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成气制甲醇用的催化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90248发布日期:2019-11-08 23:50阅读:7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合成气制甲醇用的催化剂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催化剂,特别是一种合成气制甲醇用的催化剂。



背景技术:

广泛使用的合成气制甲醇用的催化剂主要有两大系列,一种是以氧化铜为主体的铜基催化剂(Cu/ZnO/Al2O3),一种是以氧化锌为主体的锌基催化剂(ZnO/Cr2O3)。锌基催化剂具有机械强度好,耐热性能好,对毒物敏感性小的特点,但是,其操作的适宜温度较高,生产过程中能源浪费较大,逐渐被淘汰。而铜基催化剂刚好弥补了锌基催化剂操作适宜温度高的缺陷,相对的降低了合成的催化温度,节约了能源。

为了增加铜基催化剂的催化表面积与体积比,通常需要在催化剂上设置通孔,在不增加体积的情况下增大表面积。但是,发明人在对现目前工业合成气制甲醇的工艺研究后发现,目前的铜基催化剂的使用寿命非常短,通常只有7-10个月,仅为催化剂厂家设计使用寿命2-3年的1/3左右,而造成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正是因为铜基催化剂本身对毒物敏感性强,易中毒以及结构强度较低的缺陷造成的,因为合成气中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S、Cl、Fe等杂质毒物,而这些毒物容易与催化剂的表面发生反应并沉积,而孔道部分的沉积物极易造成孔道堵塞,减少催化剂比表面积,降低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且减少了合成气的流动通道,以及高温高压下催化剂碎裂损坏降低了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因此,设计一种操作适宜温度较低,孔道不易堵塞,可保证催化剂层透气性且结构强度高的催化剂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合成气制甲醇用的催化剂。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适宜温度低,催化剂孔道不易堵塞,可保证催化剂层良好的透气性,结构强度高,不易碎裂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合成气制甲醇用的催化剂,包括有锌基催化剂内核,锌基催化剂内核外包裹有一层铜基催化剂层,催化剂上设有贯穿锌基催化剂内核和铜基催化剂层的通孔。

前述的合成气制甲醇用的催化剂,所述锌基催化剂内核为圆柱体,包裹铜基催化剂层后催化剂的外径为5-9mm,铜基催化剂层的厚度为1-2mm,通孔沿催化剂的轴线设置,通孔的孔径为1-3mm。

前述的合成气制甲醇用的催化剂,所述锌基催化剂内核包裹铜基催化剂层后催化剂的外径为6mm,铜基催化剂层的厚度为1mm,通孔沿催化剂的轴线设置,通孔的孔径为2mm。

前述的合成气制甲醇用的催化剂,位于所述铜基催化剂层区域的通孔为喇叭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催化剂外层为铜基催化剂,是主要与合成气接触的部分,起到催化的主要作用,因此,反应器可按照铜基催化剂的操作适宜条件来设置,保证了操作适宜温度较低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的催化剂的内核为锌基催化剂内核,由于锌基催化剂具有毒物敏感性小的特点,因此,贯穿锌基催化剂内核的通孔上不易产生沉积物,通孔不易堵塞,保证了催化剂层的良好透气性,延长了催化剂的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的催化剂的内核为锌基催化剂内核,由于锌基催化剂具有结构强度高的特点,合成过程中,催化剂不容易因高压造成碎裂,保证了催化剂的高结构强度,降低了损坏率,进一步延长了催化剂的使用寿命。

4、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铜基催化剂层区域的通孔设置为喇叭口,喇叭口增加了铜基催化剂层上通孔的孔径,进一步避免了铜基催化剂层上的通孔产生沉积造成堵塞;并且,由于铜基催化剂层只是外层,内部的通孔的孔径没有增加,因此,对整个催化剂的孔壁的结构强度没有太大的影响,整个催化剂仍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锌基催化剂内核,2-铜基催化剂层,3-通孔,4-喇叭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种合成气制甲醇用的催化剂,如附图1-2所示,包括有锌基催化剂内核1,锌基催化剂内核1外包裹有一层铜基催化剂层2,催化剂上设有贯穿锌基催化剂内核1和铜基催化剂层2的通孔3。

位于外层的铜基催化剂层2作为主要的催化层,反应器内设置为铜基催化剂适宜的操作环境,而尽管内部的锌基催化剂内核1的适宜操作温度要更高一些,但是催化剂颗粒内部的温度也相较于外部的温度要高一些,因此,内部的锌基催化剂也更接近适宜操作温度,具有一定的催化作用。不过锌基催化剂内核1的主要作用还是保证催化剂的结构强度,避免高压下碎裂,同时,避免贯穿锌基催化剂内核1的通孔因毒物反应沉积造成的堵塞,保证催化剂颗粒的透气性。

优选地,所述锌基催化剂内核1为圆柱体,包裹铜基催化剂层2后催化剂的外径为5-9mm,铜基催化剂层2的厚度为1-2mm,通孔3沿催化剂的轴线设置,通孔3的孔径为1-3mm。

圆柱体的催化剂是目前常见的催化剂形状,5-9mm也是较为优选的尺寸比例,而铜基催化剂层2的厚度设置为1-2mm,有利于保证铜基催化剂能够满足使用,同时,保证内核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锌基催化剂内核1包裹铜基催化剂层2后催化剂的外径为6mm,铜基催化剂层2的厚度为1mm,通孔3沿催化剂的轴线设置,通孔3的孔径为2mm。

优选地,位于所述铜基催化剂层2区域的通孔3为喇叭口4。喇叭口4的最大口径以大于通孔3的直径,但不大于锌基催化剂内核1的外径为原则,喇叭口4结构的设计不仅可以增加铜基催化剂层2区域内通孔的直径,降低堵塞的可能,同时,还具有聚流的作用,合成气更容易进入通孔3,提高透气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