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点胶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24499发布日期:2019-02-19 19:51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自动点胶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点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点胶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对手机屏、摄像头等电子产品进行点胶时,一般由人工将待点胶件按一定方向放置在桌面式点胶机的冶具上,实现自动点胶,再取下产品,人肉眼进行检查,点胶合格就放入指定盘内,不合格就返工。由于点胶完成的电子产品完全由人肉眼检测,存在检测标准不一致的情况,并且,由于人工的疲劳、情绪波动等,可能会导致出现漏检或误判的问题。

鉴于上述的缺陷,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自动点胶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点胶设备,旨在解决现有点胶设备无法对点胶后的产品进行自动检测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自动点胶设备包括底座以及均设于所述底座上的第一机架、第二机架、进料装置、点胶装置与出料装置,所述第一机架和所述第二机架并排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其中,所述点胶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底座上的位移机构、设于所述第一机架上的点胶机构以及设于所述点胶机构上的检测件;

所述进料装置包括设于所述第二机架的一端的第一搬运机构以及设于所述第一搬运机构的下方的进料输送带;

所述出料装置包括第一出料输送带、第二出料输送带以及设于所述第二机架的另一端的第二搬运机构,所述第一出料输送带和第二出料输送带均位于所述第二搬运机构的下方;

所述第一搬运机构将所述进料输送带上的待点胶件运送至所述位移机构,所述点胶机构对所述待点胶件进行点胶,所述检测件对点胶后的所述待点胶件进行检测,所述第二搬运机构根据所述检测件的检测结果将所述待点胶件运送至所述第一出料输送带或所述第二出料输送带。

优选地,所述第一机架上设有第一滑台,所述第二机架上设有第二滑台,所述第一滑台设于所述第一机架背离所述第二机架的一侧,所述第二滑台设于所述第二机架背离所述第一滑台的一侧,所述第二滑台与所述第一滑台平行,所述点胶机构设于所述第一滑台上,所述点胶机构能够在所述第一滑台上滑动且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滑台作升降运动。

优选地,所述位移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底座上的第一滑轨以及设于所述第一滑轨上的点胶台,所述待点胶件能够放置于所述点胶台上,所述点胶台能够在所述第一滑轨上滑动,所述点胶台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点胶机构的滑动方向垂直。

优选地,所述检测件为图像传感装置,所述点胶台的背离所述待点胶件的一侧设有光源,所述图像传感装置与所述光源配合对所述待点胶件进行检测。

优选地,所述点胶台的背离所述待点胶件的一侧设有真空吸附装置,所述真空吸附装置用于吸附所述待点胶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搬运机构和所述第二搬运机构均设置于所述第二滑台上且均能够在所述第二滑台上滑动,所述第二搬运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二滑台上的第二滑轨以及设于所述第二滑轨上的搬运件,所述搬运件能够在所述第二滑轨上滑动,所述第二搬运机构在所述第二滑台上的滑动方向与所述搬运件在所述第二滑轨上的滑动方向垂直。

优选地,所述点胶机构上还设有拍照装置,所述拍照装置用于对所述待点胶件的位置进行拍照定位。

优选地,所述底座上还设有擦胶装置,所述点胶机构上的点胶头能够与所述擦胶装置接触。

优选地,所述底座上还设有定位气缸,所述定位气缸靠近所述进料输送带设置,所述定位气缸能够对所述待点胶件进行定位。

优选地,所述底座上还设有除尘机构,所述除尘机构横跨在所述进料输送带的上方,所述除尘机构用于对所述待点胶件进行除尘。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通过进料输送带和第一搬运机构的配合,实现待点胶件的自动上料,位移机构和点胶机构配合,对待点胶件进行自动点胶,点胶机构上设有检测件,检测件能够对点胶后的待点胶件进行检测,第二搬运机构根据检测结果,将检测结果为合格的产品搬运至第一出料输送带,将检测结果为不合格的产品搬运至第二出料输送带。检测件能够对点胶完成后的待点胶件进行自动检测,检测件的检测标准是不变的,能够避免出现漏检的情况;再通过第二搬运机构、第一出料输送带和第二出料输送带将点胶完成后的待点胶件筛选分离开来,能够提高自动点胶设备的点胶生产效率,节省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动点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动点胶设备的一视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动点胶设备的另一视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点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进料装置、第二机架、第二滑台、第二搬运机构、定位气缸以及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机架、第一滑台以及点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机架、第二滑台、第一搬运机构以及第二搬运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自动点胶设备,旨在解决现有点胶设备无法对点胶后的产品进行自动检测问题。

