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钢管沥油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71319发布日期:2019-04-09 23:02阅读:621来源:国知局
无缝钢管沥油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缝钢管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无缝钢管沥油架。



背景技术:

无缝钢管的制造工艺包括热轧和冷拔,冷拔无缝钢管包括以下步骤:圆管坯→加热→穿孔→打头→退火→酸洗→涂油(镀铜)→多道次冷拔(冷轧)→坯管→热处理→矫直→水压试验(探伤)→标记→入库。

在进行防锈涂油时,需要将无缝钢管先捆扎成捆,再用吊车将成捆的无缝钢管放置在油槽内,无缝钢管捆在油槽内粘附大量的油,当需要将无缝钢管捆从油槽中取出进行下一步操作时,粘附大量油的无缝钢管捆会有较多的油从无缝钢管捆上滴落,容易造成油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缝钢管沥油架,其通过将从油槽中取出的无缝钢管捆放置在倾斜的沥油板上,并在沥油板较低一端处放置油桶,能够将无缝钢管捆上的油进行回收,避免造成油的浪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缝钢管沥油架,包括支撑腿、固定在支撑腿上的沥油板、位于沥油板一端处的油箱;所述沥油板倾斜设置,且靠近油箱的一端较低;所述沥油板较低一端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长条形的油槽,油槽的长度方向与沥油板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沥油板较低一端的上表面固设有位于油槽两侧的挡板,挡板的一端位于油槽的一侧,挡板的另一端向远离油槽的方向倾斜,且挡板远离油槽的一端靠近沥油板较高的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浸泡过油的无缝钢管捆吊装在沥油板上,无缝钢管上的多余油滴落在沥油板上,因为沥油板是倾斜的,滴落在沥油板上的油会沿沥油板向较低一端流动,位于沥油板较低一端上的两个挡板,一端位于油槽的一侧,另一端向沥油板较高一端倾斜,当油向较低一端流动时,挡板能够将流动的油向油槽内引导,由挡板引入油槽内的油沿油槽流动,进而滴落在油箱内,滴入油箱内的油能够重复利用,避免了油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沥油板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固设有长度与沥油板长度相同的支撑板,支撑板靠近油槽的一端位于油槽的中间位置处;所述沥油板的上表面以支撑板为中心对称设置有多个支撑杆,支撑杆的下侧均布有多个漏油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浸泡完油的无缝钢管捆放置在支撑杆上,油支撑架支撑的无缝钢管捆上的油滴落在沥油板上,并沿支撑杆上的漏油孔向沥油板较低一端移动,利用支撑杆将无缝钢管捆悬空,使无缝钢管在沥油的过程中不与沥油板接触,防止无缝钢管捆在沥油过程中油一直位于无缝钢管捆和沥油板的接触处,能够提高沥油速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位于支撑板两侧且靠近挡板的两个支撑杆上均固设有固定板,两个固定板均位于挡板靠近沥油板较高一端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无缝钢管捆放置在支撑杆上时,因为沥油板是倾斜设置的,无缝钢管捆会向沥油板较低一端移动,设置在靠近挡板的支撑杆上的固定板,能够防止无缝钢管捆在沥油板上从沥油板较低一端滑落,且固定板设置在支撑杆上,在阻挡无缝钢管滑落的同时,并不影响油的流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沥油板的两侧均设置有位于固定板和挡板之间的刮油装置;所述刮油装置包括固定在沥油板侧壁上的气缸、固定在气缸伸缩杆上的刮油板;所述刮油板的下端与沥油板的上表面滑移连接,刮油板靠近固定板的一侧与固定板滑移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沥油板上的油从固定板下方的支撑杆上的漏油孔内流出时,利用气缸带动刮油板向油槽的方向移动,两个刮油板能够从油槽的两侧,将沥油板上的油刮入油槽内,便于快速收集油,提高回收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板上固设有竖截面呈倒V型设置的安装板;位于所述支撑板两侧的支撑杆靠近支撑板的一端与支撑板的侧壁均留有流油孔,所述安装板位于流油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无缝钢管捆上的油滴落至安装板上使,纵截面呈倒V型的安装板,能够对滴落在安装板上的油进行导流,油沿安装板掉落至流油孔内,能够提高回收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位于所述支撑板两侧的支撑杆远离支撑板的一端上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支撑杆上放置有较多无缝钢管时,位于支撑杆一端的转动杆,能够防止无缝钢管从支撑杆上掉落,且无缝钢管在支撑杆上向沥油板较低一端滑动时,能够转动的转动杆,能够防止无缝钢管在滑动时,无缝钢管的外周壁与转动杆的外周壁相互摩擦,无缝钢管的外壁上产生磨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沥油板的两侧均固设有长度方向与沥油板长度方向相同的防漏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无缝钢管上的有滴落在沥油板上时,位于沥油板两侧的防漏板,能够防止滴落在沥油板上的油从沥油板的两侧滴落,造成油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板靠近挡板的一侧上开设有长度方向与沥油板长度方向相互垂直的滑槽;所述刮油板与滑槽相互对应处固定连接有滑轨,滑轨与滑槽相互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气缸带动刮油板在固定板的一侧移动进行刮油时,刮油板上的滑轨与固定板上的滑槽相互配合,能够对刮油板起到导向作用,能够防止刮油板在移动过程中出现偏移,与固定板或挡板出现碰撞。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沥油板较低一端上固设有倾斜设置的导油槽,导油槽的一端与油槽相互对应,另一端位于油箱的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油槽内的油流向油箱时,倾斜设置的导油槽能够对油进行引流,便于油槽内的油流入油箱,加速油的流动,提高回收速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倾斜的沥油架、位于沥油架较低一端上的挡板和位于沥油板较低一端处的油箱,能够收集无缝钢管上的油,避免油的浪费;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沥油板上设置支撑杆和开设在支撑杆下侧的漏油孔,能够将无缝钢管进行悬空,便于油滴落在沥油板上,并沿漏油孔流入油箱,能够提高油的回收效率;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沥油板的两侧设置刮油装置,通过从两侧向油槽移动的刮油板,能够加快油的收集,提高收集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轴测图;

