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脂肪酸酯型抗磨剂合成反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7512发布日期:2019-11-12 22:53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一种脂肪酸酯型抗磨剂合成反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脂肪酸抗磨剂的合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脂肪酸酯型抗磨剂合成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抗磨剂是一种高科技的机油(润滑油)添加剂,通常在润滑油中使用的抗磨剂有硫类抗磨剂、磷类抗磨剂、硫磷类抗磨剂、卤素类抗磨剂、有机金属类抗磨剂和硼类抗磨剂,可以降低发动机磨损、增加发动机功率,所以又称为发动机养护剂或强力修复剂,能延长机油的使用寿命,节省燃油,提升动力。

脂肪酸型抗磨剂的生产工艺主要有分子蒸馏法和低温冷冻法两种工艺:其中,分子蒸馏法是在高真空条件下经过多级分子蒸馏将粗脂肪酸中轻、重组分分离开来;而低温冷冻法分离粗脂肪酸,从而得到凝点较低的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类柴油抗磨剂生产装置采用植物油酸低温结晶分离法,有效分离出不饱和脂肪酸及其衍生物,饱和脂肪酸含量不大于2.5%;脂肪酸酯类柴油抗磨剂生产装置采用不饱和脂肪酸及其衍生物通过催化剂作用下,与丙三醇、乙二醇等多元醇类化合物缩合酯化反应,再通过精馏塔脱水等工艺过程,生产出97%以上不饱和脂肪酸酯及其衍生物酯类抗磨剂,饱和脂肪酸酯类含量不大于2%。

搅拌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与反应釜性能原理一样,实现工艺要求的混配功能。现有的稳定型复合纳米抗磨剂的制造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混料时不够均匀,影响产品稳定性,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生产脂肪酸酯型抗磨剂的合成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脂肪酸酯型抗磨剂合成反应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脂肪酸酯型抗磨剂合成反应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圆筒状结构且内壁形成反应腔的壳体;壳体顶端外壁和壳体底端外壁分别设有与反应腔连通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壳体顶端外壁上设有电机,电机底端的输出轴与竖直设置的搅拌轴顶端固接,搅拌轴底端穿过壳体顶端悬设于反应腔内;位于反应腔的搅拌轴上固接有搅拌桨结构;搅拌桨结构包括顶端套设于搅拌轴上的搅拌桨固定座和竖直固接于搅拌桨固定座底端面的固定杆;固定杆上均匀设有搅拌桨。

进一步地,搅拌桨固定座为凸形结构且搅拌桨固定座的横截面为圆环;搅拌桨固定座的底端面均匀固设有至少三个固定杆;任一固定杆的横截面均为扇环,固定杆的圆心线与搅拌桨固定座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固定杆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不超出搅拌桨固定座底端面在水平面上的投影。

进一步地,搅拌桨包括四个依次首位相连的弧面,任意两个相邻的弧面相切;任一弧面的圆心角为90°。

进一步地,任一搅拌桨靠近壳体内壁一端固接有二分之一球状结构的外凸起,外凸起的直径小于等于搅拌桨的高度;壳体内壁上开设有与外凸起对应且容纳外凸起的下凹槽,下凹槽为环状结构。

进一步地,壳体侧壁上位于下凹槽下方开设有与下凹槽和壳体内壁均相切的弧形凸起。

进一步地,壳体内底端设有反应腔连通的出料装置,出料装置包括内壁与壳体内壁相切的上弧面和位于上弧面下方的下弧面;下弧面与上弧面相切,下弧面与上弧面形成S形结构;上弧面和下弧面的截面均为四分之一圆环。

