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贴均匀涂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82884发布日期:2019-09-13 23:22阅读:546来源:国知局
一种药贴均匀涂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涂布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药贴均匀涂布装置。



背景技术:

膏药是中药外用的一种,古称薄贴,用植物油或动物油加药熬成胶状物质,涂在布、纸或皮的一面,可以较长时间地贴在患处,主要用来治疗疮疖、消肿痛等。早在久远的年代,我国医学家就有言曰:"膏药能治病,无殊汤药,用之得法,其响立应。"

在药贴的制作过程中,需要将熬制好的药胶利用涂布设备涂抹到药贴背衬层上,而现有的涂布设备,都是采用一个矩形空罐,矩形空罐上面悬吊出胶管,矩形空罐下面连接挂板,出胶管往下流出的胶体会在正下方的中间堆积,需要工人拿着刷子将堆积的药胶摊平,若不摊平的话,下方的涂布就会出现中间厚,两边薄的情况。

为此,期望寻求一种技术方案,以至少减轻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中涂布不均匀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药贴均匀涂布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药贴均匀涂布装置,包括储胶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胶罐体为矩形罐体,矩形罐体内中间水平位置固定安装有折板;所述折板为中间凸起呈箭头形状的条板,折板边沿紧密贴合储胶罐体内壁,将储胶罐体内部隔绝为上下两层;以折板凸起的棱线为中心线,折板上镜像开设有若干漏液孔,中心线位置的漏液孔直径最小,两侧的漏液孔直径逐渐增大;储胶罐体下层连通涂布刷,涂布刷为下部开口的上宽下窄的梯形体。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折板还配套有多个外径与漏液孔直径相同、内径各有不同的节流环,节流环圆柱体顶部向外延伸有圆环台;

所述折板中心凸起的棱线不超过储胶罐体顶部;

所述折板与储胶罐体的连接方式为粘接或插接;

所述涂布刷下部开口处还设有刮板或毛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人工干预涂布的缺陷,涂布更加均匀,提高了产品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均匀涂布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均匀涂布装置前视纵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均匀涂布装置侧视纵向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均匀涂布装置的节流环示意图。

图中,1、储胶罐体, 2、折板, 3、漏液孔, 4、涂布刷,5、节流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易于说明,在这里可以使用诸如“上”、“下”“左”“右”等空间相对术语,用于说明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该理解的是,除了图中示出的方位之外,空间术语意在于包括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倒置,被叙述为位于其他元件或特征“下”的元件将定位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下”可以包含上和下方位两者。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位于其他方位),这里所用的空间相对说明可相应地解释。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图2、图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为一种一种药贴均匀涂布装置,包括储胶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胶罐体1为矩形罐体,矩形罐体内中间水平位置固定安装有折板2;所述折板2为中间凸起呈箭头形状的条板,折板2边沿紧密贴合储胶罐体1内壁,将储胶罐体1内部隔绝为上下两层;以折板2凸起的棱线为中心线,折板2上镜像开设有若干漏液孔3,中心线位置的漏液孔3直径最小,两侧的漏液孔3直径逐渐增大;储胶罐体1下层连通涂布刷4,涂布刷4为下部开口的上宽下窄的梯形体。

其中,所述折板2还配套有多个外径与漏液孔3直径相同、内径各有不同的节流环5,节流环5圆柱体顶部向外延伸有圆环台,圆台会卡住折板2,使节流环5不会轻易脱离;所述折板2中心凸起的棱线不超过储胶罐体1顶部,以防止上方流下的药胶溅射到罐体外部;所述折板2与储胶罐体1的连接方式为粘接或插接,对于插接,首先要在储胶罐体1内壁预留出槽,将折板2插好后,再组装储胶罐体1;所述涂布刷4下部开口处还设有刮板或毛刷,可以对上部均匀流下药胶进行涂抹处理。

具体原理如下:

储胶罐体1正上方的出胶管向下流出药胶,药胶会冲进折板2中心孔径最小的漏液孔3中,然后多余的药胶会被分流向两侧,逐渐在所有的漏液孔中向下渗漏。由于中间漏液孔最小,但受到冲击最大,两旁的漏液孔孔径逐渐变大,但受到的冲击逐渐变小,所以理论上所有的漏液孔中渗出的药胶体积是一样的,如果发现有的漏液孔流出的药胶过多,那么便可以安装上各种内径的节流环(5)进行调节,最终,使得整个长条形的涂布口上的药胶是均匀分布的,无须再用人工搅拌摊平的方式干预,节省了人力资源,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有利于推动自动化生产。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