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材料生产用球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34724发布日期:2019-06-28 23:08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纳米材料生产用球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球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纳米材料生产用球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纳米材料作为新材料在各行各业中得到广泛的运用。纳米材料的生产加工,需要经过很多道工序,其中研磨粉碎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用于纳米材料生产加工的研磨粉碎装置通常为球磨机。现有的球磨机采用的是滚筒与磨球的配合来实现纳米材料的制取,这种结构的球磨机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发现,研磨过程中磨球与被研磨材料的撞击强度布高,导致研磨时间长,研磨粉碎后的颗粒度不一,而且存在研磨死角区,导致生产加工人员需要经过多次反复加工,浪费了时间,而且生产效率不高。

综上所述,现有用于纳米材料生产的球磨机在结构和设计上还存在不足,不能满足人们高效节能生产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纳米材料生产用球磨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高了研磨效率,保证了研磨效果。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纳米材料生产用球磨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中设有第一球磨组件和第二球磨组件,壳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进料口位于壳体的右侧;

第一球磨组件包括第一上承压板、第一下承压板和第一辊压组件;

第一上承压板自右向左倾斜向下的固定在壳体中,第一下承压板平行的固定在第一上承压板的下方,第一上承压板和第一下承压板之间形成第一球磨通道,第一球磨通道的进口端与进料口相连通,第一下承压板的底部设有第一通道;

两个第一辊压组件可转动的设置在第一球磨通道中;

第二球磨组件设置在第一球磨组件的下方,第二球磨组件包括第二上承压板、第一下承压板、第二辊压组件和第三辊压组件;

第二上承压板自左向右倾斜向下的固定在壳体中,第二下承压板平行的固定在第二上承压板的下方,第二上承压板和第二下承压板之间形成第二球磨通道,第二上承压板的顶部设有第二通道,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右侧竖直的设有一个第一隔板,使第二球磨通道与第一球磨通道相连通,第二下承压板的底部设有第三通道;

两个第二辊压组件和第三辊压组件可转动的设置在第二球磨通道中;

第二球磨组件的底部设有收料组件;

收料组件包括顶部开口的第一收料腔和第二收料腔,第一收料腔位于第二收料腔的右侧,第一收料腔的顶部设有第一盖板,第一盖板自右向左倾斜向下设置,第一盖板由不锈钢筛网构成。

进一步的,第一辊压组件包括第一辊筒,第一辊筒的外壁上呈圆周状的均匀布设多个第一压条,第一压条沿第一辊筒的轴线方向设置,第一压条的截面形状为圆弧形结构,第一压条与第一上承压板和第一下承压板之间存在第一辊压间隙;

第二辊压组件包括第二辊筒,第二辊筒的外壁上呈圆周状的均匀布设多个第二压条,第二压条沿第二辊筒的轴线方向设置,第二压条的截面形状为圆弧形结构,第二压条的外壁上设有第一齿条,第一齿条与第二上承压板和第二下承压板之间存在第二辊压间隙,第二辊压间隙的高度小于第一辊压间隙的高度;

第三辊压组件包括第三辊筒,第三辊筒的外壁上呈圆周状的均匀布设多个辊压槽,辊压槽沿第三辊筒的轴向方向设置,辊压槽中可转动的设有圆柱体结构的磨球,磨球的外壁上设有第二齿条;

第三辊压组件设置在两个第二辊压组件之间,磨球上的第二齿条可与第二上承压板、第二下承压板相接触,同时,磨球上的第二齿条可与相邻的第二辊筒上的第二齿条相啮合。

进一步的,两个第一辊筒的支承轴均穿过壳体分别固定一个第一齿轮,其中一个第一齿轮上同轴的固定一个第二齿轮,两个第一齿轮相互啮合;

两个第二辊筒的支承轴均穿过壳体分别固定一个第三齿轮,其中一个第三齿轮上同轴的固定一个第四齿轮,两个第三齿轮之间通过第一链条相连接,第二齿轮和第四齿轮之间通过第二链条相连接,另一个第三齿轮上同轴的固定一个第五齿轮,第五齿轮通过第三链条与固定在第一电机上的第六齿轮相啮合;

第三辊筒的支承轴穿过壳体固定一个第七齿轮,第七齿轮通过第四链条与固定在第二电机上的第八齿轮相连接;

第一电机转动带动了两个第一辊压组件同时进行反向转动,同时,带动两个第二辊压组件同向转动;第二电机转动带动第三辊压组件与第二辊压组件进行同向转动;第三辊压组件的转速大于第二辊压组件的转速。

