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滤芯及净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2827发布日期:2019-03-02 04:50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复合滤芯及净水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复合滤芯及净水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用水水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例如净水机一类的净水设备也备受人们关注。现有净水机正逐步朝着小型化的方式发展,净水机内的多级滤芯过滤系统也往往采用复合滤芯的结构来实现,进而以达到缩小滤芯体积的同时、还能提高水质净化效果的目的。

为了满足用户对多种水质的过滤需求,复合滤芯内部可形成相互独立的多个滤腔,进而使得复合滤芯具有多个相互独立的过滤通道,实现对不同水质的过滤。然而,对于该复合滤芯而言,滤材位于相应的滤腔内,水流容易从靠近滤材上靠近滤腔的进出水口的位置处通过,而水流在滤材的其他位置处的流通效果较差,进而会导致滤材的整体利用率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复合滤芯,用于净水设备,旨在提高复合滤芯内的第一滤材的整体利用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复合滤芯包括:

壳体,内有过滤腔;

隔离组件,设于所述过滤腔内,且将所述过滤腔分隔为相互独立的第一滤腔和第二滤腔,所述第一滤腔具有呈依次连通的进水通道、汇流通道、二次过滤通道以及出水通道;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进水通道相连通的第一进水口、以及与所述出水通道相连通的第一出水口,所述壳体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二滤腔相连通的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

第一滤材,设于所述进水通道内,且位于所述第一进水口和所述汇流通道之间;

第二滤材,设于所述第二滤腔内,且位于所述第二进水口和所述第二出水口之间;以及

第三滤材,设于所述二次过滤通道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滤材具有相对设置的两端,所述第一进水口靠近所述第一滤材的一端设置,所述汇流通道的入水口靠近所述第一滤材的另一端设置。

优选地,所述隔离组件包括:

中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中桶的下端设有过水口;

汇流桶,位于所述壳体内,且套设于所述中桶的下端,所述汇流桶内形成有所述汇流通道,所述汇流通道连通所述过水口;以及

内桶,位于所述中桶内,所述内桶内部形成有所述第二滤腔,且所述内桶的下端面与所述中桶的下端面之间间隔形成有所述二次过滤通道;

其中,所述壳体内侧和所述中桶外侧之间间隔构成所述进水通道,且所述汇流桶位于所述进水通道的下方;所述内桶外侧和所述中桶内侧之间间隔构成所述出水通道;所述二次过滤通道的上游连通所述过水口,所述二次过滤通道的下游连通所述出水通道。

优选地,所述第三滤材呈筒状设置,所述第三滤材的上端面与所述内桶的下端面密封抵接,所述第三滤材的下端面与所述中桶的下端面密封抵接;

所述第三滤材的内部空间与所述过水口连通,所述第三滤材的外部空间与所述出水通道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内桶的下端面沿其周向朝下延伸有环形凸缘,所述第三滤材位于所述环形凸缘的内侧,且所述第三滤材的外周面与所述环形凸缘的内周面之间具有间隙;

所述中桶的下端面朝上凸设有抵接筋条,所述抵接筋条与所述环形凸缘抵接,以使所述环形凸缘与所述中桶底端之间限定出过水间隙,所述过水间隙用以连通所述环形凸缘的内外两侧。

优选地,所述复合滤芯还包括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位于所述第三滤材的上端面和所述内桶的下端面之间,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第三滤材的上端面密封抵接;

所述第二端盖设于第三滤材的下端面和所述中桶的下端面之间,所述第二端盖与所述第三滤材的下端面抵接,所述第二端盖对应所述过水口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过水口和所述第三滤材的内部空间。

优选地,所述第二端盖沿所述第一开口的边缘朝下延伸有第一引流接口,所述第一引流接口密封贯穿所述过水口,以使所述第一引流接口连通所述汇流通道和所述第三滤材的内部空间。

优选地,所述第三滤材为颗粒状滤材,所述复合滤芯还包括设于所述内桶和所述中桶之间的滤桶,所述滤桶的内部填充有所述第三滤材,所述滤桶的下端朝向延伸有第二引流接口,所述第二引流接口密封贯穿所述过水口,以将所述汇流通道和所述滤桶内部相连通;

