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倍速链输送涂装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58159发布日期:2019-10-13 02:27阅读:7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倍速链输送涂装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涂装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倍速链输送涂装生产线。



背景技术:

传统的喷涂工艺通常是采用人工作业完成,虽然这种喷涂方式操作比较灵活,不会受到零件尺寸、规格及喷涂要求的影响,但这种喷涂方式效率低,不适用于大批量、大规模生产作业。目前,常见的自动喷涂生产线,多为悬挂链输送或地面台车输送,但这种喷涂生产线往往占地面积大,且不适用于产品种类繁多、尺寸大小不一、产量不稳定的情况。倍速链输送机是以链条作为牵引和承载体输送物料,运用倍速链条的增速功能,使其上承托货物的工装板快速运行,通过阻挡器停止于相应的操作位置;或通过相应指令来完成积放动作及移行、转位、转线等功能,可承载较大的载荷,能保证精确的同步输送,易于实现积放输送,结构美观,易于安装,噪音低,常用做装配生产线或作为物料的储存输送。但在喷漆环境下,漆雾会附着在链条及轨道内部造成污染,影响设备正常使用,带来安全隐患,因此在涂装生产线中还未见应用。

现有喷涂工艺过程为:上件-喷底漆-流平-烘干-喷面漆-流平-烘干-下件,由于喷涂零件种类多,尺寸大小不一,目前只能采用手工作业的方式,严重限制了零件的生产效率,而且车间面积受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倍速链输送涂装生产线,适用于多品种、多规格零件,且占地面积较小。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倍速链输送涂装生产线,包括环形布置的上下件区、喷漆室、流平室、烘干室和冷却区,上下件区、喷漆室、流平室、烘干室和冷却区之间依次通过倍速链输送系统连接构成下层设备区,装有待涂装工件的托盘设置在倍速链输送系统上,下层设备区的上方设置有送风系统、排风系统、废气处理系统和热风循环系统,送风系统、排风系统和废气处理系统分别与喷漆室连接;热风循环系统与烘干室连接。

具体的,喷漆室包括自动喷漆室和人工喷漆室,送风系统、排风系统和废气处理系统均包括两套,分别与自动喷漆室和人工喷漆室独立连接。

进一步的,自动喷漆室的进出口处和人工喷漆室的入口处均采用反向轨道结构。

具体的,下层设备区上方设置有带安全爬梯的钢平台,送风系统、排风系统、废气处理系统和热风循环系统分别设置在钢平台上。

具体的,烘干室的出入口均设置有电动提升门。

具体的,倍速链输送系统包括两套倍速链输送机、两套托辊移栽系统、四套顶升平移机及若干停止器,通过PLC进行控制,托盘设置在倍速链输送系统上能够循环流转。

进一步的,倍速链输送机和托辊移栽系统之间通过四套顶升平移机转接,两套倍速链输送机用于托盘的横向输送,两套托辊移栽系统用于托盘的竖向输送,停止器用于特定工位的停止与放行。

具体的,上下件区设置有工件识别系统,工件识别系统包括设置在托盘上的RFID电子标签和设置在上下件区的读写器,读写器通过DP接口单元和PLC连接。

具体的,托盘的上表面铺设有金属网,沿托盘宽度方向设置有限位板,沿托盘长度方向设置U型防护板,托盘的四角设置有限位导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倍速链输送自动涂装生产线,上下件区、喷漆室、流平室、烘干室和冷却区依次环形布置,并通过倍速链输送系统连接,集喷涂、流平、烘干、检测于一体,提高了喷涂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柔性化程度高,适应多种不同类型产品的喷涂,各部分可根据生产节拍和场地大小设置工位数量和分布方式,实现均衡生产。

进一步的,自动喷漆室采取步进式喷涂方式,托盘步进式进入自动喷漆室,喷涂机器人与输送系统连锁,在满足喷漆工艺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能耗。

进一步的,自动喷漆室的进出口处和人工喷漆室的入口处均采用反向轨道结构,解决了倍速链的喷涂防护问题。

进一步的,送风系统、排风系统、废气处理系统、烘干室热风循环系统布置于上层钢平台上,结构紧凑,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较大程度地减少了占地面积。

进一步的,倍速链输送系统可承载较大的载荷,占地面积较小,结构美观,易于安装,噪音低,适用于多品种、多规格零件的积放输送。

进一步的,借助工件识别系统,可实现不同种类工件工艺流程、工艺参数、机器人轨迹等预设程序的自动调取,实现生产线的自动运行。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集喷涂、流平、烘干、检测于一体,提高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柔性化程度高,适用于多品种、多规格零件,且占地面积较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其中:1.上下件区;2.自动喷漆室;3.人工喷漆室;4.流平室;5.烘干室;6.冷却区;7. 倍速链输送系统;8.托辊移栽系统;9.送风系统;10.排风系统;11.废气处理系统;12.热风循环系统;13.上层钢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倍速链输送涂装生产线,包括上层设备和下层设备,下层设备包括依次呈环形布置的上下件区1、自动喷漆室2、人工喷漆室3、流平室4、烘干室5、冷却区6,上下件区1用于上料和下料,上下件区1、自动喷漆室2、人工喷漆室3、流平室4、烘干室5、冷却区6之间依次通过倍速链输送系统7连接;

