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模体加工用AB胶黏度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16298发布日期:2019-03-27 11:24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模体加工用AB胶黏度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模体制造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水模体加工用AB胶黏度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计算机X射线断层成像机(CT机)作为医疗设备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领域以协助医生诊断疾病。为保证CT机的成像稳定性机CT图像数据的准确性,需要定期对采用各种模体对CT机进行校正,也称作模体校正。通常用到的模体主要有水模体、层厚模、高分辨率模体和剂量模体等。

目前的水模体(又称水箱模体、水模)主要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材料经过机加工,如车削和铣削,加工出各独立部分,之后再利用AB胶将各个部分粘结在一起。在上述的粘结过程中,AB胶需要达到适宜的黏度,黏度太大或者太小都会影响水模体结合的质量。一般是在AB胶内加入溶剂调节AB胶的黏度。当溶剂加入到调节桶内时,会采用搅拌叶片搅拌的方式对AB胶和溶剂进行搅拌,使两者混合。但是上述搅拌方式对搅拌叶片以外的范围并不能起到良好的搅拌混合效果,容易形成死角,造成AB胶和溶剂的混合不够均匀,影响后期粘结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水模体加工用AB胶黏度调节装置,该装置采用循环的方式,可充分混合AB胶和溶剂,不易形成死角,且溶剂可分散加入AB胶中,提高混合效果和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模体加工用AB胶黏度调节装置,包括上箱体和下箱体:所述上箱体内竖直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与上箱体的顶部和底部相连,将上箱体分隔成左侧的左腔室和右侧的右腔室;所述隔板上靠近上箱体顶部处设有第一开口;所述左腔室和右腔室通过第一开口连通;所述左腔室在上箱体底部设有第二开口;所述右腔室在上箱体底部设有第三开口;所述下箱体设置在上箱体下方;所述左腔室通过第二开口与下箱体相连通;所述右腔室通过第三开口与下箱体相连通;所述左腔室内设有可将AB胶从第二开口输送到第一开口的举升机构;所述右腔室内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竖直设置,转轴上端与上箱体顶部转动连接;所述转轴顶端沿中心轴线设有流道;所述转轴顶端设有与流道相连通的漏斗;所述转轴上设有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内部设有与流道连通的空腔;所述空腔与右腔室连通;所述上箱体顶部设有驱动转轴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下箱体内设有将AB胶从第三开口输送到第二开口的输送机构;所述下箱体底部设有出胶口。

进一步的:所述举升机构包括第一旋转轴、第一螺旋叶片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旋转轴竖直设置在左腔室内;所述第一旋转轴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于上箱体的顶部和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旋叶片沿第一旋转轴长度方向环绕第一旋转轴设置;所述第一螺旋叶片与左腔室的内壁间隙配合连接;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一旋转轴上端相连,驱动第一旋转轴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齿轮套设在转轴上;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上箱体顶部;所述第二齿轮设置在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互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第二旋转轴、第二螺旋叶片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二旋转轴水平设置在下箱体内;所述第二旋转轴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于下箱体侧面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螺旋叶片沿第二旋转轴长度方向环绕第二旋转轴设置;所述第二螺旋叶片与下箱体的内壁间隙配合连接;第二电机与第二旋转轴上端相连,驱动第二旋转轴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上箱体顶部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溶剂桶和AB胶桶;所述溶剂桶通过设有管道与漏斗连通;所述溶剂桶上设有溶剂出口;所述溶剂出口与漏斗相连通;所述AB胶桶上设有AB胶出口;所述AB胶出口与上箱体内部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溶剂桶和AB胶桶内均设有搅拌机构。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的AB胶黏度调节装置,通过采用举升机构和输送机构,可实现AB胶在上箱体和下箱体之间形成循环流动,实现了AB胶和溶剂无死角、全方位的混合,此外,通过在转轴上设置流道,溶剂进入流道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经过搅拌叶片上的空腔被分散甩开到右腔室内,避免了溶剂过于集中加入到AB胶中,提高了混合的效果和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AB胶黏度调节装置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上箱体;11、第三开口;12、第二开口;2、下箱体;21、出胶口;3、隔板;31、第一开口;4、右腔室;41、转轴;411、流道;42、搅拌叶片;421、空腔;5、左腔室;51、第一旋转轴;52、第一电机;53、第一螺旋叶片;6、驱动电机;61、第一齿轮;62、第二齿轮;7、第二旋转轴;71、第二螺旋叶片;72、第二电机;8、AB胶桶;81、溶剂桶;82、支架;9、第三旋转轴;91、桨叶;92、转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水模体加工用AB胶黏度调节装置,包括上箱体1和下箱体2:上箱体1内安装有竖直的隔板3;隔板3与上箱体1的顶部和底部固定相连,将上箱体1分隔成左侧的左腔室5和右侧的右腔室4;其中左腔室5和右腔室4均为密封腔室;隔板3上靠近上箱体1顶部处开设有第一开口31;左腔室5和右腔室4通过第一开口31连通;左腔室5在上箱体1底部开设有第二开口12;右腔室4在上箱体1底部设有第三开口11;下箱体2安装在上箱体1下方;左腔室5通过第二开口12与下箱体2相连通;右腔室4通过第三开口11与下箱体2相连通;左腔室5内安装有可将AB胶从第二开口12输送到第一开口31的举升机构;举升机构包括第一旋转轴51、第一螺旋叶片53和第一电机52;第一旋转轴51竖直安装在左腔室5内;第一旋转轴51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于上箱体1的顶部和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第一螺旋叶片53沿第一旋转轴51长度方向环绕第一旋转轴51设置;第一螺旋叶片53与左腔室5的内壁间隙配合连接;第一电机52与第一旋转轴51上端相连,驱动第一旋转轴51转动;右腔室4内安装有转轴41;转轴41竖直设置,转轴41上端与上箱体1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转轴41顶端沿中心轴线开设有流道411;转轴41顶端安装有与流道411相连通的漏斗412;转轴41上安装有搅拌叶片42;搅拌叶片42内部开设有与流道411连通的空腔421;空腔421与右腔室4连通;上箱体1顶部安装有驱动转轴41转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61、第二齿轮62和驱动电机6;第一齿轮61套设在转轴41上,且第一齿轮61位于上箱体1顶部与漏斗412之间;驱动电机6固定在上箱体1顶部;第二齿轮62安装在驱动电机6的动力输出轴上;第一齿轮61与第二齿轮62相互啮合;下箱体2内安装有将AB胶从第三开口11输送到第二开口12的输送机构;输送机构包括第二旋转轴7、第二螺旋叶片71和第二电机72;第二旋转轴7水平安装在下箱体2内;第二旋转轴7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于下箱体2侧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第二螺旋叶片71沿第二旋转轴7长度方向环绕第二旋转轴7设置;第二螺旋叶片71与下箱体2的内壁间隙配合连接;第二电机72与第二旋转轴7上端相连,驱动第二旋转轴7转动;下箱体2底部开设有出胶口。