所述滤桶的外周面靠近其上端的位置处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连通所述出水通道和所述滤桶内部。

优选地,所述内桶的下端沿其周向朝下延伸有环形凸缘,所述滤桶位于所述环形凸缘内侧,且所述滤桶的外周面与所述环形凸缘的内周面之间具有间隙;

所述中桶的下端面朝上凸设有抵接筋条,所述抵接筋条与所述环形凸缘抵接,以使所述环形凸缘与所述中桶底端之间限定出过水间隙,所述过水间隙用以连通所述环形凸缘的内外两侧。

优选地,所述汇流桶包括:

桶体,上端呈敞口设置;

汇流筋,沿所述桶体的轴向设于所述桶体的内周面,所述汇流筋沿所述桶体的周向间隔地设有多个,相邻两所述汇流筋之间形成汇流槽,所述汇流槽的上端连通所述进水通道;

所述中桶的外表面与所述汇流筋抵接,且所述中桶的下端面与所述桶体的下端面之间间隔形成汇流间隙,所述汇流间隙与所述过水口连通,所述汇流槽的下端与所述汇流间隙连通以形成所述汇流通道。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

外桶,其上端呈敞口设置,所述中桶和所述汇流桶均设于所述外桶内;

滤芯接头,密封盖合于所述外桶的上端,所述滤芯接头上设有所述第一进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二进水口和所述第二出水口。

优选地,所述第一滤材呈筒状设置,且套设于所述中桶的外侧,所述第一滤材的内周面与所述中桶的外周面之间具有间隙;

所述第一滤材的内部空间与所述汇流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滤材的外部空间与所述第一进水口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二滤材呈筒状设置,且所述第二滤材的内部空间与所述第二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二滤材的外部空间与所述第二进水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净水设备,包括复合滤芯,所述复合滤芯包括壳体、隔离组件、第一滤材、第二滤材和第三滤材,其中:

壳体内有过滤腔;隔离组件设于所述过滤腔内,且将所述过滤腔分隔为相互独立的第一滤腔和第二滤腔,所述第一滤腔具有呈依次连通的进水通道、汇流通道、二次过滤通道以及出水通道;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进水通道相连通的第一进水口、以及与所述出水通道相连通的第一出水口,所述壳体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二滤腔相连通的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第一滤材设于所述进水通道内,且位于所述第一进水口和所述汇流通道之间;第二滤材设于所述第二滤腔内,且位于所述第二进水口和所述第二出水口之间;第三滤材设于所述二次过滤通道内。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将第一滤材设置在进水通道内,经过第一滤材过滤后的净化水首先需要经过汇流通道汇流后,然后在能流向出水通道,最终从第一出水口排出;由于设置有汇流通道,该汇流通道可将经过第一滤材的净化水继续集水汇流,待净化水可均匀地从第一滤材的各个位置通过,即第一滤材的各个位置均能实现较佳的过滤效果,进而提升第一滤材的整体利用率,以避免第一滤材由于局部消耗过重所导致第一滤材的整体寿命降低风险,可显著提高第一滤材的过滤效果,同时也保障了第一滤材的正常工作寿命;同时,由于第一滤腔还还存在二次过滤通道,进而使得经过第一滤材过滤的净化水还可通过第三滤材实现二次过滤,可进一步提升第一出水口的出水水质,使得复合滤芯的净水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复合滤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复合滤芯的爆炸图;

图3为图1中复合滤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复合滤芯的支撑筒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复合滤芯的汇流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汇流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2中复合滤芯的内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内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2中第三滤芯与第一端盖、第二端盖的安装示意图;

图10为图2中第二滤芯与上端盖、下端盖的安装示意图;

图11为图3中复合滤芯的水流流向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复合滤芯另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复合滤芯的爆炸图;

图14为图13中复合滤芯的滤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2中复合滤芯的水流流向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复合滤芯,适用于净水设备,其中该净水设备可以为净水机、净水器一类的设备,复合滤芯安装于净水设备内,以实现对水质的过滤净化。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11,该复合滤芯1包括:

