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造纸废水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13524发布日期:2019-03-27 11:02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造纸废水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过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造纸废水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在造纸厂造纸的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具体指在对原材料的除渣、洗浆、漂洗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富含木质纤维及其他杂质的废水,这些废水若直接进行排放,必然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且其中含有的木质纤维白白的被排放,亦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授权公告号为CN20340853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造纸废水过滤装置,该装置包括主控单元、电源、电磁阀、吸气装置、进水管、过滤水管以及净水池。正常工作时,废水通过电磁阀流入到过滤水管,再通过过滤器过滤成净水后流入到净水池中。每隔一段时间,主控单元先控制电磁阀关闭,使废水无法从进水管流入到过滤水管中,之后主控单元再控制吸气装置工作,吸气装置工作时过滤水管中会产生由下而上的气流,该气流能够将过滤器中的颗粒物带出过滤水管。

当利用上述过滤装置对废水进行过滤时,隔一段时间就需要关闭电磁阀并对过滤器进行清洁,减缓了废水的过滤效率,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造纸废水过滤装置,具有提高废水过滤效率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造纸废水过滤装置,包括支撑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内的左过滤池和右过滤池,所述左过滤池以及所述右过滤池的下端侧壁均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支撑架的上端设置有蓄水池,所述蓄水池的下端面设置有用于将所述蓄水池内的废水排入所述左过滤池以及所述右过滤池内的三通管,所述三通管包括连通于所述蓄水池的主水管、设置于所述主水管两侧的一对分水管,一对所述分水管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两端均设置于排水孔,所述滑动杆的上端面设置有连通于所述排水孔且用于连通所述主水管的连接孔,所述分水管的下端面设置有调节槽,所述滑动杆的下端面设置有一对穿设过所述调节槽后位于所述分水管外部的调节杆,一对所述调节杆分别位于所述左过滤池以及所述右过滤池上方,所述左过滤池以及所述右过滤池的中部均设置有过滤网,一对所述过滤网相互靠近的一侧外壁均设置有橡胶条,一对所述过滤网相互远离的一侧均铰接于所述左过滤池以及所述右过滤池内壁且用于驱动所述调节杆滑动,所述左过滤池以及所述右过滤池外壁均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过滤网转动的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应用上述过滤装置对造纸废水进行过滤时,将废水注入蓄水池内,蓄水池内的废水流至主水管内,此时推动调节杆带动滑动杆向左滑动,直至滑动杆上靠近左过滤池的连接孔连通于主水管时,废水沿着连接孔流至分水管内,然后再沿着分水管流至左过滤池内的过滤网上,利用过滤网对废水进行过滤,同时过滤后的清水流至左过滤池内后再沿着排水管排出。当左过滤池内的过滤网的表面杂质过多时,驱动控制其转动的电机带动过滤网转动,过滤网带动橡胶条运动,直至橡胶条抵触调节杆时,橡胶条带动调节杆沿着调节槽内壁滑动,调节杆带动滑动杆朝向左过滤池方向运动,直至靠近左过滤池一侧的连接孔完全脱离主水管时,靠近右过滤池一侧的连接孔连通于主水管,此时废水即可沿着此连接孔流至右过滤池内。当过滤网推动调节杆调节完废水的流向时,过滤网继续翻转,此时调节杆压动橡胶条发生弹性形变,直至橡胶条完全脱离调节杆并位于调节杆的另一侧后,关闭电机,然后对此过滤网进行清洗,清洗完毕后,驱动电机反向转动,此时电机带动过滤网反向转动并推动调节杆反向运动,使得分水管内的废水流动方向再次发生改变,并且直至过滤网抵触挡板后,关闭此电机,然后再驱动右过滤池上的电机带动右过滤池内的过滤网翻转,然后对右过滤池内的过滤网进行清洗,进而使得两个过滤网相互交错运动,保证废水可以不间断的被过滤,达到了提高废水过滤效率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左过滤池以及所述右过滤池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均设置有用于抵触所述过滤网下端面的挡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挡板抵触过滤网,利用挡板为过滤网提供支撑力,避免废水冲击过滤网时导致过滤网发生晃动,同时增大过滤网的抗冲击能力,减小过滤网的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动杆的两端端面均设置有第一磁铁,所述分水管的内壁分别设置有用于吸引所述第一磁铁的第二磁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磁铁吸引第二磁铁实现滑动杆的定位锁定,避免工作时滑动杆发生滑动,进而增大了滑动杆工作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架上倾斜设置有位于所述蓄水池内的单向流旋转格栅,所述单向流旋转格栅包括机体、设置于所述机体上的耙齿链排、驱动所述耙齿链排向上转动的减速机,所述机体上方设置有用于喷淋所述耙齿链排的排水孔,所述机体下方设置有用于收纳所述耙齿链排上的杂质的收集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向蓄水池内注入废水时,驱动减速机带动耙齿链排转动,同时将废水注入耙齿链排上,此时废水以及部分小颗粒杂质被排放,大颗粒的杂质附着在耙齿链排表面,直至耙齿链排传动至收集箱上方时,通过喷水孔将耙齿链排上的杂质冲洗至收集箱内,进而利用双重过滤系统对废水进行过滤,提高废水的清洁度。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左过滤池以及所述右过滤池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均设置有位于所述过滤网下方且上端开口的收纳盒,所述过滤网与所述左过滤池以及所述右过滤池之间设置有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过滤网上的杂质进行清理时,采用毛刷将过滤网上端面的杂质沿着间隙刮落至收纳盒内蓄积,等到收纳盒内的杂质过多时,一次性清理收纳盒即可,进而有效的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纳盒的下端面贯穿有若干漏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漏孔将收纳盒内杂质携带的废水排出,增大收纳盒的容纳空间,使得容纳和可以储存更多的杂质,进而降低工人的清理次数,进一步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纳盒的侧壁与所述左过滤池以及所述右过滤池的侧壁均设置有相互连通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嵌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侧侧壁设置有滑动连接于所述收纳盒内部且上端开口的盒体,所述盒体上贯穿有若干漏水孔,所述安装板的另一侧侧壁设置有拉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清除杂质时,杂质沿着收纳盒的开口处掉落至盒体内,当盒体内的,当盒体内的杂质较多并需要清理时,拉动拉环带动安装板以及盒体沿着安装孔向外运动,直至将盒体完全取出后,即可将盒体内的杂质进行清理,当清理完毕后,将盒体插入安装孔内并推动盒体向内运动,直至安装板嵌入安装孔内后即可,进而使得清杂质的过程更加方便快捷,进而再一步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板靠近所述拉环的一侧铰接有挂钩,所述左过滤池以及所述右过滤池的外壁均设置有供所述挂钩钩紧的环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盒体推回至收纳盒内时,翻转挂钩直至挂钩钩紧环体后,即可将盒体固定于收纳盒内,进而避免工作过程中盒体沿着安装孔滑出。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网包括一圈支撑环、设置于所述支撑环内部的网体,所述网体的材质为金属材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金属材质的网体可以有效的增大过滤网的抗冲击能力,并且当毛刷刮刷过滤网时,金属材质的网体可以承受更多次数的刮刷,降低过滤网的损坏,进而有效的增大过滤网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电机驱动过滤网翻转并控制废水的流向,使得废水可以不间断的被过滤,进而降低了废水的过滤时间,达到了提高废水过滤效率的效果;

