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叶酸检测八联管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75369发布日期:2019-06-12 00:23阅读:49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外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叶酸检测八联管架。



背景技术:

检测实验室目前使用的八联管架为12排,每排8个孔位。在对叶酸项目进行检测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将几排八联管间隔置于八联管架上;然后将突变型PCR反应液M从左到右依次加入第一排八联管中,再从左到右依次加入1~8号样本,盖好管盖后需要在管的侧面标注好M1,如检测基因为MTHFR C677T,还需标注677;然后再将野生型PCR反应液T从左到右依次加入第二排八联管中,再从左到右依次加入1~8号样本,盖好管盖后需要在管的侧面标注好T1,如检测基因为MTHFR C677T,也需标注677,以此类推;除此之外还需在每个管盖上面标注样本号1、2、3、4、5、6、7、8;最后将八联管架置于振荡器震荡,使样本和PCR反应液充分混匀。

此过程每个样本至少需标注六次,一次实验至少标注48次,如每个样本做2次平行实验,标注工作量更大,浪费时间和人力,工作效率低下,而且人工标注过程中极其容易出现纰漏,产生错误或标注不清的情况发生,降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叶酸检测八联管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叶酸检测八联管架,包括架体;

所述架体的内部形成多个开口向上的管孔,所述管孔呈矩阵式分布;

每个管孔内嵌套有一个胶皮管,胶皮管的上沿伸出管孔的上表面并向下卷曲形成边沿,八联管的单个管与胶皮管过盈配合;

所述架体的上表面设有第一标注位、第二标注位和第三标注位,垂直于架体的上表面方向上,所述第一标注位设于每排管孔的一端,所述第二标注位设于每排管孔的另一端;所述第三标注位设于每个管孔的上方或下方且与管孔一一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横向标注位分别标有数字标识,所述数字标识与架体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纵向标注位包括插槽和插板,所述插槽由架体的上表面开设至架体的边缘,所述插板由架体的边缘插入至插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插板由透明材质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插板的边缘形成有向上的凸起。

进一步地,上述的叶酸检测八联管架,还包括震荡器,所述振荡器上连接有震荡托盘,所述架体固定在震荡托盘上。

进一步地,所述震荡托盘包括四个固定抓,每个固定抓的指根彼此连接形成十字形,用于承载并固定架体,每个固定抓的指尖向上弯曲将架体锁紧。

进一步地,上述的叶酸检测八联管架,还包括覆盖架体的防尘罩,所述防尘罩铰接在震荡托盘上。

进一步地,上述的叶酸检测八联管架,还包括覆盖架体的防尘盖,所述防尘盖铰接在架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管孔呈8×6矩阵式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叶酸检测八联管架,简化标注样本的过程,缩短加样时间,提升工作效率,且标注明确,降低加样出错率,能够保证检测质量,避免缺陷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叶酸检测八联管架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叶酸检测八联管架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叶酸检测八联管架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架体;2、管孔;3、胶皮管;4、第一标注位;5、第二标注位;6、插槽;7、插板;8、凸起;9、振荡器;10、震荡托盘;11、固定抓;12、防尘罩;13、防尘盖;14、第三标注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参见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叶酸检测八联管架,包括架体1;

架体1的内部形成多个开口向上的管孔2,管孔2呈矩阵式分布;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管孔2呈8×6矩阵式分布;

每个管孔2内嵌套有一个胶皮管3,胶皮管3的上沿伸出管孔2的上表面并向下卷曲形成边沿,八联管的单个管与胶皮管3过盈配合;

架体1的上表面设有第一标注位4、第二标注位5和第三标注位14,垂直于架体1的上表面方向上,第一标注位4设于每排管孔2的一端,第二标注位5设于每排管孔2的另一端;第三标注位14设于每个管孔2的上方或下方且与管孔2一一对应。

具体地,检测叶酸项目时,在第三标注位14由左至右事先标注好样品代码如1、2、3、4、5、6、7、8,在第一标注位4由上至下事先标注好PCR反应液代码如M1、T1、M2、T2、M3、T3,在第二标注位5由上至下事先标注好检测基因如667;再将6排八联管由上至下依次置于八联管架上;然后将突变型PCR反应液M1从左到右依次加入第一排八联管中,然后再将野生型PCR反应液T1从左到右依次加入第二排八联管中,以此类推加完所有反应液;然后在排反应液中从左到右依次加入1~8号样本,盖好管盖充分反应。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叶酸检测八联管架,标注样本的过程大大简化,缩短加样时间,提升工作效率,且标注明确,降低加样出错率,能够保证检测质量,避免缺陷发生。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横向标注位4分别标有数字标识,数字标识与架体1一体成型。此设计省去事先标注的操作,更加节约时间,降低劳动成本,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纵向标注位5包括插槽6和插板7,插槽6由架体1的上表面开设至架体1的边缘,插板7由架体1的边缘插入至插槽6内。此设计可将标注例如M1印在插板上,或者将标注事先标注在插板上,根据检测项目不同进行标注的更换,操作方便快捷,适用范围更广。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插板7由透明材质制成。可将带有标注例如M1的纸片或纸板插入插板7和插槽6之间,透过插板7即可见到标注。带有标注的纸片或纸板也可随检测项目的不同进行更换,操作方便快捷,适用范围广。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插板7的边缘形成有向上的凸起8。凸起8的设计相当于拉手,便于将插板7从插槽6中抽出。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的叶酸检测八联管架,还包括震荡器9,振荡器9上连接有震荡托盘10,架体1固定在震荡托盘10上。将架体与振荡器连接,加样后无需另外转移至振荡装置上,只需按动振荡器启动开关即可将样品与PCR反应液充分混匀,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成本。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震荡托盘10包括四个固定抓11,每个固定抓11的指根彼此连接形成十字形,用于承载并固定架体1,每个固定抓11的指尖向上弯曲将架体1锁紧。固定抓11可以保证振荡混匀时架体1与震荡托盘10的相对稳定性,避免架体1在振荡过程中从振荡器托盘10上脱落。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的叶酸检测八联管架,还包括覆盖架体1的防尘罩12,防尘罩12铰接在震荡托盘10上。加防尘罩12的目的是配置PCR反应液后防止液体被污染,现有技术是用一次性PE手套盖住,这种方法不仅盖不牢固还是对成本的一种浪费。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的叶酸检测八联管架,还包括覆盖架体1的防尘盖13,防尘盖13铰接在架体1上。加防尘盖13的目的是配置PCR反应液后防止其被污染,现有技术是用一次性PE手套盖住,这种方法不仅盖不牢固还是对成本的一种浪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叶酸检测八联管架,简化标注样本的过程,缩短加样时间,提升工作效率,且标注明确,降低加样出错率,能够保证检测质量,避免缺陷发生。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