壳体10,内有过滤腔100;

隔离组件20,设于所述过滤腔100内,且将所述过滤腔100分隔为相互独立的第一滤腔130和第二滤腔140,所述第一滤腔130具有呈依次连通的进水通道131、汇流通道132、二次过滤通道134以及出水通道133;所述壳体10上设有与所述进水通道131相连通的第一进水口、以及与所述出水通道133相连通的第一出水口,所述壳体10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二滤腔140相连通的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

第一滤材30,设于所述进水通道131内,且位于所述第一进水口和所述汇流通道132之间;

第二滤材40,设于所述第二滤腔140内,且位于所述第二进水口和所述第二出水口之间;以及

第三滤材80,设于所述二次过滤通道134内。

复合滤芯1安装在净水设备内,该复合滤芯1内具有两个相互独立的过滤通道,进而实现对多种水质的过滤,以满足用户的多种水质的用水需求。该复合滤芯1具体包括壳体10、隔离组件20、第一滤材30、第二滤材40和第三滤材80,其中:壳体10内部形成过滤腔100,而隔离组件20则将该过滤腔100分隔为相互独立的第一滤腔130和第二滤腔140,即第一滤腔130和第二滤腔140分别具有相互独立的流道,其进出水互不干扰;第一滤腔130具有呈依次连通设置的进水通道131、汇流通道132、二次过滤通道134以及出水通道133,壳体10上设置有与进水通道131相连通的第一进水口、与出水通道133相连通的第一出水口,第一滤材30设置在进水通道131内,第三滤材80设置在二次过滤通道134内,如此一来,第一滤材30和第三滤材80在第一滤腔130内形成了多级过滤的效果,可以改善第一滤腔130对水质的净化效果。对于第一滤腔130而言,待净化水从第一进水口进入进水通道131,经过第一滤材30的过滤后,流向汇流通道132后进入二次过滤通道134,再经过第三滤材80的二次过滤后,最后由出水通道133流向第一出水口。壳体10上还设置有第二滤腔140相连通的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第二滤材40位于第二滤腔140内,且位于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之间,如此一来,待净化水从第二进水口进入第二滤腔140后,经过第二滤材40的过滤后,通过第二出水口流出。

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在壳体10上的位置可以根据第一滤腔130和第二滤腔140的内部结构而定,可分别设置壳体10上的任意位置。当然,上述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优选是集中设置在壳体10的一端,以便于水路连接,避免净水设备内水路连接管路过于繁杂。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对于第一滤腔130而言,第一滤材30设置在进水通道131内,经过第一滤材30过滤后的净化水首先需要经过汇流通道132汇流后,然后在能流向出水通道133,最终从第一出水口排出。由于设置有汇流通道132,该汇流通道132可将经过第一滤材30的净化水继续集水汇流,在此过程中,水流会在汇流通道132内集中,使得汇流通道132内水压升高,进而使得减缓了水流通过第一滤材30时的流速,使得待净化水可均匀地从第一滤材30的各个位置通过,即使得第一滤材30的各个位置均能实现较佳的过滤效果,进而提升第一滤材30的整体利用率,以避免第一滤材30由于局部消耗过重所导致第一滤材30的整体寿命降低风险,可显著提高第一滤材30的过滤效果,同时也保障了第一滤材30的正常工作寿命。

