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间乳化化妆品制备装置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126695发布日期:2019-11-13 02:11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瞬间乳化化妆品制备装置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瞬间乳化化妆品制备装置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流体的乳化技术指的是将例如水和油的互不相溶的两种流体中的一种液体分散为小的颗粒,使其在另一种液体内以稳定状态分布的技术。这样的乳化技术广泛地应用在乳液、面霜、精华、按摩霜、卸妆膏、隔离霜、粉底、眼线膏、睫毛膏等的化妆品的制备领域中。

具体地,化妆品可以包括o/w(水包油,oilinwater)乳状液(emulsion,乳化液)或者w/o(油包水,waterinoil)乳状液,o/w乳状液通过将如油之类的疏水性流体以小颗粒的状态均匀地分散在如水之类的亲水性流体中制备而成,w/o乳状液通过将亲水性流体以小颗粒的状态均匀地分散在疏水性流体中制备而成。在这样的乳状液的制备过程中,以提升生产性和提升产品品质等为目的,使用表面活性剂或增稠剂。另外,为了提升作为化妆品的功效,也可以在乳状液中另外添加维生素等的功能性原料。

为了生产乳状液,需要将形成为微小颗粒并分散的内相流体和包围微小颗粒的连续相的外相流体彼此适当地混合,如韩国授权专利第10-0222000号中公开的,目前化妆品制备商们提前将乳状液大量制备之后,将其产品化并进行销售。

但是,如上的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包含有乳状液的化妆品在制备后,经过包装、运输过程,在线上、线下商城中销售,由此消费者才能得以使用。也就是说,从乳状液的制备时期到实际使用时期为止需要很长的时间。虽然市场上消费者们对于新鲜化妆品的要求不断增加,但是以现有的制备、销售方式并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另外,消费者们喜欢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表面活性剂或者增稠剂等附加物质的产品,这些附加物质是与化妆品的固有的功能没有太大关系的化学物质,但是在从制备到使用的预期的长时间期间,为了维持产品的稳定性,存在不得不使用一定水平以上的附加物质的问题。

尤其是,用以提升化妆品的功效的功能性原料中,存在由于不易溶于水的性质而溶解在酒精中来提供的物质,例如美拉锁肤(melasolvtm,注册商标)、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泛醌(ubiquinone)、淫羊藿次苷ii(icarisideⅱ)。但是,在化妆品中若酒精含量为一定水平以上,则存在剂型的长期稳定性下降从而在保管中界面膜可能破碎的问题,因此酒精含量设定为一定水平以下,这最终会限制化妆品中所包含的功能性原料含量的提高。作为一例,普通功能性原料在酒精中具有5%左右的溶解度,由于化妆品中的酒精含量设定为10%以下,因此化妆品中的功能性原料的含量最多只能为0.5%水平。尤其是,这样的功能性原料即使溶解在酒精中后与水接触,还是会发生功能性原料析出并沉淀或者结晶化,亦或变色、发臭等的问题,因此在需要使用这样的功能性原料的化妆品的制备中,存在难以使用水的问题。

另外,也存在如维生素c之类的功能性原料,其在水中溶解后,随着时间经过,产品的功效下降或者变色、发臭,在含有这样的功能性原料的化妆品的制备中也存在难以使用水的问题。对此,在维生素c的情况下,为了阻断其与水的反应,虽然目前为了不添加水而使用加热溶解在多元醇(polyol)中而与硅(silicon)形成p/s乳化颗粒的方法,但存在具有p/s乳化颗粒的化妆品的使用感黏稠,从而顾客满意度不高的问题。

也就是说,在现有技术的情况下,尽管功能性原料具有优点,但存在只能以有限的方式使用功能性原料的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实施例作为解决如上所述问题的方案,提供了一种瞬间乳化化妆品制备装置和制备方法,其能够满足消费者对于新鲜的化妆品使用的需求。

另外,提供了一种瞬间乳化化妆品制备装置和制备方法,其能够提供能够减少为了维持产品的长期稳定性而使用的附加物质的含量的化妆品。

另外,提供了一种瞬间乳化化妆品制造装置和制造方法,其能够提供能够充分发挥功能性原料的功效的化妆品。

另外,提供了一种瞬间乳化化妆品制造装置和制造方法,其能够提供在充分包含功能性原料的同时使用感也很优异的化妆品。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可以提供一种瞬间乳化化妆品制备装置,包括:外壳,形成外观;泵,提供于所述外壳,并基于使用者的操作将瞬间乳化的乳状液向所述外壳的外部排出;第一容器,提供于所述外壳,并储存内相流体;第二容器,提供于所述外壳,并储存包含功能性原料的功能性流体;第三容器,提供于所述外壳,并储存外相流体;乳化通道,提供于所述外壳,并将内相流体和功能性流体瞬间乳化在外相流体中,以使内相流体和功能性流体在外相流体内分别以独立的乳化颗粒存在;以及管,将在所述乳化通道中生成的乳状液向所述泵提供。

另外,可以提供一种瞬间乳化化妆品制备装置,所述瞬间乳化化妆品制备装置还包括:第一流路,将内相流体从所述第一容器提供至第一通道;第二流路,将功能性流体从所述第二容器提供至第一通道;以及第三流路,将外相流体从所述第三容器提供至所述第二通道。

另外,可以提供一种瞬间乳化化妆品制备装置,所述乳化通道包括:内相流体注入口,连接于所述第一流路;功能性流体注入口,连接于所述第二流路;外相流体注入口,连接于所述第三流路;汇合部,提供至所述内相流体注入口的内相流体、提供至所述功能性流体注入口的功能性流体以及提供至所述外相流体注入口的外相流体汇合;乳化作用部,通过切断内相流体的流动和功能性流体的流动,将内相流体和功能性流体分别独立地乳化颗粒化,从而生成乳状液;排出路径,使在所述乳化作用部中生成的乳状液移动;以及乳状液排出口,连接于所述排出路径,并排出乳状液。

