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采矿用碾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75923发布日期:2019-06-12 00:28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煤矿采矿用碾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采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矿采矿用碾碎装置。



背景技术:

煤炭对于现代化工业来说,无论是重工业,还是轻工业;无论是能源工业、冶金工业、化学工业、机械工业,还是轻纺工业、食品工业、交通运输业,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各种工业部门都在一定程度上要消耗一定量的煤炭,因此有人称煤炭是工业的“真正的粮食”是十八世纪以来人类世界使用的主要能源之一,构成煤炭有机质的元素主要有碳、氢、氧、氮和硫,此外,还有极少量的磷、氟、氯和砷等元素,碳、氢、氧是煤炭有机质的主体,占95%以上;煤化程度越深,碳的含量越高,氢和氧的含量越低,碳和氢是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热量的元素,氧是助燃元素。煤炭燃烧时,氮不产生热量,在高温下转变成氮氧化合物和氨,以游离状态析出,硫、磷、氟、氯和砷等是煤炭中的有害成分,其中以硫最为重要,煤炭燃烧时绝大部分的硫被氧化成二氧化硫(SO2),随烟气排放,污染大气,危害动、植物生长及人类健康,腐蚀金属设备;当含硫多的煤用于冶金炼焦时,还影响焦炭和钢铁的质量。所以,“硫分”含量是评价煤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目前在采煤作业前需要对煤质量进行检测,确定煤的质量之后,再决定对该区域进行大规模开采,在检测时需要将煤块压碎,但破碎过程存在以下不足,

1.目前第一种是通过人工捣碎,但效率低。

2.第二种是机器挤压,但不能保证煤炭压碎均匀,不适宜采矿检测。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煤矿采矿用碾碎装置,具有自动捣碎,细化均匀,并可保留采集样本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煤矿采矿用碾碎装置,包括运料斗车,所述运料斗车的底部四个拐角处安装有支撑轮,所述支撑轮与所述运料斗车转动连接,所述运料斗车的侧壁上安装有破碎器,所述破碎器与所述运料斗车固定连接,所述破碎器的底部输出端设有磨碎器,所述磨碎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破碎器密封连接,且所述磨碎器贯穿所述运料斗车伸入至所述运料斗车的内部,所述磨碎器的输出端设有样本储存仓,所述样本储存仓与所述运料斗车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破碎器至少有第一驱动电机、飞轮和固定颚板组成,所述破碎器上设有破碎仓和入料口,所述破碎仓固定于所述运料斗车的侧表壁上,所述入料口安装在所述破碎仓的顶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运料斗车的外侧壁上靠近所述破碎仓的旁侧,所述飞轮转动安装在所述破碎仓上,且所述飞轮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之间通过传动带驱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颚板安装在所述破碎仓上远离所述飞轮的一侧,所述固定颚板与所述破碎仓固定连接,所述飞轮的传动轴上具有动颚板,所述动颚板做来回往复运动。

优选的,所述磨碎器包括第二驱动电机和精磨仓,所述精磨仓的内部转动安装有导向传送板、粗磨盘和精磨盘,所述导向传送板、所述粗磨盘和所述精磨盘同轴转动,且所述导向传送板位于所述破碎器的输出端,所述粗磨盘和所述精磨盘沿物料输出方向排布。

优选的,所述粗磨盘和所述精磨盘上均设有研磨齿,且所述粗磨盘上的研磨齿大于所述精磨盘上的研磨齿,所述导向传送板由四个弧形刮板构成,所述导向传送板的输出方向指向所述精磨仓。

