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甲醛的组合物及其制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84524发布日期:2019-10-15 20:40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卫生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除甲醛的组合物及其制法。



背景技术:

甲醛为无色气体,又称蚁醛,对人体的皮肤黏膜具有刺激性,当甲醛浓度大于0.08m3时,可引起眼红、眼痒、延后不适等症状,能够诱发多种疾病,甚至导致胎儿畸形,尤其刚装修的房子,常需要通风至少半年以上方可入住,或者请专业的除甲醛机构消除室内甲醛,但费用昂贵。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除甲醛的组合物及其制法,该除甲醛的组合物能够在48h内清除掉90%以上的甲醛。

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除甲醛的组合物,该除甲醛的组合物主要由质量比为5-7:14-18:2-6的木质素、柿子单宁和茶多酚组成。

本发明使用木质素、柿子单宁和茶多酚制备组合物,各组分间能够起到协同作用,快速地清除甲醛,且费用低廉,符合广大用户的需求。

进一步地,除甲醛的组合物由质量比为3:8:2的木质素、柿子单宁和茶多酚组成。

进一步地,组合物还包括桃金娘烯醇、红没药烯和蜂蜜,所述木质素、柿子单宁、茶多酚和所述桃金娘烯醇、红没药烯、蜂蜜的质量比为5-7:14-18:2-6:3-5:1-2:2-3。

本发明通过在组合物中加入桃金娘烯醇、红没药烯和蜂蜜,各成分间协同作用,进一步地提高了组合物清除甲醛的效果,同时具有除菌的效果。

进一步地,木质素使用前进行研磨,研磨后的直径为100-200μm。

本发明通过限定木质素的直径,能够进一步地提高组合物清除甲醛的效果。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甲醛清除剂,包括组合物和辅料,其中,组合物与辅料的质量比为40-50:5-7。

该甲醛清除剂为粉末状,使用时可将其放置于含有甲醛的房间内对甲醛进行吸附去除。

进一步地,辅料包括质量比为2-4:6-10:3-5的碳酸氢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十二烷基磺酸钠。

本发明通过添加以上辅料,能够提高组合物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取规定质量比的柿子单宁和茶多酚放置于容器内,加水后在70-75℃、400-500rpm的条件下搅拌20-30min,加水量为柿子丹宁和茶多酚总质量的3-5倍,制得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在95-100℃、800-1000rpm的条件下继续搅拌至混合溶液的体积为原体积的1/5-1/3,调整ph至5.5-5.8,制得浓缩液,降至室温,加入规定质量比的木质素,在室温、2000-3000rpm的条件下搅拌10-12min,浓缩、干燥至粉末,即得组合物。

本发明通过以上方法制备的组合物能够进一步地延长组合物的作用时间。

进一步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规定质量比的柿子单宁和茶多酚放置于容器内,加水后在70-75℃、400-500rpm的条件下搅拌20-30min,加水量为柿子丹宁和茶多酚总质量的3-5倍,制得第一溶液;

(2)取规定质量比的蜂蜜、桃金娘烯醇和红没药烯放置于容器内,在常温下以4000-6000rpm的速度搅拌20-30min,制得第二溶液;

(3)将第二溶液与第一溶液混合,并在200-300rpm的条件下搅拌50-60min,制得第三溶液;

(4)将第三溶液在95-100℃、800-1000rpm的条件下继续搅拌至溶液的体积为原体积的1/5-1/3,调整ph至5.5-5.8,制得浓缩液,降至室温,加入规定质量比的木质素,在室温、2000-3000rpm的条件下搅拌10-12min,浓缩、干燥至粉末,即得组合物。

本发明通过以上方法使组合物达到长效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的除甲醛的组合物能够有效去除甲醛,48h内能够去除90%的甲醛,且成本低廉。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除甲醛的组合物,该除甲醛的组合物由5g木质素、18g柿子单宁和2g茶多酚组成;