此外,在上箱体1顶部安装有支架82;支架82上安装有溶剂桶81和AB胶桶8;溶剂桶81上开设有溶剂出口;溶剂桶81通过安装有管道与漏斗412连通;AB胶桶8上开设有AB胶出口;AB胶桶8通过安装有管道与上箱体1连通;在溶剂桶81和AB胶桶8内均安装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分别对AB胶桶8内的AB胶以及溶剂桶81内的溶剂进行搅拌,防止其凝结。搅拌机构包括第三旋转轴9、桨叶91和转动电机92;第三旋转轴9竖直安装在AB胶桶8和溶剂桶81内,且分别与AB胶桶8和溶剂桶81转动连接;桨叶91安装在第三旋转轴9上;转动电机92分别安装在AB胶桶8和溶剂桶81的顶部,驱动第三旋转轴9转动。在右腔室4的底部安装有方便AB胶进入第三开口11的斜面。AB胶可顺畅的从斜面滑入第三开口11内。

使用时,待混合的AB胶和溶剂加入到AB胶桶8和溶剂桶81内部,AB胶直接通过管道进入上箱体1内,溶剂通过管道进入漏斗412内,启动第一电机52、第二电机72以及驱动电机6,流进漏斗412内的溶剂进入流道411内,在转轴41的转动下,流道411内的溶剂通过搅拌叶片41上的空腔421被甩飞到右腔室4内,起到分散溶剂的作用,同时搅拌叶片42不断对右腔室4内的AB胶和溶剂混合搅拌。如此同时,右腔室内的AB胶通过第三开口11落入到下方的下箱体2内,并在输送机构的作用下推动到第二开口12处,AB胶从第二开口12进入到左腔室5内。左腔室5内的AB胶在举升机构的带动下,输送到第一开口31处,AB胶通过第一开口31再次回到右腔室5内。上述步骤循环往复,同时进行搅拌混合。最终打开出胶口21,混合好的AB胶从出胶口21出来,输送机构可促进AB胶快速、完全从下箱体2内输送出来。

本实施例的AB胶黏度调节装置,通过采用举升机构和输送机构,可实现AB胶在上箱体1和下箱体2之间形成循环流动,实现了AB胶和溶剂无死角、全方位的混合,此外,通过在转轴41上设置流道411,溶剂进入流道411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经过搅拌叶片42上的空腔421被分散甩开到右腔室4内,避免了溶剂过于集中加入到AB胶中,提高了混合的效果和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