请参照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自动点胶设备1包括底座100以及均设于底座100上的第一机架110、第二机架120、进料装置(未标示)、点胶装置(未标示)与出料装置(未标示),第一机架110和第二机架120并排设置在底座100上;其中,点胶装置包括设于底座100上的位移机构140、设于第一机架110上的点胶机构150以及设于点胶机构150上的检测件160;进料装置包括设于第二机架120的一端的第一搬运机构131以及设于第一搬运机构131的下方的进料输送带132;出料装置包括第一出料输送带171、第二出料输送带172以及设于第二机架120的另一端的第二搬运机构173,第一出料输送带171和第二出料输送带172均位于第二搬运机构173的下方;第一搬运机构131将进料输送带132上的待点胶件运送至位移机构140,点胶机构150对待点胶件进行点胶,检测件160对点胶后的待点胶件进行检测,第二搬运机构173根据检测件160的检测结果将待点胶件运送至第一出料输送带171或第二出料输送带172。其中,进料输送带132可以与上一工序接驳,第一出料输送带171可以与下一工序接驳,从而实现自动点胶设备1的自动喂料。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通过进料输送带132和第一搬运机构131的配合,实现待点胶件的自动上料,位移机构140和点胶机构150配合,对待点胶件进行自动点胶,点胶机构150上设有检测件160,检测件160能够对点胶后的待点胶件进行检测,第二搬运机构173根据检测结果,将检测结果为合格的点胶完成件搬运至第一出料输送带171,将检测结果为不合格的点胶完成件搬运至第二出料输送带172。检测件160能够对点胶完成后的待点胶件进行自动检测,检测件160的检测标准是不变的,能够避免出现漏检的情况;再通过第二搬运机构173、第一出料输送带171和第二出料输送带172将点胶完成后的待点胶件筛选分离开来,能够提高自动点胶设备1的点胶生产效率,节省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6和图7,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机架110上设有第一滑台111,第二机架120上设有第二滑台121,第一滑台111设于第一机架110背离第二机架120的一侧,第二滑台121设于第二机架120背离第一滑台111的一侧,第二滑台121与第一滑台111平行,点胶机构150设于第一滑台111上,点胶机构150能够在第一滑台111上滑动且能够相对于第一滑台111作升降运动。具体地,点胶机构150包括用于装胶水的卡桶152以及与卡桶152连接的点胶头153,待点胶件位于位移机构140上,点胶机构150在第一滑台111上滑动,当点胶机构150滑动到待点胶件上方后,点胶机构150相对于第一滑台111下降,点胶头153移动到待点胶件的位置对待点胶件进行点胶。

另外,请参照图2至图4,位移机构140包括设于底座100上的第一滑轨141以及设于第一滑轨141上的点胶台142,待点胶件能够放置于点胶台142上,点胶台142能够在第一滑轨141上滑动,点胶台142的滑动方向与点胶机构150的滑动方向垂直。具体地,在上料时,点胶台142位于第一滑轨141的靠近第一搬运机构131的一端,第一搬运机构131吸取待点胶件将其放在点胶台142上,点胶台142带着待点胶件滑动到第一滑轨141靠近点胶机构150的一端,点胶机构150再对待点胶件进行点胶。其中,位移机构140可以有多个,且多个第一滑轨141彼此平行,第一搬运机构131将一个待点胶件运送至一个点胶台142上,点胶机构150在第一滑台111上滑动以对多个点胶台142上的待点胶件分别进行点胶。在优选的实施例中,为了保证自动点胶设备1的顺利运行,位移机构140可以设为三个,三个位移机构140彼此平行。

其中,请参照图6,检测件160可以为图像传感装置,点胶台142的背离待点胶件的一侧设有光源,图像传感装置与光源配合对待点胶件进行检测,图像传感装置可以为CCD。在待点胶件点胶完成后,将光源打开对准点胶完成件,图像传感装置对点胶完成件进行拍照,并根据拍照图像判断点胶完成件是否合格。

