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喷泉装置自动进行往复直线移动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42189发布日期:2019-07-10 11:12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承载喷泉装置自动进行往复直线移动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承载喷泉装置以自动移动的设备,尤其涉及用于承载喷泉装置自动进行往复式直线移动的设备。



背景技术:

喷泉原是一种自然景观,是承压水的地面露头。喷泉可以湿润周围空气,减少尘埃,降低气温。喷泉的细小水珠同空气分子撞击,能产生大量的负氧离子,因此有益于改善城市面貌和增进居民身心健康。

目前市场上的喷泉设备主要以位置固定、无法直线移动为主要形式,也有一些喷泉设备承载于能够转动或摆动的机械装置上。但是这些喷泉承载装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即无法进行大范围直线移动,从而限制了喷泉设备在更大的范围进行展示的表现力。目前扩大表现范围的唯一方式为增加喷泉设备的数量,此方式间接地增加客户的各项成本。

CN204074377U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式喷泉,该喷泉可实现沿水池底部的轨道做往复式直线移动。但该实用新型将驱动马达、减速机等装置全部设置在移动车架上,此种构造使得整个车架结构复杂、体积庞大,很难达到某些表演形式所需的移动速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承载喷泉装置自动进行往复式直线移动的设备,其能减轻车架负荷以实现车架更快速移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承载喷泉装置以自动进行往复直线移动的设备,其中所述喷泉装置至少包括供水泵、导流管、借助所述导流管连接至所述供水泵的喷头以及电缆,所述设备包括本身固定不动地安装的直线轨道和承载所述喷泉装置沿所述直线轨道移动的车架,其中,所述设备还包括相对于所述直线轨道固定不动地设置的驱动装置以及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牵引所述车架沿所述直线轨道进行往复移动的传动装置。如上所述的设备将所述驱动装置和传动装置从移动车架移出,从而能够实现车架更快速地沿直线轨道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马达,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卷筒和至少两个牵引件,其中所述卷筒被构造成被所述马达驱动转动,所述牵引件缠绕于所述卷筒上,至少一个所述牵引件的一端和至少另一个所述牵引件的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车架并在所述直线轨道的延伸方向上彼此反向地牵引所述车架。此结构仅通过控制卷筒转向就能够既实现对车架的加速、又实现对车架的减速,结构紧凑且操作简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仅在所述直线轨道的一端设置一个所述马达和一个所述卷筒,且两个牵引件以彼此相反的方向分别缠绕在所述卷筒上,所述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直线轨道的另一端且供其中一个所述牵引件绕过的导向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在所述直线轨道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所述马达和一个所述卷筒,在每个所述卷筒上分别缠绕有一个所述牵引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马达,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一个卷筒和一个牵引件,其中所述卷筒被构造成被所述马达驱动转动,所述牵引件缠绕于所述卷筒,所述牵引件的两个部段分别以相反方向缠绕于所述卷筒上,所述牵引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车架并且沿所述直线轨道的延伸方向彼此反向地牵引所述车架。

优选地,所述马达能正反转动,所述卷筒借助联轴器对应连接至所述马达并借助支撑架来支撑。

优选地,所述设备还可包括以一端不可转动地固定在所述车架下方且另一端不可转动地固定在所述直线轨道的一端的坦克链,所述电缆穿过所述坦克链与所述喷泉装置联接。所述坦克链能够支撑电缆并且在车架移动过程中保护电缆,从而提高整个喷泉装置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所述直线轨道被轨道支撑组件支承,所述直线轨道的截面设计成包括槽口和底面的槽形,所述车架具有至少两个滑轮,所述滑轮包括配合卡入所述直线轨道的槽口中且可自由转动的横向轮和沿所述直线轨道的底面滚动且可自由转动的纵向轮。这种直线轨道与滑轮的结构尤其在直线轨道以槽底面在上的倒置方式布置时能防止轨道内积存淤泥且能够防止产生打滑现象,进一步保证车架平稳运行。

优选地,所述设备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车架上的感应板和在距所述轨道两端有一定距离地设置的感应器。

优选地,所述牵引件为刚性绳,包括由不锈钢或碳钢制备的钢丝绳。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承载喷泉装置的设备;

图2示出了驱动装置和传动装置;

图3示出了承载喷泉装置的移动滑车装置;

图4示出了直线轨道装置;

图5示出了滑轮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如图1所示的承载喷泉装置自动进行往复直线移动的设备,该设备主要包括驱动装置1、传送装置2、移动滑车装置3、控制装置4和直线轨道装置5,其中该移动滑车装置3承载喷泉装置6(如图3所示),直线轨道装置5本身相对于例如在喷泉表演地点处支承上述设备的基面是固定不动的,该基面可为水池底部、湖泊底部等。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驱动装置1和传动装置2,驱动装置1相对于轨道51(图4)、尤其是直线轨道固定不动地设置且优选是位于轨道端侧的马达11,该马达优选设计为能够在控制装置4的控制下进行正反转动。传动装置2包括卷筒21和优选为钢丝绳22的牵引件,卷筒21优选借助联轴器12连接至马达11且借助支撑架24来支撑,其中该钢丝绳可采用不锈钢或碳钢来制造或采用皮带或链条等替代。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两根钢丝绳22、23分别以顺时针(如图2中箭头所示方向)和逆时针的方向缠绕于卷筒21上,在此优选在卷筒21上约中间位置处设置挡板23,以便更好隔离开两根卷绕的钢丝绳22、23,以免两根钢丝绳22、23在运转时互相造成干扰。由此当卷筒21在马达11的驱动下无论朝哪个方向转动时,都能够实现一根钢丝绳缠绕于该卷筒21,同时另一根钢丝绳从卷筒21退绕。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两根钢丝绳22、23中的一根钢丝绳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车架31的沿移动方向靠近马达11的一侧,另一根钢丝绳的一端借助于布置在轨道51的另一端的导向轮17固定连接于车架31的沿移动方向远离马达11的一侧,由此,两根钢丝绳在随着卷筒21转动时可对车架施加相反的力。应注意的是,两根钢丝绳与车架的连接方式并不仅限于此,其它能够实现对车架施加方向牵引的连接方式均适用于本实用新型。同时应注意的是,在喷泉装置6的重量过大或需要移动速度更大的情况下,可按需设置更多的马达以及对应的卷筒和钢丝绳。

