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氨氮蒸馏装置的加热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91810发布日期:2019-07-27 11:25阅读:522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氨氮蒸馏装置的加热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氨氮蒸馏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氨氮蒸馏装置的加热模块。



背景技术:

氨氮是指水中以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氮。水中氨氮含量增高时指以氨或铵离子形式存在的化合氮。氨氮作为环境监测的污染物指标之一,准确的测量样品中的氨氮十分重要,样品需经过蒸馏预处理并加入化学试剂以氨的形式被蒸馏出来,使用硼酸作为吸收液,以待测定。氨氮蒸馏是往含氨氮的水样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使pH提高到10以上,将氨氮(NH4+)转化为氨水,再通过加热蒸馏方式使氨水分解为NH3挥发出来,挥发出的氨气一般以弱酸(如硼酸)吸收后进行检测。

鉴于市场上氨氮蒸馏装置的加热方式多为电磁炉底部加热或是酒精灯底部加热,热能浪费较大;且不能同时蒸馏多个试样,只能单炉单样蒸馏,在做多组对比实验时,容易造成组别间的加热差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传统的氨氮蒸馏装置热能浪费较大,且不能同时蒸馏多个试样,容易造成实验样品间的加热差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氨氮蒸馏装置的加热模块。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适用于氨氮蒸馏装置的加热模块,包括加热装置,以及设置在加热装置底部的底板,所述加热装置内设置有铝块,所述铝块内设置有多个相对独立的放置玻璃件的加热内孔,所述加热装置底部均匀加工有多个放置加热棒的管孔,所述加热棒的发热功率均一致,所述管孔延伸至铝块内并设置在加热内孔外围,所述加热装置内部还安装有热电阻温度传感器,所述加热装置外部安装有高温继电器,所述加热棒和热电阻温度传感器通过导线与所述高温继电器相连,所述铝块与加热装置之间的空腔设置有石棉。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加热模块在使用时,将待加热玻璃件分别放置到各加热内孔内,通过选用导热性能优异的铝块作为加热载体,当加热棒通电加热后,使热量均匀分散至加热模块各处,高温继电器检测热电阻温度传感器的热电动势信号并调节加热棒的加热功率,对整个加热系统形成超温保护,且每个加热棒的发热功率均一致,使得加热内孔受热均匀,通过设置石棉,可以进一步的起到绝缘、保温的作用,保证整个加热模块的使用安全。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热电阻温度传感器型号为PT-100或PT-1000。通过设置热电阻温度传感器使得可以及时反馈实时温度,为控制恒温提供及时数据,同时其测温精度高,机械强度高,耐高温性能好。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加热内孔至少设置有4个。加热内孔用于镶嵌玻璃件,通过设置多个加热内孔,可以使多组待加热玻璃件中的实验液能完全处于加热内孔内同时进行加热,工作效率高。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管孔为偶数个,至少设置有10个。通过设置多个管孔,便于安装多个加热棒,从而满足多个加热内孔的使用需求,使得加热内孔受热稳定。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管孔均匀设置成并排两行,每并排相邻两个所述管孔为一组,每组两个所述管孔内的加热棒通过导线相互串联,各组管孔内的加热棒通过导线并联。通过将管孔内的加热棒设置成串联、并联的形式,在使用时控制各加热棒一起通、断电,能够同时控制多个加热内孔内的玻璃件的温度一致。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加热内孔与每组所述管孔间隔设置,每个所述加热内孔周向均匀分布有四个放置加热棒的所述管孔。使得各个加热内孔内的待加热玻璃件能够快速且均匀受热,提高加热效率。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玻璃件底部设置有排水管,每组所述管孔之间设置有玻璃件排水管孔。通过设置玻璃件排水管孔,便于待加热玻璃件内的实验液体通过底部的排水管排水。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铝块底部与底板之间设置有一层隔热板,所述隔热板与底板之间设置有一层胶木板,所述隔热板、胶木板、底板均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所述加热装置相连接。通过设置隔热板可以起到将加热装置与外部隔热的作用,通过设置胶木板可以起到防止加热装置漏电的作用。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加热模块,结构紧凑规整、便于安装、使用安全,将待加热玻璃件隐藏式的放置到各加热内孔内进行加热,使得热能利用率更高,功耗低,加热效率更高,同时在进行多组实验对比时,温度差异性低,可控制实验定温、恒温进行,可用于多种加热项目;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热电阻温度传感器使得可以及时反馈实时温度,为控制恒温提供及时数据,同时其测温精度高,机械强度高,耐高温性能好;