优选的,所述样本储存仓的外侧壁上均匀分布有六个样本暂存斗,所述样本暂存斗与所述样本储存仓焊接固定,所述样本储存仓内对应每个所述样本暂存斗均设有储存室。

优选的,所述磨碎器的输出端固定安装输料斗,所述输料斗位于所述样本暂存斗的顶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运料斗车的侧壁上安装有破碎器,利用破碎器工作时的固定颚板与动颚板相互挤压,将大块的煤炭挤压成小块的煤炭,并在破碎器的输出端设置磨碎器,小块的煤炭通过破碎仓滚动到磨碎器的输入端,然后磨碎器内部的导向传送板将小块的炭块向精磨仓运送,在精磨仓内由粗磨盘和精磨盘将煤块细化粉碎,到方便检测的程度,整个过程简单快捷,不需要人工操作,对煤炭处理细化程度高,方便对煤炭的检测研究。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样本储存仓,并在周侧设置多个样本暂存斗,可以将磨碎器内研磨碎的煤炭通过输料斗输送到样本暂存斗内,然后保存至样本储存仓内,可以将不同区域的煤炭样本进行保存,方便对样本进行分析保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精磨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样本储存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运料斗车;11、支撑轮;2、破碎器;201、破碎仓;202、入料口;21、第一驱动电机;22、飞轮;23、固定颚板;3、磨碎器;301、导向传送板;302、粗磨盘;303、精磨盘;31、第二驱动电机;32、精磨仓;321、输料斗;4、样本储存仓;41、样本暂存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煤矿采矿用碾碎装置,包括运料斗车1,运料斗车1的底部四个拐角处安装有支撑轮11,支撑轮11与运料斗车1转动连接,运料斗车1的侧壁上安装有破碎器2,破碎器2与运料斗车1固定连接,破碎器2的底部输出端设有磨碎器3,磨碎器3的输入端与破碎器2密封连接,且磨碎器3贯穿运料斗车1伸入至运料斗车1的内部,磨碎器3的输出端设有样本储存仓4,样本储存仓4与运料斗车1转动连接,通过在运料斗车1的侧壁上安装有破碎器2,利用破碎器2工作时的固定颚板23与动颚板相互挤压,将大块的煤炭挤压成小块的煤炭,并在破碎器2的输出端设置磨碎器3,小块的煤炭通过破碎仓201滚动到磨碎器3的输入端,然后磨碎器3内部的导向传送板301将小块的炭块向精磨仓32运送,在精磨仓32内由粗磨盘302和精磨盘303将煤块细化粉碎,到方便检测的程度,整个过程简单快捷,不需要人工操作,对煤炭处理细化程度高,方便对煤炭的检测研究。

具体的,破碎器2至少有第一驱动电机21、飞轮22和固定颚板23组成,破碎器2上设有破碎仓201和入料口202,破碎仓201固定于运料斗车1的侧表壁上,入料口202安装在破碎仓201的顶部,第一驱动电机21安装在运料斗车1的外侧壁上靠近破碎仓201的旁侧,飞轮22转动安装在破碎仓201上,且飞轮22与第一驱动电机21之间通过传动带驱动,第一驱动电机21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固定颚板23安装在破碎仓201上远离飞轮22的一侧,固定颚板23与破碎仓201固定连接,飞轮22的传动轴上具有动颚板,动颚板做来回往复运动,其中飞轮22通过第一驱动电机21的带动进行转动,在飞轮22轴上具有凸轮结构,利用凸轮结构带动动颚板来回运动,使动颚板与固定颚板23之间相互挤压,将大块的煤炭挤压破碎,动作原理与颚式破碎机类似,第一驱动电机21的型号为YE2。

具体的,磨碎器3包括第二驱动电机31和精磨仓32,精磨仓32的内部转动安装有导向传送板301、粗磨盘302和精磨盘303,导向传送板301、粗磨盘302和精磨盘303同轴转动,且导向传送板301位于破碎器2的输出端,粗磨盘302和精磨盘303沿物料输出方向排布,粗磨盘302和精磨盘303上均设有研磨齿,且粗磨盘302上的研磨齿大于精磨盘303上的研磨齿,导向传送板301由四个弧形刮板构成,导向传送板301的输出方向指向精磨仓32,小块的煤炭通过破碎仓201滚动到磨碎器3的输入端,然后磨碎器3内部的导向传送板301将小块的炭块向精磨仓32运送,在精磨仓32内由粗磨盘302和精磨盘303将煤块细化粉碎,到方便检测的程度,第二驱动电机31的型号为YE2。

具体的,样本储存仓4的外侧壁上均匀分布有六个样本暂存斗41,样本暂存斗41与样本储存仓4焊接固定,样本储存仓4内对应每个样本暂存斗41均设有储存室,磨碎器3的输出端固定安装输料斗321,输料斗321位于样本暂存斗41的顶部,通过设置样本储存仓4,并在周侧设置多个样本暂存斗41,在使用时,可以将磨碎器3内研磨碎的煤炭通过输料斗321输送到样本暂存斗41内,然后保存至样本储存仓4内,可以将不同区域的煤炭样本进行保存,方便对样本进行分析保存。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通过在运料斗车1的侧壁上安装有破碎器2,利用破碎器2工作时的固定颚板23与动颚板相互挤压,在飞轮22轴上具有凸轮结构,利用凸轮结构带动动颚板来回运动,使动颚板与固定颚板23之间相互挤压,将大块的煤炭挤压破碎,将大块的煤炭挤压成小块的煤炭,并在破碎器2的输出端设置磨碎器3,小块的煤炭通过破碎仓201滚动到磨碎器3的输入端,然后磨碎器3内部的导向传送板301将小块的炭块向精磨仓32运送,在精磨仓32内由粗磨盘302和精磨盘303将煤块细化粉碎,到方便检测的程度,整个过程简单快捷,不需要人工操作,对煤炭处理细化程度高,方便对煤炭的检测研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