此外,由于第一滤腔130还还存在二次过滤通道134,进而使得经过第一滤材30过滤的净化水还可通过第三滤材80实现二次过滤,可进一步提升第一出水口的出水水质,使得复合滤芯1的净水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一滤材30的整体利用率,以使得待净化水可更加均匀地通过第一滤材30,本实施例中,对于第一滤材30而言,第一滤材30具有相对设置的两端,第一进水口靠近第一滤材30的一端设置,汇流通道132的入水口靠近第一滤材30的另一端设置。由于第一进水口和汇流通道132的入水口分别位于第一滤材30的两侧,如此一来,水流从第一进水口流向汇流通道132的入水口时,水流可更加均匀地通过第一滤材30,避免了第一滤材30局部寿命过短的缺陷,使得第一滤材30的整体利用率得到大幅度改善。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隔离组件20包括中桶210、汇流桶220和内桶230,其中:中桶210设于壳体10内,中桶210的下端设有过水口211;汇流桶220位于壳体10内,且套设于中桶210的下端,汇流桶220内形成有汇流通道132,汇流通道132连通过水口211;内桶230位于中桶210内,内桶230内部形成有第二滤腔140,且内桶230的下端面与中桶210的下端面之间间隔形成有二次过滤通道134;壳体10内侧和中桶210外侧之间间隔构成进水通道131,且汇流桶220位于进水通道131的下方;内桶230外侧和中桶210内侧之间间隔构成出水通道133;二次过滤通道134的上游连通过水口211,二次过滤通道134的下游连通出水通道133。

可以理解的是,汇流桶220的上端是呈敞口设置的,汇流桶220套设在中桶210的下端,汇流桶220和中桶210一起设置在壳体10内,内桶230设置在中桶210的内部,壳体10的内周面与中桶210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沿竖向设置的的进水通道131,内桶230的外侧面与中桶210的内侧面之间形成沿竖向设置的出水通道133,内桶230的下端与中桶210的下端之间间隔构成二次过滤通道134,汇流桶220内形成有汇流通道132。该汇流通道132与进水通道131的下端是相互连通的;中桶210的底部通过其下端面设置的过水口211与汇流桶220内的汇流通道132连通,即二次过滤通道134连通汇流通道132和出水通道133。

本实施例中,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均位于壳体10的上端,待净化水从第一进水口进入进水通道131,经过第一滤材30的初步过滤后的净化水受到水流压力以及自身重力的影响而向下流动,净化水从汇流通道132被集中、汇流,然后净化水再经过汇流通道132进入二次过滤通道134,然后经过第三滤材80的二次过滤后,再由出水通道133向上流动至第一出水口,实现水流在第一滤腔130内的过滤过程。

进一步地,参照图2和图3,并结合图5、图6以及图11,在实施例中,上述汇流桶220优选具有下述结构:

汇流桶220包括桶体221和汇流筋222,桶体221上端呈敞口设置;汇流筋222沿桶体221的轴向设于桶体221的内周面,汇流筋222沿桶体221的周向间隔地设有多个,相邻两汇流筋222之间形成汇流槽223;中桶210的外表面与汇流筋222抵接,且中桶210的下端面与桶体221的下端面之间间隔形成汇流间隙224,汇流间隙224与过水口211连通,汇流槽223的下端与汇流间隙224连通以形成汇流通道132;汇流槽223的上端连通进水通道131,以形成汇流通道132的入水口。

当汇流桶220套设在中桶210的下端时,汇流筋222会与中桶210的外表面相抵接,进而在相邻两汇流筋222之间形成汇流槽223;其中汇流筋222也可在桶体221的下端面朝过水口211方向延伸,进而使得形成的汇流槽223可直接与过水口211相连通;或者汇流筋222仅设置在桶体221的内周面,而中桶210的下端面与桶体221的下端面之间间隔形成汇流间隙224,通过汇流间隙224实现汇流槽223与过水口211的连通。其中,本实施例中,优选该汇流间隙224与汇流槽223相互连通,进而形成上述汇流通道132。

需要说明的是,进水通道131形成于汇流桶220的上侧,汇流槽223的上端可与进水通道131连通,即汇流槽223的上端为汇流通道132的入水口。

为了保证汇流桶220具有较佳的汇流、集水效果,本实施例中,桶体221的下端面朝下延伸有第一接口225,第一接口225与汇流间隙224连通,通过设置第一接口225,进而在桶体221的下侧形成了一定的集水汇流空间,进而更便于水流的集中汇流。中桶210的下端面沿过水口211朝下延伸有第二接口212,第二接口212位于第一接口225内,第二接口212的径向尺寸小于第一接口225的径向尺寸,并且第二接口212与第一接口225相连通,以便于水流通过第二接口212流向中桶210内的二次过滤通道134。

下面对本实施例的二次过滤通道134的结构作为具体说明:

二次过滤通道134形成于内桶230的下端和中桶210的下端之间,二次过滤通道134的上游与中桶210下端的过水口211连通,二次过滤通道134的下游是与中桶210内的出水通道133连通的。

参照图2至图11,在一较佳实施例中:

该第三滤材80优选呈筒状设置,第三滤材80的上端面与内桶230的下端面密封抵接,第三滤材80的下端面与中桶210的下端面密封抵接,如此,第三滤材80的内侧两侧相互隔离,并且第三滤材80的内部空间与过水口211连通,第三滤材80的外部空间与出水通道133相连通。

可以理解的是,汇流通道132内的水流经过过水口211流入第三滤材80的内部空间,经过第三滤材80的过滤后,水流再从第三滤材80的外部空间经过出水通道133流向第一出水口。

进一步地,由于内桶230与中桶210的下端之间具有间隔,为了对内桶230进行有效的支撑,内桶230的下端面沿其周向朝下延伸有环形凸缘231,第三滤材80位于环形凸缘231的内侧,且第三滤材80的外周面与环形凸缘231的内周面之间具有间隙;中桶210的下端面朝上凸设有抵接筋条214,抵接筋条214与环形凸缘231抵接,以使环形凸缘231与中桶210底端之间限定出过水间隙215,过水间隙215用以连通环形凸缘231的内外两侧。

通过环形凸缘231与中桶210下端的抵接,可使得内桶230受到中桶210的支撑,可有效避免内桶230下坠或者内桶230将第三滤材80压坏等风险。为了避免环形凸缘231阻碍二次过滤通道134内的水流流动,通过在中桶210的下端面朝上凸设有抵接筋条214,使得环形凸缘231与抵接筋条214相连接,在环形凸缘231和中桶210的下端面之间可形成过水间隙215,进而保证第三滤材80外部空间的水流畅通,以便于经过第三滤材80过滤后的净化水向出水通道133流动。

进一步地,对于上述第三滤材80而言,为了便于安装第三滤材80,该复合滤芯1还包括第一端盖80a和第二端盖80b,第一端盖80a位于第三滤材80的上端面和内桶230的下端面之间,第一端盖80a与第三滤材80的上端面密封抵接;第二端盖80b设于第三滤材80的下端面和中桶210的下端面之间,第二端盖80b与第三滤材80的下端面抵接,第二端盖80b对应过水口211开设有第一开口802,第一开口802连通过水口211和第三滤材80的内部空间。如此一来,可避免第三滤材80直接与中桶210和内桶230接触安装,以降低中桶210和内桶230的制造精度。

对于第一端盖80a和第二端盖80b而言,为了防止第三滤材80相对其发生径向偏移,该第一端盖80a朝下延伸有呈环状设置的第三限位凸缘801,该第三限位凸缘801可与第三滤材80上端的内周面和/或外周面抵接,进而限制第三滤材80相对第一端盖80a的移动;同理,第二端盖80b朝上延伸有呈环状设置的第四限位凸缘804,该第四限位凸缘804可与第三滤材80下端的内周面和/或外周面抵接,进而限制第三滤材80相对第二端盖80b的移动。

为了方便第三滤材80的内部空间与汇流通道132相连通,本实施例中,第二端盖80b沿第一开口802的边缘朝下延伸有第一引流接口803,第一引流接口803密封贯穿过水口211,以使第一引流接口803连通汇流通道132和第三滤材80的内部空间,如此一来,可避免第一开口802和过水口211之间发生渗水现象,以防止汇流通道132内的水未经过第三滤材80的过滤而直接能流向出水通道133的风险。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第三滤材80呈卷状设置,该第三滤材80可以是PAC卷纸滤材、PP棉滤材、碳棒或碳纤维复合滤材等。

参照图12至图15,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

该第三滤材80优选为颗粒状滤材,为了便于设置第三滤材80,复合滤芯1还包括设于内桶230和中桶210之间的滤桶90,滤桶90的内部填充有第三滤材80,滤桶90的下端朝向延伸有第二引流接口910,第二引流接口910密封贯穿过水口211,以将汇流通道132和滤桶90内部相连通;滤桶90的外周面靠近其上端的位置处设有第二开口920,第二开口920连通出水通道133和滤桶90内部。