其中,木质素使用前进行研磨,研磨后的直径为100μm;

其中,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取规定质量比的柿子单宁和茶多酚放置于容器内,加水后在70℃、400rpm的条件下搅拌20min,加水量为柿子丹宁和茶多酚总质量的3倍,制得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在95℃、800rpm的条件下继续搅拌至混合溶液的体积为原体积的1/5,调整ph至5.5,制得浓缩液,降至室温,加入规定质量比的木质素,在室温、2000rpm的条件下搅拌10min,浓缩、干燥至粉末,即得组合物。

实施例2

一种除甲醛的组合物,该除甲醛的组合物由6g木质素、16g柿子单宁和4g茶多酚组成;

其中,木质素使用前进行研磨,研磨后的直径为150μm;

其中,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取规定质量比的柿子单宁和茶多酚放置于容器内,加水后在72℃、450rpm的条件下搅拌25min,加水量为柿子丹宁和茶多酚总质量的4倍,制得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在98℃、900rpm的条件下继续搅拌至混合溶液的体积为原体积的1/4,调整ph至5.6,制得浓缩液,降至室温,加入规定质量比的木质素,在室温、2500rpm的条件下搅拌11min,浓缩、干燥至粉末,即得组合物。

实施例3

一种除甲醛的组合物,该除甲醛的组合物由7g木质素、14g柿子单宁和6g茶多酚组成;

其中,木质素使用前进行研磨,研磨后的直径为200μm;

其中,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取规定质量比的柿子单宁和茶多酚放置于容器内,加水后在75℃、500rpm的条件下搅拌30min,加水量为柿子丹宁和茶多酚总质量的5倍,制得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在100℃、1000rpm的条件下继续搅拌至混合溶液的体积为原体积的1/3,调整ph至5.8,制得浓缩液,降至室温,加入规定质量比的木质素,在室温、3000rpm的条件下搅拌12min,浓缩、干燥至粉末,即得组合物。

实施例4

一种除甲醛的组合物,该组合物包括5g木质素、18g柿子单宁、2g茶多酚、3g桃金娘烯醇、2g红没药烯和2g蜂蜜;

其中,木质素使用前进行研磨,研磨后的直径为100μm;

其中,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规定质量比的柿子单宁和茶多酚放置于容器内,加水后在70℃、400rpm的条件下搅拌20min,加水量为柿子丹宁和茶多酚总质量的3倍,制得第一溶液;

(2)取规定质量比的蜂蜜、桃金娘烯醇和红没药烯放置于容器内,在常温下以4000rpm的速度搅拌20min,制得第二溶液;

(3)将第二溶液与第一溶液混合,并在200rpm的条件下搅拌50min,制得第三溶液;

(4)将第三溶液在95℃、800rpm的条件下继续搅拌至溶液的体积为原体积的1/5,调整ph至5.5,制得浓缩液,降至室温,加入规定质量比的木质素,在室温、2000rpm的条件下搅拌10min,浓缩、干燥至粉末,即得组合物。

实施例5

一种除甲醛的组合物,该组合物包括6g木质素、16g柿子单宁、4g茶多酚、4g桃金娘烯醇、1.5g红没药烯和2.5g蜂蜜;

其中,木质素使用前进行研磨,研磨后的直径为100μm。

其中,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规定质量比的柿子单宁和茶多酚放置于容器内,加水后在72℃、450rpm的条件下搅拌25min,加水量为柿子丹宁和茶多酚总质量的4倍,制得第一溶液;

(2)取规定质量比的蜂蜜、桃金娘烯醇和红没药烯放置于容器内,在常温下以4500rpm的速度搅拌25min,制得第二溶液;

(3)将第二溶液与第一溶液混合,并在250rpm的条件下搅拌55min,制得第三溶液;