图2为图1中A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突出显示流油孔而作的示意图;

图4为突出显示刮油装置而作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支撑腿;2、沥油板;21、油槽;22、挡板;23、支撑板;24、安装板;25、导油槽;26、支撑杆;261、漏油孔;262、流油孔;263、转动杆;27、防漏板;28、固定板;3、油箱;4、刮油装置;41、气缸;42、刮油板;43、滑轨;44、滑槽;45、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一种无缝钢管沥油架,参见图1,包括支撑腿1、固定在支撑腿1顶端的沥油板2、开设在沥油板2宽度方向中间位置处的油槽21、位于沥油板2一端的油箱3、位于沥油板2一端且位于油槽21两侧的挡板22、位于沥油板2上的刮油装置4;沥油板2倾斜设置,且靠近油箱3的一端较低,油槽21位于沥油板2较低的一端上,且油槽21的长度方向与沥油板2的长度方向相同;挡板22位于沥油板2上靠近油箱3的一端,挡板22的一端靠近油槽21,另一端向远离油槽21的方向倾斜,且挡板22远离油槽21的一端靠近沥油板2较高的一端;刮油装置4设置有两个,均位于挡板22远离油箱3的一侧,刮油装置4将沥油板2较高一端留下的油从沥油板2两侧向油槽中刮动。

参加图1和图2,沥油板2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长度与沥油板2长度相同的支撑板23,支撑板23与沥油板2相互垂直,支撑板23靠近油箱3的一端位于油槽21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处,支撑板23的顶端固设有纵截面呈倒V型的安装板24,安装板24位于两个挡板22之间;沥油板2靠近油箱3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呈U型设置的导油槽25,导油槽25的一端与油槽21位置相互对应,另一端倾斜向下,导油槽25倾斜向下的一端位于油箱3的上方。

参见图1和图3,沥油板2上以支撑板23为中心对称固定有多个支撑杆26,支撑杆26的下侧均布有多个漏油孔261,位于支撑板23一侧的多个支撑杆26上的漏油孔261位置一一对应;位于支撑板23两侧的支撑杆26靠近支撑板23的一端与支撑板23的侧壁之间留有流油孔262,安装板24位于流油孔262内;支撑杆26远离安装板24的一端上均转动连接有轴线方向竖直的转动杆263,当支撑杆26上有较多无缝钢管时,无缝钢管与转动杆263的外壁接触,转动杆263能够防止无缝钢管在支撑杆26上向沥油板2较低一端滑动时,导致无缝钢管表面产生磨损,沥油板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长度方向与沥油板2长度方向相同的防漏板27,防漏板27与沥油板2相互垂直,防漏板27能够防止粘附在无缝钢管上的油滴落到沥油板2上时,从沥油板2的两侧滴落。

参见图3和图4,靠近油箱3的支撑杆26上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8,固定板28与沥油板2相互垂直,固定板28位于刮油装置4远离挡板22的一侧,固定板28能够防止无缝钢管在沥油的过程中,向沥油板2较低一端滑动,并从沥油板2较低一端滑落;两个刮油装置4分别位于油槽21的两侧,刮油装置4包括固定在沥油板2两侧的气缸41和固定在气缸41伸缩杆上的刮油板42;气缸41的长度方向与沥油板2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刮油板42的下端呈弧形,且圆弧的内侧靠近油槽21,刮油板42位于挡板22和固定板28之间;刮油板42靠近固定板28的一侧上固设有滑轨43,固定板28与滑轨43位置相互对应处开设有与滑轨43相互配合的滑槽44,防漏板27上与气缸41伸缩杆位置对应处开设有通孔45,气缸41的伸缩杆与通孔45滑移连接;两个气缸41带动刮油板42向油槽21的方向移动,刮油板42能够从油槽21的两侧将油推入油槽21内。

该无缝钢管沥油架的使用方法如下:将浸泡完油的无缝钢管捆放置在支撑架上,无缝钢管上的油滴落在沥油板2上,滴落的油沿漏油孔261向沥油板2较低一端流动,若无缝钢管捆较大,放置在位于支撑板23两侧的支撑杆26上,油会滴落在安装板24上,安装板24对油进行引流,油滴落在引流孔内,当油向沥油板2较低一端流动至油槽21内使,油槽21内的油通过导油槽2521流入油箱3内,也可利用气缸41,驱动刮油板42从油槽21的两侧向油槽21的方向移动,将油刮入油槽21,提高回收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