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合成甲醇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5057083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介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合成甲醇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介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合成甲醇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属于有 机化学合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Cu-Zn-Al2O3催化剂广泛应用于低压合成甲醇反应、CO水煤气变换反应、甲醇 水蒸气重整制氢等工业生产过程,是一类用途极为广泛的催化剂,是一类用途极为广泛 的催化剂;随着工业生产装置的大型化以及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对Cu-Zn-Al2O3催化剂 的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开发高性能的催化剂无疑具有极其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 会效益,尤其是随着煤化工的发展,对合成甲醇催化剂的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其所用的Cu-Zn-Al2O3催化剂一般是用共沉淀法制备的。例如DD296855中公开了一种 合成甲醇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他们是将铜、锌、铝的可溶性盐的水溶液与碱金属碳酸盐 共沉淀,在20 60°C的范围,沉淀分两个阶段,先在较低的pH(4.5-5.5)条件下沉淀, 反应后期将沉淀pH值提到6 8。Canl011325专利公开了一种合成甲醇催化剂的制备 技术,他们是将催化剂母料的制备分为两部分首先制备出锌一铝共沉淀混合物,另外 用铜一锌的可溶性盐的水溶液与碱金属的碳酸盐共沉淀生成一种铜一锌的碱式碳酸盐, 然后将两种物料打浆混合,经水洗、干燥、焙烧、打片成型,据称用本法制得的催化剂 具有较好的耐热性能。共沉淀法制备的催化剂的性能不尽如人意,例如比表面较小,导 致催化剂的活性较低。由于受到制备方法本身的限制,用共沉淀法难以对催化剂的性能 进行重大改进,必须寻求新的催化剂制备方法。介孔分子筛是一类具有规整孔道结构的新型功能材料,其比表面积一般在 500m2/g以上,现在的介孔材料作为催化剂存在的主要障碍是孔壁较薄(2-3nm),热稳 定性较差,结构容易坍塌;另外一个缺点是杂原子含量较低(一般低于20%),杂原子 含量高时难以形成结构稳定的介孔材料,其结果是形成的介孔材料中的活性点较少,造 成催化剂整体活性较低;如何提高介孔材料的热稳定性能及其杂原子含量,是将其应用 于催化领域的关键所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介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合成甲醇催化 剂及其制备方法,以达到提高其稳定性,比表面积大的目的。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介孔材料,所述介孔材料由以下重 量百分比的各原料组成CuO 1% 30%、ZnO 0.5% 20%和Al2O3 50% 98.5%。本发明的介质催化剂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介孔材料,即介孔Cu-Zn-Al2O3 具有极好的热稳定性和较大的比表面积,且其结构规整,活性点多。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又一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介孔材料的制备方法,包 括以下步骤1)将铜、锌、铝的可溶性盐类共溶于去离子水中,将模板剂在另一个容器中溶于去 离子水中,然后将这两种水溶液在强搅拌下充分混合,生成一种均勻的混合溶液;
2)用碱性溶液将上述混合溶液的pH值调整到6 14之间,再继续搅拌0.5 1小 时,然后将混合溶液转移到不锈钢反应釜中在5°C 200°C的合成温度下继续反应2 720 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取出反应釜中生成的蓝色絮状物;
3)将取出的蓝色絮状物进行水洗、过滤得到滤饼,将滤饼在10°C 200°C的温度下 进行干燥,然后将干燥后的滤饼在空气中于250°C 650°C的温度下焙烧2 100小时, 即得。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所述的铜、锌、铝的可溶性盐类可为硝酸盐、硫酸盐、 氯化物或醋酸盐。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所述的铝盐还可为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铝或聚合硝酸 铝的聚合铝溶胶。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所述的模板剂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 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混合物。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所述的碱性溶液为NaOH、NaHCO3> Na2C03、KOH> KHCO3或K2CO3的水溶液。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的pH值优选为7 12。