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水器的前置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17393发布日期:2019-04-16 23:29阅读:4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净水器的前置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一种净水器的前置过滤器,属于净水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垢几乎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几乎有水的地方就可以发现水垢的身影,事实上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由钙、镁离子物以及水中其它杂质而组成,临床医学表明,长期饮用钙镁离子含量较高的水,对人体是有危害的,容易导致结石;另外这类水还影响我们的生活,比如会对热水器、开水器造成内胆腐蚀,精密控件失灵等。消除水垢的办法很多,目前各大净水器品牌基本上都有除去水垢的净水器机型,即净水器的前置过滤器,前置过滤器主要由滤筒和滤芯组成,滤筒为一端封闭的圆筒,滤筒的敞口端通过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的端盖封闭,滤筒内设置有滤芯,滤芯与滤筒间隔设置,进水管与滤芯和滤筒之间的空腔连通,出水管与滤芯内腔连通,由于进水管和出水管设置在滤筒同一端,导致水直接由滤芯靠近端盖的一端进入到滤芯内腔,滤芯远离端盖的一端利用率极低,大大影响了滤芯的使用寿命,提高了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提高滤芯的利用率,进而提高滤芯使用寿命的净水器的前置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净水器的前置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段滤筒、出水段滤筒以及滤芯,进水段滤筒一端封闭,另一端与出水段滤筒一端密封连接,出水段滤筒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水管,滤芯一端设置在进水段滤筒内,另一端设置在出水段滤筒内,且滤芯与进水段滤筒以及滤芯与出水段滤筒均间隔设置形成进水腔,进水段滤筒上设置有与进水腔连通的进水管,出水管与滤芯内腔连通,滤芯内设置有陶瓷球。

优选的,所述的进水管设置在进水段滤筒的中部一侧,进水管沿进水段滤筒的径向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进水段滤筒敞口端外径大于另一端外径形成进水段连接部,进水段滤筒外套设有连接筒,连接筒的一端设置有直径小于另一端直径形成压紧部,出水段滤筒的端部伸入连接筒内并与连接筒螺纹连接,压紧部将进水段连接部压紧在出水段滤筒的端部。

优选的,环绕所述的进水段滤筒的外壁上部间隔设置有多个凸起形成进水段防滑部,环绕出水段滤筒的外壁下部间隔设置有多个凸起形成出水段防滑部。

优选的,所述的出水段滤筒外壁设有磁铁。

优选的,所述的磁铁环绕出水段滤筒间隔均布有偶数块。

优选的,所述的出水管的下端直径大于上端直径,出水管的中部为由上至下直径逐渐增大的锥形,出水管的下端与出水段滤筒的上端密封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种净水器的前置过滤器的进水管设置在进水段滤筒上,出水管设置在出水管滤筒上,能够对整个滤芯进行充分利用,解决了现有的前置过滤器只能够对滤芯上部进行使用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滤芯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滤芯的更换频率,进而降低了使用成本,而且能够保证水的过滤速度更快。