进一步地,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点胶台142的背离待点胶件的一侧设有真空吸附装置,真空吸附装置用于吸附待点胶件,避免点胶台142在第一滑轨141上滑动时,出现待点胶件脱离点胶台142的情况。

另外,请参照图5和图7,第一搬运机构131和第二搬运机构173均设置于第二滑台121上且均能够在第二滑台121上滑动,第二搬运机构173包括设于第二滑台121上的第二滑轨174以及设于第二滑轨174上的搬运件175,搬运件175能够在第二滑轨174上滑动,第二搬运机构173在第二滑台121上的滑动方向与搬运件175在第二滑轨174上的滑动方向垂直。搬运件175上设有旋转换向电机,,能够对搬运的点胶完成件进行旋转换向,具体地,第一搬运机构131设于第二滑台121的一端,第二搬运机构173设于第二滑台121的另一端,当点胶完成后,点胶台142带着点胶完成件滑动到第一滑轨141的靠近第二搬运机构173的一端,第二搬运机构173在第二滑台121上滑动到点胶完成件的上方,搬运件175吸取点胶完成件,再根据检测件160的检测结构的信号对点胶完成件进行换向,同时搬运件175在第二滑轨174上滑动,将点胶合格的点胶完成件搬运至第一出料输送带171,将点胶失败的点胶完成件搬运至第二出料输送带172。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6,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点胶机构150上还设有拍照装置151,拍照装置151用于对待点胶件的位置进行拍照定位,拍照装置可以为CCD,拍照装置151对点胶台142上的待点胶件进行拍照,对待点胶件的位置进行定位,点胶机构150根据拍照结果对点胶位置自动进行补偿,保证点胶的精准度。

其中,请参照图2,为了避免点胶机构150上的点胶头153被凝固的胶水堵住,底座100上还可以设有擦胶装置200,点胶机构150上的点胶头153能够与擦胶装置200接触,擦胶装置200将点胶头153上的胶水擦去,点胶装置可以为海绵件,避免在擦胶过程中造成点胶头153的损坏。

另外,请参照图3和图5,底座100上还可以设有定位气缸300,定位气缸300靠近进料输送带132设置,定位气缸300能够对待点胶件进行定位,在将待点胶件放置在进料输送带的过程中,由于可能存在放置误差,第一搬运机构131的吸取可能存在不便,在底座100上设置的定位气缸300通过吹气将待点胶件吹到进行进料吸取的位置,方便第一搬运机构131对待点胶件进行搬运。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3和图5,为了避免待点胶件上存在灰尘而造成点胶失败,底座100上还可以设有除尘机构400,除尘机构400横跨在进料输送带132的上方,除尘机构400用于对待点胶件进行除尘,除尘机构400上设有粘性膜,粘性膜粘去待点胶件上的灰尘。

另外,请参照图1,自动点胶设备1上设有风机过滤机组500(FFU),对自动点胶设备1进行送风,而底座100可以是钣金型材,结构强度较好。此外,底座100的下方可以设有轮子,轮子可以带动自动点胶设备1移动。

自动点胶设备的工作过程具体如下:

(1)将待点胶件放置于进料输送带132,进料输送带132将待点胶件输送至第一搬运机构131的下方,定位气缸300对待点胶件的位置进行定位;

(2)第一搬运机构131吸取待点胶件将其放置到点胶台142上,点胶台142通过第一滑轨141将待点胶件移到第一滑轨142的靠近点胶机构150的一端,再由拍照装置151对待点胶件的位置进行拍照补偿;

(3)点胶机构150移动到待点胶件上方,根据参数设置和工艺需要对待点胶件进行点胶,待点胶件点胶完成后,由检测件160进行拍照检测,并且将检测结果的信号传送给第二搬运机构173;

(4)点胶台142将点胶完成件移动到第一滑轨142的靠近第二搬运机构173的一端;

(5)第二搬运机构173吸取点胶完成件后换向,根据检测结构的信号,将检测结果为合格的点胶完成件搬运至第一出料输送带171,将检测结果为不合格的点胶完成件搬运至第二出料输送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