另外,可以提供一种瞬间乳化化妆品制备装置,所述流体通道包括:内相流体路径,以使向所述汇合部的内相流体的进入方向与外相流体的行进方向成预定角度的方式,连接于所述汇合部;以及功能性流体路径,以使向所述汇合部的功能性流体的进入方向与外相流体的行进方向成预定角度的方式,连接于所述汇合部。

另外,可以提供一种瞬间乳化化妆品制备装置,以所述汇合部为中心,所述内相流体路径和所述功能性流体路径设置为彼此相对,连接所述内相流体路径和所述功能性流体路径的虚拟线与所述外相流体的行进方向正交。

另外,可以提供一种瞬间乳化化妆品制备装置,所述内相流体路径和所述功能性流体路径沿着外相流体的移动方向间隔预定距离设置。

另外,可以提供一种瞬间乳化化妆品制备装置,所述乳化作用部包括:第一角部,形成在内相流体进入所述汇合部的位置处,并切断所述内相流体的流动;第二角部,形成在功能性流体进入所述汇合部的位置处,并切断所述功能性流体的流动;以及乳化颗粒生成部,流动被切断的内相流体和功能性流体行进并在外相流体内被乳化颗粒化。

另外,可以提供一种瞬间乳化化妆品制备装置,所述流体通道包括使外相流体向所述汇合部进入的外相流体路径,所述外相流体路径、所述汇合部以及所述乳化颗粒生成部朝向同一方向延伸。

另外,可以提供一种瞬间乳化化妆品制备装置,所述第一角部和所述第二角部中的任意一个设置在另一个的尾流侧。

另外,可以提供一种瞬间乳化化妆品制备装置,所述功能性流体为美拉锁肤(melasolvtm,注册商标)、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泛醌(ubiquinone)、淫羊藿次苷ii(icarisideⅱ)中的一种以上溶解在酒精中的,或者为维生素c溶解在多元醇中的。

另外,可以提供一种瞬间乳化化妆品制备装置,所述功能性流体的浓度以体积比计为1%至10%。

另外,可以提供一种瞬间乳化化妆品制备装置,所述功能性流体使用酒精作为溶剂,并且所述功能性流体相对于乳状液的体积比为超过10%且未满30%。

另外,可以提供一种瞬间乳化化妆品制备装置,所述瞬间乳化化妆品制备装置还包括:第四容器,储存增稠剂;以及增稠剂混合通道,混合在所述乳化通道中生成的乳状液和从所述第四容器提供的增稠剂,所述管将在所述增稠剂混合通道中生成的增稠剂和乳状液的混合液向所述泵提供。

另外,可以提供一种瞬间乳化化妆品制备装置,增稠剂混合通道包括:乳状液注入口,被供应在所述流体通道中生成的乳状液;增稠剂注入口,连接于所述第四容器,并被供应增稠剂;增稠剂汇合部,提供至所述乳状液注入口的乳状液和提供至所述增稠剂注入口的增稠剂彼此汇合;增稠剂混合部,使在所述增稠剂汇合部中汇合的乳状液和增稠剂一起行进并彼此混合;以及混合液排出口,连接于所述管,并排出混合有增稠剂的乳状液。

另外,可以提供一种瞬间乳化化妆品制备装置,在通过所述泵的操作而产生的压力下,内相流体、功能性流体以及外相流体向所述乳化通道供应并生成乳状液,生成的乳状液通过所述管向所述泵供应。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可以提供一种瞬间乳化化妆品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由使用者操作提供于外壳的泵;基于所述泵的操作从提供于所述外壳的第一容器排出的内相流体在形成于流体通道的第一角部中被沿一个方向行进的外相流体切断流动,而在外相流体内分散为乳化颗粒;基于所述泵的操作从提供于所述外壳的第二容器排出的功能性流体在形成于流体通道的第二角部中被沿一个方向行进的外相流体切断流动,而在外相流体内分散为乳化颗粒;在外相流体内乳化有内相流体和功能性流体的乳状液沿着所述流体通道向管输送;以及传送至所述管的乳状液向所述泵提供。

另外,可以提供一种瞬间乳化化妆品制备方法,所述内相流体分散为乳化颗粒的步骤和所述功能性流体分散为乳化颗粒的步骤彼此交替反复地发生。

另外,可以提供一种瞬间乳化化妆品制备方法,内相流体和功能性流体中的一个乳化于外相流体后另一个乳化于外相流体,以使内相流体的乳化颗粒和功能性流体的乳化颗粒能够在外相流体内彼此独立地存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瞬间乳化化妆品制备装置和制备方法具有能够满足消费者对于新鲜化妆品的使用需求的优点。

另外,具有能够减少为了维持产品的长期稳定性而使用的附加物质的含量的效果。

另外,具有能够提供能够充分发挥功能性原料的功效的化妆品的优点。

另外,具有能够提供在充分包含功能性原料的同时使用感也很优异的化妆品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简要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瞬间乳化化妆品制备装置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图1的乳化通道和平板的图。

图3是图2的平板的俯视截面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瞬间乳化化妆品制备装置的乳化通道的结构的俯视截面图。

图5是简要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瞬间乳化化妆品制备装置的结构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针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同时,对于本发明的说明,当针对相关公知结构或者功能的具体说明被判断为会使本发明的主旨模糊的情况下,省略其详细说明。

图1是简要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瞬间乳化化妆品制备装置的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图1的乳化通道和平板的图,图3是图2的平板的俯视截面图。

参照图1至图3,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瞬间乳化化妆品制备装置1可以在使用者期望的瞬间生成化妆品并提供给使用者。

在本实施例中,“瞬间乳化”可以理解为在几秒以内将内相流体乳化在外相流体中,并在一定时间期间能够维持乳化状态。也就是说,瞬间乳化化妆品制造装置1指的是在几秒以内将多种原料瞬间乳化并当场供应给消费者的装置。