进一步地,壳体顶端内壁开设有环状结构的上凹槽,上凹槽的圆心角大于90°;上凹槽内水平设有圆柱状的横梁,横梁两端部的截面均为二分之一圆;搅拌桨固定座穿过横梁且与横横梁固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并在壳体内搅拌桨结构;搅拌桨结构包括顶端与搅拌轴底端固接的搅拌桨固定座和竖直固接于搅拌桨固定座上的固定杆;固定杆上设有搅拌桨;本实用新型使搅拌更加均匀,产品更加稳定,提高生产质量,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本实用新型实用,整个制造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2)搅拌桨固定座为凸形结构,且其底端面上固接多个互为平行的固定杆;多个固定杆的对称中心与搅拌桨固定座的对称中心重合,使得搅拌桨固定座的受力更加均匀、对称,使搅拌更加均匀,产品更加稳定。

(3)搅拌桨包括四个弧面,相邻搅拌桨互不相交,从而使得物料的混合更加均匀;每一个搅拌桨都包括四条楞,靠近壳体内壁的楞具有刮板的作用,防止物料在壳体内壁上固结而不利于后期清理壳体内壁。

(4)搅拌桨上设置外凸起,同时外凸起设于下凹槽内,即外凸起在下滑槽内沿着下凹槽转动,防止搅拌桨旋转而被损坏,延长该装置的使用寿命。

(5)下凹槽的竖截面为圆环,且该圆环的圆心角小于90°,每一下凹槽下方设置一与下凹槽相切的弧形凸起,即下滑槽和与其相连的弧形凸起形成S形结构,方便物料沿着弧形凸起滑出,防止物料在下滑槽内堆积而浪费原料,也方便后期清理。

(6)出料装置采用S形结构,方便物料沿着上弧面和下弧面滑落至出料口,防止物料在上弧面上堆积、而浪费原料。

(7)搅拌桨穿过横梁,横梁的两端设于上凹槽内,横梁的长度大于壳体内壁的直径,防止横梁与上凹槽分离而发生意外;通过横梁防止搅拌桨在壳体内旋转而与壳体中心线偏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搅拌桨结构A-A截面向上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搅拌桨结构B-B截面向上的俯视图。

图中:1、电机;2、壳体;3、进料口;4、横梁;5、搅拌桨;6、下凹槽;7、弧形凸起; 8、出料装置;9、出料口;10、固定杆;11、搅拌桨固定座;12、上凹槽;13、搅拌轴;21、反应腔;51、外凸起;81、下弧面;82、上弧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一种脂肪酸酯型抗磨剂合成反应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圆筒状结构且内壁形成反应腔21 的壳体2,壳体2顶端外壁和底端外壁分别设有与反应腔21连通的进料口3和出料口9;

壳体2外壁上设有电机1,电机1底端的输出轴与竖直设置的搅拌轴13顶端固接,搅拌轴13底端悬设于反应腔21内;位于反应腔21的搅拌轴13上固接有搅拌桨结构;搅拌桨结构包括顶端与搅拌轴13底端固接的搅拌桨固定座11和竖直固接于搅拌桨固定座11上的固定杆10;固定杆10上设有搅拌桨5;搅拌桨固定座11的横截面为圆环,搅拌桨固定座11的底端面均匀固设有四个截面为扇环的固定杆10,固定杆10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不超出搅拌桨固定座11的底端面在水平面上的投影;

搅拌桨5靠近壳体2内壁一端固接有二分之一球状结构的外凸起51,外凸起51的直径不大于搅拌桨5高度;壳体2内壁上开设有与外凸起51对应且容纳外凸起51的下凹槽6,下凹槽6为环状结构;壳体2侧壁上位于下凹槽6下方开设有与下凹槽6和壳体2内壁均相切的弧形凸起7。

壳体2包括位于壳体2底端且与反应腔21联用的出料装置8,出料装置8包括内壁与壳体2内壁相切的上弧面82和与上弧面82相切的下弧面81;上弧面82和下弧面81的截面均为四分之一圆环;壳体2顶端内壁开设有环状结构的上凹槽12,上凹槽12的圆心角大于90°;上凹槽12内水平设有圆柱状的横梁4,横梁4两端部的截面均为二分之一圆;搅拌桨固定座 11穿过横梁4且与横横梁4固接。

本实用新型使搅拌更加均匀,产品更加稳定,提高生产质量,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本实用新型实用,整个制造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本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形状、材料、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