进一步的,壳体上与第一收料腔相连通的设有第一门板,第一收料腔用于收集粒径符合要求的纳米材料;壳体上与第二收料腔相连通的设有第二门板,第二收料腔用于回收粒径大于要求的纳米材料。

进一步的,壳体中还设有震荡组件,震荡组件设置在第一球磨组件和第二球磨组件之间;

震荡组件包括上推震机构、下推震机构和凸轮;

上推震机构包括上固定板、上推杆、下推板和连杆,上固定板水平的固定在壳体中,下推板平行且可移动的设置在上固定板的下方,下推板上垂直的设有多个上推杆,上推杆的顶部穿过上固定板与推进端子相连接,推进端子为球体结构;连杆固定在下推板上且均匀布设在删推杆的连个,连杆的顶部穿过上固定板连接一个限位板,连杆上套设弹簧,弹簧压设在上固定板额下推板之间;

下推震机构与上推震机构结构相同、且镜像的设置上推震机构的下方,凸轮可转动的设置在上推震机构和下推震机构之间;凸轮的支承轴穿过壳体固定一个第九齿轮,第九齿轮通过第五链条与固定在第三电机上的第十齿轮相连接;第三电机带动凸轮转动,从而带动推进端子间歇性的撞击第一下承压板和第二上承压板。

本发明的控制方法为:

(1)物料经过进料口进入第一球磨通道中,在两个第一辊压组件的作用下进行第一次研磨;

(2)研磨完成后的物料进入第二球磨通道中,在第二辊压组件和第三辊压组件的作用下进行第二次研磨,第二次研磨过程中,第三辊筒在转动时,由于磨球会间隙性的与相邻的第二压条相接触,使磨球会同时进行自转,对物料进行多重研磨;

(3)第二次研磨结束后,物料经过第一盖板进行筛分,粒径符合要求的物料进入第一收料腔中;粒径不符合要求的物料进行第二收料腔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高了研磨效率,保证了研磨效果;震荡组件可以间隙性的撞击第一下承压板和第二上承压板,能够有效防止物料沉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侧视图。

图3为图1中第二球磨组件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中震荡组件放大图。

附图标记

壳体1、进料口2、第一上承压板3、第一下承压板4、第一辊压组件5、第一球磨通道6、第一通道7、第二上承压板8、第一下承压板9、第二辊压组件10、第三辊压组件11、第二通道12、第一隔板13、第三通道14、第一收料腔15、第二收料腔16、第一盖板17、第一辊筒18、第一压条19、第二辊筒20、第二压条21、第一齿条22、第三辊筒23、辊压槽24、磨球25、第二齿条26、第一齿轮27、第二齿轮28、第三齿轮29、第四齿轮30、第一链条31、第二链条32、第五齿轮33、第三链条34、第一电机35、第六齿轮36、第七齿轮37、第四链条38、第二电机39、第八齿轮40、第一门板41、第二门板42、震荡组件43、上推震机构44、下推震机构45、凸轮46、上固定板47、上推杆48、下推板49、连杆50、推进端子51、限位板52、弹簧53、第九齿轮54、第五链条55、第三电机56、第十齿轮5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发明保护范围。

如图所示一种纳米材料生产用球磨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中设有第一球磨组件和第二球磨组件,壳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2,进料口位于壳体的右侧;

第一球磨组件包括第一上承压板3、第一下承压板4和第一辊压组件5;

第一上承压板自右向左倾斜向下的固定在壳体中,第一下承压板平行的固定在第一上承压板的下方,第一上承压板和第一下承压板之间形成第一球磨通道6,第一球磨通道的进口端与进料口相连通,第一下承压板的底部设有第一通道7;

两个第一辊压组件可转动的设置在第一球磨通道中;

第二球磨组件设置在第一球磨组件的下方,第二球磨组件包括第二上承压板8、第一下承压板9、第二辊压组件10和第三辊压组件11;

第二上承压板自左向右倾斜向下的固定在壳体中,第二下承压板平行的固定在第二上承压板的下方,第二上承压板和第二下承压板之间形成第二球磨通道,第二上承压板的顶部设有第二通道12,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右侧竖直的设有一个第一隔板13,使第二球磨通道与第一球磨通道相连通,第二下承压板的底部设有第三通道14;

两个第二辊压组件和第三辊压组件可转动的设置在第二球磨通道中;

第二球磨组件的底部设有收料组件;