具体地,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瞬间乳化化妆品制备装置1可以包括:外壳10,形成外形;泵p,提供于外壳10,并基于使用者的操作将瞬间乳化的乳状液向外壳10的外部排出;第一容器20,提供于外壳10,并储存内相流体;第二容器30,提供于外壳10,并储存包含功能性原料的功能性流体;第三容器40,提供于外壳10,并储存外相流体;乳化通道100,提供于外壳10,将内相流体和功能性流体瞬间乳化在外相流体中,以使内相流体和功能性流体在外相流体内分别以独立的乳化颗粒存在;以及管60,将在乳化通道100中生成的乳状液向泵p提供。在以下的说明中,功能性原料可以理解为作为化妆品成分中以提升功能为目的包含的原料,尤其是法律上获得功能性许可的原料。另外,功能性流体可以理解为溶解有或者包含有功能性原料的流体。

外壳10可以形成为能够将第一容器20、第二容器30、第三容器40、流体通道100容纳在内侧的预定形状,虽然本实施例中作为示例将其示出为形成为圆筒形,但是本发明的思想不限于此。

泵p作为提供将流体从容器20、30、40排出并瞬间乳化后,通过形成在外壳10的外侧的排出口排出的能量的工具,其设置在外壳10的一侧,使用者能够操作的操作部向外壳10的外侧暴露,用于将混合液向外部排出的连接部和形成使流体移动的压力的驱动部可以提供于外壳10的内部。在通过泵p形成的压力下,容纳在第一容器20、第二容器30和第三容器40中的原料向流体通道100提供,供应至流体通道100的原料沿着预定的路径移动并瞬间乳化后,能够通过管60向泵p排出。为此,从泵p到各个容器20、30、40可以形成彼此连通的一系列流路。

虽然在本实施例中作为示例说明了泵p为向外壳10的外部暴露且包括排出化妆品的排出部的结构,但这仅是一个示例,本发明的思想不限于此。例如,排出部可以独立于泵p被提供,泵p也可以连接在从容器20、30、40到排出口之间连接的一系列流路中的任意一个位置并提供压力。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作为示例,将泵p图示为基于使用者将操作部摁下后松开的操作使得在外壳10内部的流体的移动路径上形成负压的按压式泵。在这种情况下,在通过泵p形成的朝向单一方向的压力下,原料从容器20、30、40的排出、在流体通道100内的移动以及化妆品的排出全部能够实现,因此具有能够简化装置的结构的优点。

但是,本发明的思想不限于此,可以使用多种方式的泵作为泵p。例如,作为无动力泵,可以使用纽扣弹簧(button-spring)泵、注射(syringe)泵、柔性管(flexibletube)泵、齿轮(gear)泵、多孔(porous)泵、螺栓(threadinserting)泵等,或者可以使用在排出口利用孔(orifice)、滚珠(rollerball)、铅笔(pencil)等来基于毛细管作用(capillaryaction)吸收/排出流体的泵。另外,作为动力泵,可以使用控制电气、振动、声波、压电物质(piezoelectricmaterial)来吸收/排出流体的泵。

第一容器20、第二容器30以及第三容器40可以容纳在外壳10的内侧,或者附着在外壳10的外侧,或提供为能够更换的形态,在本实施例中,作为示例,图示了第一容器20、第二容器30以及第三容器40在一个圆筒形容器内基于隔壁b区划开而提供。此时,为了形成乳化颗粒,一般外相流体相对于内相流体的注入比应相同或更高,例如外相流体的注入量可以为内相流体的注入量的1倍至30倍,与之相相应地,储存外相流体的第三容器40可以形成为相比于其它容器具有更大的体积。

将内相流体向流体通道100提供的第一流路22连接于第一容器20,将功能性流体向流体通道100提供的第二流路32连接于第二容器30,将外相流体向流体通道100提供的第三流路42连接于第三容器40。此时,第三流路42可以具有能够在由第一流路22和第二流路32提供的内相流体和功能性流体到达流体通道100的汇合部140之前,使外相流体通过汇合部140的长度和直径。基于此,内相流体和功能性流体能够在到达汇合部140的同时立即乳化。这里,第一流路22、第二流路32以及第三流路42分别将乳状液的原料供应至流体通道100,可以被称作供应流路。

这里,在各个容器20、30、40与流路22、32、42的连接部位处可以提供有如瓣膜之类的开闭调节工具,使得只有施加泵p的压力时,才能向流路22、32、42排出内容物。

流体通道100将内相流体和功能性流体乳化在外相流体中而生成乳状液,可以理解为微细流体通道。具体地,流体通道100作为向通道内部进入的流体能够移动的预定流路,如本实施例,可以为形成于能够容纳在外壳10的内侧的平板12内部的流路。但是,流体通道100的提供方法不限于此,根据实施例,流体通道100也可以是以形成流路的一体型形成的管体,也可以是包含流路的多个组件彼此组装而形成的。如本实施例中所图示的,将流体通道100形成在以与外壳10的底面相邻的方式提供的平板12作为示例进行说明。

另一方面,流体通道100可以形成为以流体的进入位置高于排出位置的方式存在,使得流体能够顺畅地流动。为此,平板12可以以朝向流体的行进方向倾斜的方式提供。

流体通道100将内相流体和功能性流体以各自独立的乳化颗粒乳化在外相流体内,从而生成作为乳化物质的乳状液。这里,内相流体和功能性流体能够在通过流体通道100的非常短的时间期间乳化而成为乳状液。也就是说,内相流体、功能性流体以及外相流体被瞬间乳化。如上所述,内相流体、功能性流体以及外相流体能够基于在泵p中形成的压力从各个容器20、30、40向流体通道100提供,通过流体通道100向管60移动。

流体通道100可以包括:内相流体注入口110,连接于第一流路22,并接收内相流体;功能性流体注入口120,连接于第二流路32,并接收功能性流体;外相流体注入口130,连接于第三流路42,并接收外相流体;汇合部140,内相流体、功能性流体以及外相流体彼此汇合;乳化作用部150,通过切断内相流体的流动和功能性流体的流动,将内相流体和功能性流体分别独立地乳化颗粒化,从而生成乳状液;排出路径160,使在乳化作用部150中生成的乳状液移动;以及乳状液排出口180,连接于排出路径160,并排出乳状液。

