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26317发布日期:2019-08-03 11:06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过滤罐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过滤罐。



背景技术:

在车辆的燃料箱安装用于防止已蒸发的燃料排放到大气中的过滤罐。过滤罐使蒸发燃料吸附于活性炭,并且利用吸入的空气使燃料从活性炭中解吸以进行吹扫,并将已解析的蒸发燃料提供给发动机。

在过滤罐的填充室内填充的活性炭由于震动等而产生细微化。若活性炭产生细微化,则如图4所示,会在填充室103内产生空隙。在以使得蒸发燃料沿水平方向流动的方式配置的横置型过滤罐101中会由于上述空隙而产生致使蒸发燃料不从活性炭层105内经过的短路径s,从而导致蒸发燃料在未被吸附的状态下排放到大气中。

于是,为了抑制在填充室内产生空隙,而设置有朝蒸发燃料流动的方向对活性炭施力的弹簧等弹性体(参照日本特开2012-197758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上述公报公开的以往的过滤罐需要用来设置的弹簧的空间,因此,必须要增大过滤罐的尺寸。此外,除弹簧以外,还需要承接弹簧的格栅状的板部材,因此,导致过滤罐的部件数量增加。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优选提供一种不使用弹簧等弹性体且能够抑制因活性炭的细微化而产生短路径的过滤罐。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过滤罐。过滤罐具有填充室,填充室中填充着活性炭。填充室具有流通部和至少1个缓冲部,流通部构成使得蒸发燃料沿着与竖直方向相交的方向流动的流路;至少1个缓冲部向流通部的竖直方向上方突出。

根据如上结构,在横置型的过滤罐中,伴随活性炭的细微化,会先在设置于流通部的竖直方向上方的缓冲部内产生空隙。因此,抑制在流通部中产生空隙的情况。其结果为,无需利用弹性体朝蒸发燃料的流动方向对活性炭施力便可以抑制产生蒸发燃料的短路径的情况。因此,能够使过滤罐小型化且能够通过减少部件数量来削减过滤罐的成本。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还可以具有盖部,盖部用于封闭填充室的于蒸发燃料的流路中的端部。至少1个缓冲部可以设置在与盖部相连的位置。根据如上结构,填充室不会形成为内侧比开口膨胀的袋状结构。因此,通过从填充室的安装盖部的端部填充活性炭,而能够易于使活性炭遍布在填充室内,从而能够提高活性炭的填充率。此外,还可提高向填充室投放活性炭的操作性。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中,过滤罐也可以具有1个缓冲部。根据如上结构,能够使产生空隙的区域控制在所需的最小限度。其结果为,能够抑制过滤罐的吸附效率的下降。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中,过滤罐还可以具有充注口和大气口,充注口用于导入蒸发燃料,大气口向大气开放。充注口可以与填充室的第1端部相连接。大气口可以与填充室的第2端部相连接。缓冲部的与蒸发燃料在填充室中的流动方向垂直的截面的面积可以大于第1端部的与蒸发燃料在填充室中的流动方向垂直的截面的面积。缓冲部可以朝比第1端部的上端更靠上方处突出。根据如上结构,能够更切实地抑制产生蒸发燃料的短路径的情况。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中,填充室可以是筒状体。在填充室的与轴以及竖直方向均平行的截面中,填充室的上表面处的截面可以从填充室的第1端部到第2端部以固定的角度相对于填充室的轴而倾斜。根据如上结构,能够易于形成缓冲部。其结果为,能够提高过滤罐的制造效率。

附图说明

图1a是示出实施方式的过滤罐的初始状态的示意性的竖直剖视图。

图1b是示出实施方式的过滤罐产生空隙的状态的示意性的竖直剖视图。

图2是与图1b不同的实施方式的过滤罐的示意性的竖直剖视图。

图3是与图1b以及图2不同的实施方式的过滤罐的示意性的竖直剖视图。

图4是产生了短路径的过滤罐的示意性的竖直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所例示的实施方式加以说明。

[1.第1实施方式]

[1-1.结构]

图1a示出的过滤罐1用于对在车辆的燃料箱中产生的蒸发燃料进行吸附以及解吸。过滤罐1具有充注口2a、吹扫口(省略图示)、大气口2c、填充室3、盖部4、活性炭5、过滤器6a、6b。

<接口>

充注口2a经由管道连接至车辆的燃料箱。充注口2a构成为将在燃料箱中产生的蒸发燃料导入到填充室3内。

吹扫口经由吹扫阀连接至车辆的发动机的进气管。吹扫口构成为,从填充室3排出填充室3内的蒸发燃料,并将蒸发燃料提供给发动机。

大气口2c经由管道连接至车辆的供油口,并向大气开放。大气口2c将已去除了蒸发燃料的气体排放到大气中。此外,大气口2c通过导入外部空气(即吹扫空气)而使在填充室3吸附的蒸发燃料解吸(即进行吹扫)。大气口2c配置在隔着填充室3而与充注口2a以及吹扫口相向的位置。不过,各接口的配置不限于上述位置。