2.通过设置收纳盒储存过滤网上清理下的杂质,并在收纳盒内设置方便拆装的盒体储存杂质,使得清除杂质的过程更加方便快捷,进而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3.通过设置双重过滤系统对废水进行过滤,提高废水的清洁度。

4.通过设置金属材质的过滤网增大过滤网的抗冲击能力,降低过滤网的损坏,进而有效的增大过滤网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的收纳盒与盒体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支撑架;11、蓄水池;12、三通管;121、主水管; 122、分水管;123、第二磁铁;124、调节槽;13、单向流旋转格栅;131、机体;132、耙齿链排;133、减速机;134、喷水孔;135、收集箱;2、左过滤池;21、排水管;22、挡板;23、电机;24、环体;3、右过滤池;4、滑动杆;41、第一磁铁;42、排水孔;43、连接孔;44、调节杆;5、过滤网;51、支撑环;52、网体;53、橡胶条;6、收纳盒;61、漏孔;62、安装孔;63、安装板;64、盒体;65、漏水孔;66、拉环;67、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造纸废水过滤装置,如图1、图2所示,包括支撑架1、设置于支撑架1 内的左过滤池2和右过滤池3,左过滤池2以及右过滤池3的下端侧壁均设置有排水管21。支撑架1的上端设置有蓄水池11,蓄水池11的下端面设置有用于将蓄水池 11内的废水排入左过滤池2以及右过滤池3内的三通管12,三通管12包括连通于蓄水池11的主水管121、设置于主水管121两侧的一对分水管122。

如图1所示,支撑架1上倾斜设置有位于蓄水池11内的单向流旋转格栅13,单向流旋转格栅13包括机体131、设置于机体131上的耙齿链排132、驱动耙齿链排 132向上转动的减速机133,机体131上方设置有用于喷淋耙齿链排132的喷水孔 134,机体131下方设置有用于收纳耙齿链排132上的杂质的收集箱135。

如图2所示,一对分水管122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动杆4,滑动杆4的两端端面均设置有第一磁铁41,分水管122的内壁分别设置有用于吸引第一磁铁41的第二磁铁123。滑动杆4的两端均设置于排水孔42,滑动杆4的上端面设置有连通于排水孔42且用于连通主水管121的连接孔43,分水管122的下端面设置有调节槽124,滑动杆4的下端面设置有一对穿设过调节槽124后位于分水管122外部的调节杆 44,一对调节杆44分别位于左过滤池2以及右过滤池3上方。

如图1、图2所示,左过滤池2以及右过滤池3的中部均设置有过滤网5,过滤网5包括一圈支撑环51、设置于支撑环51内部的金属材质的网体52,一对过滤网5 相互靠近的一侧外壁均设置有橡胶条53。

