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d负载BiCrO3纳米线的合成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298331发布日期:2019-07-31 09:42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Pd负载BiCrO3纳米线的合成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材料化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pd负载bicro3纳米线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环境保护、燃料电池、化学合成等许多领域催化剂扮演重要角色。氯化钯以及氯化钯-氯化铜体系是性能优异的催化体系,应用于一氧化碳催化氧化、污染物催化氧化、偶联反应催化等。考虑到钯价格昂贵,通常将催化剂活性成分负载到微米或纳米的氧化铝、氧化钛、活性炭等载体上提高利用效率。复合氧化物bicro3材料对co气体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将bicro3制成一维纤维结构,负载pd后可以直接实现催化装置的孔隙填充,用于co气体催化氧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d负载bicro3纳米线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铋盐、铬盐和聚丙烯酰胺溶解在n-甲基吡咯烷酮中;制得的溶液在静电纺丝设备中进行喷射纺丝,喷射器与收集器之间的距离为15-30cm,电压为15-25kv;得到的纤维超声分散到含有氯化钯的水溶液中,并持续搅拌直至溶剂自然蒸干;将蒸干后的残留物放入650~700℃马弗炉中煅烧4~6小时,得到产物。

所述铋盐包括硝酸铋、氯化铋中的一种或其组合,在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浓度为0.05~0.1mol/l,铬盐包括硝酸铬、氯化铬中的一种,摩尔量与铋盐相同,聚丙烯酰胺在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浓度为60~80g/l。

所述水溶液中氯化钯浓度为0.5~2gl-1,分散在水溶液中纤维沉淀载体质量为氯化钯总质量5~10倍。

本发明合成工艺简单,静电纺丝法一步制备pd负载bicro3纳米线,无需额外负载载体,可广泛用于环境保护、传感器、燃料电池等领域。

本发明的内容和特点已揭示如上,然而前面叙述的本发明仅仅简要地或只涉及本发明的特定部分,本发明的特征可能比在此公开的内容涉及的更多。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的内容,而应该包括在不同部分中所体现的所有内容的组合,以及各种不背离本发明的替换和修饰,并为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所涵盖。

附图说明

图1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合成pd负载bicro3纳米线的sem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0.05mol/l硝酸铋、0.05mol/l硝酸铬和60~80g/l聚丙烯酰胺溶解在n-甲基吡咯烷酮中;制得的溶液在静电纺丝设备中进行喷射纺丝,喷射器与收集器之间的距离为15cm,电压为15kv;得到的纤维5gl-1超声分散到含有0.5gl-1氯化钯的水溶液中,并持续搅拌直至溶剂自然蒸干;将蒸干后的残留物放入650℃马弗炉中煅烧5小时,得到产物pd负载bicro3纳米线。一氧化碳常温催化氧化反应在常压固定床微型反应器(内径为8毫米)中进行性能评价。所用原料气组成为:co:5-50ppm,其余为空气,空速为30000ml/(gh)。原料气体直接经过催化剂床层。测试结果表明,使用本方法制备的催化剂在常温转化率99%+。

实施例2

将0.1mol/l氯化铋、0.1mol/l硝酸铬和80g/l聚丙烯酰胺溶解在n-甲基吡咯烷酮中;制得的溶液在静电纺丝设备中进行喷射纺丝,喷射器与收集器之间的距离为30cm,电压为25kv;得到的纤维10gl-1超声分散到含有2gl-1氯化钯的水溶液中,并持续搅拌直至溶剂自然蒸干;将蒸干后的残留物放入650℃马弗炉中煅烧6小时,得到产物pd负载bicro3纳米线。一氧化碳常温催化氧化反应在常压固定床微型反应器(内径为8毫米)中进行性能评价。所用原料气组成为:co:5-50ppm,其余为空气,空速为30000ml/(gh)。原料气体直接经过催化剂床层。测试结果表明,使用本方法制备的催化剂在常温转化率99%。

实施例3

将0.08mol/l硝酸铋、0.08mol/l氯化铬和70g/l聚丙烯酰胺溶解在n-甲基吡咯烷酮中;制得的溶液在静电纺丝设备中进行喷射纺丝,喷射器与收集器之间的距离为20cm,电压为20kv;得到的纤维8gl-1超声分散到含有1gl-1氯化钯的水溶液中,并持续搅拌直至溶剂自然蒸干;将蒸干后的残留物放入700℃马弗炉中煅烧4小时,得到产物pd负载bicro3纳米线。一氧化碳常温催化氧化反应在常压固定床微型反应器(内径为8毫米)中进行性能评价。所用原料气组成为:co:5-50ppm,其余为空气,空速为30000ml/(gh)。原料气体直接经过催化剂床层。测试结果表明,使用本方法制备的催化剂在常温转化率97%。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Pd负载BiCrO3纳米线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铋盐、铬盐和聚丙烯酰胺溶解在N‑甲基吡咯烷酮中;制得的溶液在静电纺丝设备中进行喷射纺丝,喷射器与收集器之间的距离为15‑30cm,电压为15‑25KV;得到的纤维超声分散到含有氯化钯的水溶液中,并持续搅拌直至溶剂自然蒸干;将蒸干后的残留物放入650~700℃马弗炉中煅烧4~6小时,得到产物。本发明合成工艺简单,静电纺丝法一步制备Pd负载BiCrO3纳米线,无需额外负载载体,可广泛用于环境保护、传感器、燃料电池等领域。

技术研发人员:陆嘉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萃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4.23
技术公布日:2019.07.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