通过设置滤桶90,可以将呈颗粒状的第三滤材80填充在滤桶90内,滤桶90的下端设有第二引流接口910,将汇流通道132内的水引入滤桶90内,以便第三滤材80对水流进行过滤;滤桶90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开口920,以方便将滤桶90内经过第三滤材80过滤后的水导出滤桶90,最终通过出水通道133流向第一出水口。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内桶230的下端和中桶210的下端具有一定的间隔,进而可将滤桶90安装在内桶230和中桶210之间,其中,滤桶90的上端面优选于内桶230的下端面抵接,进而可对内桶230起到一起的支撑作用,以防止内桶230下坠,提高了复合滤芯1的结构稳固性。为了避免滤桶90上的第二开口920被内桶230的下端面所覆盖堵塞,该滤桶90的第二开口920优选设置在滤桶90的外周面,滤桶90的外周面与中桶210的内周面之间具有间隙,可使得第二开口920与出水通道133相连通。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内桶230过重而将滤桶90压坏,本实施例中,内桶230的下端沿其周向朝下延伸有环形凸缘231,通过环形凸缘231与中桶210的下端面相抵接,以实现对内桶230的支撑作用。其中,滤桶90位于环形凸缘231内侧,且滤桶90的外周面与环形凸缘231的内周面之间具有间隙;中桶210的下端面朝上凸设有抵接筋条214,抵接筋条214与环形凸缘231抵接,以使环形凸缘231与中桶210底端之间限定出过水间隙215,过水间隙215用以连通环形凸缘231的内外两侧。为了避免环形凸缘231阻碍二次过滤通道134内的水流流动,通过在中桶210的下端面朝上凸设有抵接筋条214,使得环形凸缘231与抵接筋条214相连接,在环形凸缘231和中桶210的下端面之间可形成过水间隙215,进而保证滤桶90外的水流畅通,以便于经过第三滤材80过滤后的净化水向出水通道133流动。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三滤材80优选为活性炭颗粒滤材。

进一步地,在以上实施例中,上述壳体10可具体包括外桶110和滤芯接头120;其中:外桶110的上端呈敞口设置,中桶210和汇流桶220均设于外桶110内;滤芯接头120密封盖合于外桶110的上端,滤芯接头120上设有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

滤芯接头120可采用可拆卸地方式与外桶110的上端密封连接,以实现对滤芯进行拆卸,以便后续对第一滤材30和第二滤材40的更换。由于滤芯接头120上设置有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此时也更加方便对复合滤芯1的水路进行连接,避免了连接水路盘根错综的设置在净水设备内而带来的极大不便。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进水通道131形成与中桶210和外桶110之间,此时进水通道131呈环状设置,为了便于放置第一滤材30,该第一滤材30呈筒状设置、且套设于中桶210的外侧,第一滤材30的内周面与中桶210的外周面之间具有间隙;第一滤材30的内部空间与汇流通道132连通,第一滤材30的外部空间与第一进水口连通,如此一来,从第一进水口进入的待净化水通过从第一滤材30的外周面渗透至第一滤材30的内部后,可通过汇流通道132进行集中汇流。

为了便于第一滤材30的安装,在本实施例中,中桶210的上部具有沿其周向向外延伸的环形挡水板213,且环形挡水板213与外桶110的内周面之间具有间隙;第一滤材30位于环形挡水板213和汇流桶220之间,且第一滤材30的上端面与环形水板密封抵接,第一滤材30的下端面与汇流桶220的上端密封抵接。可以理解的是,汇流桶220上的汇流槽223是位于第一滤材30的内部,进而便于将第一滤材30的内部空间与汇流通道132相连通。此外,由于第一滤材30的上下两端分别被环形挡水板213和汇流桶220所限制,使得第一滤材30被牢靠地夹持在环形挡水板213和汇流桶220之间,进而也避免第一滤材30在进水通道131内发生晃动,使得复合滤芯1的结构更加稳定。

