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分离含粘性颗粒杂物的沉降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43249发布日期:2019-12-17 21:48阅读:897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够分离含粘性颗粒杂物的沉降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沉降分离器领域,特别是一种能够分离含粘性颗粒杂物的沉降分离器。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中常涉及到固体颗粒和溶液分离,常采用过滤、重力沉降、离心沉降和旋流分离等方法。当分离自身具有较高粘性或其周围包裹有粘性物料的颗粒物时,该种颗粒物常会粘附于容器内壁,特别易粘附于锥体内壁,给分离带来困难,主要表现为颗粒物排料困难和溢流带颗粒料。分离含粘性颗粒杂物常采用间歇式过滤设备进行分离。间歇式过滤设备相对结构复杂,造价高,操作强度较大和运行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能够分离含粘性颗粒杂物的沉降分离器,利用该沉降分离器使具有一定粘性或其周围包裹有粘性物料的颗粒物从溶液中得到分离,并能从下部锥体顺利地排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能够分离含粘性颗粒杂物的沉降分离器,包括排料接管、下锥体、溢流接管、外直筒、外筒收集槽、阻回旋流板、上部进料导流管、上部进料管、总进料管、调节阀、下部切向进料管,所述沉降分离器采用不锈钢板和不锈钢管制作,所述下锥体下方设有排料接管,所述下锥体上方设有上部进料导流管,所述在上部进料导流管上设有上部进料管,所述上部进料管外径末端与上部进料导流管上口平齐,并对中,所述在上部进料导流管两侧设有外筒收集槽,所述在外筒收集槽内设有阻回旋流板,所述阻回旋流板呈矩形,下部与内直筒平齐,沿筒内壁圆周均布焊接,所述上部进料导流管用支撑筋板与内直筒相连固定,在锥底部水平开呈近似椭圆形孔,焊接下部切向进料管,并在中部安装调节阀,所述溢流接管接口位于外筒收集槽底部,沿环形底板中分圆圆周均布,对称开孔焊接,所述溢流接管出口延伸工艺管道接入溢流液收集桶。

进一步的,所述下锥体锥度为30°~120°(优选40°~60°)锥体中部焊接下部切向进料管,内直筒上口呈锯齿状,阻回旋流板焊接在内直筒内壁,为2~24块(优选6~16块),沿圆周均布,上部进料导流管与内直筒圆同心,用拉筋或支撑筋板与内直筒相连固定,溢流接管位于外筒收集槽底部,为1~8只(优选2~4只),沿环形底板中分圆圆周均布。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分上下两部分进料,两路间的流量比例可以调节,当颗粒物粘性较小时,提高上部进料比例,减少溢流口附近细小颗粒物受离心力的扰动,提高分离精度或在同等分离精度下提高进料量,当颗粒物粘性较大时,提高下部进料比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装置中带切向进料管的下部锥体可阻止具有一定粘性或其周围包裹有粘性物料的颗粒物粘附于锥体内壁,并有搅动作用,使得该种颗粒物能够顺利排出沉降器。出料流畅,设备易操作。

2.本装置利用自身料液流动做搅动动力源,内部构件为静置件,无需增设转动机械装置,设备造价和运行费用较为低廉。

3.本装置分上下两部分进料,两路间的流量比例可以调节。当颗粒物粘性较小时,提高上部进料比例,减少溢流口附近细小颗粒物受离心力的扰动,提高分离精度或在同等分离精度下提高进料量;当颗粒物粘性较大时,提高下部进料比例,保证排料畅通。设备适应待分离颗粒和溶液的粘性范围较大。

附图说明

下面是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能够分离含粘性颗粒杂物的沉降分离器的立面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能够分离含粘性颗粒杂物的沉降分离器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1.排料接管、2.下锥体、3.溢流接管、4.外直筒、5.外筒收集槽、6.阻回旋流板、7.上部进料导流管、8.上部进料管、9.总进料管、10.调节阀、11.下部切向进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能够分离含粘性颗粒杂物的沉降分离器,包括排料接管1、下锥体2、溢流接管3、外直筒4、外筒收集槽5、阻回旋流板6、上部进料导流管7、上部进料管8、总进料管9、调节阀10、下部切向进料管11,所述沉降分离器采用不锈钢板和不锈钢管制作,所述在下锥体2下方设有排料接管1,所述下锥体2上方设有上部进料导流管7,所述在上部进料导流管7上设有上部进料管8,所述上部进料管8外径末端与上部进料导流管7上口平齐,并对中,所述在上部进料导流管7两侧设有外筒收集槽5,所述在外筒收集槽5内设有阻回旋流板6,所述阻回旋流板6呈矩形,下部与内直筒平齐,沿筒内壁圆周均布焊接,所述上部进料导流管7用支撑筋板与内直筒相连固定,在锥底部水平开呈近似椭圆形孔,焊接下部切向进料管11,并在中部安装调节阀10,所述溢流接管3接口位于外筒收集槽5底部,沿环形底板中分圆圆周均布,对称开孔焊接,所述溢流接管3出口延伸工艺管道接入溢流液收集桶。

工作原理:所述主体为上部带折流板的筒体加下部可切向进料的锥体,含具有一定粘性或其周围包裹有粘性物料的颗粒物的溶液分上下两部分进入本装置,两路间的流量比例可以调节,上部进料从沉降器的中心管进入,颗粒物受重力沉降到下部的锥体内,清液或含细小颗粒物的溶液从内直筒齿形口面溢出进入外筒收集槽后从溢流接管排出,下部进料从沉降器下部的锥体切向进入沉降器内,在锥体内做高速旋转流动,将较大颗粒抛近锥体内壁,同时由于回旋搅动,使得粘性或其周围包裹有粘性物料的颗粒物不能够粘附在锥体内壁,使得较大颗粒物从底部排出管排出,锥体内上升的旋转流受到上部内直筒内部的阻回旋流板阻挡作用,以逐渐接近垂直上升的流线状态,向上流动,汇同上部进料经沉降后的清液或含细小颗粒物的溶液从内直筒齿形口面溢出进入外筒收集槽后从溢流管排出。

实施例1:

某燃煤电厂烟气脱硫后产生一种含有石灰石和石英砂等固体颗粒物的石膏浆液,浆液中粘性石膏絮凝物体积含量达5%,石灰石和石英砂等固体颗粒物体积含量达10%,固体物粒径分布在0.005~5mm范围内。沉淀后,浆液中固形颗粒物之间有较高的粘结倾向。为了将流量约45m3/h的浆液中粒径≥0.1mm的固体颗粒去除,便于后续工段使用,采用主体上上部带折流板筒体和下部切向进料锥体的沉降器进行分离。

沉降器采用3~6mm厚的不锈钢板和不锈钢管制作。内直筒内径为2.0m,高为0.3m;阻回旋流板为6块,呈矩形,下部与内直筒平齐,高为0.25m,宽为0.3m,沿筒内壁圆周均布焊接;上部进料导流管为φ219×4.5×400,用支撑筋板与内直筒相连固定;外直筒内径为2.3m,高为0.4m;下锥体锥度为50°,在距锥底部水平开呈近似椭圆形孔,焊接下部切向进料管(外径为89mm),并在中部安装不锈钢球阀;上部进料管外径为89mm,末端与上部进料导流管上口平齐,并对中;溢流接管φ108×4×100管,为2只,接口位于外筒收集槽底部,沿环形底板中分圆圆周均布,对称开孔焊接;溢流接管出口延伸工艺管道接入溢流液收集桶。

工作时球阀半开,沉降器底部固体颗粒物排料顺畅,上部溢流液中固体颗粒物粒径小于0.1mm。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