收料组件包括顶部开口的第一收料腔15和第二收料腔16,第一收料腔位于第二收料腔的右侧,第一收料腔的顶部设有第一盖板17,第一盖板自右向左倾斜向下设置,第一盖板由不锈钢筛网构成。

进一步的,第一辊压组件包括第一辊筒18,第一辊筒的外壁上呈圆周状的均匀布设多个第一压条19,第一压条沿第一辊筒的轴线方向设置,第一压条的截面形状为圆弧形结构,第一压条与第一上承压板和第一下承压板之间存在第一辊压间隙;

第二辊压组件包括第二辊筒20,第二辊筒的外壁上呈圆周状的均匀布设多个第二压条21,第二压条沿第二辊筒的轴线方向设置,第二压条的截面形状为圆弧形结构,第二压条的外壁上设有第一齿条22,第一齿条与第二上承压板和第二下承压板之间存在第二辊压间隙,第二辊压间隙的高度小于第一辊压间隙的高度;

第三辊压组件包括第三辊筒23,第三辊筒的外壁上呈圆周状的均匀布设多个辊压槽24,辊压槽沿第三辊筒的轴向方向设置,辊压槽中可转动的设有圆柱体结构的磨球25,磨球的外壁上设有第二齿条26;

第三辊压组件设置在两个第二辊压组件之间,磨球上的第二齿条可与第二上承压板、第二下承压板相接触,同时,磨球上的第二齿条可与相邻的第二辊筒上的第二齿条相啮合。

进一步的,两个第一辊筒的支承轴均穿过壳体分别固定一个第一齿轮27,其中一个第一齿轮上同轴的固定一个第二齿轮28,两个第一齿轮相互啮合;

两个第二辊筒的支承轴均穿过壳体分别固定一个第三齿轮29,其中一个第三齿轮上同轴的固定一个第四齿轮30,两个第三齿轮之间通过第一链条31相连接,第二齿轮和第四齿轮之间通过第二链条32相连接,另一个第三齿轮上同轴的固定一个第五齿轮33,第五齿轮通过第三链条34与固定在第一电机35上的第六齿轮36相啮合;

第三辊筒的支承轴穿过壳体固定一个第七齿轮37,第七齿轮通过第四链条38与固定在第二电机39上的第八齿轮40相连接;

第一电机转动带动了两个第一辊压组件同时进行反向转动,同时,带动两个第二辊压组件同向转动;第二电机转动带动第三辊压组件与第二辊压组件进行同向转动;第三辊压组件的转速大于第二辊压组件的转速。

进一步的,壳体上与第一收料腔相连通的设有第一门板41,第一收料腔用于收集粒径符合要求的纳米材料;壳体上与第二收料腔相连通的设有第二门板42,第二收料腔用于回收粒径大于要求的纳米材料。

进一步的,壳体中还设有震荡组件43,震荡组件设置在第一球磨组件和第二球磨组件之间;

震荡组件包括上推震机构44、下推震机构45和凸轮46;

上推震机构包括上固定板47、上推杆48、下推板49和连杆50,上固定板水平的固定在壳体中,下推板平行且可移动的设置在上固定板的下方,下推板上垂直的设有多个上推杆,上推杆的顶部穿过上固定板与推进端子51相连接,推进端子为球体结构;连杆固定在下推板上且均匀布设在删推杆的连个,连杆的顶部穿过上固定板连接一个限位板52,连杆上套设弹簧53,弹簧压设在上固定板额下推板之间;

下推震机构与上推震机构结构相同、且镜像的设置上推震机构的下方,凸轮可转动的设置在上推震机构和下推震机构之间;凸轮的支承轴穿过壳体固定一个第九齿轮54,第九齿轮通过第五链条55与固定在第三电机56上的第十齿轮57相连接;第三电机带动凸轮转动,从而带动推进端子间歇性的撞击第一下承压板和第二上承压板。

本发明的控制方法为:

(1)物料经过进料口进入第一球磨通道中,在两个第一辊压组件的作用下进行第一次研磨;

(2)研磨完成后的物料进入第二球磨通道中,在第二辊压组件和第三辊压组件的作用下进行第二次研磨,第二次研磨过程中,第三辊筒在转动时,由于磨球会间隙性的与相邻的第二压条相接触,使磨球会同时进行自转,对物料进行多重研磨;

(3)第二次研磨结束后,物料经过第一盖板进行筛分,粒径符合要求的物料进入第一收料腔中;粒径不符合要求的物料进行第二收料腔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