(4)将第三溶液在98℃、900rpm的条件下继续搅拌至溶液的体积为原体积的1/4,调整ph至5.7,制得浓缩液,降至室温,加入规定质量比的木质素,在室温、2500rpm的条件下搅拌11min,浓缩、干燥至粉末,即得组合物。

实施例6

一种除甲醛的组合物,该组合物包括7g木质素、14g柿子单宁、6g茶多酚、5g桃金娘烯醇、1g红没药烯和3g蜂蜜;

其中,木质素使用前进行研磨,研磨后的直径为100μm。

其中,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规定质量比的柿子单宁和茶多酚放置于容器内,加水后在75℃、500rpm的条件下搅拌30min,加水量为柿子丹宁和茶多酚总质量的5倍,制得第一溶液;

(2)取规定质量比的蜂蜜、桃金娘烯醇和红没药烯放置于容器内,在常温下以6000rpm的速度搅拌30min,制得第二溶液;

(3)将第二溶液与第一溶液混合,并在300rpm的条件下搅拌60min,制得第三溶液;

将第三溶液在100℃、1000rpm的条件下继续搅拌至溶液的体积为原体积的1/3,调整ph至5.8,制得浓缩液,降至室温,加入规定质量比的木质素,在室温、3000rpm的条件下搅拌12min,浓缩、干燥至粉末,即得组合物。

实施例7

一种甲醛清除剂,该清除剂包括40g组合物和7g辅料,该实施例中组合物的成分和制法与实施例1相同,辅料包括1g碳酸氢钠、4.5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1.5g十二烷基磺酸钠。

实施例8

一种甲醛清除剂,该清除剂包括45g组合物和6g辅料,该实施例中组合物的成分和制法与实施例2相同,辅料包括1.5g碳酸氢钠、2.5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2g十二烷基磺酸钠。

实施例9

一种甲醛清除剂,该清除剂包括50g组合物和5g辅料,该实施例中组合物的成分和制法与实施例3相同,辅料包括1g碳酸氢钠、3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1g十二烷基磺酸钠。

对照例1

一种除甲醛的组合物,该除甲醛的组合物由6g木质素、16g茶单宁和4g茶多酚组成;

其中,木质素使用前进行研磨,研磨后的直径为150μm;

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相同。

对照例2

一种除甲醛的组合物,该除甲醛的组合物由6g木质素、16g金缕梅单宁和4g茶多酚组成;

其中,木质素使用前进行研磨,研磨后的直径为150μm;

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相同。

对照例3

一种除甲醛的组合物,该除甲醛的组合物由6g纤维素、16g柿子单宁和4g茶多酚组成;

其中,木质素使用前进行研磨,研磨后的直径为150μm;

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相同。

对照例4

一种除甲醛的组合物,该除甲醛的组合物由6g木质素、16g柿子单宁和4g花青素组成;

其中,木质素使用前进行研磨,研磨后的直径为300μm;

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相同。

对照例5

一种除甲醛的组合物,该除甲醛的组合物由6g木质素、16g柿子单宁和4g茶多酚组成;

其中,木质素使用前进行研磨,研磨后的直径为60μm;

其中,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取规定质量比的柿子单宁、茶多酚和木质素放置于容器内,加水后在72℃、450rpm的条件下搅拌25min,制得混合溶液,加水量为柿子丹宁和茶多酚总质量的4倍,将混合溶液在98℃、900rpm的条件下浓缩、干燥至粉末,即得组合物。

试验例1除甲醛性能测试

按照国标qb-t2761-2006《室内空气净化产品净化效果测定方法》测定甲醛,将33个空白舱分为空白组、试验1-3组和对照1-7组,每组3个空白舱,试验1-3组和对照1-7组分别在常温、密封条件下放置实施例3-5、对照例1-5的组合物和中国专利cn101607174a的实施例3、实施例5,各组使用量均为100g,空白组打开两个1平方米的窗子进行通风,分别在48小时和半年后检测各组空白舱内甲醛的浓度,并计算甲醛去除率,甲醛去除率=(初始甲醛浓度-最终甲醛浓度)/初始甲醛浓度×100%,半年后检测时的甲醛去除率=(五个月时甲醛浓度-六个月时甲醛浓度)/五个月时甲醛浓度×100%,各组数据均取平均值,测定结果见表1。