3.本实用新型加热内孔用于镶嵌玻璃件,通过设置多个加热内孔,可以使多组待加热玻璃件中的实验液能完全处于加热内孔内同时进行加热,工作效率高;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个管孔,便于安装多个加热棒,从而满足多个加热内孔的使用需求,使得加热内孔受热稳定;

5.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管孔内的加热棒设置成串、并联的形式,在使用时控制各加热棒一起通电、断电,能够同时控制多个加热内孔内的玻璃件的温度一致;

6.本实用新型每个所述加热内孔周向均匀分布有四个所述放置加热棒的管孔,使得各个加热内孔内的待加热玻璃件能够快速且均匀受热,提高加热效率;

7.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玻璃件排水管孔,便于待加热玻璃件内的实验液体通过底部的排水管排水;

8.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隔热板可以起到将加热装置与外部隔热的作用,通过设置胶木板可以起到防止加热装置漏电的作用。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加热模块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加热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铝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玻璃件,2-加热内孔,3-加热装置,4-铝块,5-石棉,6-底板,7-管孔,8-加热棒,9-玻璃件排水管孔,10-排水管,11-胶木板,12-隔热板,13-热电阻温度传感器,14-高温继电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下面结合图1、图2、图3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适用于氨氮蒸馏装置的加热模块,包括加热装置3,以及设置在加热装置3底部的底板6,所述加热装置3内设置有铝块4,所述铝块4内设置有多个相对独立的放置玻璃件1的加热内孔2,所述加热装置3底部均匀加工有多个放置加热棒8的管孔7,所述加热棒8的发热功率均一致,所述管孔7延伸至铝块4内并设置在加热内孔2外围,所述加热装置3内部还安装有热电阻温度传感器13,所述加热装置3外部安装有高温继电器14,所述加热棒8和热电阻温度传感器13通过导线与所述高温继电器14相连,所述铝块4与加热装置3之间的空腔设置有石棉5。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加热模块在使用时,将待加热玻璃件1分别放置到各加热内孔2内,通过选用导热性能优异的铝块4作为加热载体,当加热棒8通电加热后,使热量均匀分散至加热模块各处,高温继电器14检测热电阻温度传感器13的热电动势信号并调节加热棒8的加热功率,对整个加热系统形成超温保护,且每个加热棒8的发热功率均一致,使得加热内孔2受热均匀,通过设置石棉5,可以进一步的起到绝缘、保温的作用,保证整个加热模块的使用安全。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热电阻温度传感器13型号为PT-100或PT-1000。通过设置热电阻温度传感器13使得可以及时反馈实时温度,为控制恒温提供及时数据,同时其测温精度高,机械强度高,耐高温性能好。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加热内孔2至少设置有4个。加热内孔2用于镶嵌玻璃件1,通过设置多个加热内孔2,可以使多组待加热玻璃件1中的实验液能完全处于加热内孔2内同时进行加热,工作效率高。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管孔7为偶数个,至少设置有10个。通过设置多个管孔7,便于安装多个加热棒8,从而满足多个加热内孔2的使用需求,使得加热内孔2受热稳定。

实施例5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管孔7均匀设置成并排两行,每并排相邻两个所述管孔7为一组,每组两个所述管孔7内的加热棒8通过导线相互串联,各组管孔7内的加热棒8通过导线并联。通过将管孔7内的加热棒8设置成串联、并联的形式,在使用时控制各加热棒8一起通、断电,能够同时控制多个加热内孔2内的玻璃件1的温度一致。

实施例6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加热内孔2与每组所述管孔7间隔设置,即每个所述加热内孔2周向均匀分布有四个放置加热棒8的所述管孔7。使得各个加热内孔2内的待加热玻璃件1能够快速且均匀受热,提高加热效率。

实施例7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玻璃件1底部设置有排水管10,每组所述管孔7之间设置有玻璃件排水管孔9。通过设置玻璃件排水管孔9,便于待加热玻璃件1内的实验液体通过底部的排水管10排水。

实施例8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铝块4底部与底板6之间设置有一层隔热板12,所述隔热板12与底板6之间设置有一层胶木板11,所述隔热板12、胶木板11、底板6均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所述加热装置3相连接。通过设置隔热板12可以起到将加热装置3与外部隔热的作用,通过设置胶木板11可以起到防止加热装置3漏电的作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