<填充室以及盖部>

填充室3中收纳有活性炭5,并且填充室3具有对从充注口2a导入的蒸发燃料进行吸附的空间。此外,填充室3构成为,从吹扫口排出所吸附的蒸发燃料。

填充室3是具有底部的筒状体,在填充室3的第1端部3c设置有底壁3f并且填充室3的第2端部3d开放。在填充室3的第1端部3c的底壁3f连接有充注口2a以及吹扫口。

填充室3的第2端部3d被板状的盖部4封闭。即,盖部4封闭填充室3的在蒸发燃料的流路中的端部。在盖部4连接有大气口2c。

盖部4熔接在填充室3的第2端部3d。此外,盖部4以与填充室3中的第1端部3c的底壁3f平行的方式而配置。填充室3的与中心轴垂直(即,与盖部4平行)的截面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为四角形或圆形。在本实施方式中,填充室3以使得中心轴与水平方向一致的方式横向配置在车辆内。

在填充室3的底壁3f的内侧配置有第1过滤器6a。此外,在盖部4的内侧配置有第2过滤器6b。在夹在填充室3的第1过滤器6a和第2过滤器6b之间的空间中紧密地填充有活性炭5。

第1过滤器6a以及第2过滤器6b各自构成为,活性炭5无法通过第1过滤器6a以及第2过滤器6b,而气体却能够通过第1过滤器6a以及第2过滤器6b。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1过滤器6a与第1端部3c的底壁3f之间、以及在第2过滤器6b与盖部4之间,均不具有朝与竖直方向相交的方向(例如朝水平方向)对活性炭5施力的弹性体。此外,在第1端部3c的底壁3f与第1过滤器6a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第1过滤器6a的多个突起3g。

填充室3具有流通部3a以及1个缓冲部3b。换言之,填充室3的内部空间被划分成流通部3a和缓冲部3b。

(流通部)

流通部3a构成使得蒸发燃料在与活性炭5接触的同时,即,在经过活性炭层的同时沿着与竖直方向相交的方向进行流动的流路。

本实施方式中,蒸发燃料在流通部3a中的流动方向为水平方向,即与填充室3的中心轴向平行。此外,由填充室3中的直径与第1端部3c相同的筒状部分形成流通部3a。不过,流通部3a也可以从第1端部3c趋向第2端部3d以小于3°的倾斜角度扩径。

(缓冲部)

由填充室3中的在过滤罐1安装于车辆中的状态下向流通部3a的竖直方向上方突出的部位形成缓冲部3b。通过使构成填充室3的筒状体局部扩径而形成缓冲部3b。

本实施方式的缓冲部3b设置在填充室3中的与盖部4相连的位置。因此,第2端部3d的开口面积是第1端部3c的在填充室3的内部空间的截面面积与第2端部3d的在缓冲部3b的内部空间的截面面积之和。

具体而言,缓冲部3b是使构成填充室3的筒状体中的位于第2端部3d附近的部分朝着比其他部分靠上方处非连续地扩径而形成的部分。即,通过使筒状体的第2端部3d附近处的上表面的一部分或整体呈阶梯形地膨胀而构成了缓冲部3b。此外,第2端部3d附近的除上表面以外的表面(即,侧表面以及下表面)未相对于流通部3a在径向上突出。在此,“上表面”是指,在将过滤罐1配置于车辆中的状态下填充室3的外表面中的从竖直方向的上方可目视确认到的面。

第2端部3d的与蒸发燃料在填充室3中的流动方向垂直的截面的面积大于第1端部3c中填充有活性炭5的部分的与上述流动方向垂直的截面的面积。此外,缓冲部3b朝比第1端部3c更靠上方处突出。

填充室3的缓冲部3b处的壁厚与流通部3a处的壁厚相同。即,填充室3在缓冲部3b处的壁相比其他部分而未被薄壁化。

缓冲部3b的上表面中的在蒸发燃料的流动方向上与流通部3a的上表面相连的上升面3e相对与填充室3的轴向以及径向而倾斜。上升面3e相对于填充室3的轴向的倾斜角度θ例如为3°以上。

缓冲部3b设置在填充室3的于轴向的一部分上。缓冲部3b的于填充室3的轴向的长度l1优选为流通部3a的轴向长度(即,第1过滤器6a与第2过滤器6b之间的距离)l0的1/3以下。

<活性炭>

活性炭5填充在填充室3内,并形成活性炭层。活性炭5对与空气等一起被供给到过滤罐1中的蒸发燃料进行吸附。并且通过导入外部空气而使蒸发燃料解吸。

活性炭5可使用公知的呈颗粒状的活性炭的集合体。此外,在初始状态(即,使用过滤罐1之前的状态)下,在整个填充室3内均填充有活性炭5,即,在流通部3a和缓冲部3b均填充有活性炭5。

若活性炭5随时间经过而产生细微化,则如图1b所示,活性炭5会因重力作用而向下方移动从而在缓冲部3b内形成空隙,而在相比缓冲部3b而位于下方的流通部3a内仍保持着活性炭层。