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反应釜中的合成温度优选为15°C 150°C,反应时间优 选为10 300小时。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滤饼优选于20°C 150°C干燥。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滤饼优选于300°C 550°C,焙烧3 30小时。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又一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甲醇催化剂,由上述所述 的介孔材料制成,所述甲醇催化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各原料组成CuO 30% 70%, ZnO 15% 40%,Al2O3 含量为 5% 30%。本发明的甲醇催化剂的有益效果是该催化剂表面积大,且结构稳定,具有极 好的催化活性。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再一技术方案如下合成甲醇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使用上述的介孔材料作为载体,采用沉积沉淀法将Cu和Zn沉积在载体表面上形成合成 甲醇催化剂母体,母体再依次经过水洗、干燥、造粒、焙烧、成型,即得。进一步,所述沉积沉淀法为用碱性水溶液将Cu和Zn的可溶性盐沉积在介孔材 料上。进一步,所述沉积沉淀法为用碱性水溶液将Cu和Zn的可溶性盐沉积在介孔材 料上。进一步,所述碱性溶液是指NaOH、NaHCO3>Na2C03、KOH> KHCO3或尺2(03
的水溶液。进一步,所述Cu和Zn的可溶性盐类为硝酸盐、硫酸盐、氯化物或醋酸盐。本发明所述的介孔材料的比表面积大于500m2/ ;所述的甲醇催化剂的比表面积 大于 150 m2/g。


图1表示本发明所述的介孔材料用XRD法测定的XRD谱图,图中横坐标表示衍 射峰强度,纵坐标表示衍射角。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 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实施例1
分别称取 Cu(NO3)2 · 3H20 2.5g, Zn(NO3)2 · 6H20 1.5g, Al(NO3)3 · 9H20 20g, 混溶于IOOmL去离子水中;称取Ig三甲基十六烷基溴化铵溶于IOOmL去离子水中,然 后在剧烈搅拌下将两种溶液混合,用IM NaOH水溶液将pH值调整到8.5,继续搅拌60 分钟。将生成的浆状物料转移到300mL的不锈钢合成釜中并升温到120°C继续反应100 小时,反应结束冷却至室温,将物料卸出并用离心机多次洗涤,滤饼在室温下干燥,然 后在管式炉中于空气气氛下在550°C焙烧3小时,得到一种固体物质,用氮吸附法(BET 法)测定其比表面积为520 m2/g,XRD法测定其具有介孔结构,说明所制备的物料为本 发明所述的介孔材料。将上述介孔材料用200mL去离子水打浆,然后分别称取Cu(NO3) 2 · 3H20 20g, Zn(NO3)2 · 6H20 IOg溶于其中,在搅拌下用IM NaOH水溶液将pH值调整到8.5,继续 搅拌3小时,然后水洗、抽滤,物料在烘箱中于120°C干燥10小时,粉碎至10 20目, 在马弗炉中于350°C焙烧5小时,最后用压片机压成片状,即得到一种合成甲醇催化剂 A。 实施例2
分别称取 Cu(NO3)2 · 3H20 3g, Zn(NO3)2 · 6H20 1.5g,聚合氯化铝(含 Al2O3 20%) IOg,混溶于IOOmL去离子水中;称取2g十二烷基磺酸钠溶于IOOmL去离子水 中,然后在剧烈搅拌下将两种溶液混合,用IM KOH水溶液将pH值调整到7.5,继续搅 拌30分钟。将生成的浆状物料转移到300mL的不锈钢合成釜中并升温到30°C继续反应 250小时,反应结束,将物料卸出并用离心机多次洗涤,滤饼在180°C下干燥10小时, 然后在管式炉中于空气气氛下在250°C焙烧90小时,得到一种固体物质,用氮吸附法 (BET法)测定其比表面积为510m2/g,XRD法测定其具有介孔结构,说明所制备的物 料为本发明所述的介孔材料。将上述介孔材料用200mL去离子水打浆,然后分别称取Cu(NO3) 2 · 3H20 50g, Zn(NO3)2 · 6H20 40g溶于其中,在搅拌下用IM Na2CO3水溶液将pH值调整到7.5,继 续搅拌5小时,然后水洗、抽滤,物料在烘箱中于100°C干燥15小时,粉碎至10 20 目,在马弗炉中于320°C焙烧6小时,最后用压片机压成片状,即得到一种合成甲醇催化 剂B。实施例3
分别称取 Cu(NO3)2 · 3H20 0.5g, Zn(NO3)2 · 6H20 3.5g,聚合氯化铝(含 Al2O3 20%) 20g,混溶于IOOmL去离子水中;称取2g甜菜碱溶于IOOmL去离子水中,然后在 剧烈搅拌下将两种溶液混合,用IM KOH水溶液将pH值调整到10.5,继续搅拌60分钟。 将生成的浆状物料转移到300mL的不锈钢合成釜中并升温到150°C继续反应10小时,反 应结束冷却至室温,将物料卸出并用离心机多次洗涤,滤饼在IOCTC干燥5小时,然后 在管式炉中于空气气氛下在350°C焙烧25小时,得到一种固体物质,用氮吸附法(BET 法)测定其比表面积为525 m2/g,XRD法测定其具有介孔结构,说明所制备的物料为本 发明所述的介孔材料。按照实施例3相同的方法制备的介孔材料,所述铜、锌、铝的可溶性盐和碱性 溶液种类及用碱性溶液调整的pH不同的实施例5-9如下表1所示。
权利要求
