槽包括撇渣槽一和撇渣槽二;所述撇渣槽一和撇渣槽二均沿筒体外侧母线布置并与筒体形成涡旋结构;所述撇渣槽一和撇渣槽二的开口方向点对设置,并交错布置在筒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为圆柱形或者圆锥形机构;所述推渣绞龙的螺旋叶片的外接圆直径与相应位置的筒体的内经比值为8:11或者4:5。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为锥形筒结构,筒体部分为漏斗从结构,其小端与浮渣收集筒连接,大端一侧沿沉淀池的圆弧池沿绕沉淀池中心转动;所述推渣绞龙的转动轴一端通过轴承架设在筒体内,另一端伸出筒体外与驱动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推渣绞龙的转速为筒体转速的1.2倍-1.5倍。

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多个撇渣槽的设计进一步的加快了浮渣的撇渣量,同时与推渣绞龙的结构使用,使得浮渣能够快速的被清理干净,绞龙还能够有效防止在浮渣较多的情况下可能存在的堵塞的现象发生;推渣绞龙的尺寸以及其转速与筒体相应参数的设置,进一步的保证了撇渣浮筒的良好使用性能,使得其能够发挥最佳作用,保证了撇渣浮筒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明胶污水处理刮泥机用撇渣浮筒,所述筒体的内侧壁设若干凸棱,相邻的凸棱之间形成有倾斜向筒体出渣端的流道。

进一步地,所述凸棱的横截面为半圆弧形或者半水滴形。

进一步地,所述流道的宽度等于凸棱最大宽度的2倍。

由于采用上述结构,设置的凸棱形成的流道的能够进一步的使得浮渣能够在撇渣时进入的沉淀液体的作用下,沿流道快速的滑出筒体外,使得浮渣能够在源源不断进入的后续浮渣的推动过程中不断的推进进入筒体内的浮渣滑动至筒体的出渣端,从而进一步的保证了浮渣的清理效率,保证了撇渣效果的良好性,其结构设计简单,使用效果好,具有良好的使用价值。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明胶污水处理刮泥机用撇渣浮筒的结构设计简单巧妙,具有良好实用性;

2、撇渣效果好,撇渣时效高;

3、安装和使用操作便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撇渣浮筒的结构剖视简图;

图2是图1中A-A的剖面视图;

图中标记:1-筒体,2-撇渣槽一,3-撇渣槽二,4-推渣绞龙,5-凸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明胶污水处理刮泥机用撇渣浮筒,包括筒体1、撇渣槽和推渣绞龙4;所述筒体1的一端与浮渣收集筒连接,筒体1的另一端通过驱动滑动机构安装在沉淀池的池沿上并可沿沉淀池池沿滑动一定距离;所述筒体1上设有撇渣槽,筒体1与驱动装置连接,驱动装置驱动筒体1自转使得撇渣槽能够将浮渣撇入筒体1内;所述筒体1内还设有推渣绞龙4,所述推渣绞龙4沿筒体1的转动轴线安装并可相对筒体1转动连接。所述撇渣槽包括撇渣槽一2和撇渣槽二3;所述撇渣槽一2和撇渣槽二3均沿筒体1外侧母线布置并与筒体1形成涡旋结构;所述撇渣槽一2和撇渣槽二3的开口方向点对设置,并交错布置在筒体1上。所述筒体1为圆柱形或者圆锥形机构;所述推渣绞龙4的螺旋叶片的外接圆直径与相应位置的筒体1的内经比值为8:11或者4:5。所述筒体1为锥形筒结构,筒体1部分为漏斗从结构,其小端与浮渣收集筒连接,大端一侧沿沉淀池的圆弧池沿绕沉淀池中心转动;所述推渣绞龙4的转动轴一端通过轴承架设在筒体1内,另一端伸出筒体1外与驱动装置连接。推渣绞龙4的转速为筒体1转速的1.2倍-1.5倍。所述筒体1的内侧壁设若干凸棱5,相邻的凸棱5之间形成有倾斜向筒体1出渣端的流道。所述凸棱5的横截面为半圆弧形或者半水滴形。所述流道的宽度等于凸棱5最大宽度的2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