从充注口2a导入的蒸发燃料主要在填充室3的流通部3a内被活性炭5吸附。已将蒸发燃料吸附走的气体经过流通部3a后从大气口2c排出。

此外,通过从大气口2c供给空气,而使得被活性炭5吸附蒸发燃料从吹扫口向发动机排出。其结果为,将包含着蒸发燃料的空气提供给发动机。

[1-2.效果]

根据以上详述的实施方式,可获得以下效果。

(1a)当横向设置过滤罐1时,伴随活性炭5的细微化,会先在设置于流通部3a的竖直方向上方的缓冲部3b内产生空隙。因此,可抑制在流通部3a中产生空隙的情况。其结果为,无需利用弹性体朝蒸发燃料的流动方向对活性炭5施力便可以抑制产生蒸发燃料的短路径的情况。因此,能够使过滤罐1小型化且能够通过减少部件数量来削减过滤罐1的成本。

(1b)由于缓冲部3b设置在与盖部4相连的位置,因此,通过从填充室3的安装盖部4的第2端部3d填充活性炭5,而使活性炭5易于遍布在填充室3内。其结果为,能够提高活性炭5的填充率。还可提高向填充室3投放活性炭5的操作性。

(1c)通过在填充室3仅设置1个缓冲部3b便能够将产生空隙的区域控制在所需的最小限度。其结果为,能够抑制过滤罐1的吸附效率的下降。

[2.第2实施方式]

[2-1.结构]

图2所示的过滤罐11用于对在燃料箱中产生的蒸发燃料进行吸附以及解吸。过滤罐11具有充注口2a、吹扫口(省略图示)、大气口2c、填充室13、盖部4、活性炭5、以及过滤器6a、6b。

过滤罐11的充注口2a、吹扫口、大气口2c、盖部4、活性炭5以及过滤器6a、6b与图1a的过滤罐1相同,因此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

<填充室>

填充室13是从第1端部13c趋向第2端部13d而连续扩径的筒状体。

具体而言,在填充室13的与轴以及竖直方向均平行的截面中,填充室13的上表面13e处的截面从填充室13的第1端部13c到第2端部13d以固定的角度相对于填充室13的轴而倾斜。上表面13e的相对于填充室13的轴的倾斜角度θ例如为3°以上。

与图1a的填充室3相同,填充室13具有流通部13a和1个缓冲部13b。流通部13a是构成使得蒸发燃料沿着与竖直方向相交的方向进行流动的流路的部位。缓冲部13b朝流通部13a的竖直方向上方突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缓冲部13b是位于比填充室13的于轴向上的中间点(即,在轴向上距第1端部13c的距离为流通部13a的轴向长度l0的1/2的点)p更靠上方处的部位。缓冲部13b的上表面与流通部13a的上表面中的相比缓冲部13b而靠向第1端部13c的部分(即中间点p与第1端部13c之间的部分)位于同一个面上。

此外,在填充室13的与轴以及竖直方向均平行的截面中,填充室13的下表面(即,与上表面13e相对的面)13f处的截面与填充室13的轴大致平行。在此,“大致平行”是指倾斜角小于3°。

[2-2.效果]

根据以上详述的实施方式,可获得以下效果。

(2a)通过使筒状的填充室13连续扩径,而能够易于形成向竖直方向上方突出的缓冲部13b。其结果为,能够提高过滤罐11的制造效率。

[3.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不过,本公开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采用各种实施方式。

(3a)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过滤罐1中,缓冲部3b未必一定要设置在与盖部4相连的位置。此外,填充室3可以具有多个缓冲部3b。

例如,如图3所示的过滤罐21,填充室23可以由流通部23a、以及在轴向上分开的多个缓冲部23b、23c、23d构成。图3的过滤罐21中,多个缓冲部23b、23c、23d均与盖部4相离。该缓冲部23b、23c、23d发挥筋条的作用,从而能够提高填充室23的刚性。

(3b)上述实施方式的过滤罐1、11还可以具有填充着活性炭的1个或多个副室。副室配置在填充室3、13的下游侧。当设置有副室时,大气口2c设置在副室的下游端。此外,也可以在副室设置与填充室3、13中的缓冲部等同的缓冲部。

(3c)上述实施方式的过滤罐1、11未必一定要使蒸发燃料在流通部3a、13a中的流动方向与水平方向一致。蒸发燃料的流动方向也可以相对于水平方向而倾斜。

(3d)上述实施方式中的1个构成元素所具有的功能可分散到多个构成元素中,或者可以将多个构成元素所具有的功能统合到1个构成元素中。此外,也可以省略上述实施方式的构成的一部分。还可以将上述一实施方式的构成的至少一部分添加到上述其他实施方式的构成中,或者将上述一实施方式的构成的至少一部分与上述其他实施方式的构成进行置换等。另外,由记载在权利要求中的语句确定的技术思想所包含的所有形式均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