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制品摆件上油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73257发布日期:2019-08-20 20:35阅读:2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竹制品摆件上油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竹竹制品摆件领域,具体为一种竹制品摆件上油设备。



背景技术:

竹制品摆件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并且竹制品的摆放受环境影响较大,竹制品适合摆放于室内,不能暴晒,否则可能出现开裂,并且不能受潮,否则可能出现霉变,因此需要定期对竹制品进行上油,目前上油的方式均为人工操作,人工操作具有如下缺陷:人工上油比较浪费时间,并且很多细小的地方容易被忽视,造成漏涂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竹制品摆件上油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人工上油比较浪费时间,并且很多细小的地方容易被忽视,造成漏涂的情况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竹制品摆件上油设备,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整体与立方体;

工作台,所述工作台整体为圆柱形,所述工作台设于所述底座上方;

转轴,所述转轴上端与工作台下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下端嵌于底座上表面中部,且转轴与底座转动连接;

推动部,所述推动部对称设于底座的左右两侧,所述推动部包括两个推拉板,所述推拉板对称设于底座前后两侧,所述推拉板上设有矩形通孔;

工作部,所述工作部包括,

滚轴;

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设于滚轴中部,且所述螺纹杆与所述滚轴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表面设有若干软毛刷;

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设于滚轴的两端,所述连接轴与矩形通孔滑动连接;

所述推拉板上设有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

动力转轴,所述动力转轴穿过推拉板,且动力转轴与推拉板转动连接;

套筒,所述套筒套接于动力转轴表面,且套筒的端部与推拉板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套筒与动力转轴转动连接,所述套筒外端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齿轮;

转盘,所述转盘设于动力转轴的端部,且转盘与动力转轴端部固定连接;

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设于转盘边部,且第一转动杆与转盘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尾端固定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配合连接;

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设于连接轴的端部,且第二转动杆与连接轴固定连接;

铰接杆,所述铰接杆一端与第一转动杆端部转动连接,铰接杆另一端与第二铰接杆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的中部均固定设置有带轮,所述带轮之间设有皮带,所述带轮之间通过皮带配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台上表面设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

工字型滑槽,所述工字型滑槽设于工作台表面,且中心对称设有四个;

工字型滑块,所述工字型滑块设于工字型滑槽内部,且工字型滑块与工字型滑槽滑动连接;

弹簧,所述弹簧设于工字型滑槽内,所述弹簧一端与工字型滑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工字型滑槽内表面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侧表面对称设有矩形滑槽,所述推拉板内表面底部固定连接有矩形滑块,所述矩形滑块与矩形滑槽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推拉板下端设有固定螺栓。

进一步的,所述工字型滑块表面设有橡胶垫。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轴与所述滚轴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滚轴为空心圆柱体。

有益效果:将竹制品摆件固定于工作台上,通过移动推拉板的位置,来调整工作部的位置,推拉板的位置固定好后,在软毛刷上涂抹竹制品保养所需的油,则可进行上油工序,动力转轴外接电机,当电机启动后,动力转轴发生同步转动,动力转轴发生转动后,带动转盘同步转动,并且转盘上的第一转动杆绕转盘中心发生转动,由于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配合,第一转动杆在绕转盘中心发生转动的同时,还会发生自转,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之间通过皮带配合连接,因此,第一转动杆的自转通过皮带带动第二转动杆发生转动,第二转动杆的转动带动螺纹杆发生转动,又因为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之间通过铰接杆连接,所以,转盘在转动的同时,铰接杆会拉动连接轴发生上下移动,因此,螺纹杆在发生自转的同时,还能上下进行移动,软毛刷随着螺纹杆的转动而转动,在转动的同时,对竹制品表面进行涂抹,软毛刷还能发生上下移动,可对竹制品摆件的各个部位都进行涂抹,这种方法简单快捷,节约了人工成本,转动底座后,可让竹制品上油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竹制品摆件上油设备主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工作部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传动组件左视图;

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传动组件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竹制品摆件上油设备,包括:

底座1,所述底座1整体与立方体;

工作台2,所述工作台2整体为圆柱形,所述工作台2设于所述底座1上方;

转轴3,所述转轴3上端与工作台2下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转轴3下端嵌于底座1上表面中部,且转轴3与底座1转动连接;