如图1、图2所示,一对过滤网5相互远离的一侧均铰接于左过滤池2以及右过滤池3内壁且用于驱动调节杆44滑动,左过滤池2以及右过滤池3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均设置有用于抵触过滤网5下端面的挡板22,左过滤池2以及右过滤池3外壁均设置有用于驱动过滤网5转动的电机23。

当应用上述过滤装置对造纸废水进行过滤时,先驱动减速机133带动耙齿链排132转动,同时将废水注入耙齿链排132上,此时废水以及部分小颗粒杂质被排放,大颗粒的杂质附着在耙齿链排132表面,直至耙齿链排132传动至收集箱135 上方时,通过喷水孔134将耙齿链排132上的杂质冲洗至收集箱135内。随后含有小颗粒杂质的废水流入蓄水池11内,蓄水池11内的废水流至主水管121内,此时推动调节杆44带动滑动杆4向左滑动,直至滑动杆4上靠近左过滤池2的连接孔43 连通于主水管121时,废水沿着连接孔43流至分水管122内,然后再沿着分水管122 流至左过滤池2内的过滤网5上,利用过滤网5对废水进行过滤,同时过滤后的清水流至左过滤池2内后再沿着排水管21排出。

当左过滤池2内的过滤网5的表面杂质过多时,驱动控制其转动的电机23带动过滤网5转动,过滤网5带动橡胶条53运动,直至橡胶条53抵触调节杆44时,橡胶条53带动调节杆44沿着调节槽124内壁滑动,调节杆44带动滑动杆4朝向左过滤池 2方向运动,此时靠近左过滤池2一侧的连接孔43逐渐脱离主水管121同时靠近右过滤池3一侧的连接孔43逐渐靠近主水管121,直至靠近左过滤池2一侧的连接孔 43完全脱离主水管121并且第一磁铁41与第二磁铁123相互吸引时,靠近右过滤池 3一侧的连接孔43连通于主水管121,此时废水即可沿着此连接孔43流至右过滤池 3内。

当过滤网5推动调节杆44调节完废水的流向时,过滤网5继续翻转,此时调节杆44压动橡胶条53发生弹性形变,直至橡胶条53完全脱离调节杆44并位于调节杆 44的另一侧后,关闭电机23,然后对此过滤网5进行清洗,清洗完毕后,驱动电机23反向转动,此时电机23带动过滤网5反向转动并推动调节杆44反向运动,此时使得分水管122内的废水流动方向再次发生改变,并且直至过滤网5抵触挡板22 后,关闭此电机23,然后再驱动右过滤池3上的电机23带动右过滤池3内的过滤网 5翻转,然后对右过滤池3内的过滤网5进行清洗,进而使得两个过滤网5相互交错运动,保证废水可以一直被过滤。

如图2、图3所示,左过滤池2以及右过滤池3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均设置有位于过滤网5下方且上端开口的收纳盒6,过滤网5与左过滤池2以及右过滤池3之间设置有间隙,收纳盒6的下端面贯穿有若干漏孔61,收纳盒6的侧壁与左过滤池2以及右过滤池3的侧壁均设置有相互连通的安装孔62,安装孔62内嵌设有安装板63,安装板63的一侧侧壁设置有滑动连接于收纳盒6内部且上端开口的盒体64,盒体 64上贯穿有若干漏水孔65。

如图3、图4所示,安装板63的另一侧侧壁设置有拉环66,安装板63靠近拉环 66的一侧铰接有挂钩67,左过滤池2以及右过滤池3的外壁均设置有供挂钩67钩紧的环体24。

当需要对过滤网5上的杂质进行清理时,采用毛刷将过滤网5上端面的杂质沿着间隙刮落至收纳盒6内的盒体64内,此时杂质上的水沿着漏水孔65以及漏孔61 出,当盒体64内的杂质较多时,拉动挂钩67翻转并脱离环体24后,拉动拉环66 带动安装板63以及盒体64沿着安装孔62向外运动,直至将盒体64完全取出后,即可将盒体64内的杂质进行清理,当清理完毕后,将盒体64插入安装孔62内并推动盒体64向内运动,直至安装板63嵌入安装孔62内后,反向翻转挂钩67直至挂钩67 钩紧环体24后,将盒体64固定于收纳盒6内,即完整杂质的清除。

工作原理:当应用上述过滤装置对造纸废水进行过滤时,将废水注入蓄水池 11内后,废水流至主水管121内,此时推动调节杆44带动滑动杆4向左滑动,直至滑动杆4上靠近左过滤池2的连接孔43连通于主水管121时,废水沿着连接孔43流至分水管122内,然后再沿着分水管122流至左过滤池2内的过滤网5上,利用过滤网5对废水进行过滤。当左过滤池2内的过滤网5的表面杂质过多时,驱动控制其转动的电机23带动过滤网5转动,利用过滤网5控制调节杆44滑动,进而控制污水的流向,然后对此过滤网5进行清洗,清洗完毕后,驱动电机23反向转动,此时电机23带动过滤网5反向转动并推动调节杆44反向运动,此时使得分水管122内的废水流动方向再次发生改变,进而使得两个过滤网5相互交错运动,保证废水可以不间断的被过滤。

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