通过内相流体注入口110流入流体通道100的内相流体沿着内相流体路径112向汇合部140引导,通过功能性流体注入口120流入流体通道100的功能性流体沿着功能性流体路径122向汇合部140引导,通过外相流体注入口130流入流体通道100的外相流体沿着外相流体路径132向汇合部140引导。这里,为了提高流体速度,各个流体路径112、122、132与汇合部140的连接部位可以形成为宽度变窄的孔114、124、134。而且,引导至汇合部140的三种流体沿着乳化作用部150的乳化颗粒生成部156向排出路径160移动。

外相流体沿一个方向(基于图3的左侧方向)向汇合部140流入,外相流体路径132和乳化颗粒生成部156可以设置在同一线上,使得外相流体能够通过汇合部140后直行通过乳化颗粒生成部156。也就是说,外相流体路径132、汇合部140以及乳化颗粒生成部156可以朝向相同的方向延伸。

另外,向汇合部140的内相流体的进入方向与外相流体的行进方向可以成预定角度,在本实施例中作为示例说明为成90度。为此,在汇合部140及乳化颗粒生成部156与内相流体路径112的连接位置处,形成有以直角弯折的乳化作用部150的第一角部152。沿着内相流体路径112提供的内相流体的流动基于沿着外相流体路径132提供的外相流体的流动而沿着外相流体的行进方向受力,基于该力和第一角部152的几何学形状,对内相流体的流动施加有剪断力,切断内相流体的流动,从而能够形成内相流体的乳化颗粒。

同样地,向汇合部140的功能性流体的进入方向与外相流体的行进方向可以成预定角度,在本实施例中作为示例说明为成270度。也就是说,功能性流体路径122和内相流体路径112可以位于同一线上,可以以汇合部140为中心与内相流体路径112面对。换句话说,连接内相流体路径112和功能性流体路径122的虚拟线可以与外相流体的行进方向正交,以汇合部140为中心,内相流体路径112、功能性流体路径122、外相流体路径132和乳化颗粒生成部156可以构成“+”字形状。这样的“+”字形状的乳化颗粒生成部156具有通道设计简单、能够使实现交叉乳化的流体通道100小型化的优点。

在汇合部140及乳化颗粒生成部156与功能性流体路径122的连接位置处形成有以直角弯折的乳化作用部150的第二角部154。沿着功能性流体路径122提供的功能性流体的流动基于沿着外相流体路径132提供的外相流体的流动而沿着外相流体的行进方向受力,基于该力与第二角部154的几何学形状,对功能性流体的流动施加有剪断力,切断功能性流体的流动,从而能够形成功能性流体的乳化颗粒。

乳化作用部150是通过使外相流体切断内相流体和功能性流体的流动而使内相流体和功能性流体以颗粒状态分散在外相流体内来生成乳状液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包括用于切断内相流体的流动的第一角部152、用于切断功能性流体的流动的第二角部154以及使流动被切断的内相流体和功能性流体行进并在外相流体内被乳化颗粒化的乳化颗粒生成部156。

第一角部152和第二角部154可以设置为以汇合部140为中心彼此相对,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外相流体的流动的两侧同时供应内相流体和功能性流体,因此内相流体和功能性流体能够在彼此交替并切断的同时形成乳化颗粒。

由于在第一角部152和第二角部154中流动被切断而成为颗粒形状的内相流体和功能性流体与外相流体不彼此混合,因此以界面不稳定的状态通过乳化颗粒生成部156,在这过程中,颗粒形状的内相流体和功能性流体为了维持稳定状态可以成为球形。

另外,第一角部152、第二角部154以及乳化颗粒生成部156也可以形成为使乳化颗粒生成部156的宽度成为比周边更窄的孔。

另一方面,虽然在本实施例中作为示例说明了内相流体和功能性流体在外相流体的移动路径上同时供应,从而内相流体和功能性流体同时交叉乳化,但是本发明的思想不限于此。例如,内相流体和功能性流体可以在外相流体的移动路径上在彼此不同的位置、彼此不同的时间向外相流体供应,基于此,也可以是先乳化内相流体和功能性流体中的一个后再乳化另一个。

另外,虽然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乳化内相流体和外相流体的方法,将两种流体全部沿着与外相流体的行进方向交叉的方向供应并乳化的方法(cross-flow方式)作为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使用其它乳化方法。例如,可以使用通过使彼此不同相的流体沿彼此相同的方向流动且在汇合部设置孔而使外相流体切断内相流体的流动的方法(flow-focusing方式)、使彼此不同相的流体沿彼此相同的方向移动的同时使其乳化的方法(co-flow方式)、通过增大或减小通道注入口的高宽比而在变宽的汇合部中形成乳化颗粒的方法(stepemulsification方式)、使内相流体或者两相的混合流体通过膜(membrane)的孔而形成乳化颗粒的方法(membraneemulsification方式)。

另外,乳化作用部150也可以使用动力源,例如,可以利用使用电场(electricalcontrol)、磁场(magneticcontrol)、离心力(centrifugalcontrol)、激光(opticalcontrol)、振动器(vibrationcontrol)、压电材料(piezoelectriccontrol)中的一种或者一种以上形成乳化颗粒的方式的通道。

另外,乳化作用部150也可以改变流体的粘度、界面张力、可湿性来形成乳化颗粒,例如,可以使用电流变(electrorheological,er)或磁流变(magnetorheological,mr)流体(fluids)、光敏(photo-sensitive)流体(fluids)。

在乳化作用部150中形成的乳状液能够通过排出路径160并稳定化,并且能够通过乳状液排出口180向管60传送。排出路径160可以以比乳化作用部150的乳化颗粒生成部156宽的宽度形成。

这里,排出路径160的内壁可以提供为具有与外相流体的亲水度相对应的性质。在这种情况下,构成乳状液的外相的外相流体向排出路径160的内壁侧拉引,混合流体相对地远离排出路径160的内壁侧,因此乳状液的状态能够维持稳定并移动。例如,在外相流体为油的情况下,排出路径160的内壁可以用疏水性物质或疏水性膜涂覆,在外相流体为水的情况下,排出路径160的内壁可以用亲水性物质或亲水性膜涂覆。这里,作为亲水性物质或亲水性膜,可以使用与水的接触角为0度至50度的材料,作为疏水性物质或疏水性膜,可以使用与水的接触角为70度至120度的材料。