2、进水管沿进水段滤筒的径向设置,使水顺畅的进入到进水腔内。

3、进水段滤筒和出水段滤筒通过连接筒相连,连接筒与出水段滤筒螺纹连接,拆装方便,滤芯拆装方便,方便更换滤芯。

4、进水段防滑部和出水段防滑部方便了进水段滤筒和出水段滤筒的拆装,避免拆装时打滑导致进水段滤筒和出水段滤筒难以打开。

5、磁铁能够除去水中的铁等杂质,还能够对水磁化。

附图说明

图1为净水器的前置过滤器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中:1、进水段滤筒 101、进水段防滑部 102、进水段连接部 2、出水段滤筒 201、出水段连接部 202、出水段防滑部 3、进水管 4、出水管 5、滤芯 6、陶瓷球 7、连接筒 701、压紧部 8、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净水器的前置过滤器,包括进水段滤筒1、出水段滤筒2以及滤芯5,进水段滤筒1一端封闭,另一端与出水段滤筒2一端密封连接,出水段滤筒2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水管4,滤芯5一端设置在进水段滤筒1内,另一端设置在出水段滤筒2内,且滤芯5与进水段滤筒1以及滤芯5与出水段滤筒2均间隔设置形成进水腔,进水段滤筒1上设置有与进水腔连通的进水管3,出水管4与滤芯5内腔连通,滤芯5内设置有陶瓷球6。本种净水器的前置过滤器的进水管3设置在进水段滤筒1上,出水管4设置在出水管滤筒2上,能够对整个滤芯5进行充分利用,解决了现有的前置过滤器只能够对滤芯5上部进行使用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滤芯5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滤芯5的更换频率,进而降低了使用成本,而且能够保证水的过滤速度更快。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然而熟悉本领域的人们应当了解,在这里结合附图给出的详细说明是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必然超出了有限的这些实施例,而对于一些等同替换方案或常见手段,本文不再做详细叙述,但仍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具体的:如图1所示:进水段滤筒1为下端封闭的圆筒,进水管3设置在进水段滤筒1的中部左侧,进水管3沿进水段滤筒1的径向设置,进水管3与进水段滤筒1的内腔连通。进水段滤筒1上端的外径大于下端的外径,从而在进水段滤筒1的上端外壁形成进水段连接部102。进水段连接部102下部的进水段滤筒1外壁间隔设置有多个向外的凸起,从而在进水段连接部102下部的进水段滤筒1外壁上形成进水段防滑部101。

出水段滤筒2为两端均敞口的圆筒,且出水段滤筒2的内径与进水段滤筒1的内径相等,出水段滤筒2的下端设置有外径与进水段连接部102外径相等的出水段连接部201,环绕出水端连接部201的外壁设置有螺纹。出水端连接部201上侧的出水段滤筒2外壁间隔设置有多个向外的凸起,从而在出水端连接部201上侧的出水段滤筒2的外壁形成出水段防滑部202。

进水段滤筒1外同轴套设有连接筒7,连接筒7下端的内径小于上端的内径,从而在连接筒7的下端形成压紧部701,环绕连接筒7的内壁设置有螺纹。进水段滤筒1与出水段滤筒2对接时,将出水段连接部201伸入由连接筒7上端伸入连接筒7内并与连接筒7螺纹连接,连接筒7的压紧部701将进水段连接部102压紧在出水段滤筒2的出水段连接部201上,从而完成进水段滤筒1和出水段滤筒2的对接,对接时进水段防滑部101和出水段防滑部202能够避免打滑,方便进水段滤筒1和出水段滤筒2的拆装。进水段连接部102和出水段连接部201之间可以设置密封圈,避免发生泄漏。

环绕出水段滤筒2的外壁间隔均布有偶数块磁铁8,磁铁8设置在出水段防滑部202上侧,磁铁8既能够除去水中的铁等杂质,又能够将水磁化为磁化水。

出水管4与出水段滤筒2同轴设置,出水管4设置在出水段滤筒2的上侧,出水管4的下端直径大于上端的直径,且出水管4的中部为由上至下直径逐渐增大的锥形,出水管4的下端内径等于或稍大于出水段滤筒2的外径,出水段滤筒2的上端伸入出水管4的下端并与出水管4的下端密封连接。

滤芯5为两端敞口的圆筒,滤芯5的上部设置在出水段滤筒2内,滤芯5的下部设置在进水段滤筒1内,滤芯5的外壁与进水段滤筒1的内壁间隔设置,滤芯5的外壁还与出水段滤筒2的内壁间隔设置,从而在滤芯5与进水段滤筒1以及滤芯5与出水段滤筒2之间形成进水腔,滤芯5的内腔为出水腔,进水管3与进水腔连通,出水管4与滤芯5内腔连通,即出水管4与出水腔连通,进水腔和出水腔通过滤芯5隔离。

滤芯5内腔有陶瓷球,即阻垢陶瓷球,通过陶瓷球能够对水进一步去垢。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