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极性滤袋及其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53339发布日期:2019-06-11 22:24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极性滤袋及其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工业除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极性滤袋及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滤袋具有优异的化学性能稳定性和耐热性,是应用于滤料行业中最高性能的代表,也是所有常用过滤材料中性能最高端的品种,在过滤效率和过滤精度等方面均达到较高的水平,常用的滤材有pe,pp,ptfe,pmia,nmo等。

袋式除尘器是一种干式滤尘装置。它适用于捕集细小、干燥、非纤维性粉尘。滤袋采用纺织的滤布或非纺织的毡制成,利用纤维织物的过滤作用对含尘气体进行过滤,当含尘气体进入袋式除尘器内,颗粒大、比重大的粉尘,由于重力的作用沉降下来,落入灰斗,含有较细小粉尘的气体在通过滤料时,粉尘被阻留,使气体得到净化。

而现有的除尘器中,袋式过滤一般采用无极性滤袋或者单极性滤袋,过滤效果较差且清灰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极性滤袋及其制作工艺,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极性滤袋,包括袋体,袋体的滤布由一层长纤维层以及两层短纤维层组成,短纤维层分别设置在长纤维层的两侧,短纤维层的经纱和纬纱由阴极纤维材料以及阳极纤维材料混合制成。

优选地,短纤维层中的所述阴极纤维材料以及所述阳极纤维材料的直径为0.8-1.2d,长度为38——50mm。

优选地,长纤维层由ptfe的长丝纤维制成。

优选地,袋体的滤布由长纤维层以及短纤维层通过纺织设备制成。

优选地,滤袋由滤布经高温粘结制成。

一种双极性滤袋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向纺织设备中加入聚苯硫醚板切片以及其总质量1%的纳米石墨烯颗粒并制成短纤维材料,然后将短纤维材料通过纤网成形方法以及固结技术制成短纤维层;

b、将ptfe的长丝纤维通过纤网成形方法以及固结技术制成长纤维层;

c、将所得成形的短纤维层以及长纤维层通过纺织设备制成滤布;

d、将所得滤布通过高温粘结制成滤袋。

本发明中,通过阴极纤维材料以及阳极纤维材料混合制成了短纤维层,在本发明中,通过采用本身具备双极性的石墨烯作为必要原材料,实现在同一滤袋的不同部位带不同电荷的效果,实现对正负电荷粉尘的吸附,从而实现微细粒子的吸附过滤。在工作过程中,采用正负电极在10kv电压下并产生电晕区,粉尘和电荷碰撞后使粉尘带电,在电场作用带负电的粉尘被吸附在阳极上,而带正电的粉尘被吸附在阴极上,从而实现静电除尘。因此,通过该方式进行除尘时,具有过滤效应高,清灰时间更短等优点。而长纤维层因其本身材质特性,具备易清灰、抗氧化、强度高、耐酸碱以耐高温的优点。在本发明中将短纤维层以及长纤维层符合形成滤布,并加工制成滤袋,因此使得滤袋的性能更优化。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极性滤袋及其制作工艺,可实现在同一滤袋的不同部位带不同电荷的效果,实现对正负电荷粉尘的吸附,因此有效的增强过滤效果,并且具备易清灰、抗氧化、强度高、耐酸碱以耐高温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滤袋的剖切图。

图2为本发明中a部位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中短纤维层的中经纱以及纬纱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袋体,2-长纤维层,3-短纤维层,4-经纱,5-纬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3所示,一种双极性滤袋,包括袋体1,袋体1的滤布由一层长纤维层2以及两层短纤维层3组成,短纤维层3分别设置在长纤维层2的两侧,短纤维层3的经纱4和纬纱5由阴极纤维材料以及阳极纤维材料混合制成。

短纤维层3中的阴极纤维材料以及阳极纤维材料的直径为0.8-1.2d,长度为38——50mm;长纤维层2由ptfe的长丝纤维制成;袋体1的滤布由长纤维层2以及短纤维层3通过纺织设备制成;滤袋1由滤布经高温粘结制成。

一种双极性滤袋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向纺织设备中加入聚苯硫醚板切片以及其总质量1%的纳米石墨烯颗粒并制成短纤维材料,然后将短纤维材料通过纤网成形方法以及固结技术制成短纤维层3;

b、将ptfe的长丝纤维通过纤网成形方法以及固结技术制成长纤维层2;

c、将所得成形的短纤维层3以及长纤维层2通过纺织设备制成滤布;

d、将所得滤布通过高温粘结制成滤袋1。

本发明中,通过阴极纤维材料以及阳极纤维材料混合制成了短纤维层3,在本发明中,通过采用本身具备双极性的石墨烯作为必要原材料,实现在同一滤袋的不同部位带不同电荷的效果,实现对正负电荷粉尘的吸附,从而实现微细粒子的吸附过滤。在工作过程中,采用正负电极在10kv电压下并产生电晕区,粉尘和电荷碰撞后使粉尘带电,在电场作用带负电的粉尘被吸附在阳极上,而带正电的粉尘被吸附在阴极上,从而实现静电除尘。因此,通过该方式进行除尘时,具有过滤效应高,清灰时间更短等优点。而长纤维层2因其本身材质特性,具备易清灰、抗氧化、强度高、耐酸碱以耐高温的优点。在本发明中将短纤维层3以及长纤维层2符合形成滤布,并加工制成滤袋,因此使得滤袋的性能更优化。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极性滤袋及其制作工艺,包括袋体,袋体的滤布由一层长纤维层以及两层短纤维层组成,短纤维层分别设置在长纤维层的两侧,短纤维层的经纱和纬纱由阴极纤维材料以及阳极纤维材料混合制成。本发明可实现在同一滤袋的不同部位带不同电荷的效果,实现对正负电荷粉尘的吸附,因此有效的增强过滤效果,并且具备易清灰、抗氧化、强度高、耐酸碱以耐高温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朱长效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省利特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4.11
技术公布日:2019.06.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