根据实施例,不仅是排出路径160,乳化作用部150及流体通道100的其它结构也可以形成为具有与外相流体的亲水度相对应的性质。

在现有技术中,由于外相流体和内相流体的界面张力大而彼此不易混合,因此不使用过量的表面活性剂(1%~5%)等很难形成并维持乳化颗粒。但是,根据本实施例,在具有极小特性长度(毫米以下)的流体通道100中,表面力(surfaceforce)对流体产生的影响与体积力(bodyforce)相比显著大,因此具有在不使用或者添加最少量的表面活性剂等的情况下能够快速地实现乳化作用的优点。另外,彼此不易混合的两种流体中的一个流体切断另一个流体的流动而形成乳化颗粒的原理也有助于减少表面活性剂。

另一方面,虽然在本实施例中作为示例说明了乳化作用部150为汇合部140的周边结构,但是根据实施例,乳化作用部150可以形成在汇合部140的尾流侧,或者内相流体和功能性流体的汇合也可以在彼此不同的位置处实现并在各自的汇合位置处发生乳化作用。例如,外相流体可以在进入流体通道100后分支为两个路径,在各个分支的路径上形成与内相流体的汇合部和与功能性流体的汇合部,乳化作用也分别发生在各个汇合部中。然后,分支的路径可以再次合并为一个,由此,在一个外相流体内内相流体的乳化颗粒和功能性流体的乳化颗粒能够均存在。

另外,虽然在本实施例中作为示例说明了在乳化作用部150的尾流处单独提供有排出路径160,但是根据实施例,排出路径160可以省略,或者也可以与乳化作用部150连续地形成而不指定其边界。

管60向泵p提供乳状液,使乳状液最终通过泵p的排出口向使用者排出,管60可以由透明的材料形成,使得使用者能够在外部确认通过管60移动的乳化物质。当然,为此,与管60对应的区域的外壳10的一部分也可以由透明的材料形成。

如上所述,从泵p到各个容器20、30、40形成彼此连通的一系列流路,这样的一系列流路可以包括管60、流体通道100以及供应流路22、32、42。

这里,泵p的压力、供应流路22、32、42以及连接流路13的直径、长度、构成流体通道100的各个注入口、路径、排出口等的宽度、深度、尺寸等可以调节为基于泵p的一次操作能够生成使用者能够使用一次的量的化妆品。具体地,为了确定能够使用一次的化妆品的量,需要确定内相流体、外相流体、功能性流体的组成比,可以根据预定的计算公式设定与此相匹配的各个结构要素的结构特征。另外,供应流路22、32、42及流体通道100的各路径112、122、132可以构成为使外相流体首先到达汇合部140后,内相流体和功能性流体能够进入汇合部140。

由于化妆品的一次使用量为几ml左右,因此从各个容器20、30、40排出的流体的量可以设定为比那个量更少,据此,通过流体通道100的时间也可以设定为非常短,因此能够更加容易地实现瞬间乳化。

另一方面,乳化颗粒的尺寸和含量是决定化妆品品质的重要因素。在现有技术中,为了调节乳化物质的尺寸和含量,使用了调节添加在乳化物质中的表面活性剂的量的方式。但是,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通过调节乳化通道100的结构要素和流体的流动条件,能够调节乳化物质的尺寸和含量。例如,通道的结构要素可以为通道的高度、孔的宽度、各流体的注入口的宽度等,流体的流动条件可以为负压的强度、流体的流量比、流体的粘度比等。此时,通道的高度越低、孔的宽度越窄、负压的强度越强、外相流体相对于内相流体的流量比越大、内相流体的粘度相比于外相流体越高,乳化颗粒的尺寸越小,在与此相反的条件下,乳化颗粒的尺寸越大。

另外,根据要生成的乳状液的种类,为了有助于形成乳化颗粒,可以在内相流体或者外相流体中添加少量的表面活性剂。例如,在要生产o/w乳状液的情况下,可以添加少量的hlb(亲水亲油平衡值,hydrophile-lipophilebalance)值为超过7、优选为8至16的表面活性剂,在要生产w/o乳状液的情况下,可以添加少量的hlb值为未满7、优选为3至6的表面活性剂。

以下,说明具有如上结构的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瞬间乳化化妆品制备装置1的作用及效果。

由于功能性原料中的如melasolv、egcg、ubiquinone、icarisideii等不易溶于水的物质能够溶解在酒精中,因此可以溶解在酒精中并作为功能性流体储存在第二容器30中。也就是说,功能性流体可以是melasolv、egcg、ubiquinone、icarisideii中的一种以上溶解在酒精中的。此时,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即使使用酒精也能够在制备后立即使用化妆品,因此,能够使功能性原料的浓度相比于现有技术高。例如,存储于第二容器30中的功能性流体的浓度以质量比计可以为1%至10%。在这种情况下,水可以作为内相流体提供于第一容器20中,油可以作为外相流体提供于第三容器40中。

若使用者操作泵p,从而在管60、流体通道100和供应流路22、32、42中产生负压,则储存在各个容器中的原料向流体通道100供应。

具体地,储存在第一容器20中的内相流体、储存在第二容器30中的功能性流体以及储存在第三容器40中的外相流体分别沿着第一流路22、第二流路32以及第三流路42向内相流体注入口110、功能性流体注入口120以及外相流体注入口130供应。

供应至流体通道100的内相流体、功能性流体以及外相流体能够分别沿着内相流体路径112、功能性流体路径122、外相流体路径132向汇合部140移动。此时,在各路径的端部提供有孔114、124、134,从而能够以流速变快的状态向汇合部140进入,由于流动是薄且快的状态,因此能够通过乳化作用部150更加容易地产生乳化颗粒。

内相流体和功能性流体在向汇合部140进入的同时,以预定角度受到基于外相流体的流动的力,由于第一角部152和第二角部154分别妨碍内相流体和功能性流体的流动,因此内相流体的流动和功能性流体的流动被切断,从而形成内相流体颗粒和功能性流体颗粒。此时,由于在外相流体的行进方向两侧内相流体和功能性流体同时汇合,因此内相流体和功能性流体能够彼此交替地乳化。