推动部,所述推动部对称设于底座的左右两侧,所述推动部包括两个推拉板11,所述推拉板11对称设于底座1前后两侧,所述推拉板上设有矩形通孔;

工作部13,所述工作部13包括,

滚轴1301,所述滚轴1301为空心圆柱体;可以节省材料成本。

螺纹杆1303,所述螺纹杆1303设于滚轴1301中部,且所述螺纹杆1303与所述滚轴1301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1303表面设有若干软毛刷;

连接轴1307,所述连接轴1307设于滚轴1301的两端,所述连接轴1307与矩形通孔1305滑动连接;

所述推拉板11上设有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

动力转轴15,所述动力转轴15穿过推拉板11,且动力转轴15与推拉板11转动连接;

套筒1501,所述套筒1501套接于动力转轴15表面,且套筒1501的端部与推拉板11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套筒1501与动力转轴15转动连接,所述套筒1501外端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齿轮1503;

转盘7,所述转盘7设于动力转轴15的端部,且转盘7与动力转轴15端部固定连接;

第一转动杆1505,所述第一转动杆1505设于转盘7边部,且第一转动杆1505与转盘7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1505尾端固定设置有第二齿轮1504,所述第一齿轮1503与第二齿轮1504配合连接;

第二转动杆1509,所述第二转动杆1509设于连接轴1307的端部,且第二转动杆1509与连接轴1307固定连接;

铰接杆1506,所述铰接杆1506一端与第一转动杆1505端部转动连接,铰接杆1506另一端与第二铰接杆1509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转动杆1505和第二转动杆1509的中部均固定设置有带轮1510,所述带轮1510之间设有皮带1507,所述带轮1510之间通过皮带1507配合连接。

将竹制品摆件固定于工作台2上,通过移动推拉板11的位置,来调整工作部13的位置,推拉板11的位置固定好后,在软毛刷上涂抹竹制品保养所需的油,则可进行上油工序,动力转轴15外接电机,当电机启动后,动力转轴15发生同步转动,动力转轴15发生转动后,带动转盘7同步转动,并且转盘7上的第一转动杆1505绕转盘7中心发生转动,由于第一齿轮1503与第二齿轮1504的配合,第一转动杆1505在绕转盘7中心发生转动的同时,还会发生自转,第一转动杆1505和第二转动杆1509之间通过皮带1507配合连接,因此,第一转动杆1505的自转通过皮带1507带动第二转动杆1509发生转动,第二转动杆1509的转动带动螺纹杆1303发生转动,又因为第一转动杆1505和第二转动杆1509之间通过铰接杆1506连接,所以,转盘7在转动的同时,铰接杆1507会拉动连接轴1307发生上下移动,因此,螺纹杆1303在发生自转的同时,还能上下进行移动,软毛刷随着螺纹杆1303的转动而转动,在转动的同时,对竹制品表面进行涂抹,软毛刷还能发生上下移动,可对竹制品摆件的各个部位都进行涂抹,这种方法简单快捷,节约了人工成本,转动底座1后,可让竹制品上油更加均匀。

所述工作台2上表面设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

工字型滑槽5,所述工字型滑槽5设于工作台2表面,且中心对称设有四个;

工字型滑块4,所述工字型滑块4设于工字型滑槽5内部,且工字型滑块4与工字型滑槽5滑动连接;

弹簧6,所述弹簧6设于工字型滑槽5内,所述弹簧6一端与工字型滑块4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工字型滑槽5内表面连接。

将工艺品放置在工作台2表面,通过固定组件对其进行固定,将工字型滑块4向后方拉动,待工艺品摆放正确后,松开工字型滑块4,在弹簧6的作用力下,工字型滑块4将根雕工艺品固定在工作台2中部,

所述底座1侧表面对称设有矩形滑槽10,所述推拉板11内表面底部固定连接有矩形滑块,所述矩形滑块与矩形滑槽10滑动连接。

所述推拉板11下端设有固定螺栓14。用于对推拉板11的位置进行固定,推拉板11的位置调节完成后,转动固定螺栓14对推拉板11的位置进行固定。

所述工字型滑块4表面设有橡胶垫。

所述连接轴1307与所述滚轴1301一体成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