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小气量高浓度泵站废气光解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48131发布日期:2019-08-03 17:00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小气量高浓度泵站废气光解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泵站废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小气量高浓度泵站废气光解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泵站特别是污水泵站,由于空间小且密闭,废气气量较小,但污染物浓度较高。现在一般使用普通的光解废气设备来处理,这类设备并不是针对泵站这种环境下使用的,处理气量一般为5000~10000m3/h。

现有的光解废气设备一般做成正方体箱子形状,所以会有一定的体积,体积一般会有一个立方或是更大,处理效率却一般,而且废气的净化率不够高,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用于小气量高浓度泵站废气光解净化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小气量高浓度泵站废气光解净化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小气量高浓度泵站废气光解净化装置,包括机身及所述机身的一侧设置有进气口,且机身的另一侧设置有出气口,所述机身下端安装有底座支架,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的一端口均焊接有安装法兰,所述机身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机头,且机身的内部设置有无极紫外灯管,所述无极紫外灯管的两端均安装有灯管支架,所述机头的内部安装有散热风扇,且机头的内部位于散热风扇的后侧位置处安装有温控式微波激发器,所述机身的前端位于机头的底部位置处设置有微波扩散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支架的内部设置有高压电源,且底座支架与机身焊接连接,所述底座支架为一种梯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无极紫外灯管至少设置有六根,且呈圆形分布在机身的内部,所述无极紫外灯管与机身通过灯管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灯管支架为一种圆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身为一种圆柱形炮筒状结构,且机身的直径为30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温控式微波激发器的下端设置有安装板,且温控式微波激发器与机头通过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温控式微波激发器的一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且温控式微波激发器与机身通过微波扩散腔贯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头的前表面开设有散气孔,且机头为一种圆柱形结构,所述散热风扇的下端设置有固定板,且散热风扇与机头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圆柱形炮筒状设计,可以节省占地面积,容积小,且处理气量为1000m3/h左右,是专门针对泵站处理气量较小的情况而设计,而且通过采用微波扩散腔,放大微波量,使得用较小的功率能获得较大的微波量,提高电能转化成光能的效率,转化效率最少提高一倍以上,而且采用圆形排布的无极紫外灯管,配合微波扩散腔的运用,进一步增强了紫外线的照射强度,保证了无极紫外灯管具有较强的波长稳定性,杀菌效率能达99.9%以上,能一次性达到杀菌标准,同时微波激发器设计成控温式,对其工作环境温度进行感应,当温度超过设定值,将控制散热风扇开启,便于对微波激发器产生的热量进行排出,提高微波激发器的使用质量和使用寿命,本设计不仅结构简单,成本低,而且对废气处理效果快,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用于小气量高浓度泵站废气光解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用于小气量高浓度泵站废气光解净化装置中无极紫外灯管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一种用于小气量高浓度泵站废气光解净化装置中剖视图。

图中:1、机身;2、进气口;3、机头;4、底座支架;5、出气口;6、安装法兰;7、无极紫外灯管;8、灯管支架;9、温控式微波激发器;10、散热风扇;11、微波扩散腔;12、高压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小气量高浓度泵站废气光解净化装置,包括机身1及机身1的一侧设置有进气口2,且机身1的另一侧设置有出气口5,机身1下端安装有底座支架4,底座支架4的内部设置有高压电源12,且底座支架4与机身1焊接连接,底座支架4为一种梯形结构,进气口2和出气口5的一端口均焊接有安装法兰6,机身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机头3,且机身1的内部设置有无极紫外灯管7,无极紫外灯管7的两端均安装有灯管支架8,机头3的内部安装有散热风扇10,且机头3的内部位于散热风扇10的后侧位置处安装有温控式微波激发器9,机身1的前端位于机头3的底部位置处设置有微波扩散腔11。

无极紫外灯管7至少设置有六根,且呈圆形分布在机身1的内部,无极紫外灯管7与机身1通过灯管支架8固定连接,灯管支架8为一种圆形结构,通过采用多根无极紫外灯管7呈圆形分布于机身1的内部,而且配合温控式微波激发器9,可以使无极紫外灯管7受微波动力后,增强紫外线的照射性,保证了无极紫外灯管7具有较强的波长稳定性,杀菌效率能达99.9%以上,能一次性达到杀菌标准。

机身1为一种圆柱形炮筒状结构,且机身1的直径为300mm,将机身设计成圆柱形炮筒状可以减少占地空间,且容积小,并且其处理气量为1000m3/h左右,是专门针对泵站处理气量较小的情况而设计。

温控式微波激发器9的下端设置有安装板,且温控式微波激发器9与机头3通过安装板固定连接,温控式微波激发器9的一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且温控式微波激发器9与机身1通过微波扩散腔11贯通连接,机头3的前表面开设有散气孔,且机头3为一种圆柱形结构,散热风扇10的下端设置有固定板,且散热风扇10与机头3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将温控式微波激发器9设计成温控式,在其一侧设置温度传感器方便随时监控微波激发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值,当温度超出预定值时,会控制散热风扇10进行工作,便于对温控式微波激发器9进行吹风降温。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废气从进气口2进入机身1内,再由高压电源12启动温控式微波激发器9工作,使其产生微波,产生的微波再通过微波扩散腔11放大微波量,此时,微波会激发无极紫外灯管7,使灯管发出紫外光,紫外光使得氧气分子电离产生活性臭氧分子,在紫外线和活性臭氧分子的共同催化氧化下净化废气中的污染物气体,最终净化后的气体从出气口5排出,无极紫外灯管7在受微波动力后,进一步增强紫外线的照射强度,保证了无极紫外灯管7具有较强的波长稳定性,杀菌效率能达99.9%以上,能一次性达到杀菌标准;同时通过设置温控式微波激发器9,为了方便感应其工作时产生的大量热量,通过温控式微波激发器9上的温度传感器感应其工作时的温度值,当其工作温度值超出预定值时,通过控制散热风扇10的开启,将热量排出机头3,保持机头3的正常工作环境,延长温控式微波激发器9的使用质量和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