内相流体和功能性流体的流动分别基于第一角部152及第二角部154与外相流体的流动独立地被切断并向乳化颗粒生成部156进入,这使得各个颗粒能够以彼此不混合的状态行进并形成为球形的乳化颗粒。也就是说,能够阻断包含在功能性流体中的功能性原料和内相流体的接触,据此乳状液能够以功能性原料的功效保持原样的状态被使用者使用。

虽然根据情况,一部分的内相流体的乳化颗粒和外相流体的乳化颗粒也有可能彼此汇合,但这仅是极少的一部分,而且汇合后排出至使用者使用为止的时间非常短,这能够使例如现有技术的功能性原料与水混合而发生的副作用最小化。

这里,乳状液内功能性流体的组成比作为一例可以设定为在使用酒精作为溶剂的情况下以质量比计为超过10%且未满30%。在现有技术的情况下,当溶解有功能性原料的酒精的组成比大于10%时,化妆品的稳定性下降,因此难以过多地使用酒精,但是根据本实施例,功能性流体与内相流体混合后,经过流体通道100、通过管60、通过泵p至排出为止仅持续非常短的时间,因此实质上剂型的稳定性下降可以忽略,这使得即使将乳状液构成为酒精含量超过10%,也能够以剂型稳定的状态向使用者提供。但是,在酒精含量为30%以上的情况下,由于与水相和油相都亲和的酒精使界面弱化,并使乳化颗粒的形成和保持出现问题,因此优选地,将酒精含量设定为未满30%。

这样在乳化作用部150中形成的乳状液能够沿着排出路径160向乳状液排出口180移动,通过管60向泵p排出。

另一方面,如维生素c之类的功能性原料溶解在水中的话,随着时间经过,产品的功效下降或者变色、发臭,从而无法溶解在水中,因此可以加热溶解于多元醇并储存在第二容器30中。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一容器20中可以提供能够水合存储于第二容器中的功能性流体的水作为内相流体,在第三容器40中可以提供油作为外相流体。

若使用者操作泵p,则储存于第一容器20的水和存储于第二容器30的功能性流体能够向流体通道100传送,经过与上述相同的过程,与外相流体混合并乳化后,通过管60向泵p提供。

与以上情况相同,由于功能性流体与内相流体独立地分散在外相流体内,维生素c和水彼此接触而混合的可能性非常低,而且即使接触并混合了,由于不稳定的状态仅持续功能性流体经过流体通道100、通过管60、通过泵p至排出为止的非常短的时间,因此功能性原料的功效能够发挥与稳定状态时实质上相同的水平。

另外,通过功能性原料水合,不会带来像现有的含有维生素c的化妆品一样的粘稠的使用感,因此能够提升顾客满意度。

另一方面,虽然上述的实施例作为示例说明了使用水作为内相流体、使用油作为外相流体而生成w/o乳状液,但是也可以使用油作为内相流体、使用水作为外相流体而生成o/w乳状液。

另外,虽然在本实施例中对水、油作为内相流体、外相流体的示例进行了说明,但这是作为亲水性流体和疏水性流体的代表性示例进行说明,可以使用能够生成乳状液的任意的亲水性流体或者疏水性流体作为内相流体和外相流体。

根据基于如上的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瞬间乳化化妆品制备装置1和制备方法,能够以消除使用功能性原料时现有的化妆品所具有的限制的状态,将功能性原料包含在乳状液中。因此,具有能够在化妆品内包含能够充分发挥其功效的功能性原料且使用者能够充分获得功能性原料的功效的优点。

另外,当使用者操作泵p时,使用当场制备而提供的化妆品,从而能够使用相比于化妆品制备商大量生产并销售的化妆品更新鲜的化妆品。

另外,由于能够将考虑化妆品的长期稳定性的表面活性剂或增稠剂等的使用最小化,因此使用者能够使用附加物质的含量最小化的化妆品。

以下,参照图4,对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瞬间乳化化妆品制备装置的通道部进行说明。但是,图4的实施例与以上实施例相比,区别在于内相流体和功能性流体隔着时间差被乳化,因此以区别点为主进行说明,对于相同的部分引用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和附图标记。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瞬间乳化化妆品制备装置的乳化通道的结构的俯视截面图。

参照图4,汇合部140可以包括:第一汇合部142,内相流体和功能性流体中的一个汇合在外相流体中;第二汇合部144,内相流体和功能性流体中的另一个汇合在外相流体中。在本实施例中,作为示例说明了第一汇合部142连接于内相流体路径112,并且第二汇合部144连接于功能性流体路径122,第一汇合部142设置在第二汇合部144的尾流侧。这里,第二汇合部144和第一汇合部142可以沿着外相流体的行进方向间隔预定距离设置。

此时,第一角部152a可以形成在第一汇合部142和内相流体路径112的连接位置处,第二角部154a可以形成在第二汇合部144和功能性流体路径122的连接位置处。也就是说,第二角部154a可以设置在第一角部152a的尾流侧。

另外,在第一汇合部142和第一角部152a的连接位置尾流侧可以提供有切断内相流体的流动而生成的颗粒被乳化的第一乳化颗粒生成部156a,在第二汇合部144和第二角部154a的连接位置尾流侧可以提供有切断功能性流体的流动而生成的颗粒被乳化的第二乳化颗粒生成部156b。这里,第一乳化颗粒生成部156a可以连接第一汇合部142和第二汇合部144,使得向第二汇合部144提供乳化有内相流体的外相流体能够。

根据本实施例,内相流体能够在第一汇合部142中与外相流体汇合的同时首先被乳化并分散在外相流体内。另外,乳化有内相流体的外相流体沿着第一乳化颗粒生成部156a向第二汇合部144提供,功能性流体能够在第二汇合部144中与外相流体汇合的同时被乳化并分散在外相流体内。此时,由于内相流体先乳化在外相流体内,因此功能性流体能够形成为与内相流体独立的乳化颗粒,由此,能够阻断功能性原料和内相流体的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虽然作为示例说明了先将内相流体乳化在外相流体中,之后再乳化外相流体,但是根据实施例,也可以先乳化外相流体。也就是说,第一角部152a和第二角部154a中的一个可以设置在另一个的尾流侧。

