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净化雨水的回收池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432098发布日期:2019-04-17 03:38阅读:1268来源:国知局
可净化雨水的回收池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园林绿化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可净化雨水的回收池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人们越发注重城市绿地的生态效益和美化功能,海绵城市的理念呼之欲出。传统的建设往往只注重休闲广场的美观效果,而忽略了雨水的净化利用功能。通常雨水携带大量的污染物,直接进入市政管网,这样既对下游水质产生了污染,也造成了水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针对雨水径流进行管控,并设法去除雨水所携带的污染物,从而对其加以利用,降低水资源的消耗,对海绵城市的生态化建设极端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净化雨水的回收池及其施工方法,用于对雨水径流进行管控,并去除雨水所携带的污染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净化雨水的回收池,其特征在于:该回收池由一预制底板上下分隔为回收过滤室和储存室,所述回收过滤室内的预制底板中间砌筑有分隔池,所述分隔池与回收过滤室的侧壁之间形成沉淀结构,所述分隔池中间设有方孔,所述方孔上设有冲孔板,所述冲孔板上覆盖有土工布。

进一步地,所述分隔池内部回填有碎石滤层。

进一步地,所述回收过滤室的侧壁的顶部设有与截水沟连通的进水管。

进一步地,所述储存室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用于与市政排水管网连接的排水管和用于将雨水输送至苗苗土球处的补水管。

进一步地,所述回收过滤室的侧壁的上下部分分别由多孔砖和水泥砖砌筑而成,其中多孔砖部分的外侧面设有土工布层。

进一步地,所述回收过滤室侧壁的上下部分的多孔砖和水泥砖各占高度的二分之一。

进一步地,所述回收过滤室上部设有顶板,所述顶板为预制盖板。

一种可净化雨水的回收池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可净化雨水的回收池基坑开挖,根据设计尺寸开挖基坑;

(2)储存室砌筑,采用水泥砖砌筑储存室;

(3)补水管和排水管的埋设,将排水管埋设在储存室上部,并连接市政管网;将补水管安装在储存室下部,通往苗木土球处;

(4)预制底板及冲孔板的安装,在储存室上部安装预制底板,在预制底板上的方孔上安装冲孔板,并覆盖土工布;

(5)分隔池的砌筑,分隔池采用水泥砖砌筑而成,与回收过滤室的侧壁之间形成沉淀结构;

(6)回收过滤室的侧壁的砌筑,先由水泥砖砌筑所述侧壁的下半部分,再由多孔砖砌筑所述侧壁的上半部分,再在上半部分的多孔砖外部铺设土工布层;

(7)碎石滤层的回填,将碎石滤层回填至分隔池内部;

(8)回收过滤室与截水沟的连接,安装进水管,将回收过滤室与截水沟进行连接;

(9)回收过滤室上层顶板的安装,顶板为预制盖板,将预制盖板盖在回收过滤室上;

(10)土方的回填,对可净化雨水的回收池周边进行土方回填。

进一步地,所述补水管外端可接多个分支管道,通往苗木土球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设计简单,便于制作,在对雨水进行净化收集的同时,可将储存的雨水通过补水管输送至苗木根部以下的土壤中,保证在干旱时期苗木生长所需的水分。

(2)通过雨水回收池可将雨水进行沉淀、过滤,再排往市政管道,从而降低对下游水质的污染,相比于传统的直排入截水沟,减少了环境的压力。

(3)传统雨水直接排入城市管道系统,未加以充分利用,本发明具有回收、过滤、储存功能,可将雨水就地处理利用,有效的缓解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4)传统的苗木养护,采用在表面洒水,水利用率极低,且难以顾及根部,本发明可将净化的雨水通往苗木根部附近,解决了苗木根部补水困难的问题。