图3示出了应用于图1和图2所示设备的移动滑车装置3,该移动滑车装置主要包括车架31、滑轮32并且优选包括坦克链33(在图1中示意示出)。车架31用于承载喷泉装置6并带动其沿轨道51、尤其是直线轨道移动,其宽度优选小于直线轨道51之间的宽度。车架31借助于布置在车架31的垂直于直线轨道51延伸方向的两侧上的滑轮32沿轨道51移动。

图4示出了应用于图1至图3所示设备的直线轨道装置5,该直线轨道装置主要包括轨道51和轨道支撑组件52。该轨道51以远离支承上述设备的基面一定的高度的方式借助轨道支撑组件52来支承。轨道51的横截面优选为包括槽口和底面的槽形,此时轨道最好布置成槽口朝向底侧或者说以底面在上的倒置方式布置。此种设计的优势在于不易存泥,减少直线移动的阻力,同时不易存水,防止在车架31移动过程中产生打滑现象。

如图5所示,滑轮32优选包括布置在滑轮32两端的可自由转动的横向轮321以及布置在该滑轮的中间部分的可自由转动的纵向轮322。横向轮321不仅被构造成能将车架31配合卡入直线轨道51的槽口中,而且能在车辆运行时起到横向引导作用,防止车架31在运行过程中产生沿垂直于直线轨道51延伸方向的偏移并更有利于车架平稳运行。纵向轮322可贴沿轨道51的底面滚动。在不影响滑轮32的上述功能基础上,可对滑轮32的构造按需进行各种改变,上文所包含的或如图所示的内容都为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

为了保护并且支撑为喷泉装置供电的电缆,在车架下方布置坦克链33以供电缆穿过。坦克链33的一端不可转动地固定在车架31的下方,另一端不可转动地固定在直线轨道51的一端,在此,坦克链33的长度优选与轨道51的长度一致。在运行过程中,坦克链33最好呈U形随车架31移动。同时,车架31距离基面的高度应允许坦克链33随车架31自由移动。

控制装置4主要包括计算机控制系统(未示出),固定安装在车架31上的感应板41和设置在距离直线轨道51两端处特定距离的感应器(未示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未示出的实施例,其基本结构与图1至图5所示的结构相同,区别在于,可在轨道51的两端分别布置一个马达11,为每个马达11对应配置一个卷筒21及一根能够缠绕在该卷筒21上的钢丝绳。两根钢丝绳可以分别固定连接于车架31沿移动方向的两端,优选连接于距本身较近的一端,以沿轨道51的延伸方向彼此反向牵引该车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未示出的实施例,其基本结构与图1至图5所示的结构相同,区别在于,若钢丝绳足够长,则也可仅采用一根钢丝绳,该钢丝绳的一个部段顺时针缠绕于卷筒上,同时该钢丝绳的另一个部段逆时针缠绕于相同的卷筒上,钢丝绳的两个自由端可借助于导向轮17实现对车架的彼此反向牵引。

以下说明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工作方式。

运行时,在将两根钢丝绳22、23分别按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方向缠绕于卷筒21上之后,对本实用新型的设备通电,由此马达11通过联轴器12驱动卷筒21旋转。在如图2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当马达11带动卷筒21顺时针转动时,逆时针缠绕的钢丝绳23牵引移动滑车装置3及所承载的喷泉装置6朝向马达11侧移动,装在坦克链33上的控制电缆跟随移动滑车装置3一起移动。在距离直线轨道51的靠近马达11侧特定距离时,安装在直线轨道51上靠近马达11侧的传感器对其进行感测,控制装置4据此发出指令,指示马达11带动卷筒21逆时针反转。此时顺时针缠绕的钢丝绳22借助导向轮17牵引移动滑车装置3调转方向朝远离马达11侧移动。在距离直线轨道51的远离马达11侧特定距离时,安装在直线轨道51上远离马达11侧的传感器对其进行感测,控制装置4据此再次发出指令,指示马达11带动卷筒21顺时针反转,移动滑车装置3就会再次调转方向朝靠近马达11侧移动,如此循环往复以实现承载喷泉装置的往复移动。

同时,移动滑车装置3上除了搭载喷泉装置外,还可搭载灯光照明系统等。另外,也可将喷泉装置成组地布置在该移动滑车装置上,从而通过喷泉设备及灯光照明系统的往复直线移动实现能够变化地点的且快速移动的多样化水秀表演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