在本实施例中,外桶110的上端与滤芯接头120相连接,中桶210的上端与滤芯接头120相连通,内桶230的上端也与滤芯接头120相连通,如此,可使得进水通道131的上端与滤芯接头120上的第一进水口相连通、出水通道133的上端与滤芯接头120上的第一出水口相连通。为了避免中桶210上的环形挡水板213将进水通道131隔断,通过在环形挡水板213与外桶110的内周面之间预留一定的间隙,进而可便于水流沿进水通道131向下流动。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滤材30呈筒状设置,该第一滤材30可以是PAC卷纸滤材、PP棉滤材、碳棒或碳纤维复合滤材。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增强第一滤材30的净化效果,该第一滤材30还可采用多层芯材相互层叠的方式而形成,例如:第一滤材30包括沿其径向朝内依次设置的第一子滤材310和第二子滤材320,第一子滤材310和第二子滤材320均可是PAC卷纸滤材、PP棉滤材、碳棒或碳纤维复合滤材;该第一子滤材310和第二子滤材320的滤材类型不同,进而可使得待净化水可实现多种滤材的过滤,改善净化水的水质。

进一步地,当第一滤材30采用PAC卷状滤材或PP棉等卷绕式滤材时,为了便于第一滤材30的安装,第一滤材30和中桶210之间还套设有支撑筒架50,支撑筒架50与中桶210的外周面之间具有间隙,支撑筒架50上具有多个通水口501;第一滤材30套设于支撑筒架50的外侧,或第一滤材30卷绕设置于支撑筒架50的外侧。如此一来,支撑筒架50可对第一滤材30起到支撑作用,防止第一滤材30的内周面与中桶210的外周面贴合在一起。此外,由于支撑筒架50上开设有通水口501,可便于经过第一滤材30过滤后的净化水沿支撑筒架50的内部快速地向下流至汇流桶220内,可保证进水通道131内的水流畅通。

当第一滤材30采用第一子滤材310和第二子滤材320层叠设置的结构时,该第二子滤材320优选为PAC卷状滤材或PP棉等卷绕式滤材,第一子滤材310的滤材类型不受限制,此时支撑筒架50用于支撑第二子滤材320。

下面对本复合滤芯1的第二滤腔140的过滤原理做以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0,并结合图2、图3、图11、图12、图13以及图15,第二滤材40呈筒状设置,第二滤材40位于内桶230内,且第二滤材40的内部空间与第二出水口连通,第二滤材40的外部空间与第二进水口连通。

该复合滤芯1还包括上端盖60和下端盖70,上端盖60与第二滤材40的上端面密封抵接,下端盖70与第二滤材40的下端面密封抵接,如此一来,通过设置上端盖60和下端盖70,使得第二滤材40的内侧两侧相互隔离,第二滤材40的外周面与内桶230的内周面呈间隔设置,内桶230的上端与滤芯接头120相连接,进而使得第二滤材40的外部空间与第二进水口相连通;上端盖60朝上延伸有连通第二滤材40内部空间的滤芯接口620,该滤芯接口620与滤芯接头120相连接,进而使得第二滤材40内部空间连通第二出水口。

为了防止第二滤材40相对上端盖60和下端盖70发生径向偏移,本实施例中,该上端盖60朝下延伸有呈环状设置的第一限位凸缘610,该第一限位凸缘610可与第二滤材40上端的内周面和/或外周面抵接,进而限制第二滤材40相对上端盖60的移动;同理,下端盖70朝上延伸有呈环状设置的第二限位凸缘710,该第二限位凸缘710可与第二滤材40下端的内周面和/或外周面抵接,进而限制第二滤材40相对下端盖70的移动。

第二滤材40的滤材类型不受限制,例如第二滤材40可以为碳棒,进而以消除水中的异味。

此外,对于上述复合滤芯1而言,第一滤材30和第三滤材80可以为前置滤材,第二滤材40为后置滤材,其中:第一滤材30优选为PP棉或PAC卷材,第三滤材80优选为PP棉或PAC卷材,第二滤材40优选为碳棒。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净水设备,该净水设备包括复合滤芯,该复合滤芯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净水设备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