(5)通过管道将雨水引入回收过滤室中,本发明在上部采用多孔砖外附加土工布,可多渠道吸收雨水,加快了雨水的回收,避免由于积水造成的地基沉降。

附图说明

图1为可净化雨水的回收池的整体结构透视示意图。

图2为可净化雨水的回收池的布置示意图。

图3为图2中进水管处的立面(纵截面)示意图。

图4为预制底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回收过滤室的侧壁立面示意图。

图6为控制开关的示意图。

图中:1、截水沟;2、回收过滤室;3、储存室;4、分隔池;5、预制底板;6、冲孔板;7、侧壁;8、进水管;9、排水管;10、补水管;11、控制开关;12、碎石滤层;13、水泥砖;14、土工布;15、顶板;16、多孔砖;17、土工布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可净化雨水的回收池,其特征在于:该回收池由一预制底板5上下分隔为回收过滤室2和储存室3,所述回收过滤室2内的预制底板5中间砌筑有分隔池4(其高度一般为20cm,距离侧壁7分别为30cm、15cm),所述分隔池4与回收过滤室2的侧壁7之间形成沉淀结构,所述分隔池4中间设有方孔,所述方孔上设有冲孔板6,所述冲孔板6上覆盖有土工布14。

所述分隔池4内部回填有碎石滤层12。

所述回收过滤室2的侧壁7的顶部设有与截水沟1连通的进水管8(用于导入截水沟1中雨水)。

所述储存室3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用于与市政排水管网连接的排水管9和用于将雨水输送至苗苗土球处的补水管10(所述补水管10由一控制开关11控制)。

所述回收过滤室2的侧壁7的上下部分分别由多孔砖16和水泥砖13砌筑而成,其中多孔砖16部分的外侧面设有土工布层17(多孔砖16可将回收过滤室2周围的雨水引进)。

所述回收过滤室2侧壁7的上下部分的多孔砖16和水泥砖13各占高度的二分之一。

所述回收过滤室2上部设有顶板15,所述顶板15为预制盖板。

一种可净化雨水的回收池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可净化雨水的回收池基坑开挖,根据设计尺寸开挖基坑;

(2)储存室3砌筑,采用水泥砖砌筑储存室3(包括底板和侧墙),并进行抹灰;

(3)补水管10和排水管9的埋设,将排水管9埋设在储存室3上部,并连接市政管网;将补水管10安装在储存室3下部,通往苗木土球处;

(4)预制底板5及冲孔板6的安装,在储存室3上部安装预制底板5,在预制底板5上的方孔上安装冲孔板6,并覆盖土工布14;

(5)分隔池4的砌筑,分隔池4采用水泥砖砌筑而成,与回收过滤室2的侧壁7之间形成沉淀结构(将雨水进行沉淀);

(6)回收过滤室2的侧壁7的砌筑,先由水泥砖13砌筑所述侧壁7的下半部分,再由多孔砖16砌筑所述侧壁7的上半部分,再在上半部分的多孔砖16外部铺设土工布层17(可将回收过滤室2周围的雨水引入,并挡住杂质);

(7)碎石滤层12的回填,将碎石滤层12回填至分隔池4内部(高度约15cm);

(8)回收过滤室2与截水沟1的连接,安装进水管9,将回收过滤室2与截水沟1进行连接;

(9)回收过滤室2上层顶板15的安装,顶板15为预制盖板,将预制盖板盖在回收过滤室2上(安放完毕后,可定期揭开,进行清理);

(10)土方的回填,对可净化雨水的回收池周边进行土方回填。

进一步地,所述补水管10外端可接多个分支管道,通往苗木土球处。

本发明的使用过程:(1)雨水的收集及净化,大雨季节,截水沟1中的雨水及回收过滤室2周边土壤中的积水,分别通过进水管8与多孔砖16,进入回收过滤室2中,进行净化;当雨水过多时,净化完成后,可通往市政管网。(2)苗木根部水分的补给,干枯季节或苗木缺水期间,可拉开控制开关11,将储存室3内净化的雨水供往苗木根部土球附近。

以上说明仅为本发明的应用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效变化,仍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