表1.各组组合物的甲醛去除率测定试验结果

由表1可知,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均能够有效的去除甲醛,在48h内的甲醛去除率高达90%以上,且半年后对甲醛的去除率依然不低于47%,显著地高于各对照组,当替换任一成分或改变制法时,其除甲醛的效果均显著下降,证明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中各成分之间协同作用,显著地提高了除甲醛的效果,且成本低廉。

试验例2杀菌性能测试

1.制备培养基

1.1配制pbs缓冲液:取1000ml的烧杯,分别加入36g磷酸二氧钾和2.83g磷酸氢二钠,再加入1000ml蒸馏水进行搅拌,待完全溶解后,再使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7.2-7.4,于121℃压力蒸汽灭菌20min备用;

1.2制备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固体培养基:取烧杯,加入10g胰蛋白胨、5g氯化钠、5g牛肉膏和20g琼脂粉,再加入1000ml蒸馏水搅拌均匀,调节ph值7.2-7.4,加热溶解后放置于高压蒸汽灭菌锅内,于121℃灭菌30min。

2.抑菌环实验

2.1制备抑菌片:取无菌的滤纸片分为试验4-7组,干燥后试验4-7组的滤纸片分别滴加20μl实施例3-6的组合物,将各组滤纸片平放于无菌平皿内,再将无菌平皿放到37℃的温箱内烤干备用,每组做5个平行样;

2.2制备对照样片:将无菌滤纸片干燥后作为空白组,在无菌滤纸片上滴加20μl淀粉溶液,将滤纸片干燥后备用;

2.3接种实验菌:用无菌的棉球分别蘸取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固体培养基,其中,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固体培养基的浓度在5×105cfu/ml-5×106cfu/ml的范围内,将蘸取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固体培养基的无菌棉置于营养琼脂培养基平板的表面均匀地涂抹3次,在涂抹后转动平板,平板转动的角度为60°,用无菌棉在培养基平板的边缘涂抹一圈,盖上平皿,将平皿在室温条件下干燥5min;

2.4铁方抑菌剂样片:用无菌的镊子分别夹取抑菌片和对照样片,贴放于平板的表面,将相邻的抑菌片或对照样片中心点之间的距离调整至25-30mm,同时调整各抑菌片和对照样片与平板周缘之间的距离均为15-20mm,然后用无菌的镊子将抑菌片和对照样片贴放于平板的表面,再盖上玻璃皿,用恒温箱培养,恒温箱的温度调整为37℃,培养时间为24小时,观察试验结果,并用测量抑菌环的直径,做5次平行试验,各组数据取平均值,结果见表2。

其中,抑菌环=外沿直径-滤纸片的直径,测量时需选择均匀、完全无菌生长的抑菌环进行测量,直径应以抑菌环的外沿为界限;当抑菌环直径大于7mm,判定为由抑菌作用,当抑菌环直径小于等于7mm,判定为没有抑菌作用;该测试方法参照中国专利201810385825.8的测试方法。

表2.抑菌环实验结果

由表2可知,本发明提供在组合物中添加桃金娘烯醇、红没药烯、蜂蜜后能够进一步起到杀菌作用,证明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中各成分之间协同作用,在具有去除甲醛效果的同时还具有杀菌的效果。

实施例3稳定性

取实施例7-9的甲醛清除剂各三组,室温下放置两年,观察各组甲醛清除剂的颜色、气味并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发现,各组甲醛清除剂放置两年后,颜色和气味均没有变化,含量测定结果显示,有效成分含量均高于95%,证明加入辅料后,提高了甲醛清除剂的稳定性。

综上,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不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依本发明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