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浴喷淋滤网复合湿式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58764发布日期:2019-02-22 22:37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浴喷淋滤网复合湿式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浴喷淋滤网复合湿式除尘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除尘器的种类越来越多,市场上现有的除尘器主要分为干式除尘器和湿式除尘器,其中较为典型的湿式除尘器包括冲激式除尘器、水浴除尘器、空心喷淋式除尘器、漏塔板塔除尘器、填料除尘器、泡沫除尘器和文氏管除尘器等,但是单个湿式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并不高。由于每类湿式除尘器的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如果将几类湿式除尘器简单的进行组合,不仅使得除尘器整体结构尺寸过于庞大,不利于大规模生产,而且还提高了操作的难度,增加了运营成本,例如水浴除尘器由于进气流速太快及产生的气泡太大对小粒径尘埃的处理效率不是很高,而喷淋式除尘器对较小粉尘的处理效果比较好,现有技术中,还缺乏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节能环保,实现方便且成本低的复合湿式除尘器,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水浴喷淋滤网复合湿式除尘器,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运行成本低,能够有效提高除尘效率,节能环保,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浴喷淋滤网复合湿式除尘器,包括水箱和污水处理箱,所述水箱和污水处理箱之间连接有第一水管,所述水箱内设置有进气管和位于水箱内液面下的第一滤网,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位于水箱外的空气中,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位于水箱内第一滤网的下方,所述水箱的底部设置有水箱排污口,所述水箱排污口上连接有第一排污管,所述第一排污管上设置有第一排污阀门,所述水箱的上部设置有喷淋塔,所述喷淋塔的上部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喷淋塔内设置有第二滤网和位于第二滤网上方的喷雾管,所述喷雾管上设置有多个雾化喷嘴,所述污水处理箱内设置有第三滤网和第二水管,所述第二水管的一端与喷雾管连接,所述第二水管的另一端伸入污水处理箱内第三滤网的下方,所述第二水管上设置有水泵,所述污水处理箱的上部设置有补水管,所述补水管上设置有补水阀门,所述污水处理箱的侧面设置有位于第三滤网上方的污水处理箱排污口,所述污水处理箱排污口上连接有第二排污管,所述第二排污管上设置有第二排污阀门。

上述的一种水浴喷淋滤网复合湿式除尘器,所述进气管位于水箱内第一滤网下方的一端的形状为喇叭形。

上述的一种水浴喷淋滤网复合湿式除尘器,所述第一滤网为20目滤网;所述第二滤网为100目滤网;所述第三滤网为200目滤网。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方便且成本低。

2、本实用新型为水浴除尘、喷淋除尘和滤网除尘相结合的复合湿式除尘,运行成本低,除尘效果好。

3、本实用新型将污水处理箱净化后的水通过水泵提升到喷淋塔中进行循环再利用,节能环保。

4、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提高除尘效率,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运行成本低,能够有效提高除尘效率,节能环保,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进气管; 2—水箱; 3—第一滤网;

4—水箱排污口; 5—第一水管; 6—污水处理箱;

7—补水管; 9—水泵; 10—出气口;

11—喷雾管; 12—雾化喷嘴; 13—第二滤网;

14—喷淋塔; 16—第三滤网; 17—污水处理箱排污口;

18—第二水管; 19—第一排污管; 20—第一排污阀门;

21—补水阀门; 22—第二排污管; 23—第二排污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水箱2和污水处理箱6,所述水箱2和污水处理箱6之间连接有第一水管5,所述水箱2内设置有进气管1和位于水箱2内液面下的第一滤网3,所述进气管1的一端位于水箱2外的空气中,所述进气管1的另一端位于水箱2内第一滤网3的下方,所述水箱2的底部设置有水箱排污口4,所述水箱排污口4上连接有第一排污管19,所述第一排污管19上设置有第一排污阀门20,所述水箱2的上部设置有喷淋塔14,所述喷淋塔14的上部设置有出气口10,所述喷淋塔14内设置有第二滤网13和位于第二滤网13上方的喷雾管11,所述喷雾管11上设置有多个雾化喷嘴12,所述污水处理箱6内设置有第三滤网16和第二水管18,所述第二水管18的一端与喷雾管11连接,所述第二水管18的另一端伸入污水处理箱6内第三滤网16的下方,所述第二水管18上设置有水泵9,所述污水处理箱6的上部设置有补水管7,所述补水管7上设置有补水阀门21,所述污水处理箱6的侧面设置有位于第三滤网16上方的污水处理箱排污口17,所述污水处理箱排污口17上连接有第二排污管22,所述第二排污管22上设置有第二排污阀门23。

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一水管5用于连通水箱2和污水处理箱6,能够通过第一水管5调节水箱2内的液面高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气管1位于水箱2内第一滤网3下方的一端的形状为喇叭形。

具体实施时,所述进气管1的喇叭形开口用于减缓从外界进入水箱2中的气流速度,增加含尘气体与水的接触时间,提高除尘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滤网3为20目滤网;所述第二滤网13为100目滤网;所述第三滤网16为200目滤网。

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一滤网3用于将大气泡分割成多个小气泡,增加与水的接触面积;所述第二滤网13用于将雾化喷嘴12中喷洒出来的水均匀分散开来,增加与逆向而来的气流的接触面积;所述第三滤网16用于过滤污水处理箱6中的污水,阻挡污水中的杂质。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含尘气体通过进气管1进入水箱2中,上升过程中,经过第一滤网3,大气泡被分割成多个小气泡充分与水接触,进行水浴除尘,经过水浴除尘后的含尘气体继续上升,进入喷淋塔14中,与雾化喷嘴11喷洒到第二滤网13上均匀散开的水雾充分接触进行喷淋除尘,净化后的气体通过出气口10排出。

以上工作过程中,污水处理箱6中第三滤网16下方的干净水在水泵9的作用下,经过第二水管18给喷淋塔14中的雾化喷嘴12供水,实现水的循环利用。当水箱2底部污泥过多时,打开第一排污管19上的第一排污阀门20进行排污;当污水处理箱6中第三滤网16上堆积的杂质过多时,打开第二排污管22上的第二排污阀门23进行排污;排污之后,打开补水管7上的补水阀门21向污水处理箱6中注入清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