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蒸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91825发布日期:2019-07-27 11:25阅读:7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转蒸发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用仪器,特别涉及一种旋转蒸发器。



背景技术:

旋转蒸发器主要用于医药、化工和生物制药等行业的浓缩、结晶、干燥、分离及溶媒回收。其原理为在真空条件下,恒温加热,使旋转瓶恒速旋转,物料在瓶壁形成大面积薄膜,高效蒸发。溶媒蒸气经高效玻璃冷凝器冷却,回收于收集瓶中,大大提高蒸发效率。特别适用对高温容易分解变性的生物制品的浓缩提纯。

现有的旋转蒸发瓶器,在回收的时候,由于外部气压大于内部气压,容易发生倒灌回流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转蒸发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容易发生导管回流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旋转蒸发器,包括底板、水浴锅、旋转瓶、玻璃旋转轴、三通管、主冷凝管、副冷凝管以及回收瓶;

所述底板上左边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底板中间固定连接有操作台,所述操作台顶部向右上方倾斜连接有旋转机构;所述底板上右边固定连接所述水浴锅;

所述玻璃旋转轴安装在所述旋转机构中;所述玻璃旋转轴的右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瓶,所述旋转瓶位于所述水浴锅上方;

所述固定架从上至下分别固定连接所述主冷凝管以及副冷凝管,所述主冷凝管与所述副冷凝管之间联通;所述主冷凝管顶部设有抽气口,所述主冷凝管中部设有连接口;所述副冷凝管底部设有阀门;所述回收瓶安装在所述底板上,位于所述副冷凝管下方;

所述三通管左端设有加料口、右端设有出口、中部设有冷凝口;所述冷凝口内设有第一挡板、第二挡板、柱塞以及弹簧;所述第一挡板以及第二挡板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挡板中心设有开口,所述第二挡板中心设有柱塞孔,所述第二挡板上环绕所述柱塞孔设置有若干通气孔;所述柱塞的左端为头部,右端为杆部,所述头部的直径大于所述杆部的直径,所述杆部插入所述柱塞孔中,所述头部位于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之间,所述杆部上安装所述弹簧,所述弹簧一端连接所述头部,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挡板,在弹簧的自然状态下,所述头部抵住所述第一挡板的开口;

所述三通管的出口连接所述玻璃旋转轴的左上端,所述三通管与所述玻璃旋转轴之间转动连接;

所述三通管的冷凝口连接所述主冷凝管的连接口。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机构内设有电机以及第一齿轮,所述电机的电机轴连接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玻璃旋转轴上安装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玻璃旋转轴与所述旋转瓶之间通过联轴器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三通管的出口与所述玻璃旋转轴的连接处还设有密封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气孔至少有四个。

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方案在正常冷凝时,冷凝气体会冲开柱塞使得开口打开,使得冷凝气体能正长进入主冷凝管中,在回收物料时,由于外部气压大于内部气压,会将柱塞带动至抵住开口的位置,关闭开口,使得无法倒灌回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旋转蒸发器的主要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冷凝口的内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旋转机构的内部示意图。

图中,1底板,2水浴锅,3旋转瓶,4玻璃旋转轴,5三通管,6主冷凝管,7副冷凝管,8回收瓶,11固定架,12操作台,13旋转机构,14电机,15第一齿轮,41第二齿轮,42联轴器,43密封圈,51加料口,52出口,53冷凝口,531第一挡板,532第二挡板,533柱塞,534弹簧,535开口,536通气孔,537柱塞孔,61抽气口,62连接口,71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旋转蒸发器,包括底板1、水浴锅2、旋转瓶3、玻璃旋转轴4、三通管5、主冷凝管6、副冷凝管7以及回收瓶8;

所述底板1上左边固定连接有固定架11,所述底板1中间固定连接有操作台12,所述操作台12顶部向右上方倾斜连接有旋转机构13;所述底板1上右边固定连接所述水浴锅2;

所述玻璃旋转轴4安装在所述旋转机构13中;所述玻璃旋转轴4的右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瓶3,所述旋转瓶3位于所述水浴锅2上方;

所述固定架11从上至下分别固定连接所述主冷凝管6以及副冷凝管7,所述主冷凝管6与所述副冷凝管7之间联通;所述主冷凝管6顶部设有抽气口61,所述主冷凝管6中部设有连接口62;所述副冷凝管7底部设有阀门71;所述回收瓶8安装在所述底板1上,位于所述副冷凝管7下方;

所述三通管5左端设有加料口51、右端设有出口52、中部设有冷凝口53;所述冷凝口53内设有第一挡板531、第二挡板532、柱塞533以及弹簧534;所述第一挡板531以及第二挡板532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挡板531中心设有开口535,所述第二挡板532中心设有柱塞孔537,所述第二挡板532上环绕所述柱塞孔537设置有若干通气孔536;所述柱塞533的左端为头部,右端为杆部,所述头部的直径大于所述杆部的直径,所述杆部插入所述柱塞孔537中,所述头部位于第一挡板531与第二挡板532之间,所述杆部上安装所述弹簧534,所述弹簧534一端连接所述头部,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挡板532,在弹簧534的自然状态下,所述头部抵住所述第一挡板531的开口535;

所述三通管5的出口52连接所述玻璃旋转轴4的左上端,所述三通管5与所述玻璃旋转轴4之间转动连接;

所述三通管5的冷凝口53连接所述主冷凝管6的连接口62。

具体工作方式为:使用时,先从加料口51中加入物料,而后通过抽气口61抽气,使得内部的气压降低,之后使用水浴锅2加热并起动旋转机构13使得旋转瓶3转动。待物料在旋转瓶3内形成薄膜后,进行回收冷凝物:打开副冷凝管7的阀门71,在主冷凝管6以及副冷凝管7的冷凝物流入回收瓶8中,由于冷凝口53中的独特设计,使得在回收冷凝物质时,即使外部气压大于内部气压,柱塞533会抵住开口535,使得第一挡板531的开口535关闭,无法回流倒灌如三通管5中;而冷凝时则由于内部的气体冲开柱塞533,使得开口535打开,不会受到影响。

优选地,所述旋转机构13内设有电机14以及第一齿轮15,所述电机14的电机14轴连接所述第一齿轮15,所述玻璃旋转轴4上安装有第二齿轮41,所述第一齿轮15与所述第二齿轮41啮合。

旋转机构13设计电机14连接第一齿轮15,并且与玻璃旋转轴4上的第二旋转轴啮合,直接驱动,大幅减少驱动损耗。

优选地,所述玻璃旋转轴4与所述旋转瓶3之间通过联轴器42连接。

使用联轴器42有效稳固旋转瓶3以及玻璃旋转轴4的转动。

优选地,所述三通管5的出口52与所述玻璃旋转轴4的连接处还设有密封圈43。

由于玻璃旋转轴4与三通管5之间会发生相对转动,设置密封圈43保证密封。

优选地,所述通气孔536至少有四个。

设计至少四个通气孔536使得冷凝时冷凝的气体不会被阻塞而无法进入冷凝管中。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