上层设备包括喷漆室送风系统9、排风系统10、废气处理系统11、热风循环系统12,送风系统9、排风系统10和废气处理系统11均包括两个,用于分别连接自动喷漆室2和人工喷漆室3;热风循环系统12与烘干室5连接;上层设备布置于钢平台13上,并设置安全爬梯。

倍速链输送系统7包括两套倍速链输送机、两套托辊输送机、四套顶升平移机及若干停止器,通过PLC进行控制,实现载物托盘的循环流转,按工艺流程依次完成上件-喷底漆-流平- 烘干-喷面漆-流平-烘干-下件等各项操作,两套倍速链输送机(7)实现托盘的横向输送,两套托辊移栽系统(8)实现托盘的竖向输送、四套顶升平移机实现倍速链输送机和托辊移栽系统之间的转接,停止器实现特定工位的停止与放行,PLC控制电机、气缸的启停,使输送系统按预设程序自动运行。

自动喷漆室2采取步进式喷涂方式,托盘步进式进入自动喷漆室,喷涂机器人与输送系统连锁,在满足喷漆工艺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能耗;自动喷漆室2的入口处设置风幕,防止漆雾外逸。

倍速链输送系统7的轨道为专用铝型材,在自动喷漆室2的进出口处、人工喷漆室3的入口处采用反向轨道结构,以保证喷漆室进出口的轨道和链条不被漆雾污染。

托盘上表面铺设金属网,防止小工件掉落,同时可使气流顺利通过。沿托盘宽度方向设置限位板,在托盘移栽过程中可起有效的到限位作用;托盘的四角设置限位导轮,托盘在倍速链上运行时可自动校正位置,保持直线运行;沿托盘长度方向设置U型防护板,有效保护托盘区域倍速链及轨道,防止喷漆过程中漆雾对其造成污染。

人工喷漆室3用于复杂工件的人工补漆,及少数不适用于自动喷涂时的喷漆作业,入口设置自动提升门,出口设置流平工位及自动提升门。

喷漆室内分别设置有照明装置、漆雾浓度报警装置、水幕过滤系统,出入口设气动提升门,喷漆室外设供漆系统。喷漆室废气经排风机引出后依次经过汽水分离装置、VOCs废气处理装置,经处理达标后高空排放,排风机、汽水分离装置、VOCs废气处理装置均布置于上层钢平台13上。

烘干室5的出入口设置电动提升门,通过上层热风循环系统12进行加热,烘干温度和时间均可设定。

在上下件区1设置有工件识别系统,包括设置在托盘上的RFID电子标签、设置在上下件区1的读写器和DP接口单元,读写器通过DP接口单元和PLC连接。读写器在上料时将喷涂信息写入RFID,下料时从RFID中读取喷涂信息。

本实用新型倍速链输送自动涂装生产线的工作过程如下:

(1)人工将工件摆放在上件区的托盘上,将产品的类型、喷涂工艺、编码信息利用写码枪写入到托盘上的RFID芯片内。此时,烘干室加热系统已开始预热。

(2)人工启动放行按钮,托盘沿轨道运动送到自动喷涂室内,风幕及送排风系统启动。自动喷漆室内的读码器读取托盘上RFID信息,并反馈到机器人控制系统,控制机器人本体以及供漆系统、自动喷枪按照该指令执行相关任务,并与输送系统联动,进行步进式分段喷涂。

(3)喷涂完成后,倍速链启动,带动托盘向前运行。托盘到达人工喷涂室附近制定区域时,自动提升门打开,送排风系统启动,托盘完全进入人工喷涂室后,自动提升门关闭,进行人工喷涂。

(4)喷涂完成后,托盘顶升平移,运输至流平工位。

(5)流平完成后,人工喷漆室出口自动提升门打开,托盘输送至烘干室。此时,烘干室已加热至预设温度。烘干室可同时容纳3个托盘。托盘进出烘干室时,提升门自动开启和关闭。

(6)烘干完成后,托盘流返回至自然冷却区,冷却区可容纳5个托盘。

(7)冷却完成后,托盘输送至上下件工位。当工件底部需要喷涂时,人工对工件进行翻转,然后再输送至喷漆室,如此循环,完成工件的喷涂作业。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倍速链输送自动涂装生产线,解决了倍速链的喷涂防护问题,集喷涂、流平、烘干、检测于一体,提高了喷涂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柔性化程度高,适应多种不同类型产品的喷涂,各部分可根据生产节拍和场地大小设置工位数量和分布方式,实现均衡生产。

以上内容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