1.一种介孔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介孔材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各原料组成 CuO 1% 30%、ZnO 0.5% 20% 和 Al2O3 50% 98.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孔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铜、锌、铝的可溶性盐类共溶于去离子水中,将模板剂在另一个容器中溶于去 离子水中,然后将这两种水溶液在强搅拌下充分混合,生成一种均勻的混合溶液;2)用碱性溶液将上述混合溶液的pH值调整到6 14之间,再继续搅拌0.5 1小 时,然后将混合溶液转移到不锈钢反应釜中在5°C 200°C的合成温度下继续反应2 720 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取出反应釜中生成的蓝色絮状物;3)将取出的蓝色絮状物进行水洗、过滤得到滤饼,将滤饼在10°C 200°C的温度下 进行干燥,然后将干燥后的滤饼在空气中于250°C 650°C的温度下焙烧2 100小时, 即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介孔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的 铜、锌、铝的可溶性盐类为硝酸盐、硫酸盐、氯化物或醋酸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介孔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的 铝盐为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铝或聚合硝酸铝的聚合铝溶胶。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介孔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的模板剂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 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介孔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的碱性溶液为NaOH、NaHCO3>Na2C03、KOH> KHCO3或K2CO3的水溶液。
7.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介孔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2)中的pH值为7 12。
8.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介孔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反应釜中的合成温度为15°C 150°C,反应时间为10 300小时。
9.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介孔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滤饼于20°C 150°C干燥,然后于300°C 550°C,焙烧3 30小时。
10.—种合成甲醇催化剂,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孔材料制成,所述合 成甲醇催化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各原料组成CuO 30% 70%,ZnO 15% 40%, Al2O3含量为5% 30%。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合成甲醇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权利要求1 的介孔材料作为载体,采用沉积沉淀法将Cu和Zn沉积在载体表面上形成合成甲醇催化 剂母体,母体再依次经过水洗、干燥、造粒、焙烧、成型,即得。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合成甲醇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积沉 淀法为用碱性水溶液将Cu和Zn的可溶性盐沉积在介孔材料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合成甲醇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 性溶液是指 NaOH、NaHCO3> Na2C03、KOH> KHCO3 或 K2CO3 的水溶液。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合成甲醇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u和Zn 的可溶性盐类为硝酸盐、硫酸盐、氯化物或醋酸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介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合成甲醇催化剂其制备方法,所述介孔材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各原料组成CuO1%~30%、ZnO0.5%~20%和Al2O350%~98.5%;所述介孔材料的制备方法是将铜、锌、铝的可溶性盐类共溶于去离子水中,与模板剂混合成均匀的混合溶液,调整pH值,然后将混合溶液转移到反应釜中反应生产蓝色絮状物,将其进行水洗、过滤得到滤饼,干燥,焙烧2~100小时,即得介孔材料;所述合成甲醇催化剂,所述合成甲醇催化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各原料组成CuO30%~70%,ZnO15%~40%,Al2O3含量为5%~30%;将上述介孔材料作为载体,采用沉积沉淀法将Cu和Zn沉积在载体表面上形成合成甲醇催化剂母体,母体再依次经过水洗、干燥、造粒、焙烧、成型,即得。
文档编号B01J23/80GK102019181SQ201010525159
公开日2011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9日
发明者张慧敏, 房德仁 申请人:烟台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