以下,参照图5,对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瞬间乳化化妆品制备装置的通道部进行说明。但是,图5的实施例与图1的实施例相比,区别在于还提供了储存增稠剂的第四容器和混合增稠剂和乳状液的增稠剂混合通道,因此以差异点为主进行说明,对于相同的部分引用第一实施例的说明和附图标记。

图5是简要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瞬间乳化化妆品制备装置的结构的立体图。

参照图5,在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瞬间乳化化妆品制备装置1中,可以提供有储存增稠剂的第四容器50和将存储于第四容器50中的增稠剂向增稠剂混合通道200引导的第四流路52。

这里,增稠剂作为添加到乳状液中能够提升乳状液的使用感和稳定性的成分,可以在流体通道100中生成乳状液以后以与乳状液混合的方式提供。

如图所示,第四容器50可以以通过划分一个圆筒形容器而提供第一容器20至第四容器50的形式提供。但是,本发明的思想不限于此,第四容器50可以独立于其它容器20、30、40提供并单独固定在外壳10中,或者也可以与一部分容器一起提供。

另一方面,增稠剂混合通道200作为用于混合在流体通道100中形成的乳状液与从第四容器50供应的增稠剂的结构,增稠剂混合通道200可以以与流体通道100层叠的形式提供,为此,在平板12的下侧、即距离容器20、30、40、50最远的位置处可以设置有追加的平板14,其形成有增稠剂混合通道200。此时,管60及第四流路52可以贯通平板12并向追加的平板14侧延伸。

这里,增稠剂混合通道200可以提供为与其它结构彼此连通,使得流体能够在通过泵p形成的压力下从容器20、30、40、50排出,通过增稠剂混合通道200后,通过管60排出。

具体地,流体通道100和增稠剂混合通道200可以由连接流路13连接,在流体通道100中生成的乳状液可以通过连接流路13连接至增稠剂混合通道200的乳状液注入口210。为此,流体通道100的乳状液排出口180连接于连接流路13而不是管60。

另一方面,根据实施例,增稠剂混合通道200也可以与流体通道100形成在同一平面上,在这种情况下,流体通道100的乳状液排出口180实质上能够对应于增稠剂混合通道200的乳状液注入口210。

另外,根据实施例,也可以形成为追加的平板14和平板12彼此贴合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省略连接流路13。

增稠剂混合通道200可以包括:乳状液注入口210,被供应在流体通道100中生成的乳状液;增稠剂注入口220,连接于第四流路52,并被供应增稠剂;增稠剂汇合部230,提供至乳状液注入口210的乳状液和提供至增稠剂注入口220的增稠剂彼此汇合;增稠剂混合部240,使在增稠剂汇合部230中汇合的乳状液与增稠剂一起行进并彼此混合;以及混合液排出口250,连接于管60,并排出混合有增稠剂的乳状液。这样的增稠剂混合通道200可以是能够混合乳状液和增稠剂的微细流体通道。

乳状液注入口210和增稠剂注入口220可以设置为以增稠剂汇合部230为中心彼此相对,基于此,能够形成以增稠剂汇合部230为中心的“t”字形状的流路。在增稠剂汇合部230中接触的乳状液和增稠剂能够以彼此不充分混合的状态沿着直线流路进入增稠剂混合部240。

增稠剂混合部240是通过转换流体的行进方向而能够在流动中形成涡流的流路。为此,增稠剂混合部240可以具备弯折部、弯曲部、旋转部等,以能够转换流体的行进方向。尤其是,在增稠剂混合部240形成为能够使流体沿一个方向或者两个方向旋转的情况下,在流体的流动中形成涡流的同时,对流体施加离心力,因此能够使通过增稠剂混合部240的流体充分地混合。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示例说明了增稠剂混合部240构成为使进入的流体沿一个方向(附图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后,再沿另一方向(附图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具体地,增稠剂混合部240可以包括:第一旋转路径242,引导流体沿一个方向旋转;第二旋转路径244,引导沿一个方向旋转的流体沿另一方向旋转;方向转换路径243,在第一旋转路径242和第二旋转路径244之间改变流体的旋转方向。由于在增稠剂汇合部230中为彼此接触、没有充分混合的状态的乳状液和增稠剂沿着第一旋转路径242移动并沿一个方向旋转、混合,在方向转换路径243中转换旋转方向后,再次沿另一方向旋转、混合,因此乳状液和增稠剂能够活跃地混合。

这样的增稠剂混合部240可以连续地设置有多个,从而使得乳状液和增稠剂充分混合。在本实施例中,虽然作为示例图示了在增稠剂混合通道200上连续地设置四个增稠剂混合部240,但是本发明的思想不限于这样的增稠剂混合部240的个数和设置。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中,虽然作为示例说明了增稠剂混合部240通过转换流体的行进方向形成涡流从而促进混合,但是使流体混合的方法不限制于此,可以具有使两种流体层叠而增大接触面积的方法、应用电场的方法、使用声波的方法、此外能够在其它微细流体通道内搅拌的多种形式。

通过增稠剂混合部240,乳状液和增稠剂充分混合,这样混合的混合液能够向混合液排出口250移动,通过管60向泵p提供。

在增稠剂混合部240中与增稠剂混合的乳状液能够向混合液排出口250引导,通过管60向泵p排出。

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增稠剂的酸度使用中和剂。在这种情况下,中和剂可以混合在外相流体中而提供于第三容器40。据此,乳状液可以具有基于中和剂的酸度,通过在增稠剂混合通道200中与增稠剂混合,能够中和增稠剂。根据实施例,中和剂也可以混合在内相流体中来提供。

根据如上的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瞬间乳化化妆品制备装置,通过在形成乳状液之后添加增稠剂,具有能够调节乳状液的使用感和稳定性的优点。

