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仪器摆放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8885发布日期:2019-04-20 03:45阅读:5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验仪器摆放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仪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验仪器摆放架。



背景技术:

滴定管、移液管、移量管、烧杯、锥形瓶等都是分析化学实验室的常用玻璃仪器,在实验过程中使用的仪器种类多,数量也大。现在的分析化学实验室通常将仪器摆放在实验桌上或收到抽屉内,如移液管和移量瓶摆放在移液管架上,烧杯、表面皿和锥形瓶等收到抽屉内。这样摆放的仪器种类和数量不容易清点,同时给实验的准备及实验操做带来困难,玻璃仪器杂乱的放到抽屉或者桌面上,非常容易损坏,清洗过的仪器壁上会有水分,不便沥干,不合理的存、摆放仪器给使用及管理带来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实验仪器摆放不合理,仪器内水份流淌在仪器架上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实验仪器摆放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实验仪器摆放架,包括一对支架,一对所述支架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放置板、第二放置板,所述第一放置板、第二放置板均包括一对网板,一对所述网板之间设置有倾斜状的隔板,所述支架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一对集液槽,所述隔板穿过支架延伸至集液槽的内腔,所述第一放置板的上端面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第一放置板的底部穿插设有多个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中螺纹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旋钮,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铰球,所述铰球上套接有铰球套,所述铰球套上粘接有吸盘,所述吸盘位于通孔的内腔,所述第一放置板的上端面放置玻璃仪器、并且玻璃仪器的底部与吸盘吸附在一起,所述第二放置板的内壁粘接有多根磁条,所述第二放置板的上端面放置有金属仪器,所述金属仪器与磁条吸附。

优选的,所述支架的底部转动安装有滚轮。

优选的,一对所述集液槽之间插接有连接管,并且一对所述集液槽通过连接管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实验仪器摆放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吸盘和磁条,吸盘安装在第一放置板上用于吸附玻璃仪器,磁条粘接在第二放置板上用于吸附金属仪器,使得实验仪器在放置在该摆放架上时能够很好的对实验仪器进行固定,避免了移动摆放架时,实验仪器发生晃动、破损,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同时设置有隔板和集液槽用于收集仪器表面残留的清洗液,防止清洗液四处流淌影响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实验仪器摆放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实验仪器摆放架的网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实验仪器摆放架的吸盘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2第一放置板、3第二放置板、4滚轮、5网板、6隔板、7金属仪器、8磁条、9玻璃仪器、10吸盘、11螺纹套筒、12旋钮、13通孔、14铰球套、15铰球、16连接杆、17集液槽、18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实验仪器摆放架,包括一对支架1,一对支架1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放置板2、第二放置板3,第一放置板2、第二放置板3均包括一对网板5,一对网板5之间设置有倾斜状的隔板6,支架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一对集液槽17,隔板6穿过支架1延伸至集液槽17的内腔,第一放置板2的上端面开设有多个通孔13,第一放置板2的底部穿插设有多个螺纹套筒11,螺纹套筒11中螺纹连接有连接杆16,连接杆16的一端固定连接旋钮12,连接杆1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铰球15,铰球15上套接有铰球套14,铰球套14上粘接有吸盘10,吸盘10位于通孔13的内腔,第一放置板2的上端面放置玻璃仪器9、并且玻璃仪器9的底部与吸盘10吸附在一起,第二放置板3的内壁粘接有多根磁条8,第二放置板3的上端面放置有金属仪器7,金属仪器7与磁条8吸附,在固定玻璃仪器9时只需将玻璃仪器9放置在第一放置板2上,吸盘10对玻璃仪器9进行吸附,然后旋转旋钮12,吸盘10在连接杆16的带动下下移,使得玻璃仪器9能够牢靠的放置在第一放置板2上。

支架1的底部转动安装有滚轮4。一对集液槽17之间插接有连接管18,并且一对集液槽17通过连接管18连通,吸盘10安装在第一放置板2上的用于吸附玻璃仪器9,磁条8粘接在第二放置板3上用于吸附金属仪器7,使得实验仪器在放置在该摆放架上时能够很好的对实验仪器进行固定,避免了移动摆放架时,实验仪器发生晃动、破损,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同时设置有隔板6和集液槽17用于收集仪器表面残留的清洗液,防止清洗液四处流淌影响美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