以下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罗列。

项目1为一种瞬间乳化化妆品制备装置,包括:外壳,形成外观;泵,提供于外壳,并基于使用者的操作将瞬间乳化的乳状液向外壳的外部排出;第一容器,提供于外壳,并储存内相流体;第二容器,提供于外壳,并储存包含功能性原料的功能性流体;第三容器,提供于外壳,并储存外相流体;乳化通道,提供于外壳,并将内相流体和功能性流体瞬间乳化在外相流体中,以使内相流体和功能性流体在外相流体内分别以独立的乳化颗粒存在;以及管,将在乳化通道中生成的乳状液向泵提供。

项目2为项目1的瞬间乳化化妆品制备装置,还包括:第一流路,将内相流体从第一容器提供至第一通道;第二流路,将功能性流体从第二容器提供至第一通道;以及第三流路,将外相流体从第三容器提供至第二通道。

项目3为项目1至项目2的瞬间乳化化妆品制备装置,乳化通道包括:内相流体注入口,连接于第一流路;功能性流体注入口,连接于第二流路;外相流体注入口,连接于第三流路;汇合部,提供至内相流体注入口的内相流体、提供至功能性流体注入口的功能性流体以及提供至外相流体注入口的外相流体汇合;乳化作用部,通过切断内相流体的流动和功能性流体的流动,将内相流体和功能性流体分别独立地乳化颗粒化,从而生成乳状液;排出路径,使在乳化作用部中生成的乳状液移动;以及乳状液排出口,连接于排出路径,并排出乳状液。

项目4为项目1至项目3的瞬间乳化化妆品制备装置,流体通道包括:内相流体路径,以使向汇合部的内相流体的进入方向与外相流体的行进方向成预定角度的方式,连接于所述汇合部;以及功能性流体路径,以使向汇合部的功能性流体的进入方向与外相流体的行进方向成预定角度的方式,连接于汇合部。

项目5为项目1至项目4的瞬间乳化化妆品制备装置,以汇合部为中心,内相流体路径和功能性流体路径设置为彼此相对,连接内相流体路径和功能性流体路径的虚拟线与外相流体的行进方向正交。

项目6为项目1至项目5的瞬间乳化化妆品制备装置,内相流体路径和功能性流体路径沿着外相流体的移动方向间隔预定距离设置。

项目7为项目1至项目6的瞬间乳化化妆品制备装置,乳化作用部包括:第一角部,形成在内相流体进入汇合部的位置处,并切断内相流体的流动;第二角部,形成在功能性流体进入汇合部的位置处,并切断功能性流体的流动;以及乳化颗粒生成部,流动被切断的内相流体和功能性流体行进并在外相流体内被乳化颗粒化。

项目8为项目1至项目7的瞬间乳化化妆品制备装置,流体通道包括使外相流体向汇合部进入的外相流体路径,外相流体路径、汇合部以及乳化颗粒生成部朝向同一方向延伸。

项目9为项目1至项目8的瞬间乳化化妆品制备装置,第一角部和第二角部中的一个设置在另一个的尾流侧。

项目10为项目1至项目9的瞬间乳化化妆品制备装置,功能性流体为melasolv、egcg、ubiquinone、icarisideⅱ中的一种以上溶解在酒精中的,或者为维生素c溶解在多元醇中的。

项目11为项目1至项目10的瞬间乳化化妆品制备装置,功能性流体的浓度以体积比计为1%至10%。

项目12为项目1至项目11的瞬间乳化化妆品制备装置,功能性流体使用酒精作为溶剂,并且功能性流体相对于乳状液的体积比为超过10%且未满30%。

项目13为项目1至项目12的瞬间乳化化妆品制备装置,还包括:第四容器,储存增稠剂;以及增稠剂混合通道,混合在乳化通道中生成的乳状液和从第四容器提供的增稠剂,管将在增稠剂混合通道中生成的增稠剂和乳状液的混合液向泵提供。

项目14为项目1至项目13的瞬间乳化化妆品制备装置,增稠剂混合通道包括:乳状液注入口,被供应在流体通道中生成的乳状液;增稠剂注入口,连接于第四容器,并被供应增稠剂;增稠剂汇合部,提供至乳状液注入口的乳状液和提供至增稠剂注入口的增稠剂彼此汇合;增稠剂混合部,使在增稠剂汇合部中汇合的乳状液和增稠剂一起行进并彼此混合;以及混合液排出口,连接于管,并排出混合有增稠剂的乳状液。

项目15为项目1至项目14的瞬间乳化化妆品制备装置,在通过泵的操作而产生的压力下,内相流体、功能性流体以及外相流体向乳化通道供应并生成乳状液,生成的乳状液通过管向泵供应。

项目16为一种瞬间乳化化妆品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由使用者操作提供于外壳的泵;基于泵的操作从提供于外壳的第一容器排出的内相流体在形成于流体通道的第一角部中被沿一个方向行进的外相流体切断流动,而在外相流体内分散为乳化颗粒;基于所述泵的操作从提供于外壳的第二容器排出的功能性流体在形成于流体通道的第二角部中被沿一个方向行进的外相流体切断流动,而在外相流体内分散为乳化颗粒;在外相流体内乳化有内相流体和功能性流体的乳状液沿着流体通道向管输送;以及传送至管的乳状液向泵提供。

项目17为项目16的瞬间乳化化妆品制备方法,内相流体分散为乳化颗粒的步骤和功能性流体分散为乳化颗粒的步骤彼此交替反复地发生。

项目18为项目16至项目17的瞬间乳化化妆品制备方法,内相流体和功能性流体中的一个乳化于外相流体后,另一个乳化于外相流体,以使内相流体的乳化颗粒和功能性流体的乳化颗粒能够在外相流体内彼此独立地存在。

以上虽然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瞬间乳化化妆品制备装置和制备方法作为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仅是示例,本发明不限于此,且应该被解释为涵盖根说明书中公开的基础思想的最大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组合、替换并实施未示出的形状的模型,但这也没有超出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基于本说明书可以将公开的实施方式容易地进行变更或变形,这样的变更或变形也明显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范围。

产业上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可以应用在化妆品产业领域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